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直击第四批国家药品集采:注射剂价格“大跳水”超95%

2021年02月04日 09:34 来源:蓝鲸财经
分享: 微信

2月3日晚间,第四批全国药品集中采购拟中选结果公布。本轮集采共纳入45个品种80个品规,共涉及21家外资企业和105家国内企业。在价格平均下降幅度上,与前三批集采近似,本轮平均降幅也接近52%,最高降幅则达96%。

在经历三批国家药品集采后,药企对于进入集采的价格降幅也基本持较为平稳的心态,蓝鲸财经记者在上海龙柏饭店注意到,不少早早走出会场的企业代表笑称“重在参与”。不过,一位宁夏地区中标药企代表向蓝鲸财经记者透露,对于一些热门药品的争夺,现场竞争依旧激烈。尤其在本轮国采中,个别外企也一改此前“陪跑”心态,在氨磺必利片、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等药品报价中均可看到原研进口厂商的“诚意”。

13家药企“围攻”注射剂大品种

受疫情影响,第四批国采诸多工作转向网上进行。在今天现场,据工作人员介绍,此次与会人数也受到严格限制,多数药企仅允许一名代表入场,其余与会人员只能留守在场外。从此前公开的信息来看,本轮集采的重心无疑聚焦在注射剂。尽管在45个品种中,注射剂品种占8个,不过总金额上占据全部产品超30%。

“现场大部分药品降幅基本都在企业预期范围内。”上述中标企业代表向蓝鲸财经记者表示,几个大品类竞争还是非常激烈。

8大注射剂品种中,以帕瑞昔布注射剂、盐酸氨溴索注射剂二者竞争最为激烈。

一方面,两大注射剂吸纳了原研进口和国产过评企业数达13家,其中,围绕氨溴索注射剂的竞争公司包括罗欣药业、科伦药业、石家庄四药等,帕瑞昔布注射液则涉及齐鲁制药、正大天晴、罗欣药业等“强劲对手”;另一方面二者在终端销售额具有一定分量。数据显示,2019年中国公立医院盐酸氨溴索注射剂终端销售额达到59.8亿元,帕瑞昔布注射液2019年公立医院终端销售额则为19.94亿元。

十几家同台竞争的结果带来本轮集采的最高降幅也发生在注射剂品类。

据记者梳理发现,在围绕注射剂进行争夺时,帕瑞昔布注射液降幅除原研进口和浙江海正等报价降幅均在90%以上。齐鲁制药在注射用帕瑞昔布钠报价上仍值得关注,经齐鲁制药确认,其每支仅报价3.5元,或创下本轮最高降幅。

个别原研厂商加入“杀价竞争”

同样在备受关注的注射剂品类中,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的竞标企业格外显眼。在外资经历三批国采“陪跑”后,费森尤斯卡比降幅拿下泊酚中/长链脂肪乳注射液第一顺位,单片价格从12月降至1.6元。

另一外资原研进口厂商赛诺菲也在价格降幅上体现出“诚意”。在氨磺必利片争夺上,赛诺菲最终给出的价格甚至远低于杀价颇为明显的齐鲁制药。渤海证券认为,集采压缩企业利润空间的同时,也存在结构性机会,目前市场上依旧大量存在原研厂商销售规模占据绝对优势的品种,且前三批集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原研厂商出于全球价格体系维护等原因,降价激励稍弱于国内企业。

不过,费森尤斯卡比和赛诺菲仅是原研厂商中的异数。蓝鲸财经记者梳理发现,辉瑞、阿斯利康、拜耳、武田等外资均参与了本轮集采,且涉及多个产品,在降幅上仍远不及国内过评仿制药厂商。“过评仿制药有望加速进口替代,同时仿制药集采降幅平均超过50%,原料药制剂一体化发展模式的优势逐步凸显。”渤海证券称。

在外资加入“杀价竞争”后,第四批集采药品平均价格降幅仍超过50%已然在多位分析人士预期以内。然而与前三批国采有所不同的是,国内个别药企开始一改以往激进的降价策略,有选择地进行低价竞争,本轮集采已很难出现凡是参与报价即能以最低价中标的药企。

日前,国务院办公厅引发推动集采常态化意见,在“应采尽采”背景下,企业如何实现产能上供给并且加强创新药的研发生产成为后续能否抓住发展机遇的关键。对此,在此次集采现场,部分中标企业向记者表示“丝毫不担心”,缘由在于其本身就是研发型企业。不容忽视的是,愈来愈多国内“光脚”企业借机弯道超车,集采常态化势必吹响市场格局速变的号角。

(责任编辑:CF00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三亚元旦假期旅游持续回温

1日截至17时,三亚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7.07万人次。...

