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花10万可发行200万私募产品 起底私募保壳一条龙服务

2018年07月09日 09:19 来源:中国证券报-中证网
分享: 微信

  随着对“空壳”私募的严格清理和私募备案要求的趋严,一些中小私募机构悄然发起了一场“保壳大战”。中国证券报记者了解到,“保壳”服务花样繁多,甚至形成了一条龙的服务产业链。

  有专门做私募“保壳”业务的第三方中介人士称,备案200万元规模的首只私募产品只需要8-10万元的费用,不仅可以向私募出借资金,还可以帮忙找投资项目。

  对此,业内人士表示,所有“保壳”服务都存在合规上的问题,要警惕“保壳”服务商利用私募机构着急备案的心理,骗取不法经济利益。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中小私募掀起“保壳大战”的背后,是整个私募的业绩寒冬。今年A股走势不佳,结构性行情匮乏,导致多数私募出现亏损,甚至不少知名私募也马失前蹄。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从中长期来说,市场的大幅下跌往往也酝酿着投资机会。

  8到10万元即可“保壳”

  根据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以下简称“中基协”)的规定,私募基金公司登记成功以后6个月内必须发行备案第一只产品,否则将被注销私募基金管理人资格。截至发稿,中基协数据显示,合计有2981家已登记的私募管理规模为零。这些私募或将面临“保壳”压力。

  记者在调查中了解到,随着对“空壳”私募的严格清理和私募备案要求的趋严,一些中小私募机构悄然发起了一场“保壳大战”。在此背景下,提供私募“保壳”服务的中介机构开始活跃起来。

  近日,有中介在微信朋友圈打广告称,“已有一万多家私募基金公司未发产品被注销了,做完管理人备案6个月内一定要发首只产品。如果您没有产品要发布,我可以提供‘保壳’服务。”

  该中介表示,可以为客户提供“保壳”一条龙服务。“发一只200万的私募产品,费用一般是8-10万元,包括全部服务。私募机构只需提供一个公章及账号密码即可。”

  另一专门做私募“保壳”业务的第三方中介人士告诉记者,资金是中介自己的,双方需要签一个产品协议,之后,中介公司会根据私募机构的情况设计产品和募集资金,备案完成后,存续三个月时间,再清算退出。

  “保壳”中介提供的合作协议显示,中介将自行开发符合私募机构要求的客户,并向私募机构提供客户信息,促成私募机构和客户签署合同。私募机构在客户协议顺利履行、合同款项结清、不存在解约风险的前提下,要向中介支付一定比例的服务费。

  伊洛投资总经理冀烁文告诉记者,中介机构“保壳”一般是两个方面:如果私募有自有资金,他们可以帮忙做产品设计、投向安排、填写备案资料、找券商托管等,或者找一些新三板、上市公司定增等项目;如果私募没有资金,他们可以先借给私募几百万发产品,但要约定好备案以后几个月产品清盘。

  “事实上,对于打着‘保壳’旗号的壳中介服务机构来说,其实‘保壳’花样还有很多。”大唐财富高级研究员曹琪表示,比如中介机构事先联系好被投企业,成立契约型基金,正常成立产品,走备案流程,在备案成功之后发指令赎回资金,提前清算基金。现在许多券商也提供这种服务。

  目前“保壳”市场还出现了“代持”的新玩法。记者调查了解到,有机构由于团队资质不够,无法在中基协申请到私募基金牌照。如果买别人的牌照,实控人会随之变化,于是就找原来的实控人代持,壳方可以继续发产品,收益则归买方所有。

  记者注意到,“保壳”一条龙服务已经受到监管关注。中基协近期在其官方微信发布《严正声明》,强调拟备案私募应该存在真实募集投资行为,合格投资者应以自有资金出资,不得使用贷款、发行债券等筹集的非自有资金出资。

  “保壳”难过合规关

  多位受访人士向记者表示,今年市场二八分化甚至一九分化局面日益严重,资金大量进入大型私募,留给迷你私募发行产品的空间非常有限。这可能是引发私募机构“保壳”行为的原因之一。

  曹琪认为,首先,目前股市行情不佳,很多二级市场私募管理人担心现在建仓会面临净值下跌风险,因此更倾向于暂时保住资质并等到合适时点再发行产品。另外,市场普遍对私募牌照有升值预期,私募机构可能存在投机心理,而有一批炒壳的人也在其中推波助澜。

  冀烁文表示,目前运营一家私募基金公司每年的成本相对较高。如果一家私募基金公司没有核心投研能力和成熟的风控体系,再加上市场疲弱,其经营成本和运营压力也会相对较大。所以,“保壳”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成本也相对较高。对于一些中小私募来说,“保壳”与否也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不“保壳”,就没有资格运营下去。但“保壳”后,没有核心投研,没有成熟风控体系,公司运营成本又较高。为此,也有不少中小私募会放弃“保壳”的想法。

  在上海某私募分析人士看来,很多私募机构根本没有管理能力,股东也没有资金“保壳”,所以,现在的出局是正常的市场出清。

  面对复杂的“私募壳”交易市场,曹琪认为,必须提醒和强调的是,所有“保壳”行为都存在合规上的瑕疵,并且有骗子“保壳”服务商利用私募机构着急备案的心理,骗取不法经济利益,少则损失服务费,多则可能损失基金的投资资金。

