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半年报彰显中国经济力量 “十四五”开局按下奋进键

2021年07月16日 09:26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 微信

“十四五”开局半年,中国经济不负众望,交出了亮丽成绩单。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工业、消费、投资、进出口等主要指标也继续回升,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15.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0%,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6%,货物进出口总额增长27.1%……一连串数据勾勒出中国经济稳中加固、稳中向好的清晰面貌,彰显出中国经济的巨大潜力和韧性。

决胜“开局年”,奋进“十四五”。展望下半年,国内外环境依然错综复杂,不确定不稳定因素较多,中小微企业发展仍面临困难;但更多积极因素也在加快积累。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进高质量发展,有关部门正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释放内需潜力,大力助企纾困发展,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中国有信心、有实力、有底气实现全年发展主要目标任务,推动“中国号”巨轮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进入7月,秦淮数据集团投资建设的零碳数基·桃花源项目在山西大同火热开工。据悉,该项目将形成百亿级投资,形成中国首个超级能源综合体和中国北方规模最大的数字基建高端装备智造中心。

刚刚过去的上半年,秦淮数据集团在京津冀、长三角等核心区域持续发力,环首都·怀来总部基地一期、长三角·南通信息技术产业基地二期等项目陆续封顶,京津冀、长三角区域有望在短期内形成百兆瓦级算力增量。“中国经济持续复苏,数字经济迅猛发展,为企业扩大投资增强了信心。”秦淮数据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

微观主体活力四射,宏观经济底气十足。翻开经济“半年报”,上半年国内生产总值同比增长12.7%,其中二季度同比增长7.9%,环比增长1.3%,两年平均增长5.5%,比一季度加快0.5个百分点。

供需两端均在发力。上半年,全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同比增长15.9%,两年平均增长7.0%,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23.0%,两年平均增长4.4%,比一季度加快0.2个百分点;全国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2.6%,两年平均增长4.4%,比一季度加快1.5个百分点;货物进出口总额180651亿元,增长27.1%。

不仅有“量”的恢复增长,也在积蓄“进”和“新”的力量。

上半年服务业增加值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53%,比一季度提高2.1个百分点;最终消费支出对经济增长贡献率达到61.7%,高于资本形成总额42.5个百分点;高技术产业投资、社会领域投资两年平均分别增长14.6%和10.7%,快于全部投资10.2和6.3个百分点……一组组数据彰显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创新动能持续增强。

中国银行研究院研究员范若滢对记者表示,上半年中国经济呈现多个亮点:一是内需保持复苏态势,经济内生动力增强。其中,受益于外需回暖、企业利润改善、金融支持力度加大等因素,制造业投资持续回暖。二是外需表现强劲,成为拉动中国经济的重要力量。三是经济新兴动能持续壮大、新业态发展迅猛。

澎湃的创新动能在各行各业加速涌现,也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支撑。

重庆天人集团是一家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借助工业互联网实现了“智造”和数字化转型升级。公司董事长龚量亮告诉记者,作为制造业企业,质量保障和成本控制非常重要。依靠传统模式,将产品成本核算抄在本子上,每周或每月进行一次财务结算,成本高也难控制。2021年初,公司基于浪潮云洲自研的“工业干细胞”智能管理系统,将ERP系统、MES系统、物流系统集成起来,仅仅半年,产品质检效率提升56%,人工成本降低38%。

经济有活力、企业有信心。6月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9%,服务业商务活动指数为52.3%,均已连续16个月位于景气区间。

与此同时,各地新注册市场主体破土而出、蓬勃生长。今年上半年江西省累计新登记各类市场主体423710户,同比增长53.59%;其中企业124784户,同比增长25.93%。海南省新增市场主体达19.1万户,同比增幅达69.23%;企业为7.77万户,同比增长60.33%。6月末,根据统计局的基本单位名录库统计,法人单位数首次突破3000万个,同比增长了16.6%。

国际机构也纷纷对中国经济投下“信心票”。近日,世界银行、惠誉、标普等均对2021年全年中国经济增长作出积极预期。其中,世界银行将中国今年经济增速预期从8.1%提高到8.5%。惠誉表示,中国经济在恢复道路上已进入“成熟阶段”,2021年中国GDP增长率将达到8.4%。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也要正视困难。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刘爱华表示,全球疫情持续演变,外部不稳定不确定因素较多;国内经济恢复不均衡,巩固稳定恢复发展的基础仍需努力。

关键时点,7月12日召开的经济形势专家和企业家座谈会强调,要统筹今年下半年和明年经济运行,着力保持在合理区间。针对国内外环境变化和市场主体需求,保持宏观政策连续性稳定性,坚持不搞“大水漫灌”,同时增强前瞻性精准性,加强区间调控,坚持就业优先。

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和地方也在密集研判经济形势,为“下半场”中国经济开新方。缓解大宗商品价格上涨给企业成本带来的压力,把培育壮大市场主体放在重要位置,深化“放管服”改革,优化营商环境,给中小微企业更多成长空间……

