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女性薪酬不及男性8成?妇女节这份报告让网友炸锅了

2019年03月08日 11:34 作者:每日经济新闻
分享: 微信

原标题:

女性薪酬不及男性8成?妇女节前的这份报告,让网友炸锅了

每经记者李可愚每经编辑郑直

近年来,随着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和社会上性别平等意识的加强,女性要求在职场上和男性拥有同等权利和机会,似乎已经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合理要求。

不过,有时候客观的调查会“打脸”人们的直觉。

3·8妇女节前夕,智联招聘发布的《2019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显示,职场女性整体收入大约是男性收入的76%左右,男女之间的整体薪酬差异甚至比2018年还拉大了1个百分点。

报告结论出炉后,有网友忍不住吐槽起来。

不过,也有网友冷静地指出,两性之间整体薪酬差异也有客观原因存在。

也有幽默的网友出来“和稀泥”说,反正男生挣的钱最后也得回家交给女生...

男女平等意识强了

收入差距反而大了

这份报告指出,2019年男性整体月平均收入为9467元、而女性的相应收入为7245元。男女之间收入存在明显差距。

具体来看,男性收入比女性高23%,相比2018年两性整体薪酬差异增加了1%。此外,男性的整体收入涨幅(18%)高于女性群体(10%)八个百分点。

当前,全社会男女平等意识深入人心,在职场女员工也普遍认为完全有理由和男员工“平起平坐”。

上述报告显示,有96.6%的女性坚信“女人要外出工作,有自己的事业”;49.8%的女性认为“男性和女性只有生理上的差异,其他方面并无明显差异”;只有8.8%的女性认同“男人负责挣钱养家,女人负责相夫教子”的观念。

在女性明显认同性别平等,主动维护自身权利的同时,今年的男女收入差距反而比去年扩大了,可以说是令人大跌眼镜。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高薪岗位少见女性身影

在许多高薪工作领域,女性的能见度还是明显不够。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2017年就业人员平均工资排行榜显示,当年平均工资最高的三个行业分别为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以及金融业,继续维持了2009年来这三大行业“垄断”三甲的态势。

而令人遗憾的是,这几个行业长期以来都是女性表现不太“亮眼”的领域。比如《华为2017年可持续发展报告》就披露,2013-2017年间,华为女员工比例一直稳定员工总数的20%左右。

在信息软件行业,女性的职场参与度稍高。阿里CPO(首席人才官)童文红曾在去年5月介绍:“阿里员工的男女比例在互联网公司里是比较合理的,1.9:1”。也就是说,阿里大约只有1/3的员工是女员工,男员工比例仍远高于女性。

而在金融行业,虽然由于银行柜员等服务性岗位多为女性,但在“金字塔尖”的高管职位中,还是鲜有女性的身影。

根据各金融企业2017年报显示,当年中国上市金融企业高管年薪(税前报酬)超过500万元的有40人,其中女高管只有4人,还有三人来自同一家企业(中国平安),男女比例异常悬殊。

女大学生比男大学生多

女技术人员却还很少

女性管理者和专业技术人员比例较小,也是影响女性薪酬水平的重要因素。

2015年《中国性别平等与妇女发展》白皮书指出,女性在高等教育阶段已展露出对男性的优势,但这种优势尚未转化为在专业技术性岗位和管理岗位上的优势。

比如说,2014年普通高等学校本专科和硕士研究生在校生中的女生比例分别为52.1%和51.6%。但女性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数量还是少于男性。2013年数据显示,661万女性员工只占所有中高级专业技术人员的44.1%,虽比10年前有明显改善,但与大学生“女多男少”的现状依旧不符。

白皮书还显示,女企业家约占企业家总数的四分之一。而刚刚发布的《2019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也指出,职位越高,两性之间差距越大大。在高层管理人员中,男性比例高达81.3%,女性仅有18.7%。

就升职概率而言,更多的男性高层管理人员在未来一年有可能升职,高出女性将近十三个百分点。这表明,女性在晋升道路上遭遇到的“天花板效应”更明显。

多部门关注女性就业

很多时候,许多女性为了自己的职场前途,甚至只是为了保住自己的工作,而不得不选择不怀孕、不生娃。

徐女士是上海某知名律所的年轻律师,虽然工作看上去光鲜靓丽,但背后的压力却不为人知。当每日经济新闻(微信号:nbdnews)记者问起“近两年您所在单位是否有女性打算生孩子”时,她斩钉截铁地回答道:“基本没有”。她表示,律师行业压力大、节奏快,普通假期都很难得到保障,更不用说生育假期了。