来源:新华社

元旦假期全国5271.34万人次出游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

来源:新华社

发改委喊话 民企参与重大战略提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日前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2023年,我国将继续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

来源:北京商报

全面恢复通关在即 香港准备好了吗

1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努力争取最早在1月8日实施香港与内地首阶段“通关”。...

来源:北京商报

提速复苏 北京消费迎来开门红

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2日,北京,疫情政策优化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也是历经感染高峰后的第一个小长假。...

来源:北京商报

人民币汇率的2023年展望

人民币汇率三大指数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均以升值收尾后,2023年的走势备受关注:双向波动、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或将成为今年人...

来源:北京商报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来源:新华社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来源:新华社

从减税降费到加速扩产——北京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近2000亿元——这是北京今年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

来源:新华社

惠民生、谋创新、促开放——解读2023年我国关税调整方案

关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

来源:新华社

4年支出14.88万亿元 财政助力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

国务院关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2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

来源:新华社

白鹤滩“西电东送”大动脉全部竣工投产

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白浙工程)30日竣工投产,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电力外送通道工程全部竣工投产。...

来源:新华社

2022危中寻机与时代转折

2022年,世界人口突破80亿。...

来源:北京商报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来源:北京商报

十三部门出手治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校外培训有望进一步规范。...

来源:北京商报

第三轮国家药品集采来了!多省启动报量工作

22日,记者从业内人士处获悉,目前各省医保局已开始筹备第三批集采品种的报量工作。按照前两轮集采的进度安排,报量之后,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和使...

来源:财联社

心脏支架能降价?高值医用耗材带量采购读秒

文件显示,国家医保局将从冠脉支架入手开展国家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并推动建立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制度,反馈时间截至7月10日。也就意...

来源:北京商报

药品集采涌现“地板价”:多个产品最低一分钱

20日,第三批国家药品带量采购在上海顺利完成投开标。此轮集采共涉及56个品种,参与企业189家,最终产生55个拟中标品种(拉米夫定流标)。据...

来源:财联社

好消息!首批700多元心脏支架在18省区市落地了

今天(1月1日),国家组织冠脉支架集中带量采购中选结果在北京、天津、辽宁等18个省市正式落地实施,这些地方的患者用上了集采后的冠脉支架。...

来源:新华网

第四批国家药品集中采购开标 45种药品平均降价52%

第四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2月3日在上海开标,并产生拟中选结果。此次采购产生拟中选企业118家,拟中选产品158个,拟中选产品平均降价52%...

来源:经济参考报

生物类似药进入集采“倒计时”:CDMO行业抢跑

CDMO行业在迎来千亿市场机遇的同时,降价压力也将迫使订单向产能稳定、成本更为可控的龙头集中,马太效应同样会在这个行业不断上演,或许下一个“...

来源:蓝鲸财经

高值耗材一品一策 医药集中采购顶层设计基本明晰

一方面,形成协作有力、层次丰富、灵活规范的国家、区域性、全国性联盟采购机制;另一方面,形成对高值医用耗材采用“一品一策”,探索专项集中采购,...

来源:经济参考报

药品集采虽然降价,但疗效好吗?权威研究给出答案

在降价的同时,也有人提出,虽然集采的药品都是在我国上市的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国际上也一般认为通过一致性评价的仿制药和原研药“具有临床等效...

来源:新京报

集采的心脏支架短缺?联采办回应:供应充足

针对有媒体报道集采后中选心脏支架短缺,“以前没钱做手术,现在有钱没支架”的问题,国家组织高值医用耗材联合采购办公室(简称联采办)近日回应,国...

来源:新华网

首次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开标 预计年节约超26亿

近日,湖北牵头19省联盟中成药集中带量采购开标,采购规模近100亿元。最终97家企业、111个产品中选,中选价格平均降幅42.27%,最大降...

来源:光明网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