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新华社评论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2020年05月25日 08:46 来源:新华社
分享: 微信

新华社北京5月24日电 题: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

新华社评论员

“努力在危机中育新机、于变局中开新局”。23日,习近平总书记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三次会议的经济界委员,听取意见和建议,与大家共商发展大计。总书记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突出问题导向,运用辩证思维,回应社会关切,科学回答了形势怎么看、发展怎么干等重大问题,进一步丰富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思想,为我们共克时艰、奋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增强了信心、鼓舞了干劲、指明了方向。

谋大事者必先观大势。谋划经济社会发展,正确认识国内外形势是重要前提。只有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待当前的困难、风险、挑战,才能科学分析形势,把握发展大势。从国内看,我国经济正处在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的攻关期,面临着结构性、体制性、周期性问题相互交织所带来的困难,加上新冠肺炎疫情冲击,经济运行面临较大压力。从国际看,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全球格局深度调整,国际竞争日益激烈。当前,疫情还在全球蔓延,世界经济深度衰退、国际贸易和投资大幅萎缩、国际金融市场动荡、国际交往受限、经济全球化遭遇逆流等问题纷纷涌现,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加不稳定不确定的世界中谋求发展。

不畏浮云遮望眼,风物长宜放眼量。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的,“中国经济是一片大海”。经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尤其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的艰苦奋斗,今日之中国,具有全球最完整、规模最大的工业体系、强大的生产能力、完善的配套能力,拥有1亿多市场主体和1.7亿多各类人才,还有包括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在内的14亿人口所形成的超大规模内需市场,建立了既有利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又兼顾效率和公平的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这些都为我们应对挑战、把握机遇提供了坚实支撑和深厚底气。尽管艰难险阻重重,但从总体上看,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我国经济潜力足、韧性强、回旋空间大、政策工具多的基本特点没有变,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

一部中国经济发展史,就是一部披荆斩棘、攻坚克难的奋斗史。把握好危中有机、化危为机的辩证关系,是永恒的发展课题。危与机同生并存、相互依赖,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危中有机,机中有危;克服了危即是机,错过了机就是危。古人云:“智者虑事,虽处利地,必思所以害;虽处害地,必思所以利。”面对机遇和挑战,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最为关键。正视危,不惧危,迎难而上,科学施策,善作善成,方能趋利避害、转危为机;畏惧危,回避危,固步自封,消极懈怠,只会坐失良机,陷入越来越不利的境地。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事靠人为,事在人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内外形势,面对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更加需要我们提振精气神,坚定信心、奋发有为,善于寻良机、育新机、创生机,开辟发展新天地。

危中寻机,既要增强忧患意识,又要弘扬创新精神。“备豫不虞,为国常道”,当前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前所未有,必须把困难估计得更充分一些,把挑战认识得更到位一些,把各项准备工作做得更扎实一些,下好先手棋,打好主动仗。在克服困难中成长壮大,在应对挑战中超越自我,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不变逻辑。变局孕育机遇,压力催生动力。唯有准确识变、科学应变、主动求变,才能从危机和困难中捕捉机遇、创造机遇。这次疫情对我国发展造成了较大冲击和影响,但也带来了新契机——数字经济、智能制造、在线消费、生命健康等新兴产业加速成长,一批新业态新模式方兴未艾,国内市场展现出更为广阔的发展前景。千难万难,只要改革创新就不难。继续深化改革开放,坚定实施扩大内需战略,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及其他各方面创新,构建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我国经济创新力和竞争力必将迈上一个新台阶。

化危为机,既要坚持底线思维,又要发扬进取精神。坚持稳中求进是习近平总书记推动经济社会健康发展的重要方法论,也是应对风险挑战、开创发展新局面的制胜之道。“稳”是基础和前提,“进”是目标和方向。“稳”和“进”,一静一动,互为条件、相辅相成,体现了守底线和开新局的辩证统一。在今年的特殊形势下,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至关重要的,就是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六保”是我们应对各种风险挑战的重要保证,“六稳”稳的是发展大局,稳的是经济基本盘,稳的是百姓生活和市场预期,这是我们无惧大风大浪的“定海神针”。大局稳,人心安,则事可成。在“稳”和“保”的基础上积极进取,形成更多新的增长点增长极,让新动能更加激越澎湃,就能牢牢把握发展主动权,推动我国发展航船劈波斩浪,驶向更加光辉的未来。

机遇诚可贵,实干价更高。奋楫扬帆,才能引领潮流之先;干字当头,才能打开机遇之门。各级干部既要对国之大者心中有数,又要舍得下“绣花”功夫落实落细,不遗余力务实功、求实效,确保各项任务落地生根。开好今年全国两会,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大局大势的判断和决策部署上来,撸起袖子加油干,风雨无阻向前进,我们一定能如期完成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写下无愧于时代的发展新篇章。

(责任编辑:CF00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三亚元旦假期旅游持续回温

1日截至17时,三亚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7.07万人次。...

来源:新华社

元旦假期全国5271.34万人次出游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

来源:新华社

发改委喊话 民企参与重大战略提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日前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2023年,我国将继续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

来源:北京商报

全面恢复通关在即 香港准备好了吗

1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努力争取最早在1月8日实施香港与内地首阶段“通关”。...

来源:北京商报

提速复苏 北京消费迎来开门红

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2日,北京,疫情政策优化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也是历经感染高峰后的第一个小长假。...

来源:北京商报

人民币汇率的2023年展望

人民币汇率三大指数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均以升值收尾后,2023年的走势备受关注:双向波动、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或将成为今年人...

来源:北京商报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来源:新华社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来源:新华社

从减税降费到加速扩产——北京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近2000亿元——这是北京今年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

来源:新华社

惠民生、谋创新、促开放——解读2023年我国关税调整方案

关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

来源:新华社

4年支出14.88万亿元 财政助力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

国务院关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2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

来源:新华社

白鹤滩“西电东送”大动脉全部竣工投产

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白浙工程)30日竣工投产,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电力外送通道工程全部竣工投产。...

来源:新华社

2022危中寻机与时代转折

2022年,世界人口突破80亿。...

来源:北京商报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来源:北京商报

十三部门出手治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校外培训有望进一步规范。...

来源:北京商报

国常会:要求狠抓政策落实推动经济回稳向上

9月22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情况汇报,要求狠抓政策落实推动经济回稳向上。...

来源:财联社

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今年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

今天(10月17日)上午,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一场记者招待会。介绍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

来源:新京报

解读:如何理解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

来源:新京报

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增长3.0% 国民经济恢复向好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三季度多项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三季度经济恢...

来源:人民网

盛松成:多方面预期开始改善 中国经济已企稳上行

我国经济继续保持恢复发展态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今日表示,多方面反映出市场预期开始改善,如房地产融资环...

来源:财联社

海外人士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

海外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在挑战下显现韧性,中长期增长前景光明。...

来源:新华社

发改委回应经济热点问题:全年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

国务院5月底出台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对国民经济复苏有哪些促进作用?四季度工作的着力点在哪里?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如何推动这些措施尽快落地?...

来源:人民网

金融街论坛热议宏观经济:我国经济整体向好趋势未变

央行副行长宣昌能11月21日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宏观政策:积极应对多重冲击”论坛上表示,近期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恢复企稳,积极因素累积增...

来源:新京报

2022中国经济观察之外资篇:中国大市场 世界大机遇

在全球跨国投资疲软的背景下,中国引资规模稳定增长、引资结构不断优化,印证大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潜力大,为世界各国创造互利共赢新机遇。...

来源:新华社

透视2023中国经济发力点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近日在北京举行,为明...

来源:北京商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