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中国首部民法典细化金融实务操作 完善金融安全制度

2020年05月25日 09:13 来源:国际金融报
分享: 微信

原标题:

中国首部民法典为何具有里程碑意义

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于5月22日在北京开幕,民法典草案将提请全国人代会审议,首部民法典呼之欲出,我国的民法制度将迎来“民法典时代”。

“离婚先冷静30天”“饲养动物损害责任”“职场性骚扰,用人单位该担何责”“QQ号和游戏账号可以继承”“禁止高空抛物”……民法典草案可谓是涵盖了人们日常生活中的方方面面。

7编加附则、84章、1260款条文、总字数逾10万……作为我国条文数最多的一部法律,民法典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唯一一部以“法典”命名的法律。

如何理解即将出台的民法典的里程碑意义?我国民法典有何特色?哪些法条会对金融行业产生重大影响?草案亮点有哪些,还有哪些可完善的空间?对于这些热点问题,多位法学专家、执业律师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和解读。

1

迈入“民法典时代”

民法典被誉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生老病死、衣食住行、消费借贷、生产生活……都能从里面找到答案。

上海市华荣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孙毅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首部民法典共7编,依次为总则编、物权编、合同编、人格权编、婚姻家庭编、继承编、侵权责任编,覆盖了公民从摇篮到坟墓各阶段的各种权利,影响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其意义可谓深远和广泛。”

两会期间将接受审议的首部民法典草案,应解决时代“痛点”而生,乘美好生活浪潮前进。

北京中彬律师事务所主任、资深律师宋维强在接受采访时,向《国际金融报》记者扼要介绍民法典的重要七大“功效”:加强民生保障,维护百姓权益;强化环境保护,建设美丽中国;强化人格权保护,保障人格尊严;维护金融安全和秩序,推动金融创新;推进农村土地的市场化流转,维护农民的权益;促进家庭和谐,维护家庭稳定;回应科技发展需要,完善网络治理。

作为一部与每个人都息息相关的法律,民法典的编纂,在我国立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

上海源泰律师事务所合伙人林菡在接受《国际金融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民法典的出台是时代的需求,它标志着我国私权治理体系的雏形基本形成,我国对于民事权利的保护将进入全新的“民法典时代”。

“从世界范围内来看,世界上以成文法为传统的发达市场经济国家几乎都有成熟和健全的民法典,我国也极其重视民法典的制定。”中国石油大学(华东)文法学院教授田国兴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建国后,我国曾四次启动民法典的制定工作,由于政治、经济、社会等原因,一直未能完成。如今,民法典的制定条件已然成熟,首部民法典即将出台。

2

人格权独立成编

与其他国家相比,我国首部民法典将具有自己的典型特色,从草案中便可先行一览。

“民法典贯彻绿色原则,价值取向一目了然,要求人们在民事活动中遵循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可持续发展的理念。近期新冠肺炎疫情的暴发再次向人们警示,人类对自然的过度破坏,自然会反作用于人类,给人类制造难以想象的灾难。”田国兴表示。

同时,此次民法典草案的最大亮点之一,在于独立成编设计了人格权编、侵权责任编。

在孙毅看来,人格权独立成编有利于更全面、充分地保护我国民事主体的人格权,让人民生活更具尊严。人格权编在现行法基础上,对“隐私”的定义作出更加完善的规定,将“私人生活安宁”纳入隐私内容,明确了自然人的个人信息受法律保护,从而进一步强化对公民隐私权和个人信息的保护。

针对现实中层出不穷却往往求助无门的性骚扰问题,人格权编增加了禁止性骚扰的规定,从而为公民建立起反性骚扰制度防线,同时对机关、企业、学校等设立防止性骚扰义务,进一步明确了负有防止性骚扰责任的单位范围。

“民法典草案独立成编设计了侵权责任,这又是一项前所未有的独立设计,彰显了民法作为民事权利救济法的崇高价值。”田国兴坦言,我国侵权责任制度从传统民法的债法当中抽离出来,担当着保护民事权利的神圣使命。

此外,在田国兴看来,民法典草案遵从了我国立法和司法实践形成的习惯,设计了合同法编,并未依照传统民法典设计债权法编。“这种设计集中规定了合同制度及其种类,并将无因管理、不当得利规定为准合同,巧妙地将传统民法典债法制度的精髓融化进合同法编中,既体现了中国特色,又不破坏传统体例。”

