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政府工作报告为何未提经济增速目标?股市会有哪些影响?

2020年05月23日 10:35 来源:财联社
分享: 微信

财联社(北京,记者高云)讯,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来了!5月22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政府工作报告。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透露出那些重要内容?为何未提及经济增速具体目标?股市会有哪些受益?财联社记者就此采访了多位经济学家。

财政赤字规模增加1万亿,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称,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以下为报告要点:

一是对去年和今年以来政府工作回顾。2019年国内生产总值99.1万亿元,增长6.1%;较短时间内有效控制疫情,保障了人民基本生活,十分不易、成之惟艰;公共卫生应急管理等方面暴露出不少薄弱环节。

二是今年重要目标。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城镇新增就业900万人以上,城镇调查失业率6%左右;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

三是今年部分重点工作。积极的财政政策要更加积极有为;稳健的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编制好“十四五”规划;抗疫方面,大幅提升防控能力,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实施好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财政方面,财政赤字规模比去年增加1万亿元,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减税降费,预计全年为企业新增减负超过2.5万亿元。

就业,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创新,深化新一轮全面创新改革试验;消费,支持电商、快递进农村,拓展5G应用;投资,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75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000亿元;金融,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

脱贫攻坚,加大剩余贫困县和贫困村攻坚力度;农业,新建高标准农田8000万亩;教育,扩大高校面向农村和贫困地区招生规模;社保,扩大低保保障范围,对城乡困难家庭应保尽保;开放,筹办好第三届进博会;共同落实中美第一阶段经贸协议;港澳台,建立健全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

财经大咖解读

宋清辉:报告中最大的亮点之一是把稳就业、保民生放在了首位

著名经济学家宋清辉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与往年相比较,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是改革开放以来篇幅最短,时间宽度最长的一次,虽然反映出特殊时期聚焦重点的传统,但更传递出我们敢于以小博大、务实实干的优良作风,预计今后的《政府工作报告》可能会延续这种形式和风格。本次报告亮点很多,向外界释放出来的信号也极多,但今年未提及GDP增长目标,而是把稳就业、保民生放在了首位,是《政府工作报告》中最大的亮点之一。

没有设定经济增长目标,并非是没有目标,而是朝着最大目标方向迈进,预计在5%-6%区间,体现科学的宏观调控。科学地确定经济增长目标,对于一个国家的经济发展而言意义重大。但在当前全球疫情仍然未得到有效控制之前,全球经济增长都面临着重大不定性,在我国经济已经与世界经济融为一体的大背景下,我们自然难以独善其身,因此淡化GDP增长目标,这样做更有利于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和“六保”,此举对于促进经济回稳、良性增长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没有直接给出经济增长目标,但从报告中财政赤字率反推出的名义增速度角来测算,今年经济增长目标在5%-6%区间,特别是在二季度经济已经基本恢复,相信三、四季度会出现“报复式”增长,实现起来虽有难度,但并非完全不可能。

事实上,这也与之前我国政府传递出的执政理念转变是一脉相承的,表达出我国政府决心摒弃此前粗放的经济发展模式,转而向创新驱动、经济质量和效益双提升这一方向发展的决心。此前,我曾撰文指出,过去,我国GDP的设定都是定点的值,导致一些地方政府去刻意追逐GDP目标,但经济在实际运行时,落入区间的可能性会较大,因此设定GDP区间经济目标是较为科学和人性的,区间增速或成未来主流。当然,这一次与此前面临的外部环境不同,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但本质上却是相同的,都是为了实现中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目标。

李奇霖:报告有五个方面值得关注,股市仍存结构性机会

粤开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院院长李奇霖表示,此次政府报告有以下方面值得关注。第一,没有设定GDP的增长目标,赤字率隐含的名义GDP增速上限为5.4%;第二,保就业是今年宏观调控的首要任务,就业目标有所放松;第三,宽信用是重点,下半年降准降息仍然值得期待;第四,积极财政力度低于预期,亮点是减税降费规模继续扩大;第五,部署实施扩大内需战略,重点还是基建投资。2020年基建投资增速有望回升到10%以上。

对资产配置而言,债券的投资机会依然存在,股票预期落空,关注结构性机会。直观来看,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对债而言,偏利好。对股票而言,由于刺激政策预期的落空,投资者可能会产生一定的落差,但在宽货币与宽信用的环境下,股票无熊市,今年的股市仍然存在着结构性的机会。

李湛:政府工作报告针对金融政策有新表述,存在三大亮点

中山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李湛向财联社记者表示表示,在此次政府工作报告中,针对金融政策提出了新表述,主要有以下三点亮点。

一是货币政策要更加灵活适度。与去年提到的“广义货币M2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要与国内生产总值名义增速相匹配”相比,此次报告的表述为“引导广义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明显高于去年”,更加强调了灵活适度。

二是针对大型商业银行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高于40%。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对大型商业银行对小微企业贷款增速要求再上一个台阶。

三是强化保险保障功能。新冠疫情使得国家公共卫生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性凸显,其中一个重要体现就是社会保障功能是否得到发挥。

针对资本市场改革,此次报告中提到了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并强调了改革创业板并试点注册制。随着科创板制度的不断优化、完善,以及新三板、创业板改革的落地,注册制的进一步实施,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建设将实现更大发展,也将在经济动能转换中,为支持服务创新成长型企业、传统企业升级转型发挥重要的作用。

