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市银行年报看“钱去哪儿了” 重大项目吸金多
随着上市银行2021年业绩报告陆续出炉,银行业资金流向变化引人关注。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吸金”多,科技创新、小微企业等领域贷款增长快……在支持实体经济恢复发展的背景下,上市银行的信贷投放总量攀升、结构优化,在一定程度上折射出我国经济的脉动。
重大项目、制造业“吸金”多
工商银行境内人民币贷款新增2.12万亿元,同比多增2433亿元;农业银行新增贷款2万亿元,中国银行境内人民币贷款比年初新增1.38万亿元,均创投放的历史新高……记者梳理发现,2021年多家上市银行的贷款投放力度持续加大。
“为实体经济服务是金融的天职,也是防范风险的根本举措。”工行行长廖林表示,去年工行信贷投放稳步增长,围绕跨周期调节安排投融资总量、节奏和结构,助力经济恢复发展。
新增贷款主要投向哪些领域?从年报数据可以看出,国家重大项目、制造业等领域是吸引资金的“主力”。
2021年,工行项目贷款增量超过7000亿元,同比多增近462亿元;建行新增基础设施贷款7331亿元;农行新增重大项目贷款6738亿元。
信贷资源不断投向制造业等国民经济支柱产业。2021年末,工行制造业贷款余额突破2万亿元,比上年增加3197亿元;农行制造业贷款余额达1.7万亿元,较年初增加2724亿元。
在贷款结构方面,一直是企业融资痛点的中长期贷款增长较快。2021年末,交通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上年末增长44.16%;光大银行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较年初增长46%。
值得关注的是,在扩大内需、提振消费的背景下,零售贷款成为不少银行信贷投放倾斜的方向。
2021年末,中信银行零售贷款比年初增加1619亿元,与对公贷款的增加额度基本相当。2021年招商银行包括住房按揭贷款、信用卡、小微贷款、消费贷款四类产品的零售贷款累计增长3066亿元,占当年新增贷款的三分之二以上。
小微企业、科技创新领域贷款增速突出
梳理年报可以看出,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等领域贷款增速比较突出。
2021年工、农、中、建、交五大国有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同比增速均保持在30%以上。其中,工行、中行的增速超过50%。
银行信贷的投放,受多重因素影响,包括自身定位、资本约束、安全性效益性的考量以及政策导向等。
近年来,在一系列政策鼓励下,银行业正在打破传统信贷模式,通过科技赋能和加强管理,控制风险和成本,努力实现小微金融服务可持续发展。
中行副行长王纬表示,当前仍有相当一部分小微企业的融资需求未能得到有效满足。服务小微企业,是支持实体经济的需要,也是银行转型发展的必然选择。中行2022年初步计划新增普惠金融贷款3000亿元。
服务创新型企业,对风险偏好较低的银行业来说,一直是个难题。在服务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背景下,银行业正在谋求破题。
数据显示,2021年末,工行对国家重点支持的高新技术领域贷款、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均突破1万亿元;中信银行战略性新兴产业贷款余额较2021年初增长70%。
建行表示,该行为加大对科技企业的支持力度,创新构建了“科技企业创新能力评价体系”,依托知识产权大数据对企业持续创新能力和发展能力进行评价,将科技企业的知识产权数据转化为切实的金融资源。
此外,梳理年报可以发现,围绕服务实现碳达峰碳中和,各大银行大力发展绿色金融。2021年末,农行绿色信贷余额达1.98万亿元,较年初增长超过30%;中行境内绿色信贷余额突破1.4万亿元,较年初增长57%。
信贷投放靠前发力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金融为实体经济提供更有力支持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从各大银行业绩发布会释放的信息看,2022年银行业服务实体经济的积极性较高,多家银行信贷增速目标设在两位数。从前两个月的信贷投放情况看,靠前发力、精准发力的特点明显。
“到今年2月末,交通银行人民币各项贷款同比多增778亿元,贷款投放较快主要得益于我们从去年四季度就开始落实贷款项目储备工作。”交行副行长郭莽介绍,该行初步安排今年人民币贷款增幅在11.5%左右。
农行副行长张旭光表示,截至今年2月末,农行各项贷款比年初增长6304亿元,同比多增796亿元。预计今年农行贷款投放增量高于去年水平,增速高于10%。中行副行长王志恒也表示,预计今年该行境内人民币贷款同比增幅不低于10%,切实发挥国有大行的稳定器作用。
从未来的资金流向看,基础设施建设、制造业、科技创新、普惠金融、绿色金融等领域仍是各大银行资金青睐的重点。
专家表示,金融对实体经济的“供血”能力和效率是影响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当前银行业不断提升金融服务的精准性和适配性,将为稳定宏观经济大盘起到重要的支撑作用。
新华社北京电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银行放贷利率挺进“3时代” 6月信贷或持续同比多增
6月底是银行传统的揽储时点,往往此时各家银行会使出全身解数将客户的存款拉入自家银行,而信贷员放贷压力并不大。但今年,各家银行信贷部门在年中也...
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个别中小银行风险较高 总体风险可控
6月23日,银保监会副主席肖远企在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的“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中国中小银行运行是平稳的,发展也是健康的,尽管...
又一App悄然下线 直销银行八年失色大多沦为弃子
又一家银行悄然关闭旗下直销银行。6月22日,北京商报记者获悉,恒丰银行日前下线了一贯平台App(简称“一贯App”),同时关闭平台相关服务功...
郑州通报部分村镇银行储户被赋红码,多名干部被问责
据统计,共有1317名村镇银行储户被赋红码,其中446人系入郑扫场所码被赋红码,871人系未在郑但通过扫他人发送的郑州场所码被赋红码。...
多家银行悄然小幅上调存款利率 下半年或将趋稳?
近期银行存款利率总体止跌平稳,多家银行的部分存款产品利率出现了10个基点左右的小幅上调。而此前一个多月内,大额存单、定期存款等利率水平一降再...
央行召开近期第三次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 与前两次有何不同?
周二央行、银保监会召开主要金融机构货币信贷形势分析会,研究部署加大信贷投放力度。会议强调,金融系统要用好用足各种政策工具,从扩增量、稳存量两...
中银协倡议:信贷投放靠前发力 持续减费让利
6月6日,中国银行业协会发布了《关于主动加强金融服务全面助力稳住经济的倡议书》,从七方面提出20条倡议,引导会员单位进一步加强对因疫情暂时遇...
银保监会:聚焦信贷增量供给再发力 进一步做大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量
银保监会召开小微金融工作专题(电视电话)会议,深入学习贯彻近期党中央、国务院关于稳经济的决策部署,交流当前金融支持小微企业等市场主体纾困发展...
银保监会:银行机构要向受疫情影响严重地区进一步倾斜信贷资源
银保监会9日召开的小微金融工作专题(电视电话)会议要求,2022年继续实现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两增”目标,确保个体工商户贷款增量扩面。银行机...
一季度末银行业总资产为357.9万亿元,同比增长8.6%
初步统计,2022年一季度末,我国金融业机构总资产为396.39万亿元,同比增长8.7%,其中,银行业机构总资产为357.9万亿元,同比增长...
银行放贷暗战正酣!利率挺进“3时代” 6月信贷或持续同比多增
6月底是银行传统的揽储时点,往往此时各家银行会使出全身解数将客户的存款拉入自家银行,而信贷员放贷压力并不大。但今年,各家银行信贷部门在年中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