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本“爆炒”预制菜:中国人的胃那么容易讨好吗?
一夜之间,预制菜火了。股市行情是最直接的体现。
1月以来,预制菜行情整体走高,至1月14日的近五个交易日内,预制菜板块多支股票均实现三连板,其中,国联水产(300094.SZ)涨幅甚至高达69.51%。因为股价异动,国联水产、得利斯(002330.SZ)等公司陆续收到关注函,但截至1月20日,得利斯仍收获7连板。
这波预制菜行情因新春将至而起,临近年夜饭节点,吃吃喝喝的概念股炒作被重点关注。
刨去节点原因,近年来,资本确实“爱吃”预制菜。近两年来,预制菜赛道内上市融资动作不断,泛餐饮企业也多在预制菜业务方面有所布局。热闹背后,是餐饮企业标准化和工业化水平的提高,以及疫情防控背景下,当代年轻人宅文化、一人食需求的进一步升级。
资本争相“吃菜”
2020年以来,千味央厨(001215.SZ)、巴比食品(605338.SH)、味知香(605089.SH)、春雪食品(605567.SH)、盖世食品(836826.BJ)5家预制菜企业先后上市。
此外,据时代周报记者不完全统计,同一时期还有11家预制菜企业获得融资,锅圈食汇、珍味小梅园两家公司更是分别在两年内融资4轮,投资人中包括物美联合资本、IDG资本、招银国际等明星机构。
西贝、广州酒家等连锁餐饮品牌,叮咚买菜、盒马鲜生等生鲜电商玩家,也纷纷推出相关产品。
最擅长追逐风口的陆正耀,也想在预制菜市场里抢一块蛋糕。近日,据媒体报道,陆正耀创办的舌尖科技集团正在孵化一个名为“舌尖工坊”的预制菜新项目,目前,舌尖工坊将以加盟商的模式拓宽市场。
预制菜,又名半成品菜,即已经在工厂搭配好且经冷冻或真空包装保存的菜式,消费者买回预制菜后只需简单加热或烹饪,就能端上成品。所以,商超里的小火锅、自热米饭,上海人最近忙着买的八宝饭,广东人每年都要吃的盆菜,都能算预制菜。
不算新发明的预制菜,火起来靠的是时机。
此前,预制菜的主战场在B端。随着连锁餐饮品牌与外卖业态兴起,出品稳定、降本增效成为了从业者的主要目标,因此在中央厨房与料理包中,都有预制菜的身影。
近两年来,生鲜电商的前置仓与冷链运输系统日益成熟,使预制菜触达C端消费者有了条件。加上受疫情影响,堂食人流大跌,连锁餐饮品牌为“自救”纷纷推出特色预制菜;同时,懒宅的年轻人吃腻了外卖也开始想念下厨房的烟火气。种种因素叠加之下,比外卖新鲜、又比生鲜方便的预制菜,成为C端餐饮的新生意。
行业数据也描绘出诱人前景:艾瑞咨询分析,未来3~5年,我国预制菜行业有望成为下一个万亿餐饮市场。国海证券的远期预测更表示,我国预制菜市场规模有望超过3万亿元。天时地利下,预制菜成功出圈。
资本如何讲好新故事?
但万亿元级别的生意并不好做。
调查显示,目前,中国预制菜企业中,面向B端的企业占了八成。预制菜企业链接着供应商与餐饮采购商两环,上游的农产品、肉类与水产品,容易受种植养殖环境与监管检测措施的影响,而下游的大型餐饮客户,经营情况也受到淡旺季波动。
因此,预制菜企业经营难度并不低。以近期提交招股书的预制菜企业鲜美来为例,公司2021年上半年,主营业务毛利率为20.07%,同比下降3.44%。导致毛利率下降的原因,是因为公司产品主要面向B端餐饮企业,而下游餐饮行业受新冠疫情影响较大。
假如要攻占利润率更高的C端市场,预制菜还得面对一个灵魂拷问:外卖不香吗?何必要自己动手加工预制菜?