3

细化金融实务操作

民法典草案中,虽然很少有直接规范金融行业的法条,但物权编、合同编中的相关法条,又与金融行业具有非常密切的联系,会直接影响到金融行业中的相关活动。

林菡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金融行业与民商事法律息息相关。本次民法典草案融合了合同法、物权法、侵权责任法等多部民事单行法律,对于金融行业的实务操作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同时也做出了更细化的指引性规定。”

哪些法条将会对金融行业产生重大影响?事实上,所有的金融活动都离不开民法典第三编合同编。其中,第四章合同的履行,规定了真正的利益第三人合同。

民法典草案第522条指出:“法律规定或者当事人约定第三人可以直接请求债务人向其履行债务,第三人未在合理期限内明确拒绝,债务人未向第三人履行债务或者履行债务不符合约定的,第三人可以请求债务人承担违约责任;债务人可以向第三人主张其对债权人的抗辩。”

“从这条规定来看,规定了利益第三人合同中第三人所享有的拒绝权、履行请求权以及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时的违约责任请求权,这些都是现行合同法中尚未规定的内容。”林菡认为,实践中金融主体之间往往存在着多角债及多重权利义务关系,上述规定有助于金融主体据此进一步控制风险,完善金融工具,促进市场贸易活动,推动金融产品的多样化发展。

草案合同编中的第15章融资租赁合同,对于融资租赁金融活动做了细化规定,其中第745条指出,“出租人对租赁物享有的所有权,未经登记,不得对抗善意第三人”。

林菡分析称,此条明确了租赁的登记效力,对于善意相对人来说,是重要利好,同时也强调了在融资租赁金融实务中,不仅要依靠合同效力的约束,还鼓励进行书面登记确认租赁效力。可以说是立法者对于近年来一直野蛮生长,却频繁爆雷的融资租赁行业进行“敲打”,未来融资租赁行业必将开始加强对于租赁物的监管,重新重视合规及风控。

民法典的落地,在保证“私法自治”的前提条件下,也从一定程度上为金融行业的实务操作给出了指引性的规定,有利于金融活动法律实务的有法可循。

4

完善金融安全制度

对于金融行业的影响,孙毅补充称,一是根据民法典草案中的第406条的相关规定,即使未经得抵押权人同意,也可以发生物权变动的效力。没有抵押财产做保障的抵押权,虽然还存在,但在执行方面大打折扣。

二是根据民法典草案中的第686条,在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情况下,保证人承担的不再是连带保证责任,而是一般保证责任。按照现行有效的担保法第19条规定,当事人对保证方式没有约定或者约定不明的,按照连带保证方式承担保证责任。

这两种保证方式具有很大的差异,债权人在债务人不履行债务的时候可以直接要求连带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而债务人只有通过法院执行不到债务人财产之后才能够要求一般保证人承担保证责任。

“上述两个变化虽然体现在民法典的不同章节,但其体现的法律精神是较为一致的。”孙毅表示,这两个新的变化暗示我们,法律在保护抵押权人和债权人利益方面有所松动。因此在金融行业中,以往过于依赖抵押权和连带保证人的金融活动将不得不重新修改规则,以适应新法的适用。

此外,宋维强强调:“我国民法典作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基本法,应当在维护金融安全、推动金融创新方面发挥重要作用。担保制度就是直接为担保债权履行而设置的,其本身也具有直接的融资功能,缺乏完善的担保制度,就难以实现金融安全,甚至可能导致金融危机,美国次贷危机出现的根源就在于各种无抵押的融资失去控制。”

5

仍有可完善空间

由于立法本身具有局限性,难免会存在漏洞,我们无法去期待能有一部完美的法律。就民法典草案来看,也有可完善的空间。

譬如,监护制度尚待完善。林菡认为,本次民法典草案将被监护人视为独立的主体,尊重其作为独立个体的意愿,不再简单粗暴地将其视为监护管理对象。监护人在履行监护职责过程中,应当最大程度地尊重被监护人的真实意愿,保障并协助被监护人实施与其智力、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法律行为,可以说充分彰显了立法者的人文关怀。

