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雷军迎战双11:7个线上平台和5000家门店一起发力

2018年11月02日 00:35 作者:第一财经
分享: 微信

原标题:雷军迎战双11:7个线上平台和5000家门店一起发力

11月1日,小米集团副总裁兼销售与服务部总经理汪凌鸣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小米今年双11,在原有传统电商平台基础之上,新增由小米有品、唯品会旗舰店、以及拼多多旗舰店为主体的线上线下新联动模式,线上七大平台与线下5000多家门店融为一体,投入520家服务门店,建立起全品类、全渠道、全场景的布局。

如果从过往双11的“战绩”来看,第一财经记者发现,在智能手机领域,各家厂商公布的双11数据并非在同一维度,而且各自声称自己是第一。例如2017年双11,小米天猫旗舰店支付金额24.64亿,2016年小米天猫双11支付金额12.55亿元;而华为则更强调销售额,如2017年,华为官方宣布荣耀在天猫平台95分钟手机销售额突破10亿元。

今年双11,线上线下加持的小米能赢吗?

培育线下市场

为什么强调线下?这和小米的发展经历有关。2016年小米的手机出货量从上一年的7000多万台,锐减至5000多万台,其背后涉及供应链等多方面原因,但当时,将线下门店与广告营销打得火热的OPPO以16.8%市场占有率拔得头筹,vivo也位列第三。线下门店与销售下沉,逐渐进入小米的布局之中。

时任小米公司联合创始人、总裁的林斌,自2014年开始接管小米销售渠道体系建设,逐步从小米商城与天猫自营店拓展至京东、小米之家、以及运营商渠道。在线上流量逐渐昂贵、线下拓展压力剧增的2016年,林斌将原话机世界集团首届董事、天语手机副总裁汪凌鸣挖入团队,包括雷军在内的小米高管层,主要看中其在供应链、营销、零售等领域的管理经验,以及终端渠道的布局能力。

2016年一年时间,小米开设50家线下店面;2017年,小米新零售体系雏形基本搭建完毕,新增小米之家直营店、专卖店、以及授权体验店等模式;当年9月,雷军对第一财经表示,从小米6和小米5X开始,小米在线下的思路已经逐步清晰,通过试点河南,将每层市场打通。

也是因此,当年11月,雷军在内部信中宣布,将林斌调整到接管小米研发与供应链工作,而林斌原本负责的线下渠道体系,接棒到汪凌鸣手中。

经过一年多时间的积累,官方数据透露,截至2018年10月,小米授权体验店达1183家,覆盖了全国567个区县。2017年11月,小米开始探索直供专营点,不到一年时间已开设了36256家,遍布中国2630个区县和18049个乡镇。

此前,华为终端部门人士曾对第一财经表示,小米因为直营“小米之家”的缘故,其对线下渠道管控能力的确强于华为,后者因店铺由华为合伙伙伴开设,对于加价与捆绑销售等问题,华为仍在寻找解决之道。

2018年2月,雷军在小米年会上喊话——“我们要以省为单位、以城市为单位、以每个县乡甚至社区网格为单位,寸土必争、血战到底。”

新零售拉动渠道力

一开始,林斌给小米之家做出的定性是——目标不是赚钱,只要能打平或者不亏就行。更重要的意义是希望有更多用户接触到小米产品,在更大的市场上建立起大众对小米品牌的认知。

换句话说,林斌是希望通过打造小米线下渠道力,拉动小米品牌影响力与消费群体。

过往历程中,小米新零售布局共经历三个发展阶段——2011年,以小米商城为核心;2013年,主要依赖天猫旗舰店、京东旗舰店、苏宁旗舰店等传统电商平台;2017年至2018年,小米在过往模式之上,增加由小米有品、唯品会旗舰店、以及拼多多旗舰店为主体的线上线下新联动模式。

具体来讲,小米新零售线下分为三种形态——第一,小米之家,目前共515家,覆盖全国247个省会与地级市;第二种为小米授权体验店,共1183家,覆盖567座县城;以及小米专营店及直供点,也是目前数量最多的一种,目前共36256家,覆盖2630个区县,18049个乡镇。