  中基协在《严正声明》中就指出,协会已发现部分违法中介机构和个人罔顾职业操守和法律底线,打着“登记备案包通过”、“有协会内部关系催办”、“保壳服务”、“专业移除异常公示”等幌子,招摇撞骗,混淆视听,诱导和欺骗相关申请机构以获取高额中介费或服务费,赚取不法利益。

  此外,记者注意到,中基协表示针对私募基金管理人法定代表人、实际控制人或控股股东的重大事项变更申请,协会将比照新申请机构登记要求和程序办理,并相应核查存续产品的合规性及信息披露情况。曹琪表示,这意味着监管层将坚决打击“私募壳”的买卖行为。

  不过,业内人士表示,对“保壳”做实质性审查并非易事。前述上海某私募分析人士认为,“保壳”监管的难度在于,不能确定基金的可持续性,无法确定哪期基金是为了“保壳”,哪期基金是真做事。“机构是有可能参与,但是很难找出把柄。主要是出资方,其实是个过桥拆借,玩弄了托管方的结算功能。”

  中小私募仍有突围机会

  记者在调查中发现,在“保壳大战”的背后,是中小私募面临产品发行艰难、业绩亏损的现状,不少私募称已感受到市场寒冬的到来。

  纵观今年上半年的市场情况,股市跌跌不休,债券信用风险暴露,私募产品普遍出现亏损。据格上研究中心统计,截至6月15日,今年以来全部私募产品平均亏损为1.89%,其中股票型私募产品表现最差,平均亏损3.07%。规模在100亿元以上私募平均亏损2.58%,50-100亿元私募平均亏损2.1%,10亿元以下亏损2%。

  北京某小型私募总经理向记者表示,今年市场低迷,产品发行存在难度,而且销售难度非常大,资管新规后私募产品就明显卖不动了。“对于我们这些小型的私募机构来说,今年上半年活得有点艰难。从整体来看,私募规模缩水都挺严重的。”

  “今年以来,上证指数下跌逾16%,深证指数下跌超过19%,使得私募管理人难以做出良好业绩,股票多头策略受到最大冲击,其他策略也难有表现。”曹琪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本轮下跌的时间和幅度都超出预期,私募机构如果在高位买入龙头股,或在近期过早抄底,都会导致基金净值下滑。上半年市场分化,风格切换,没有及时调整到成长风格、医药股和消费股的私募基金可以说错失了上半年最大的收益机会。

  对于今年上半年私募惨淡的业绩,业内人士认为,主要是因为外围因素变幻莫测,打乱了很多私募的计划和部署,让一些缺乏经验的私募业绩遭到闷杀。安徽某知名私募人士表示,部分中小私募“保壳”压力或来自于业绩和客户风险承受能力的匹配,缺失了一些客户的信任和沟通。

  冀烁文表示,上半年不少私募业绩不好和三个方面有关。一是A股整体趋势震荡下行,在大的弱市环境下,私募投资相对被动;二是与私募基金的投资策略有关,在这种弱市格局下,投资机会相对少,热点持续性差,股票多头策略类的基金相对比较被动;最后是部分私募基金的投资风控不足,也会造成业绩的大幅回撤,比如在这种弱市格局下,如果一直保持较高的仓位,在市场阶段性趋势下行时,就会受到拖累。

  曹琪认为,很多个人投资者在选择私募产品时会更加注重知名度和稳定性,大型私募机构更加容易获得市场资金的青睐,中小私募机构必须通过更加可观的业绩才能实现突围。优秀的中小私募机构可以尝试积极争取FOF和MOM管理人的认可,它们会全方位更加专业地评价私募管理人,业绩出色的中小私募仍然有很大机会。资金是最聪明的,相信优秀的业绩终将带来规模的扩大。

  “对于中小私募来说,要实现业绩突围,加强核心投研能力,执行合适的投资策略,并且遵循严格、科学的风控至关重要。目前市场整体估值相对偏低,投资价值逐步显现,着眼于中长期来说,市场的大幅下跌往往也酝酿着未来的投资机会。”冀烁文进一步表示。

(责任编辑:CF00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华西村1元转让80%股权 地方国企助其抒困

华西集团主要从事涤纶化纤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石化仓储物流服务。...

来源:中华网财经

业务强绑定“周杰伦”,巨星传奇如期登陆港股

你喝过防弹饮料吗?...

来源:中华网财经

缓解偿付压力,爱心人寿半年内两度增资

还需注意的是,近年来爱心人寿的投诉事件持续增长。...

来源:投资者网

高薪“挖角”赴港投保持续火爆

险企“价格战”打响。...

来源:北京商报

国宝人寿业绩亏损股东增资 原董事长易军获刑十年

值得注意的是,国宝人寿2022年四季度偿付能力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年末,国宝人寿净资产为6.48亿元,较上一年度净资产缩水近50%。...