“下半年,经济内生动能将进一步恢复,经济恢复不均衡的问题也有望改善。”光大证券董事总经理、首席宏观经济学家高瑞东告诉记者,央行全面降准,有助于进一步降低企业融资成本,叠加监管层保供稳价措施见效,上游通胀压力缓释,下游制造业盈利将逐步好转。此外,内需将加速修复、接棒外需。5月、6月社零环比修复力度均超历史同期表现。下半年居民消费动能将持续释放,随着三季度专项债集中发行,基建投资也有望提速。

“从影响下半年经济走势的因素看,支持经济进一步恢复、向好的因素逐渐累积、逐渐增多。”刘爱华说。

她特别指出,内需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在逐步增强。支持投资持续恢复的有利因素不断增多。一是市场活力逐步增强。二是资金保障比较有力。上半年固定资产投资到位资金同比增长16.8%,增速超过投资增速。三是稳投资政策在持续发力。“十四五”规划确定的一批重大工程项目在陆续部署推进。四是从长期看,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都蕴藏了巨大投资空间。

“在经济基本面、供需各方面稳中向好的同时,宏观政策继续保持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支持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政策不断落实落地,这有利于为企业纾困解难,持续为市场注入生机活力。”刘爱华说,从总的基本面看,从供需循环、市场信心、内需持续增强来看,下半年中国经济有望保持持续稳定复苏态势。

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十四五”开局之年步入下半场,放眼全局、谋划开局,新发展格局引领下,中国经济高质量发展步履坚实,“中国号”巨轮仍将乘风破浪、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CF00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三亚元旦假期旅游持续回温

1日截至17时,三亚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7.07万人次。...

来源:新华社

元旦假期全国5271.34万人次出游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

来源:新华社

发改委喊话 民企参与重大战略提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日前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2023年,我国将继续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

来源:北京商报

全面恢复通关在即 香港准备好了吗

1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努力争取最早在1月8日实施香港与内地首阶段“通关”。...

来源:北京商报

提速复苏 北京消费迎来开门红

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2日,北京,疫情政策优化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也是历经感染高峰后的第一个小长假。...

来源:北京商报

人民币汇率的2023年展望

人民币汇率三大指数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均以升值收尾后,2023年的走势备受关注:双向波动、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或将成为今年人...

来源:北京商报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来源:新华社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来源:新华社

从减税降费到加速扩产——北京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近2000亿元——这是北京今年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

来源:新华社

惠民生、谋创新、促开放——解读2023年我国关税调整方案

关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

来源:新华社

4年支出14.88万亿元 财政助力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

国务院关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2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

来源:新华社

白鹤滩“西电东送”大动脉全部竣工投产

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白浙工程)30日竣工投产,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电力外送通道工程全部竣工投产。...

来源:新华社

2022危中寻机与时代转折

2022年,世界人口突破80亿。...

来源:北京商报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来源:北京商报

十三部门出手治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校外培训有望进一步规范。...

来源:北京商报

国常会:要求狠抓政策落实推动经济回稳向上

9月22日,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听取国务院第九次大督查情况汇报,要求狠抓政策落实推动经济回稳向上。...

来源:财联社

国家发改委:中国经济今年总体延续恢复发展态势

今天(10月17日)上午,二十大新闻中心举行第一场记者招待会。介绍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

来源:新京报

解读:如何理解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

10月16日,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增强国内大循环内生动力和可靠性,提升国际循...

来源:新京报

2022年前三季度中国GDP增长3.0% 国民经济恢复向好

国家统计局今日发布三季度多项宏观经济数据显示,今年以来,面对复杂严峻的国内外形势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国民经济顶住压力持续恢复,三季度经济恢...

来源:人民网

盛松成:多方面预期开始改善 中国经济已企稳上行

我国经济继续保持恢复发展态势。中欧国际工商学院教授、中国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原司长盛松成今日表示,多方面反映出市场预期开始改善,如房地产融资环...

来源:财联社

海外人士看好中国经济增长前景

海外观察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在挑战下显现韧性,中长期增长前景光明。...

来源:新华社

发改委回应经济热点问题:全年经济增速有望进一步加快

国务院5月底出台的稳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对国民经济复苏有哪些促进作用?四季度工作的着力点在哪里?国家发展改革委将如何推动这些措施尽快落地?...

来源:人民网

金融街论坛热议宏观经济:我国经济整体向好趋势未变

央行副行长宣昌能11月21日在2022年金融街论坛年会“宏观政策:积极应对多重冲击”论坛上表示,近期国民经济主要指标恢复企稳,积极因素累积增...

来源:新京报

2022中国经济观察之外资篇:中国大市场 世界大机遇

在全球跨国投资疲软的背景下,中国引资规模稳定增长、引资结构不断优化,印证大国经济韧性强、活力足、潜力大,为世界各国创造互利共赢新机遇。...

来源:新华社

透视2023中国经济发力点

积极的财政政策要加力提效,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精准有力,产业政策要发展和安全并举,社会政策要兜牢民生底线……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近日在北京举行,为明...

来源:北京商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