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为什么iPhone不能“美国制造”?乔布斯早就给出答案

2018年12月19日 10:17 作者:爱范儿
分享: 微信

原标题:

为什么iPhone不能「美国制造」?乔布斯当年就给出了答案

如果乔布斯当年在美国制造苹果电脑的尝试没有失败,或许今天特朗普就不用想方设法逼苹果将iPhone组装供应链迁回美国了。

自从特朗普上台之后,为了振兴美国制造业,一直力推苹果等科技巨头将生产线转移到回美国,为此甚至不惜对中国加征惩罚性关税,彭博社上周撰文称如果关税加至25%,苹果供应链考虑将iPhone生产线移出中国。

▲富士康车间

实际上苹果为了响应特朗普的号召,年初已经宣布启动了2450亿美元的回流美国计划。今年苹果就为美国劳动力市场增加了6000个工作岗位,上周又宣布耗资10亿美元兴建新园区。

▲特朗普发推称苹果资金回流计划是美国工人的胜利

但iPhone、iPad等主要产品的生产组装,仍然得依赖中国以及其它劳动力成本较低的国家,苹果美国制造的结局,或许在30多年前就已经注定。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美国制造的苹果电脑,是怎么变成一个烂摊子的

上世纪80年代,包括戴尔、惠普和康柏等美国大型科技公司为了降低成本,纷纷将生产线从本土迁往亚洲等海外地区。

然而苹果没有这样做,因为乔布斯认为软件和硬件的开发必须紧密结合。于是苹果非但没有关闭工厂,还决定在加利福尼亚、科罗拉多和德克萨斯等州开设新工厂来生产苹果电脑。

1983年,苹果一座生产麦金塔(Macintosh)个人电脑的工厂在加利福尼亚落成,就位于苹果当时的总部对面。据当时参观过的记者介绍,这座工厂高度自动化,人力仅占整个制造成本的2%,乔布斯对这里生产的麦金塔电脑十分骄傲:

「这是一台美国制造的机器。」

工厂的装潢也保持了苹果一贯的极简风格,墙面被统一刷成白色。乔布斯希望建立像日本工匠精神般的制造业文化,曾担任苹果电气工程师的 Randy Battat 回忆道:

史蒂夫对日本的制造工艺有着很坚定的信念,日本人被誉为制造业的魔术师,我们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能准时交付而且部件零缺陷的工厂。

▲苹果麦金塔工厂内部

但还没等工厂走上轨道,乔布斯就在1985年被迫离开了苹果,这些工厂很多仍被保留下来,却成了乔布斯苹果生涯的一大败笔,也给苹果留下了一个烂摊子。

1988 年,来自法国的自动化专家 Jean-Louis Gassée 被时任苹果 CEO John Sculley 任命为苹果产品总监,接手苹果产品的制造工作,当 Gassée 花了两天时间了解苹果加州「高度自动化」的工厂后,他发现乔布斯打造的美国制造生产线,其实并不成功。

Gassée接受《纽约时报》采访时回忆,在一次轮班结束后,他拿起一把扫帚,扫过那些在生产线中掉落的零件,Gassée认为「这真的是一种耻辱」。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直到1992年麦金塔在美国的生产线全部关闭,这些工厂都未曾达到过乔布斯当初设想的产量,而Mac电脑销量在90年代中期的暴跌也让库存激增,苹果也不得不接受生产外包,本土制造的梦正式破灭。

实际上乔布斯在离开苹果后,也曾为制造NeXT的个人工作站投入1000万美元建设工厂,最后也以失败告终。

这两次失败也让乔布斯不再固执,重新执掌苹果后他让来自康柏的蒂姆·库克担任全球运营高级副总裁,苹果的全球供应链布局就此开始。

▲库克在富士康工厂

目前苹果的供应链遍布中国大陆、台湾和日本、韩国等国家和地区,而且中国供应商的比重逐年提升,富士康坐落的郑州市已经变成一座「苹果城」,每天能生产50万部iPhone。而上海火箭村的6万小镇青年,造出了全球一半的iPhone。

▲图片来自:界面

事实也证明,硅谷非但没有因为将供应链外包影响产品开发,反而成为全球领先的工业和软件设计中心。而当年苹果麦金塔工厂的旧址,房价也涨到了110万美元,苹果几乎不可能在这样的地方组建生产线了。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想让 iPhone 回美国制造,这事没那么容易

众所周知,海外国家和地区更加低廉的用工成本,是苹果选择在中国等国家制造iPhone等产品的重要原因。

特朗普想让iPhone回到美国组装生产,除了用大幅提高进口关税来威逼,也砸下真金白银利诱,去年威斯康辛州政府为吸引富士康来建厂提供了高达40亿美元经济奖励,条件则是富士康在该州投资100亿美元,创造1.3万个就业岗位。

这是美国有史以来向外国公司提供的最大一笔补贴,今年6月特朗普还亲自出席富士康工厂动工仪式,并称赞「这家工厂是世界第八大奇迹」。

▲图片来自:华尔街日报

不过这家工厂的主要业务是生产LCD液晶显示屏面板,随着苹果逐步拥抱OLED屏幕,富士康美国工厂落成之后LCD屏幕可能已经被苹果全面抛弃,这座工厂也不太可能成为iPhone回归美国制造的转折点。

