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

加快推进!银行业2021年处置不良资产3.13万亿元

2022年02月22日 09:17 来源:新华网
分享: 微信

近日,银行业信贷资产登记流转中心有限公司(简称“银登中心”)发布已开立不良贷款转让业务账户机构统计表显示,多家大型商业银行、股份制商业银行和资产管理公司不断跟进挂牌待售的不良资产包,纷纷参与竞价。在监管部门和市场机构的配合下,不良贷款转让试点总体运行安全平稳,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起到了积极作用。在《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不良贷款转让试点工作的通知》(简称《通知》)发布实施一周年之际,银行零售不良资产转让试点整体表现如何?怎样有效应对转让遇到的问题和挑战?

不良资产处置加快推进

不良贷款转让业务经过一年多的培育和发展,各大金融机构相关业务有序展开。记者根据银登中心数据梳理显示,2021年全年,试点机构共有50个零售资产包挂牌转让,债权金额达56.61亿元,其中本金合计19.42亿元,涉及债务人9332户,涉及资产29114笔。平均来看,单个资产包规模1.1亿元,但实际上各包规模差异较大,最大金额11.5亿元,最小的仅有56万元。

面对这些资产债务“包袱”,金融机构能否化危为机、从中分得一杯羹?哪些金融机构在参与试点工作?

根据《通知》要求,目前包括6家大型商业银行和1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在内的18家大中型商业银行准予通过批量转让模式处置零售类不良资产;参与试点的收购机构有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和符合条件的地方资产管理公司、金融资产投资公司。

从试点银行来看,18家大中型银行总资产占银行业金融机构的60%以上,在参与转让试点业务中具有较强的代表性。招联金融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通知》允许零售类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批发类不良资产单户转让,降低了不良资产转让的要求和门槛;同时将转让对象扩展到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和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有助于增加不良资产处置主体,加快不良资产处置力度。

自去年首批4单项目完成竞价以来,整体上参与机构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这也意味着不良个贷批量转让持续升温。从银登中心公布的机构实际开户数显示,截至1月底,大型商业银行(包含分行)开户数达182家;股份制商业银行(包含分行)开户数达201家;金融资产管理公司(包含分公司)开户数达109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开户数达49家;金融资产投资公司有5家开户。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郑忱阳表示,一方面,金融机构处置不良个贷有较大需求。当前,新冠肺炎疫情反复影响经济复苏进程,个人贷款资产质量依然承压,尤其是个人消费贷、信用卡不良率不断上升,不良个贷批量转让无疑是银行化解零售业务不良的重要渠道。另一方面,一年多的试点工作稳步推进,多单不良贷款批量转让的落地加速了该业务的市场化进程,为其他试点银行提供了先行经验和示范。

董希淼表示,总体而言,相关机构参与不良资产转让试点工作的积极性较高,但机构之间存在较大差异,部分股份制银行总行未开户,参与度较低。这反映出,部分银行对不良资产转让试点工作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在实际操作过程中还有一些问题亟需化解。

市场化处置机制逐渐形成

不良资产作为金融机构的一类特殊资产,不是一般意义上的商品,是在监管的指导下,让有资质受让的资产管理公司以竞价方式参与,最终促成出让方与受让方在价格上达成一致。

试点以来,从出让银行角度看,18家银行中有5家未进行试点,仅有13家银行参与出让50个资产包。其中,平安银行出让不良资产包数量达22个,出让债权金额达53.42亿元,占比约为94.4%;建设银行出让债权金额达1.47亿元,占比约为2.6%,其余各行合计1.72亿元,合计占比3%。

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曾刚表示,目前平安银行是资产出让的主力,其余发生出让业务的商业银行均未超过5个资产包,其中9家银行单包规模平均不超过1000万元,业务带有明显的“试水”性质。部分具有试点资质的商业银行仅完成了开户,实际上并未挂牌项目及开展资产转让业务。

此外,按照目前试点的业务流程,受让的资产管理公司以竞价方式参与。曾刚表示,五大金融资产管理公司相对“小心翼翼”,东方、华融和银河3家机构分别实现1个竞标,不良资产包均额低于800万元。此外,地方资产管理公司竞标得到18个不良资产包。总体上,50个资产包仅有21个完成交割并披露受让机构信息。