但另一方面,在遗嘱监护中,如果被监护人的父母双方指定监护人不同,将陷入无法确定监护人的尴尬境地。且没有监护人依据合理事由自行辞任的相关规定,不利于平衡及保护监护人与被监护人之间关系及权益。

民法典草案如获审议通过,后续实施过程中,依然会面临不少的问题。

田国兴分析称,首先是法律法规的清理问题,废除与民法典相互矛盾的规范性文件。

其次,民法典在具体的司法实践中会遇到不完全契合社会生活事实的情形,这就需要发挥最高人民法院利用司法解释进行漏洞补充的作用。

其三,民法典可谓是鸿篇巨制,作为“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其条文数量之多在我国当前的法律体系中无出其右者,这就需要全面的普法宣传和教育,让全民对其进行深刻的学习和研究,以理解其具体的条文规定及其蕴含的法理要义。

“民法典分编的编纂并不是制定一部全新的法律,只是把现行的民事法律的规范进行一个科学的整理,它要不断地适应现在的情况,对现行的法律进行修改和完善,也要回应一些社会关切的问题,但未必能尽数规范。”宋维强表示,在出现未能被民法典草案囊括解决的法律问题时,该如何适用法律、该参照哪些法律规定,这又成为一个新问题。

“民法典生效后,会面临新规定如何实施的具体问题。”宋维强建议,加快与民法典相关司法解释和规定的出台。

(责任编辑:CF00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三亚元旦假期旅游持续回温

1日截至17时,三亚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7.07万人次。...

来源:新华社

元旦假期全国5271.34万人次出游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

来源:新华社

发改委喊话 民企参与重大战略提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日前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2023年,我国将继续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

来源:北京商报

全面恢复通关在即 香港准备好了吗

1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努力争取最早在1月8日实施香港与内地首阶段“通关”。...

来源:北京商报

提速复苏 北京消费迎来开门红

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2日,北京,疫情政策优化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也是历经感染高峰后的第一个小长假。...

来源:北京商报

人民币汇率的2023年展望

人民币汇率三大指数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均以升值收尾后,2023年的走势备受关注:双向波动、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或将成为今年人...

来源:北京商报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来源:新华社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来源:新华社

从减税降费到加速扩产——北京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近2000亿元——这是北京今年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

来源:新华社

惠民生、谋创新、促开放——解读2023年我国关税调整方案

关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

来源:新华社

4年支出14.88万亿元 财政助力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

国务院关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2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

来源:新华社

白鹤滩“西电东送”大动脉全部竣工投产

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白浙工程)30日竣工投产,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电力外送通道工程全部竣工投产。...

来源:新华社

2022危中寻机与时代转折

2022年,世界人口突破80亿。...

来源:北京商报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来源:北京商报

十三部门出手治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校外培训有望进一步规范。...

来源:北京商报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任务单”有了怎样的“施工图”?

针对政府工作报告提到的常态化疫情防控、刺激消费、保障粮食安全等多项任务、目标,在全国两会的部长通道、国新办新闻发布会等多个场合,相关部委负责...

来源:新华社

聚焦中小微企业融资难 代表委员热议金融数字化转型

多位代表委员表示,当前,传统金融服务在满足中小微企业融资方面仍存在一定困难。而金融业的数字化转型,依靠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提...

来源:经济参考报

以保障改善民生暖民心聚民力 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

从强调人民至上,到要求加强困难群众基本生活保障,再到部署织密公共卫生防护网,今年全国两会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着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

来源:新华社

增强紧迫感,全力抓落实——贯彻落实全国两会精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从要求为民造福“一件一件抓落实”,到强调各地区各部门各方面对国之大者要心中有数,不折不扣抓好中央决策部署和政策措施落实,...

来源:新华社

【贯彻落实两会精神】兜民生:群众关切的事要坚决办好

今年全国两会,习近平总书记多次下团组并发表重要讲话,强调坚持人民至上,不断造福人民,把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落实到各项决策部署和实际工作之中...

来源:经济日报

全国政协委员张懿宸:建议加大民办养老机构政策支持力度

随着中国人口老龄化进程加速,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已难以满足老年人长期护理需求,以居家养老为基础、社区养老为依托、机构养老为支撑的养老服务体系已...

来源:新华社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