但需要注意的是,上述几种品类虽说均具备售卖小米产品的资质,但只有小米之家属小米官方开设,其他并不属于小米官方,系第三方申请而来。

西南电子首席分析师陈杭对第一财经记者表示,任何一家消费品公司要想将公司做好,必须满足三层框架——产品力、品牌力、渠道力。目前手机市场同质化严重,各家平台需要发力于渠道建设。而就小米自身来讲,其在线下布局的基础属于弱势,因此加大线下布局是大势所趋。同时,线下体验提升之后,可以提升企业品牌形象,加强品牌力。

实际上,整个手机行业整体愈发重视线下布局。今年1月28日,联想全球首家新零售店开业,同时计划在2018年,通过直营+加盟的方式,开设150家新零售店;10月底,华为在上海开设全国最大实体店,面积超过1400平方米。

愈发同质化的手机红海,逐渐从线上竞争走向线下比拼。

(责任编辑:)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三亚元旦假期旅游持续回温

1日截至17时,三亚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7.07万人次。...

来源:新华社

元旦假期全国5271.34万人次出游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

来源:新华社

发改委喊话 民企参与重大战略提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日前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2023年,我国将继续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

来源:北京商报

全面恢复通关在即 香港准备好了吗

1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努力争取最早在1月8日实施香港与内地首阶段“通关”。...

来源:北京商报

提速复苏 北京消费迎来开门红

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2日,北京,疫情政策优化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也是历经感染高峰后的第一个小长假。...

来源:北京商报

人民币汇率的2023年展望

人民币汇率三大指数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均以升值收尾后,2023年的走势备受关注:双向波动、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或将成为今年人...

来源:北京商报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来源:新华社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来源:新华社

从减税降费到加速扩产——北京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近2000亿元——这是北京今年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

来源:新华社

惠民生、谋创新、促开放——解读2023年我国关税调整方案

关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

来源:新华社

4年支出14.88万亿元 财政助力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

国务院关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2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

来源:新华社

白鹤滩“西电东送”大动脉全部竣工投产

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白浙工程)30日竣工投产,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电力外送通道工程全部竣工投产。...

来源:新华社

2022危中寻机与时代转折

2022年,世界人口突破80亿。...

来源:北京商报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来源:北京商报

十三部门出手治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校外培训有望进一步规范。...

来源:北京商报

打好“组合拳”让经济暖起来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面对多重压力,需打好“组合拳”,不断增强发展信心和动力,让经济加快暖起来。...

来源:新华社

1至11月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5万亿元

1至11月,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5万亿元,同比增长5.8%。...

来源:新华社

社保“缓返补”为企业减负逾2700亿元

为稳市场主体稳就业,2022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了社会保险“缓返补”一揽子政策。...

来源:新华社

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再创两项纪录

中国石化12月28日宣布,涪陵页岩气田焦页12号平台18口气井全部完井,其中投产气井16口,采收率达44.3%,创下了我国页岩气开发平台井数...

来源:新华社

文旅部门多举措促进冬季旅游消费和市场供给

针对冬季旅游特别是即将到来的元旦、春节等假日旅游,文旅部门将在供需两侧同时发力,促进旅游消费和市场供给。...

来源:新华社

签证恢复读秒 东南亚有望成首选

出入境政策优化后,签证率先明确恢复时间节点。...

来源:北京商报

金融稳定法草案提请审议 释放多重新信号

金融圈关注的金融稳定法再迎重大进展。...

来源:北京商报

如何深化新三板改革 北交所划出五大重点

12月28日晚间,北交所官网发文称,近日召开党委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证监会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围绕明...

来源:北京商报

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

今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企业销售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6%。 ...

来源:新华社

银保监会:加大金融支持扩大内需力度

中国银保监会27日表示,金融政策要更主动地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加大金融支持扩大内需力度。...

来源:新华社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