专家表示,从转让的成交结果看,最终的平均成交价约是本金的4折。零售不良资产批量转让,资产定价估值是核心,决定了买卖双方的成交情况,但当前定价依然是难题。比如,首笔不良个贷转让落地后,出现近200%的资产溢价;随后资产包的交易溢价现象逐渐减少,出现大幅折价销售,大约在3折左右;而近期的不良资产包起拍价约占不良贷款本金余额的5%至10%。

郑忱阳表示,不良资产包定价波动较大、估值难,使得买卖双方都谨慎出手。虽然资产价格与出售方的资质、购买方的处置能力、债务人的信用状况密切相关,但资产价格出现较大的波动,说明不良资产的定价模型不够精准、定价机制尚未健全,难以精确地反映资产包的价值。随着前期交易形成的参考标准,交易双方的价格博弈更加充分、有据可循。可以预见,不良资产转让的市场化机制正逐渐形成。

盘活金融资产的重要手段

受疫情影响,商业银行零售类不良资产批量转让无论从规模还是质量都将有所上升。在消费金融需求增加、居民杠杆率上升等背景下,批量“打包”转让不良资产对金融机构而言是盘活资产的重要手段,将有更多银行有动力参与该业务,有序化解不良风险。

银保监会数据显示,2021年,银行业累计处置不良资产3.13万亿元,同比增加0.11万亿元,再创历史新高,有效降低了信用风险水平。2017年至2021年,5年间累计处置不良资产11.9万亿元,超过此前12年处置总量,为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风险底线提供了重要保障。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表示,近年来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成效显著,银行不良率维持低位,有利于保障银行稳健经营。考虑到不良资产处置涉及多部门,需要多部门配合、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完善征信体系,积极培育二级市场,发挥机构各自专业和区域上的优势,丰富不良处置方式,仍有不少工作要做。

从试点至今,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经历了从谨慎观察期、尝试参与期到热情高涨期的转变。曾刚表示,当前,不良资产包价格已呈现均值回归的态势,买卖双方都将更加重视资产估值。对于纯信用零售不良资产估值,更多要把握贷款的主要特征,依托大数据估值模型来充分估值。目前,仅限18家大型及股份制商业银行参与资产出让,还应鼓励更多机构参与,这样更有利于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降低银行业不良率。

“包括城商行、农商行、消费金融公司等在内的中小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率相对较高,但不良资产处置方式较少,手段匮乏。”董希淼建议,应尽快将中小金融机构纳入不良资产转让试点,采取更多差别化的措施,支持中小金融机构减轻历史包袱。

未来,对于金融资产管理公司而言,不良资产包转让需求的释放,有望成为其业务“蓝海”。郑忱阳认为,尤其地方资产管理公司在受让个人不良贷款时将面临广阔的业务机遇,有利于提高其盈利能力和经营业绩。在供给方和需求方市场都打开的情况下,随着交易数据积累和参考标准的建立,业务“试水”、资产估值等要素都会逐步健全,进而提升零售类不良资产批量转让的质效。(记者王宝会)

(责任编辑:CF00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绿色发展,华夏担当——《华夏银行2022年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在京发布

《华夏银行2022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的正式发布,是继2021年报告后,更加公开、全面、全景式地向行业及社会公众展示其绿色金融发展成绩及环境社...

来源:华夏银行

北京银行连续六年支持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成功举办

5月28日,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总决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会议中心举办,北京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杨书剑受邀出席并参加第七...

来源:北京银行

数字京行新发展 金融赋能中关村 北京银行深度参与2023中关村论坛

5月25日,2023中关村论坛在北京隆重开幕,北京银行作为金牌合作伙伴为论坛提供全面支持。...

来源:北京银行

守护绿水青山,奔赴美好未来 ——华夏银行2023密云生态马拉松开跑

初夏五月,千山浓绿。5月21日清晨,斜射的霞光在平整的道路上洒下金辉,万名跑者齐聚密云。7点30分一声枪鸣,华夏银行2023密云生态马拉松正...

来源:华夏银行

城商行零售转型标本:北京银行

加速进行个人零售转型的城商行龙头北京银行多项指标正在全面改善,其不到0.4倍市净率的估值,意味着更大的反弹空间。 2022年经济面临超预期...

来源:巴伦周刊

团结奋斗启新程 守正创新著新章 ——北京银行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

4月7日,北京银行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北京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

来源:北京银行

银行年末吸储“冰火两重天”

临近岁末,作为吸储的关键时期,银行往往会推出各类营销活动以吸引储户目光进而提前锁定客户资金,不过,近几年,部分银行揽储意愿明显减退,反观不少...

