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一个90后的6次搬家背后:中国房地产激荡30年

2019年09月30日 11:09 来源:一财网
分享: 微信

原标题:

90后的6次搬家背后:中国房地产激荡30年

刚刚过完28岁生日的90后吕书恒(化名)在父母的支持下购买了人生的第一套住房。签约过后,他彷佛完成了一个重要的历史使命。

“未来上海地铁14号线通车后,可以从家坐地铁直接到公司,未来结婚也打算把它当做婚房。”吕书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如今在陆家嘴一家国有银行工作的吕书恒,从小到大一路辗转3个城市,历经7个住所,从一个老式的单位分房到现代的居住小区,从黑龙江伊春来到上海。可以说,近30年来吕书恒家的迁移和居住,反映了这个时代中国家庭不断提高的居住体验和审美标准。

30年前,随着中国深圳的第一块土地拍卖,中国房地产市场悄然迎来春天。当时的每一个亲历者,似乎都没有预料到,这个市场会成为中国经济发展史不可或缺且充满故事的一环。

“有时候我们家搬家换房,看起来是我们自己的选择,但更像是这个时代帮我们家做了选择,是大家追求更好生活的必经之选。”吕书恒说。

从伊春到威海

吕书恒出生于1991年,3岁前都在黑龙江伊春生活。这个位于黑龙江东北部的四线城市,主要依赖于自然资源和矿产资源。当时吕书恒和父母住在2楼,房子只有50平方米,一个大卧室连着一个小卧室,客厅非常拥挤,卫生间比厨房大,户型比较错位。

(1991年吕书恒一家住房户型图)

1991年,全国第二次住房制度改革工作会议在时隔3年后再次召开,确定城市土地转让制度正式实施。当年,国务院批复了24个省市、自治区的房改总体方案,这一年房改工作全面实施。

1990年,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增速为-7.1%,固定资产投资增速为0,而到了1991年,这个局面悄然改变。1991年,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同比增加18.6%。数据背后,房地产破晓而出的那缕曙光正在酝酿,所有的时代目光都开始投射到这个刚刚兴起的行业。

刚出生的吕书恒,实际上就选择了这样一个时代,在未来的几十年,“房子”这个词将成为他的家庭乃至所有中国家庭最大的话题之一。

1994年,吕书恒全家从伊春搬到了山东威海,这是他人生中第一次搬家,直接横跨了2000公里的距离。

“我父母当时就是想要去一个经济更发达的城市生活,他们辞掉了在伊春的工作,举家搬迁去了威海。”吕书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吕书恒家在威海的第一套房子在威海田村,一共60平方米,当时总价是5万,也有大小两个卧室,房间格局也比之前规整很多,楼层搬到了5楼。除了父母之外,吕书恒的外公外婆同样搬到了威海。一家5口人,在这个稍显拥挤的房子过了2年。

(1994年吕书恒一家住房户型图)

“房子是父母单位分的,也算是福利住房,那个时候对房子的要求也不高,也没有考虑自己买房的问题。”吕书恒说。

在那个时代,福利分房并未消失,不过在很多逐渐市场化的城市,一些白手起家而后风云地产圈的人物开始嗅到这个蓝海市场。1994年,孙宏斌刚刚创立顺驰集团,谁也不曾想到,孙宏斌会将融创带到时代的风头浪尖。那一年,禹洲地产董事长林龙安刚刚到了三十而立的年龄,随后从厦门财政局离职下海,开始了自己的地产创业之路。从林龙安此后的回忆看,当时的住宅产品基本不重视小区的环境打造,因此在厦门的禹洲新村首开了护坡垂直绿化的先河。

1994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的决定》,其中要求,把住房建设投资由国家、单位统包的体制改变为国家、单位、个人三者合理负担的体制;把各单位建设、分配、维修、管理住房的体制改变为社会化、专业化运行的体制;把住房实物福利分配的方式改变为以按劳分配为主的货币工资分配方式。

这一政策让一些嗅到市场改革信号的企业家赢得了时代赋予的财富,并成为如今地产圈一个又一个知名企业。

1996年,吕书恒家再度搬家,这一次,他们家的房屋面积开始增加。

“那个房子在威海万家疃,一共三室一厅,共计有6层,我们住在4楼,这个房子同样是单位的福利分房。当时的威海,一楼是没有住户的,我们还在一楼买了一个门面,外公在一楼开了一个小卖部。”吕书恒说。

房子越来越大,吕书恒家里的条件也越来越好。随后的6年时间里,吕书恒在这个房子里度过了自己的小学时光。

“这套房子单位买下来的价格是8万,转手卖给我们的时候是2万,实际上也是一种福利。”吕书恒说。

(1996年吕书恒一家住房户型图)