她向记者介绍道,前不久她得知一位业界标杆律师尽管已经下了决心生孩子,但手头的工作完全无法停止,直到产前一个星期,这位律师仍在家中准备业务。还有律师出现过“开会中途生产,生完继续开会”的事例。

好在国家一直很重视保障职场妇女的劳动权利。今年3月5日发布的2019年政府工作报告就提到,“坚决防止和纠正就业中的性别和身份歧视”。

而在之前2月22日,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教育部等九部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规范招聘行为促进妇女就业的通知。通知着重强调,各类用人单位、人力资源服务机构在拟定招聘计划、发布招聘信息、招用人员过程中,不得限定性别(国家规定的女职工禁忌劳动范围等情况除外)或性别优先;不得以性别为由限制妇女求职就业、拒绝录用妇女,不得询问妇女婚育情况,不得将妊娠测试作为入职体检项目,不得将限制生育作为录用条件,不得差别化地提高对妇女的录用标准。

据全国妇联宣传部部长刘亚玫介绍,今年全国妇联向两会提交的提案议案,将重点聚焦女性公平就业,消除就业歧视。

她表示,全国妇联将在提案议案中提出具体建议,如给予生育的女职工所在企业一定补贴的财政优惠政策、给予女职工集中的企业减税优惠政策、建立企业性别平等激励机制,以切实减轻企业的用工负担,鼓励用人单位招录女性。

(责任编辑:CF00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三亚元旦假期旅游持续回温

1日截至17时,三亚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7.07万人次。...

来源:新华社

元旦假期全国5271.34万人次出游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

来源:新华社

发改委喊话 民企参与重大战略提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日前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2023年,我国将继续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

来源:北京商报

全面恢复通关在即 香港准备好了吗

1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努力争取最早在1月8日实施香港与内地首阶段“通关”。...

来源:北京商报

提速复苏 北京消费迎来开门红

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2日,北京,疫情政策优化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也是历经感染高峰后的第一个小长假。...

来源:北京商报

人民币汇率的2023年展望

人民币汇率三大指数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均以升值收尾后,2023年的走势备受关注:双向波动、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或将成为今年人...

来源:北京商报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来源:新华社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来源:新华社

从减税降费到加速扩产——北京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近2000亿元——这是北京今年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

来源:新华社

惠民生、谋创新、促开放——解读2023年我国关税调整方案

关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

来源:新华社

4年支出14.88万亿元 财政助力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

国务院关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2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

来源:新华社

白鹤滩“西电东送”大动脉全部竣工投产

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白浙工程)30日竣工投产,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电力外送通道工程全部竣工投产。...

来源:新华社

2022危中寻机与时代转折

2022年,世界人口突破80亿。...

来源:北京商报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来源:北京商报

十三部门出手治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校外培训有望进一步规范。...

来源:北京商报

打好“组合拳”让经济暖起来

我国经济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面对多重压力,需打好“组合拳”,不断增强发展信心和动力,让经济加快暖起来。...

来源:新华社

1至11月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5万亿元

1至11月,我国完成交通固定资产投资3.5万亿元,同比增长5.8%。...

来源:新华社

社保“缓返补”为企业减负逾2700亿元

为稳市场主体稳就业,2022年党中央、国务院部署实施了社会保险“缓返补”一揽子政策。...

来源:新华社

我国首个大型页岩气田再创两项纪录

中国石化12月28日宣布,涪陵页岩气田焦页12号平台18口气井全部完井,其中投产气井16口,采收率达44.3%,创下了我国页岩气开发平台井数...

来源:新华社

文旅部门多举措促进冬季旅游消费和市场供给

针对冬季旅游特别是即将到来的元旦、春节等假日旅游,文旅部门将在供需两侧同时发力,促进旅游消费和市场供给。...

来源:新华社

签证恢复读秒 东南亚有望成首选

出入境政策优化后,签证率先明确恢复时间节点。...

来源:北京商报

金融稳定法草案提请审议 释放多重新信号

金融圈关注的金融稳定法再迎重大进展。...

来源:北京商报

如何深化新三板改革 北交所划出五大重点

12月28日晚间,北交所官网发文称,近日召开党委会议,传达学习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及证监会党委关于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部署要求,围绕明...

来源:北京商报

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

今年前11个月,全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营业收入同比增长6.7%,企业销售总体保持稳定增长;企业利润同比下降3.6%。 ...

来源:新华社

银保监会:加大金融支持扩大内需力度

中国银保监会27日表示,金融政策要更主动地配合财政政策和社会政策,把支持恢复和扩大消费摆在优先位置,加大金融支持扩大内需力度。...

来源:新华社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