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制菜成宠儿:2021成交额同比增156%,26-35岁人群更爱预制菜
北京商报讯(记者赵述评)省时省力,分分钟变大厨,方便快捷的预制菜正在悄然走进大众家庭,成为餐饮消费新宠。5月13日,京东发布《2022年京东超市即享食品消费趋势报告》,分别介绍了预制菜、方便速食、即食类产品的消费趋势,其中预制菜亮点颇多。
《报告》显示,2021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156%,从消费趋势来看,预制菜呈现出以下趋势:50元以上增速最快,36-50元2021成交额占比最高;知名品牌更受欢迎,佛跳墙、猪肚鸡、酸菜鱼均上榜;闽粤、江淮菜系增速最快;26-35岁群体是消费潜力股,异地订单成交额飙升186%;美味与健康是购买的关键考虑因素,上海最能“干饭”、甘肃592%增速位列第一,三线城市消费增速最快高达234%。
预制菜省去了食材采购的烦恼,也简化了制作步骤,备受消费者青睐。《报告》显示,2021年预制菜成交额同比增长156%,51-100元、100元以上、36-50元预制菜产品2021年成交额同比增速TOP3,分别为178%、161%、144%。在预制菜2021年成交额占比排名中,36-50元档口占比最高,其次20-35元位列第二,反映出消费者更加追求性价比。
预制菜销售火爆,越来越多的企业挤进这条大热的赛道,预制菜品类品种丰富,可选品牌也多,但知名品牌更受消费者欢迎。《报告》显示,海文铭佛跳墙2021年销量同比增长510%,正大猪肚鸡2022年Q1销量环比增长518%,安井酸菜鱼2022年Q1销量环比增长452%,此外,眉州东坡肘子2021年销量同比增长227%、西贝羊蝎子2021年销量同比增长115%。可以看出,消费者更喜欢大品牌产品,因为品质及服务都很优秀。
国内有八大菜系,每个菜系的选料、切配、烹饪等技艺方面自成体系,具有鲜明的地方风味特色。消费者在选购预制菜时同样偏好多样化风味口感。《报告》显示,2021年,闽粤菜系、江淮菜系、川湘菜系种类同比增长最快,分别为180%、160%、150%,位列前三,第四名西北菜系同比增长80%。
不同消费者对预制菜的消费需求与偏好有很大不同,《报告》显示,男性消费者占比近五成,26-35岁群体是预制菜消费潜力股,这一年龄段消费增速高达171%,位列第一。16-25岁年龄段消费增速为137%,36-45岁年龄段消费增速为108%。
预制菜的特性决定了它也可以是赠送给亲朋好友的实用礼品,《报告》显示,异地订单2021年成交额增速高达186%,本地订单增长仅为37%,预制菜已成为送异地亲属好友的新风尚。
在购买决策方面,省时、美味分别以71.9%、36.9%的占比位列购买预制菜关键考虑因素前两位,其次是不愿下厨、健康,占比分别为30.4%、26.6%,可以看出,美味与健康成预制菜购买决策重要影响因素。
在地域消费方面,预制菜线上消费省份(含直辖市)占比排名前三甲分别为上海、北京、浙江,占比分别为17.1%、16.8%、11.5%。在预制菜线上消费省份(含直辖市)增速前三甲排名中,甘肃以592%增速位列第一,浙江、湖北分别以587%、360%增速位列第二第三,地区差异还是比较大的。
不同食材有不同的美味,消费者的个性需求也有很大区别。报告显示,鱼肉、海鲜、猪肉、鸡肉、牛肉、豆类、羊肉、鸭肉、茄科类、菌菇成为预制菜十大热门食材。可以看出,预制菜食材十分丰富,消费者可选余地大,同时也反映出人们的膳食结构相对合理。
一般认为,三线城市工作生活压力比一二线城市要小,应该有充裕时间自己来烹饪美食,但《报告》显示,三线城市线上预制菜消费增速最快,同比增长高达234%,预制菜的简单便捷且种类丰富显然打动了各地消费者。
懒人经济下,预制菜的销售火爆反映出消费者的消费升级趋势不可逆转。京东零售食品生鲜事业部生鲜采销部总经理周晓舟表示,未来,京东将携手更多的品牌方,紧抓消费者需求,提供高质量产品,树立行业高标准,带动预制菜新老品牌共谋行业高质量发展。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麦趣尔纯牛奶被检出违规添加丙二醇,市值一日蒸发1.55亿元
近日,浙江省庆元县市场监管局公示2022年第4期食品抽检检验情况,麦趣尔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两批次纯牛奶不合格,不合格项目为丙二醇:标准值...
存黑点黑斑、异物等问题,阿宽食品被监管部门“重点公示”
经筛查核实全国12315热线平台成都市2022年二季度消费投诉数据,四川白家阿宽食品产业股份有限公司投诉较为集中,所售部分方便食品存在黑点黑...
白家阿宽IPO中陷“增收降利”困局,成本高企打压线下、经销商“很受伤”
在业内人士看来,白家阿宽成立仅5年,通过线上营销实现快速增长,在线上红利消失之前实现上市是必经的选择,否则进入常态化发展,很难和拥有产业优势...
中国旺旺2021财年营收创历史新高,乳饮贡献超一半
“透明质酸钠”变“透明质酸”,鸥美药妆虚假宣传被罚
“透明质酸钠”变“透明质酸”,化妆品连锁店“鸥美药妆”被处罚。6月28日,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通过上海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官网获悉,日前,上海鸥美...
良品铺子净利滞胀再遭高瓴减持 向经销商“委托贷款”另辟蹊径?
从去年2月股份解禁后,高瓴资本就对良品铺子进行了两轮六次减持。如果按照最近计划减持完毕,高瓴资本将仅剩余1.51%的股份,离清仓只有一步之遥...
奈雪自研“自动奶茶机”,预计2022年三季度投入所有门店
值得一提的是,奈雪在推进“自动奶茶机”的同时,“自动奶盖机”、“自动茶汤匀质器”等系列设备也都已进入规模测试环节,未来,奈雪门店产品制备全流...
“囤菜潮”下的预制菜,究竟是超级风口还是虚假繁荣
近期,外卖及电商平台的预制菜销量均有显著提升,而预制菜概念股也持续升温,这一赛道再次爆火出圈的现状已不容忽视。不过,对于预制菜的未来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