付鹏:2万亿不会有太多的新增投资和消费,主要是稳住基本盘

东北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付鹏在接受财联社记者采访时表示,没有定出全年经济目标,其实并不意外。

此外,2万亿元全部转给地方,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决不允许截留挪用。目前市县一级地方财政已经很多枯竭,财政特别国债钱来基本就要用于填坑,补发公务员工资,偿还拖欠欠款等。

减租,降税,拉消费,扩投资,这四块目前是在地方政府计划里面排最后的,当下首要任务是保证基层的基本运转,直接抵达县一级,避免省部级截胡导致一个亿到地方就剩下一千万,同时号召省部级勤俭节约,避免不必要的开支,2万亿不会有太多的新增投资和消费的,主要是稳住基本盘。

吴照银:报告虽没定目标,但要求更高

中航信托宏观策略总监吴照银向财联社记者表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虽然没有定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但实际上对今年各方面的要求更高。首先,虽然没有明确的总量增长目标,但是具体的部署却更加详细,如增加赤字规模1万亿,同时发行1万亿元抗疫特别国债,建立特殊转移支付机制,资金直达市县基层、直接惠企利民,将具体的工作做扎实了,年度经济增长指标自然就不会差。

其次,没有显性的量化增长指标,却有更具实际意义的民生指标。经济增长的最终目的还是惠及全体人民,而人民享受的成果主要表现在就业增长、收入上升、环境改善等诸多方面,而这些民生项目在《报告》有非常具体的量化指标。所以实现了民生目标,就等同于实现了增长目标。

第三,虽然没有定今年的增长目标,却规划了未来长期的改革路径,如深化“放管服”改革、推进要素市场化配置改革、提升国资国企改革成效、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推动制造业升级和新兴产业发展、提高科技创新支撑能力、深入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这些改革措施会转化为长期的增长动力,为中国未来经济增长提供了保障。

声明:文章内容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投资者据此操作,风险自担。

(责任编辑:CF00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三亚元旦假期旅游持续回温

1日截至17时,三亚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7.07万人次。...

来源:新华社

元旦假期全国5271.34万人次出游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

来源:新华社

发改委喊话 民企参与重大战略提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日前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2023年,我国将继续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

来源:北京商报

全面恢复通关在即 香港准备好了吗

1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努力争取最早在1月8日实施香港与内地首阶段“通关”。...

来源:北京商报

提速复苏 北京消费迎来开门红

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2日,北京,疫情政策优化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也是历经感染高峰后的第一个小长假。...

来源:北京商报

人民币汇率的2023年展望

人民币汇率三大指数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均以升值收尾后,2023年的走势备受关注:双向波动、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或将成为今年人...

来源:北京商报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来源:新华社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来源:新华社

从减税降费到加速扩产——北京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近2000亿元——这是北京今年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

来源:新华社

惠民生、谋创新、促开放——解读2023年我国关税调整方案

关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

来源:新华社

4年支出14.88万亿元 财政助力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

国务院关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2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

来源:新华社

白鹤滩“西电东送”大动脉全部竣工投产

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白浙工程)30日竣工投产,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电力外送通道工程全部竣工投产。...

来源:新华社

2022危中寻机与时代转折

2022年,世界人口突破80亿。...

来源:北京商报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来源:北京商报

十三部门出手治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校外培训有望进一步规范。...

来源:北京商报

一分钟读懂政府工作报告:现场传来这些重磅消息!

今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代表国务院,向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作政府工作报告。...

来源:财联社

一图读懂2022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清单”

一图读懂2022年中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任务清单”...

来源:财联社

全国政协常委葛红林:支持钾肥行业发展保障粮食生产安全

金融政策上,加大对境外钾肥生产(中资)企业信贷支持力度。减少流通环节,降低相关费用,直接对接市场,实现稳价保供,让广大农民受益。税收政策上,...

来源:人民网

两会时评|稳中求进三连评之二:政府工作报告中的“加减法”

减税降费力度只增不减;新增财力要下沉基层……翻开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攸关市场主体发展的“加减法”措施很实。减的是企业税费负担,增的是政策支持和...

来源:新华社

两会时评|稳中求进三连评之三: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乘除题”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创新”一词高频出现。从科技创新到文化创新,从治理创新到改革创新,创新之举为新的发展之问破题。...

来源:新华社

《财米油盐》|你的“养老焦虑”,政府工作报告这样回应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稳步实施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全国统筹,适当提高退休人员基本养老金和城乡居民基础养老金标准,确保按时足额发放。继续规范...

来源:人民网

约2.5万亿元!历史上最高规模退税减税这样赋能市场主体发展

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其中留抵退税约1.5万亿元,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对小规模纳税人阶段性免征增值税;对小微企业年应纳税所得额1...

来源:人民网

拒绝活成“透明人”政府工作报告再提个人信息保护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再次明确,“强化网络安全、数据安全和个人信息保护”。这是继去年首次提出后,政府工作报告再次将个人信息保护写入报告。...

来源:人民网

路线清晰步伐稳健 为“稳中求进”注入强大信心

“中国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必将行稳致远。”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话语掷地有声,人民大会堂内代表委员掌声雷动,中国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成...

来源:人民网

国务院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详解政府工作报告92处修改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11日上午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共补充修改92处。这些修改内容覆盖哪些方面?有何重点亮点?...

来源:新华社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