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上半年新增就业698万人 经济恢复有力拉动就业企稳

2021年07月26日 09:26 来源:新华网
分享: 微信

63.5%——全年城镇新增就业指标完成过半;5%——6月城镇调查失业率低于预期控制目标。近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在第二季度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得益于经济恢复的有力支撑、政策服务的持续发力,上半年全国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未来各项就业政策还将连续加力,职业技能提升行动等将成下一步看点。

部分指标恢复到前年同期水平

“综合统计监测和调研情况,今年上半年,我国就业形势逐步企稳,稳中加固。”人社部就业促进司司长张莹说。

一方面,新增就业任务过半。1-6月城镇新增就业人数698万人,同比增加13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63.5%。

另一方面,失业水平逐步回落。一季度,受春节因素和部分地区散发疫情的影响,各月调查失业率相对较高,1月为5.4%,2月达到5.5%的较高水平,3月随着疫情稳定,企业生产加速,失业率回落至5.3%。二季度,劳动力市场继续回暖,企业用工需求增加,调查失业率连续下降。4月降为5.1%,5月进一步降至5%。6月份调查失业率与5月份持平,为5%,比上年同月低0.7个百分点,与2019年6月基本持平,恢复到了疫情前的水平。

1—6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均值为5.2%,低于5.5%左右的预期目标。

重点群体就业基本稳定。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保持基本平稳。农村劳动力外出务工规模延续增长态势,二季度末,外出务工农村劳动力1.8亿人,基本恢复到2019年同期水平。脱贫劳动力务工总量3063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101.5%。

“从上半年来看,就业形势好于预期。”国家统计局人口和就业司司长张毅表示。

招聘岗位继续大于求职人数

阿里巴巴启动史上最大规模校招,45种岗位首次对应届生开放;长三角四地联合举办疫情以来最大规模线下招聘活动,950家企事业单位带来2.2万多个岗位;人社部百日千万网络招聘专项活动持续升温,截至7月9日,114万家用人单位发布岗位需求1557万人次……眼下,全国各地、各行各业火热的招工需求,活跃了就业市场。

张莹表示,就业形势持续改善,一方面得益于经济恢复的有力支撑。“我国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成果持续显现,经济运行稳定恢复,有力拉动就业复苏。”

监测数据显示,二季度,100个城市公共就业服务机构市场求人倍率为1.58,招聘岗位数量继续大于求职人数。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2021年第二季度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报告》显示,受招聘需求人数增幅大于求职申请人数影响,中国就业市场景气指数持续上升,较去年同期明显改善。

另一方面,得益于政策服务持续发力。“系列政策服务稳定了预期,稳定了市场,稳定了就业。”张莹说。

今年继续加大就业政策支持,如延续实施部分去年底到期的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继续落实好各项长期就业创业扶持政策,扩大失业保险返还等阶段性稳岗政策惠及范围。1-6月,已向37.5万户企业发放稳岗返还95.2亿元,惠及职工942.9万人。

人社部表示,将继续强化就业服务,做好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进一步简化高校毕业生就业手续,为离校未就业毕业生提供实名制帮扶和不断线服务。

提升一技之长助力就业

无论是高校毕业生还是社会人员就业,拥有一技之长十分关键。

《“技能中国行动”实施方案》提出,“十四五”期间将通过实施“技能中国行动”,新增技能人才4000万人以上,技能人才占就业人员比例达到30%。据介绍,相关工作将紧盯急需紧缺产业,围绕奖励激励、提高待遇、贯通发展等方面,营造技能人才可持续发展氛围。

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助力乡村振兴,《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职业技能提升工程方案》近期印发。人社部职业能力建设司司长刘康表示,从近年来扶贫工作实践看,帮助贫困劳动力掌握一技之长,实现就业增收,是个人乃至家庭长期稳定脱贫最有效的方式。目前,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地区虽然实现了脱贫摘帽,但普遍收入较低,就业增收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还不强。必须接续强化职业技能开发,更有效地增强劳动者的就业能力,提高就业质量。

系列支持政策已经明确,包括加大东西部协作和对口支援力度,落实好技工教育各项资助政策,落实好职业培训补贴政策,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和技术支持等。如对帮扶家庭子女、劳动者等开展免费职业技能培训;对符合条件的劳动者参加专项职业能力项目培训的,将按规定纳入政府技能培训项目范围。(记者李婕)

(责任编辑:CF00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三亚元旦假期旅游持续回温

1日截至17时,三亚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7.07万人次。...

来源:新华社

元旦假期全国5271.34万人次出游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

来源:新华社

发改委喊话 民企参与重大战略提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日前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2023年,我国将继续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

来源:北京商报

全面恢复通关在即 香港准备好了吗

1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努力争取最早在1月8日实施香港与内地首阶段“通关”。...

来源:北京商报

提速复苏 北京消费迎来开门红

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2日,北京,疫情政策优化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也是历经感染高峰后的第一个小长假。...

来源:北京商报

人民币汇率的2023年展望

人民币汇率三大指数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均以升值收尾后,2023年的走势备受关注:双向波动、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或将成为今年人...

来源:北京商报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来源:新华社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来源:新华社

从减税降费到加速扩产——北京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近2000亿元——这是北京今年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

来源:新华社

惠民生、谋创新、促开放——解读2023年我国关税调整方案

关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

来源:新华社

4年支出14.88万亿元 财政助力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

国务院关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2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

来源:新华社

白鹤滩“西电东送”大动脉全部竣工投产

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白浙工程)30日竣工投产,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电力外送通道工程全部竣工投产。...

来源:新华社

2022危中寻机与时代转折

2022年,世界人口突破80亿。...

来源:北京商报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来源:北京商报

十三部门出手治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校外培训有望进一步规范。...

来源:北京商报

上半年新增城镇就业654万人,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1至6月,全国新增城镇就业654万人,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59%;6月份,城镇调查失业率回落至5.5%;截至6月底,脱贫人口务工规模3223...

来源:人民网

统计局:我国就业形势总体稳定,失业率连续回落

今年以来,受超预期因素影响,就业压力有所加大。4月份,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升至6.1%。随着高效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显效,稳就业政策...

来源:国新办网站

人社部:2021年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工资水平较2012年翻了一倍

​8月25日上午10时,中宣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李忠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就业和社会保障工作进展与...

来源:财联社

新经济发展催生哪些就业新变化

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以及数字经济的蓬勃发展,新经济正在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

来源:北京商报

国家统计局:10年来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总量增加9486万人

2021年,我国城镇就业人员总量达到46773万人,比2012年增加9486万人。...

来源:新华社

关乎200多万人!稳就业组合拳瞄准应届生

时间已经进入2023年毕业生“金九银十”的招聘季,全国还有200多万2022年毕业但还未落实就业去向的应届大学毕业生,他们的就业问题成为社会...

来源:北京商报

1至9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001万人

今年1至9月,我国城镇新增就业1001万人,三季度就业形势保持总体稳定。...

来源:新华社

明年迎来1158万毕业生,教育部多举措促就业

“2023届高校毕业生规模预计1158万人,同比增加82万人。”...

来源:北京商报

2023年北京28.5万人毕业,政策接力稳就业

刚刚升入大学四年级,北京体育大学2023届毕业生魏辰(化名)就已开始了“实习焦虑”“就业焦虑”。...

来源:北京商报

创新岗位供给多地积极拓宽就业渠道

稳定市场主体、拓展就业空间、稳定重点群体、促进供需匹配……今年以来,全国各地稳就业政策举措不断,持续提升就业质量。 ...

来源:人民网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