要让iPhone回美国制造,在目前经济全球化的格局下,实现的难度之大,远非特朗普说的那么容易。

要知道苹果为什么不在美国制造iPhone,得先看看苹果为什么选择中国等国家生产iPhone。其实这并不能单单用人力和土地成本低廉来概括,工人的操作技巧和熟练度、工厂对产品线的灵活调整,这些都是在美国难以实现的。

当然,政府的巨额铺贴和廉价劳动力是中国吸引苹果的重要原因。《纽约时报》曾调查过富士康郑州工厂,这座600万人口的城市现在已被当地人称为「苹果城」,每天能生产50万部iPhone。

据报道当地政府为吸引苹果落户,为富士康提供了超过15亿美元(约103亿RMB)资金,用于修建发电厂和员工宿舍等基础设施,还投入超过100亿美元(约690亿RMB)用于扩建机场,并提供极为便利的通关程序。这座全球最大的iPhone工厂于2010年开始运行,当年郑州市的GDP也才4000亿人民币。

▲图片来自:纽约时报

除了更低的用工的成本,中国还有更多能够更出色地完成任务的技工。一位苹果高管曾估计,管理指导制造苹果手机的20万装配线工人需要大约8700名产业工程师。苹果分析师预测,在美国要招到那么多合格的工程师需要9个月的时间。而在中国,只需要15天。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中国工厂对于iPhone生产需求的完成度也出乎苹果预料,一位苹果前高管曾对《纽约时报》说过这样一件事:

苹果在最后一刻更改了iPhone的屏幕设计,导致整条流水线需要改装。新的屏幕面板在午夜运达工厂。一位工头叫醒了宿舍中熟睡的8000名工人,每个人发一块饼干和一杯茶,半个小时之内在岗位上就位,开始长达12小时的工作。他们把每一块新屏幕镶嵌到面板上。仅仅用了96个小时,这家工场的产量就达到每天1万台iPhone。

这位苹果苹果前高管对中国生产线工人的评价是:「他们的速度和灵活性难以置信,没有哪家美国工厂能够匹敌。」

凭借物美价廉的服务,中国供应商也越来越受到苹果重用。根据苹果公布的2018年200大供应商名单,中国大陆的供应商从去年的27家增加至34家,此外中国台湾的供应商最多,有51家,相反美国供应商数量有所下降。

▲2018苹果供应商分布.图片来自:宁南山

苹果表示这200家供应商包揽了苹果2017年全球原材料,制造和组装支出金额的98%,从中也可窥见苹果对中国供应商的倚重。

除了中国供应商数量的增加,在苹果产品最重要的6类零部件(显示面板、半导体器件、摄像头模组、功能器件、被动元件和结构)中,中国供应商涉足的从去年的3类增至今年的5类。

▲京东方也是苹果供应商之一,未来或为iPhone提供OLED屏幕.图片来自:华尔街日报

而在2012年,苹果公布的中国大陆供应商只有8家,从目前的增长趋势来看,尽管特朗普一直鼓吹「美国制造」,但苹果在中国等海外供应链的布局有增无减。

如果这个趋势一直持续,中国供应商甚至会威胁到美国在半导体的领先地位,这也被认为是特朗普不惜代价也要挑起中美贸易战的原因之一。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在美国制造 iPhone 可行吗?

如果真的要在美国生产组装iPhone到底可不不可行?《麻省理工科技评论》曾通过三种方案进行分析:

全球采购原料,全球生产零件,美国组装

全球采购原料,美国生产零件,美国组装

美国提供原料,美国生产零件,美国组装

根据麻省理工研究团队分析,第一种方案会让一部iPhone的生产成本提高30-40美元,除了美国更高的人力成本,主要还由于需要支付更高的物流成本。而这已经是三种方案中成本最低的一种了。

如果苹果还要在美国本土生产零件,成本至少提高100美元。以iPhone成本最高的组件屏幕为例,生产主要外包给三星和台积电,工厂集中在亚洲,美国的工厂也无法满足产能需求。

▲iPhone各组件成本构成

至于生产原料则是先天条件,手机生产需要各种稀土材料,比如iPhone铝合金外壳所需的铝土矿美国就没有,而目前全球80%的稀土供应来自中国。

由此可见,从手机原料提供到生产和组装,不太可能完全在一个国家内完成。同时为了提高效率和节约成本,供应链也有聚拢效应。

当组装产品的工厂都集中在一个地区,生产零件的供应商也会随之靠拢,为苹果提供大猩猩玻璃的康宁就在几年前将大部分产线从美国迁往日本和台湾,康宁首席财务官 James Flaws 曾表示:

我们的客户在台湾、韩国、日本和中国。我们可以在本国生产玻璃,然后用船运出去,但那需要35天。我们也可以空运,但费用要贵10倍。所以我们在装配工厂附近建自己的玻璃厂,而那些工厂都在国外。

目前苹果的供应链集中在东亚地区,中国、日本和韩国的供应商数量占了全球近7成,形成了强大的规模效应,要大范围转移并不现实。

因此特朗普如果真想要苹果在美国制造iPhone,除了要说服苹果,还要想办法将整个生产和组装供应链搬到美国,最后还要培养大量的技术工人,目前富士康在威斯康辛州就面临招不到人,要从中国调派工程师的窘境。

在美国制造苹果产品,看起来就像个不可能的任务。

(责任编辑:CF00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菲仕兰上半年业绩抢眼 中国市场业务贡献突出

围绕不同功能性、不同的年龄段以及乳品多样化,加速新品研发和落地。...