这次购房的背后,是1994年住房改革决定。吕书恒一家用了很少的钱得到了较大程度的居住条件改善,享受了时代的红利。在1996年的中国大地上,享受到时代红利的远不止吕书恒一家,这一年包括中国恒大(03333.HK)、弘阳地产(01996.HK)、泰禾集团(000732.SZ)相继成立,这些企业家由于较早占据区域市场,成为中国房地产不可或缺的力量。

2002年,11岁的吕书恒因为父母对上海的向往,从威海来到上海。这个坚决又充满挑战的决定,让他的生活开始了新的一页。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从威海到上海

“刚刚来到上海的时候,我们家在蓝村路租了一个2室户的房子,住了半年,因为环境不太好我们就决定搬家。”吕书恒说。

从2002年到2004年,吕书恒一共搬过两次家,一次是为了住房环境的改善,还有一次就是为了离学校更近。

在那个年代,对学区房的意识已经开始深入到每个中国家庭中,小孩的读书方便,成为很多家长选择居住地点的重要原因。

在刚进入21世纪的中国,房地产开始显露头角。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03年1月-7月,全国11个省份房地产投资增速超过50%。巨量的市场前景,让很多人看到了无限的商机。这一年,融创中国(01918.HK)、融信中国(03301.HK)相继成立,并逐渐立在潮头。选择了房地产赛道的这群人,抓住了很好的机会,赚得了未来城镇化建设浪潮中资产分配的权利。

“初中后来转学到了建平实验中学,我们就在附近租了一个房子。因为读书一直在浦东,我们家在上海购买的第一套房也在学校附近。”吕书恒说。

2004年,吕书恒一家住进了在上海购买的第一套房子,这个位于云山路地铁站旁的小区名叫黄山新城。120平米的房子两室两厅两卫,当时的总价60万,单价5000元/平方米。如今,这个小区二手房价格在8万/平方米左右,15年的时间,这套房子的价值一跃上涨了16倍。

在那个时代,5000元/平方米的价格对于很多上海家庭而言也不算便宜。这些越早选择买房的人,在日后的人生中都无不感慨买房买对了。

北京大学教授徐远在著作《城里的房子》中打了这样一个比方:中国经济就像快速前进的列车,一个个大中城市就象是一节节车厢,买房就像是买票上车,买不起豪华卧铺,不妨先买张站票,免得被列车抛下。

因为较好的小区环境,吕书恒一家一直没有搬迁。不过,随着家庭财富的积累,他们的房子越来越多。

“我们在2014年又买了一个房子,2016年把它卖掉赚了一些钱去炒股,股市也没有怎么赚钱。现在想想,如果当初有眼光多购置房产,家庭资产可能还会更雄厚。”吕书恒说。

2016年是中国房地产历史上里程碑式的一年,当时全国房地产销售金额11万亿,意味着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10万亿规模时代。在那个房价不稳定的时期里,很多二手房价格两周就会变化一次,给了所有从业者机遇和挑战。这一年,房地产企业井喷崛起,正荣地产(06158.HK)、中梁控股(02772.HK)等公司相继得以快速发展,为日后抢夺竞争席位奠定了基础。

吕书恒家再次买房的时候,已经不全是考虑房子会不会涨价,在“房住不炒”深入人心之后,买房的家庭更多是在期待自己更加美好的生活。

“我们在上海真如板块买了一套100平米的房子,300万首付,总价在1000万,3室2厅2卫,主要是考虑到交通比较便捷,而且是大开发商做的,品质比较有保证。这个房子也是我住的楼层最高的一个,我们买的是8楼。”吕书恒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年轻的吕书恒以个人能力很难承受这样的房价。不过由于父母早年来到上海打拼的沉淀,他们这样的中产阶层享受到了城市发展带来的资产增值,比很多外来工作者的压力小了很多。

买房这个贯穿整个中国家庭生活的话题,让吕书恒这样的家庭,通过住房改变了自己的命运轨迹。

_ueditor_page_break_tag_

从2层到8层

的住房审美变化

“整个房地产的发展,产品形态其实发生了很多变化,客户从喜欢洋房,到喜欢别墅,到现在喜欢大平层,时代审美日新月异。从户型看,以前是房间多,主卧大,很多时候大家注重功能设置,而现在客厅开始变大,使用需求开始变化。”一位华东区域地产高管告诉第一财经记者。

旭辉控股集团(00884.HK)副总裁范逸汀认为,增加客厅面积,相当于增加了整个家庭沟通交流的空间,实际上是给了当代家庭更多“自由空间”。

过去三十年,市场化房地产市场从无到有,并达到15万亿销售规模,一直站在风口浪尖。而行业的逐渐扩大和完善,让中国家庭也慢慢寻找到自己的居住理想,从“居者有其屋”到重视硬件和软件的打造。