来源:北京商报

中小银行热情高 IPO“预备役”扩编

银行IPO储备力量不断增强。...

来源:北京商报

贷款利率比存款利率低:土耳其银行开始"送钱"了?

“众人加息我独降”——近两年来,在通胀高达逾80%背景下依然坚定大幅降息的土耳其央行,一直是全球货币政策领域最为独特的一道“风景线”。而如今...

来源:财联社

房贷转经营贷可以“转贷降息”?银保监会提示风险

据银保监会官网消息,近期一些不法中介发掘“商机”,向消费者推介房贷转经营贷,宣称可以“转贷降息”,诱导消费者使用中介过桥资金结清房贷,再到银...

来源:人民网

理财单周抛售债券超1000亿 银行加速进场

债市持续多日的理财抛售潮上周仍在继续,不过,相较于之前,抛盘已经完成从高流动性品种到低流动性品种的切换。此外,保险、银行也在积极入场,主配政...

来源:财联社

花旗中国将关闭个人银行业务 分支机构注销过半

花旗银行将逐步关闭花旗中国个人银行业务,涵盖银行卡、房贷、个人贷款、存款、投资、保险和外汇。企业机构客户业务不受影响。...

来源:蓝鲸财经

银保监会: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基础金融服务需求

中国银保监会14日对外发布通知,要求银行业保险业全面贯彻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积极稳妥做好线下金融服务,大力推广使用线上金融服务,全力满足人...

来源:新华社

汇丰银行更新能源政策 将停止为新的油气项目融资

汇丰银行周三表示,将不再为新的油气田或相关基础设施提供融资,这是其更新能源政策的一部分。气候活动人士表示,此举使汇丰在应对全球变暖方面领先于...

来源:财联社

抢滩个人养老金万亿蓝海:银行定“抢人计划”

在业内人士看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具有唯一性,且开户后客户黏性相对较高,率先抓住客户也就抓住了未来养老金发展的机遇。如今,银行作为渠道端正是...

来源:新京报

四川出台十条措施推动金融机构加快处置不良资产

近日,四川省地方金融监督管理局、中国人民银行成都分行、中国银行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四川监管局等7家单位联合出台《关于支持金融机构加快不良资产处...

来源:新华社

资管公司加速回归主业 不良资产处置多渠道推进

作为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的一环,不良资产处置在全速推进。各项数据以及相关监管部门官方表态显示,有相当规模银行贷款的风险会延后暴露,未来不良上升...

来源:经济参考报

多地明确不良资产处置任务表 银行密集挂牌转让

作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不良资产处置正全面提速。一段时间以来,监管层密集发声,警示疫后资产质量劣变风险,多渠道疏通不良资产处置的政策...

来源:经济参考报

密集挂牌转让 商业银行不良资产处置提速

11月4日,记者注意到,包括青岛银行、广州银行、广州农商行在内的多家银行不良资产正在或即将挂牌转让,部分银行通过折价的方式吸引更多买家交易,...

来源:北京商报

银行业近三年累计处置不良贷款5.8万亿元 超前8年总和

今年以来,为应对未来风险,缓解不良贷款的处置压力,上市银行普遍加大了拨备计提和不良贷款的处置力度。央行近日发布的《中国金融稳定报告(2020...

来源:财联社

四季度银行不良迎处置高峰 规模或达1.6万亿元

记者获悉,央行、银保监会等金融监管部门正密集筹划前瞻性应对银行不良资产反弹。下一步将进一步督促银行做实资产分类、真实暴露不良、足额计提拨备,...

来源:经济参考报

银保监会:2020年处置不良资产超3万亿 金额历年最高

2021年银保监会首场发布会日前在国新办举行,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首席风险官兼新闻发言人肖远企出席,介绍银行业保险业2020年改革发展情况。...

来源:经济参考报

银行年底加速甩包袱 挂牌密集转让不良资产包

在各大金融资产交易所,有多家银行的不良资产正在密集挂牌出售,主要是地方性城商行,转让的资产有涉及企业不良标的的,也有五级分类级次为次级或可疑...

来源:北京商报

核销方式“多点开花” 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不减

​作为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重要举措,2022年银行不良资产处置力度不减。...

来源:新华网

银保监会:妥善应对不良贷款反弹 加大核销处置力度

月21日,在国新办举行的2022年上半年银行业保险业运行发展情况新闻发布会上,银保监会新闻发言人、法规部主任綦相,统计信息与风险监测部负责人...

来源:北京商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