来源:投资者网

AMC信达卖房的冰与火

依靠东直门项目30分钟成交168套房源、一口气回收57亿元的战绩,原本作为AMC(资产管理公司)、定位“驰援”楼市的中国信达,不但打赢了一场...

来源:北京商报

起底花呗套现黑色产业链:成本接近高利贷,情节严重可判刑,却屡禁不止

临近年末,社交平台上“信用卡套现”“花呗套现”等引流小广告开始活跃。...

来源:时代周报

平安系正式接手方正证券,500亿券商迎新实控人,股价年内跌超18%

12月20日晚间,方正证券发布公告称,其收到证监会核准其变更主要股东、实际控制人的批复,对新方正集团依法受让方正证券28.71%股权无异议,...

来源:时代财经

赎回压力大,理财公司力推“低波动”产品

今年以来,债券市场调整不断,让前期表现较为稳健的固收类理财产品出现了净值回撤现象,也让理财公司面临不小的赎回压力。...

来源:北京商报

吉华集团5000万理财“踩坑”!陆家嘴信托到期未能兑付

12月20日晚,吉华集团(603980.SH)公告称,近日,公司收悉陆家嘴信托《陆家嘴信托-华鼎18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临时信息披露公告》,截...

来源:时代周报

专属存款来了,个人养老金产品货架又上新

个人养老金账户开立热度不减,个人养老金投资产品货架也日渐充盈。...

来源:北京商报

高盛计划裁员4000人 华尔街投行失血仍在持续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称,高盛集团纪近日计划裁员多达4,000名员工,约占其员工总数的8%,这将是今年投行中最大的一起裁员。...

来源:财联社

东莞信托旗下某产品展期一年,涉及地产定融

近日,东莞信托公告称旗下一信托计划宣布展期一年,据了解,该信托计划用于认购桃源建设(深圳)有限公司在金交所发行的定融产品,佳兆业集团提供连带...

来源:财联社

因变相为房企支付土地出让金提供融资被罚,中国华融上半年亏损188亿元

12月19日,上海银保监局公示了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剑指中国华融资产管理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华融上海市分公司被责令改正,并处罚款50万元。据悉,2...

来源:蓝鲸财经

第一创业证券年内市值蒸发60亿 “玻尿酸女王”三年套现13亿

近日,第一创业发布公告,持股5%以上股东华熙昕宇投资有限公司(简称“华熙昕宇”)减持计划时间过半,减持股份比例为0.82%,数量约为3446...

来源:时代周报

裁员还不够 高盛考虑将投行部门奖金池至少削减40%

据媒体周三援引知情人士的话报道,华尔街投大行高盛集团正考虑将其3000多名投资银行部门雇员的奖金总额至少削减40%,这可能是该行自2008年...

来源:财联社

千亿富途高增长神话破灭!曾游走灰色地带,转战海外难挽业绩颓势?

跨境互联网券商业务受挫,富途将目光投向海外,加码新加坡、澳大利亚等海外市场。在老牌券商林立的新加坡等市场,行业竞争激烈,富途作为“外来者”能...

来源:时代周报

券商视频运营竞逐,流量变现困境究竟该如何破解

随着互联网流量红利的不断演化,短视频、直播平台日异受到各家券商的重视。仅抖音平台就已有32家券商官方账号入驻,也有不少券商进驻快手与小红书平...

来源:财联社

揭秘内蒙古120亿特大洗钱案 为何虚拟货币屡成犯罪帮凶?

近日,内蒙古通辽市公安局科尔沁分局成功破获一个利用区块链网络兑换数字虚拟货币洗钱团伙,抓获犯罪嫌疑人63名,涉案金额高达120亿元。...

来源:财联社

资本“秃鹫”文盛资产崛起之谜:操盘汇源重组,创始人靠高尔夫深耕人脉圈

2022年6月,因投资16亿元搭救汇源果汁,文盛资产不可避免地走到聚光灯下。作为被汇源寄予厚望的“救世主”,文盛资产喊出了豪言壮志,将利用3...

来源:时代周报

中融信托频频踩雷地产,受托资产规模两年缩水超1000亿

​中融信托近期频繁转让旗下所持公司股权。工商信息显示,12月7日,宁波明喻投资管理有限公司(明喻投资)发生股权变动,100%股权持有者由中融...

来源:时代周报

亏损+缺帅,谁来扭转浙商财险的尴尬

12月7日,浙江沪杭甬公告称,于2022年12月7日(交易时段后),该公司附属公司上三公司与浙江省商业集团签订股份转让协议,据此,浙江省商业...

来源:北京商报

特定养老储蓄开卖半月,5年期最火爆

从正式上架至今,特定养老储蓄“开卖”已半月有余,目前产品销售情况如何?...

来源:北京商报

民生信托与江西出版传媒子公司现合同纠纷遭执行2.19亿

12月6日,中国执行信息公开网披露,中国民生信托有限公司(“民生信托”)再次被列入被执行人名录,执行标的约1.245亿元,执行法院为南昌市中...

来源:蓝鲸财经

500天亏7万,谁导演了“理财刺客”

“资管新规”之后,银行理财产品跨越了净值化转型这道门槛,但却迎来了更加严峻的挑战。...

来源:北京商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