“我们买的这个社区,未来就和华为有合作,除了地段以外,这样的智能化生活方式也是吸引我的一点。”吕书恒谈道。

面对日益挑剔的客户,很多房企在产品端和服务端开始了自己的差异化探索,实际上是给客户在生活方式上进行新的诠释。

绿地控股(600606.SH)董事长、总裁张玉良认为,房地产行业面临升级,“拥抱新科技”已经成为地产公司在新发展周期竞争的要素之一。绿地控股选择和华为、中兴等公司合作,将智能管理引入园区,在上海外滩绿地中心逐步探索落地。

“今年很多房企都采取了降标和升维两个动作,降低精装修标准,把自己的1.5线产品包装成1线产品,背后的逻辑在于,房企的高端生活方式产品逐渐受到购房者认可,房企开始寻求品牌力溢价转移。”一位闽系地产公司人士说。

“中国在过去的20年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中国的房地产开发商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对城市面貌的改善、居住条件的提升、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都做了巨大的贡献。”SOHO中国董事长潘石屹说。

从贫困到富有,从落后到日益繁荣,中国房地产的脉搏和中国经济发展息息相关。有些公司掉队被市场淘汰,也有一些公司正在暗涌发力,把握周期轮动的尾巴。

细心的从业者或购房者会发现,随着行业的逐渐饱和成熟,产品的研发越来越受到企业的重视。可以说,中国房地产将具备新的历史使命,围绕住房的生活方式改进将成为下一个十年的重要命题。

买房后你觉得有压力吗?

“这只是我人生的第一套房,未来的日子还长着呢。”吕书恒笑着说。

(责任编辑:CF00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三亚元旦假期旅游持续回温

1日截至17时,三亚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7.07万人次。...

来源:新华社

元旦假期全国5271.34万人次出游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

来源:新华社

发改委喊话 民企参与重大战略提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日前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2023年,我国将继续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

来源:北京商报

全面恢复通关在即 香港准备好了吗

1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努力争取最早在1月8日实施香港与内地首阶段“通关”。...

来源:北京商报

提速复苏 北京消费迎来开门红

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2日,北京,疫情政策优化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也是历经感染高峰后的第一个小长假。...

来源:北京商报

人民币汇率的2023年展望

人民币汇率三大指数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均以升值收尾后,2023年的走势备受关注:双向波动、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或将成为今年人...

来源:北京商报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来源:新华社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来源:新华社

从减税降费到加速扩产——北京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近2000亿元——这是北京今年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

来源:新华社

惠民生、谋创新、促开放——解读2023年我国关税调整方案

关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

来源:新华社

4年支出14.88万亿元 财政助力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

国务院关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2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

来源:新华社

白鹤滩“西电东送”大动脉全部竣工投产

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白浙工程)30日竣工投产,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电力外送通道工程全部竣工投产。...

来源:新华社

2022危中寻机与时代转折

2022年,世界人口突破80亿。...

来源:北京商报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来源:北京商报

十三部门出手治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校外培训有望进一步规范。...

来源:北京商报

月内三大新政出台后地产股大涨!房地产行业迎复苏黄金期?

政策利好不断,有利于楼市信心恢复。...

来源:新京报

70大中城市房价10月指标预警

11月16日,国家统计局发布10月份70个大中城市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变动情况,各线城市新房二手房价格指数环比均降、下降城市增多、二手房市场承压...

来源:北京商报

房地产“金融16条”落地10天:多家房企套现融资

“金融16条”出台当天,杭州取消“认房又认贷”,二套房首付款比例6成调整为4成,拉开新一线城市调整二套房首付比例的序幕。...

来源:时代周报

两部门推出16条金融举措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23日公布《关于做好当前金融支持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工作的通知》,推出16条金融举措,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

来源:新华社

17家房企获超1.2万亿授信 知情人士称放款条件变宽松

目前工农交建中邮储六大行给予万科,碧桂园,龙湖,美的,金辉,保利,华润,金地,招蛇,中海,首开,越秀,中交建,华侨城,华润,首开,绿城合计1...

来源:财联社

金融部门针对房地产密集发声 楼市吃下定心丸

11月以来金融部门针对房地产行业密集发声,随着相关支持政策陆续落地,在地产金融端打出一套政策组合拳。...

来源:财联社

房地产市场迎5项股权融资政策优化 推动解决存量问题

允许符合条件的房地产企业实施重组上市,重组对象须为房地产行业上市公司。...

来源:新华社

茅台进军房地产!斥资超10亿拿地,面积约40个足球场

近日,茅台集团旗下子公司斥资超10亿元拿地的消息引发市场关注。...

来源:时代周报

曾宣称五年内年薪百万,如今收入腰斩,地产人艰难转型

随着地产行业深度调整,房企收缩减员,无论是“天之骄子”管培生,还是打拼一二十年的职业经理人,当被迫离开这个行业时,都需要拾起重新开始的勇气。...

来源:时代财经

统计局: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下降9.8%

1—11月份,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123863亿元,同比下降9.8%;其中,住宅投资94016亿元,下降9.2%。...

来源:统计局网站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