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四五”开局年首都经济观察:危中觅先机
危中觅先机,变中开新局。“十四五”开局之年,北京市科学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疫情防控从严从紧、减量发展深入推进的背景下,经济持续恢复,重大改革加速推进,充分展现出首都城市的强大韧性和活力。1月5日至10日,北京进入“两会时间”,代表委员将审议讨论这份开局之年的“首都经济卷”。
科技创新厚积薄发——高质量发展更显“韧劲”
在北京大兴生物医药基地,一辆辆载着新冠疫苗的冷链车驶出,将疫苗送往全国乃至出口到世界40多个国家。
“为保证库存产品充足,目前公司处于满负荷运转状态,同时积极跟进新冠变异株疫苗研发。”北京科兴中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廉晓娟对记者表示。
2021年1至11月,科兴中维、国药北京生物制品研究所两家新冠疫苗生产企业累计贡献产值超过2300亿元,为全球抗疫作出北京贡献。
除了生物医药,集成电路全产业链布局也在提速。2021年1至11月,北京集成电路产业产量增长25.8%。在此带动下,北京市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两年平均分别增长55.7%和46.6%。
“疫苗和集成电路等产业取得成效,都是大力调整优化产业结构、构建高精尖产业体系取得的成果。”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科技创新和产业项目正在为北京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的强大动力。
高精尖产业迈上新台阶,科研优势加速转化新成果。
在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全国首个自动驾驶出行服务商业化试点于2021年11月启动,标志着国内自动驾驶领域从测试示范迈入商业化试点探索新阶段。
依托北京市高级别自动驾驶示范区,北京在亦庄设立了国内首个智能网联汽车政策先行区。一系列创新,助力北京经开区成为自动驾驶产业技术的高地。预计2021年,北京经开区新能源汽车和智能网联汽车将完成产值1600亿元。
不仅如此,北京还在积极布局重大项目,为产业发展筑牢根基。2021年以来,集成电路系列项目,小米汽车、理想汽车等一批新能源汽车项目陆续落地,对高端制造业发展形成有力支撑。
“这些项目都是数百亿元产值的,今年将陆续进入实质性建设阶段,能够支撑产业投资继续较快增长,预计2至3年投产达产,经济发展动力会更加强劲。”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首店热”席卷北京——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铆“干劲”
2021年9月,北京环球影城主题公园一期盛大开幕,北京迎来一座国际级文旅新地标。
北京市通州区文化旅游区管委会副主任刘芸介绍,目前公园日均接待游客1.5万人,周末游客量达到3万人左右。通州区正以高标准规划建设后续项目,预计将带来公园营业额10倍至15倍的区域经济效益,带动北京城市副中心上下游百余个行业受益。
文旅消费释放活力,为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按下“加速键”。
2021年,首店经济在北京高歌猛进,共有901家首店(含旗舰店)落地北京,是2020年入驻首店数量的近5倍。
2021年8月,北京市印发《北京培育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实施方案(2021—2025年)》,大力支持优质品牌首店首发,带动消费形态多元,引领消费升级。疫情波及下,许多门店销售额受到影响。FAO玩具店亚洲旗舰店负责人李明洁表示,首店补助像“及时雨”帮助其扛过了艰难期,让他倍感振奋。
促消费、扩空间、供载体……2021年以来,王府井等22个传统商圈和长安商场等20家“一店一策”试点企业基本完成升级改造,三里屯太古里西区、五道口购物中心等消费新地标亮相,迎来“蝶变”。
消费供给水平提升,生活服务品质升级。
在北京黑庄户地区,用时数年打造的北京鲜活农产品流通中心开始试营业,与新发地市场形成错位互补,提供“一站式”采购配送服务。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随着消费供给不断丰富,北京需求结构将更加优化。未来将充分发挥消费的基础性、引领性作用,在扩内需、优供给上加力提效。
城市空间结构优化——加快改革创新积蓄“后劲”
站在后海银锭桥上,凭栏西望,远处蜿蜒的西山山脊一览无余,著名的“燕京小八景”之一“银锭观山”再现京城。随着积水潭医院新北楼的拆除,被高楼遮挡的美景,又重新映入桥头人们的眼帘。
老城风貌得到进一步恢复,离不开疏整促专项的持续深化。2021年,北京疏解提质一般制造企业108家、区域性市场8家。共拆除违法建设2800万平方米、腾退土地3316万公顷,留白增绿925公顷。一个功能更优化、生态更优美的古都画卷徐徐展开。
一边是城市布局更加均衡,留足发展空间;一边是改革制度不断创新,释放政策红利。
数据显示,2021年1至11月,北京市为中小微企业办理延期还本付息本金1087.5亿元,完成首贷1141.9亿元,续贷408亿元。
纾困和激活并举,为企业注入活力。2021年,北京陆续出台支持中小微企业发展的“新6条”和“双16条”,在研发资金、成果转化等各方面为企业提供全行业、全生命周期、全产业链的服务。
北京市经信局副局长王磊说,北京已将“专精特新”企业的支持培育摆在重要位置,初步形成了渐进培育、梯度发展的格局体系。预计“十四五”末市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将达5000家。
“今年首都经济发展已经定好‘路线图’和‘施工图’,既要保持一定增速,也为应对疫情的不确定性留足弹性和空间,为实现长远发展蓄足‘后劲’。”北京市发展改革委相关负责人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5月LPR报价出炉:1年期维持不变 5年期下调15个基点
中国5月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为3.7%,预期为3.65%,上月为3.7%。5年期LPR为4.45%,预期为4.55%,上月为4....
民航局发布2021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通用机场数达370个
中国民航局网站发布2021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1年,净增通用机场31个,全国在册管理的通用机场数量达到370个。...
1076万毕业生速看!这些“高”“新”岗位很缺人
又是一年毕业季。数据显示,今年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创下历史新高。这时候的你,投简历的小手是不是犹豫不定?选专业的脑壳是不是又乱成一团...
大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将提前退还 专家:政策红利助力企业焕发生机
5月19日,记者从财政部获悉,为进一步加快释放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红利,财政部同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持续加快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
俄罗斯一季度GDP同比增长3.5% 普京:已成功抵御住了制裁的冲击
自俄乌冲突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了全方位的制裁,打压力度前所未见,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鼓励央企和地方国企交叉持股
深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要锁定重点、破除难点,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做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依法依规规范运作和推动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
聚焦纳税人缴费人需求 北京市推出税费服务新举措
近日,国家税务总局北京市税务局在北京举行业务应用场景发布会,重点推介5个可复制、可推广的业务应用场景,以点带面呈现首都深化税收征管改革取得的...
北京发布2022年“3个100”重点工程 总投资约1.2万亿元
北京市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将更加突出科技创新、高技术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城市更新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稳定投资运行、拉动经济增长、带动城...
建设国际消费中心城市 北京“全市一盘棋”
2月8日,在2022北京新闻中心举办的北京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专场新闻发布会上,北京市商务局副局长郭文杰介绍,力争到2025年,将北京率先建...
北京出台二手车交易周转指标管理新政 4月1日起实施
据北京市人民政府官网消息,北京市交通委员会、北京市商务局、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北京市公安局公安交通管理局四部门联合制定的《北京市二手小客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