所以,要攻占消费者的胃,预制菜必须不仅要比外卖更好吃,还得更实惠。要打造出这样的优势,必须在菜品研发与食品工艺上下功夫,中国人对吃的要求不低,众口难调,要从冰箱里端出一碟高度还原的烟火气,难度可想而知。
与此同时,多方入局下,砸钱营销铺渠道也在所难免。味知香2021年半年报就显示,公司毛利率为25.9%,同比下降2.5%。导致毛利率下滑的原因,是因为公司电商业务刚开展,履约成本高,以及将物流费用划分为营业成本所致。
热钱滚滚的预制菜赛道要壮大,挑战重重。但资本的力量,同样不容忽视。
中央厨房出现以前,没人想过能在一个品牌全国各地的门店里吃出一样的味道,但现在,连锁餐厅已成为了人们就餐时的安全感来源;外卖出现以前,没人想过即便是不开火做饭也能吃上冒热气的饭菜,但现在,点外卖已经成了年轻人吃饭的同义词;生鲜O2O出现以前,没有人想过能用网购的方式逛菜市场,肉蛋菜能被送货上门,但如今,就连一些曾经执着于去菜市场的50后、60后,也学会了定闹钟线上抢菜。
技术水平是可以被孵化的。资本铺出过中央厨房、外卖系统、前置仓乃至冷链,自然也能砸出更进步的食品工艺。
需求也可以被创造。往前追溯5年,速溶咖啡、罐装奶茶、利乐装柠檬茶、袋装面包是市场主流。但现在,咖啡已经迭代成冷萃咖啡液、冻干咖啡粉与精品咖啡,茶饮所代表的已经是生打椰、现锤柠檬茶和各种节令水果奶盖茶,充饥的零食则被各种低卡代餐代替。
人们也乐于拥抱更新、更精致、更能满足需求的产品,即便要花更多的钱。
当故事讲得够多够好,便利性又铺天盖地时,新的生活方式自然会发生:正如现在外卖已经成为打工人的一日三餐,预制菜或许也终将抓住一部分中国人的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奈雪的茶因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被罚5000元
北京奈雪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天津和平区第一分公司因经营超过保质期的食品被罚5000元,并没收1瓶已超过保质期的开封的“光明”新鲜牧场高温杀菌乳。...
休闲食品业2021年增收不增利 拓渠道调品类能否走出低谷
作为疫情期间的受益板块,食品行业表现相对稳健。休闲食品作为食品领域的重要分支,已经成为居民日常消费,尤其是年轻“吃货”们最青睐的品类之一。...
预制菜成宠儿:2021成交额同比增156%,26-35岁人群更爱预制菜
省时省力,分分钟变大厨,方便快捷的预制菜正在悄然走进大众家庭,成为餐饮消费新宠。5月13日,京东发布《2022年京东超市即享食品消费趋势报告...
中消协发布五一消费维权舆情报告:出行、网游等舆情集中
5月12日,中消息发布了《“五一”消费维权舆情分析报告》。《报告》显示,今年“五一”假期消费“吐槽”信息主要集中在交通出行、产品质量、网络游...
华润怡宝或将赴港上市 “绿瓶”打天下新品难出圈
近期华润怡宝饮料(中国)有限公司(简称“华润怡宝”)即将赴港上市的消息传得沸沸扬扬,而面对传闻,华润怡宝则以“不予置评”的回复保持神秘低调。...
加盟模式存隐患、变质水果店内卖,百果园跌倒在自家“果园”
彼时,五一假期刚结束,距离百果园递交招股书也刚过4日,正值公司上市关键时期。而一则爆料视频的出现,将公司的经营问题彻底暴露在公众视野。...
保时捷转向柱减配事件最新回应:未来几天明确答复
新京报贝壳财经讯(记者王琳琳)保时捷带电动调节功能转向柱减配事件仍在持续发酵。5月12日,保时捷中国相关负责人对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现...
预制年夜饭走俏 自由组合度提高,今年形式更灵活
过去两年,餐企难免遭遇年夜饭集中退订、食材积压、现金流紧张等危机,如今,它们早已做好预案和更灵活的准备,这背后是餐饮企业在不断挖掘新的业务模...
“预制菜”年夜饭火了,年轻人爱吃的预制菜什么来头?
数据显示,我国预制菜行业到2025年有望增长到6000亿元,预制菜会是餐饮业下一个风口吗?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为你拆解预制菜行业的风口机遇。...
农业股强势拉升!预制菜龙头一字涨停,股民急了
继今年春节掀起一波热潮后,受疫情影响,预制菜也成为盘面的亮点。 4月11日,在大盘震荡下挫的背景下,预制菜、粮食、水产品,还有快递、商超等吃...
“囤菜潮”下的预制菜,究竟是超级风口还是虚假繁荣
近期,外卖及电商平台的预制菜销量均有显著提升,而预制菜概念股也持续升温,这一赛道再次爆火出圈的现状已不容忽视。不过,对于预制菜的未来发展前景...
预制菜成宠儿:2021成交额同比增156%,26-35岁人群更爱预制菜
省时省力,分分钟变大厨,方便快捷的预制菜正在悄然走进大众家庭,成为餐饮消费新宠。5月13日,京东发布《2022年京东超市即享食品消费趋势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