来源:中华网财经

去“械”转“化”后,敷尔佳神话难续

以高费用换来的高增长和高盈利。...

来源:斑马消费

股东纷争持续8年 中炬高新被拖累业绩

留给中炬高新的时间不多了,在这场股权争斗暴风雨停息后,如何在竞争日渐激烈的调味品行业中重振旗鼓,是公司和股东们迫切需要思考的。...

来源:鳌头财经theSankei

奈雪开放加盟,单店合作需验资门槛150万

不再坚守直营,主攻下沉市场...

来源:中华网财经

优然牧业与中外多家权威机构达成战略合作

将为中国奶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优然科技价值。...

来源:中华网财经

跨周期增长,到底谁在买认养一头牛?

产业链的重要性不断凸显,恰好解释了其保持增长的动力从何而来。...

来源:快消

伊利原董事长郑俊怀再获刑

即将年满73岁的郑俊怀,将于2023年8月中旬服刑完毕。...

来源:中华网财经

仍处初级阶段,中国奶酪产业如何持续高质量发展?

妙可蓝多创始人兼CEO柴琇认为,奶酪在中国始终是“长坡厚雪,黄金十年”。...

来源:中华网财经

国民品牌归来!重整完毕后,新汇源的百亿是新坑还是新起点?

国资主导汇源,会更好吗?...

来源:快消

中顺洁柔上半年净利润下滑约55%-65% 曾经的10倍白马股已成过往

邓颖忠“赔钱”之后,中顺洁柔业绩也开始滑铁卢。...

来源:鳌头财经theSankei

国家发改委:围绕4个发力方向促消费

针对制约居民“能消费、敢消费、愿消费”的痛点和堵点。...

来源:中华网财经

37年品牌蛇油膏 隆力奇的童年记忆正在逐渐褪去

曾经的国货之光如今也已经没落了,37年的老品牌蛇油、护手霜,仍然是37年前的样子,如今依然能够在超市卖场里见其身影。...

来源:鳌头财经theSankei

君乐宝成立专家委员会,启动生命早期1000天营养健康研究

为中国母婴营养研究进程提供系统化、精细化的科学支撑。...

来源:中华网财经

国家统计局:上半年食品烟酒消费支出增长6.0%

2023年上半年居民收入和消费支出也实现双增长。...

来源:中华网财经

世卫称,阿巴斯甜每日摄入“40mg/kg体重”可接受

援引对人类致癌性的“有限证据”,将阿斯巴甜归类为可能对人类致癌(IARC 2B组)...

来源:世卫组织官网

香飘飘预亏,阵痛持续

如何在修复冲泡板块的同时,实现即饮板块的快速增长?...

来源:斑马消费

2023年了,凉茶热度只能靠10年前的掐架往事来带动?

3.17亿赔偿判决激起陈年老灰。...

来源:快消

百威,危机四伏?

面对国内众多啤酒企业扎堆高端化,百威想要通过“死磕”高端化破局并没有那么容易。...

来源:快消

深化海外市场,佳贝艾特婴儿配方羊奶粉获FDA注册许可

全球首个符合FDA营养和安全要求的婴儿配方羊奶粉,计划赴美上市销售...

来源:中华网财经

Keep终敲钟,盈利仍待考

如何持续给资本市场满意的答案,考验Keep的能力和水平。...

来源:中华网财经

东方财富“老板娘”21.72亿入股万达电影

王健林仍为万达电影实际控制人...

来源:中华网财经

消费基础设施公募REITs:如何让不动产“动”起来?

未来,其将吸引更多资本投入市场,促进资产盘活。...

来源:中华网财经

史上最严“婴配”管理办法官方解读出炉

此次修订更进一步明确不予注册的5种具体情形。...

来源:中华网财经

完达山IPO四度“折戟” 入局疯狂内卷新茶饮赛道谋出路

在业绩增长乏力,主业碰壁的情况下,完达山试图开辟副业寻找“第二增长曲线”,将目光投向了新茶饮市场,创立品牌“乳此新鲜”,跨界开起了奶茶店,并...

来源:鳌头财经theSankei

奶价下跌给哪些乳企带来发展机遇?哪类产品成酸奶年度热点?......乳制品行业这些新情况值得关注!

市场数据、行业动态、重点新品……乳制品行业的最新动态及分析...

来源:睿农会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