贷款投向哪些领域?汇率走势如何?央行回应当前热点
新华社北京1月18日电 题:金融政策如何发力?贷款投向哪些领域?汇率走势如何?——央行相关负责人详解当前金融热点
新华社记者吴雨、张千千
我国2021年主要金融数据日前出炉。去年我国信贷投向哪些领域?今年金融政策走向如何?汇率走势又将怎样变化?在国新办18日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中国人民银行相关负责人详细介绍有关情况,回应市场热点。
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
“当前重点目标是稳,政策要求是发力。”中国人民银行副行长刘国强当日在发布会上表示,在经济下行压力根本缓解之前,做到以“进”促“稳”,不利于“稳”的政策不出台,有利于“稳”的政策多出台。
在我国经济发展面临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的背景下,人民银行统筹做好跨年度政策衔接,去年下半年以来推出一系列举措:两次全面降准落地共释放长期资金约2.2万亿元,新增3000亿元支小再贷款额度,两项支持碳达峰碳中和的专项工具落地,引导1年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下降5个基点……
在政策发力下,2021年我国主要金融指标继续保持有力增长,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稳固。数据显示,2021年全年新增人民币贷款19.95万亿元,同比多增3150亿元;2021年全年企业贷款利率为4.61%,同比下降0.1个百分点,为改革开放40多年来最低水平。
刘国强介绍,2022年,稳健的货币政策灵活适度,人民银行将加大跨周期调节力度,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更加主动有为、积极进取,注重政策靠前发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力度,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今年开年,人民银行已经推出相关举措,强化跨周期调节,加大流动性投放力度。1月17日1年期中期借贷便利(MLF)和7天期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中标利率均下降了10个基点,有助于激发市场主体融资需求、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
有市场人士认为,本周以MLF作为报价基础的LPR或将相应下调。人民银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表示,LPR会及时充分反映市场利率变化,引导企业贷款利率下行,有力推动降低企业综合融资成本。
中长期资金支持力度稳固
2021年12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年同期低0.1个和1.2个百分点。有人疑虑:这是否意味着当前贷款需求正在减弱?
“从历史规律来看,12月往往是贷款小月。2021年12月贷款力度与疫情前年份相比仍是增大的,体现了政策靠前发力的成效。”孙国峰介绍,2021年新增贷款在上年基数较大的背景下进一步同比多增,说明金融对实体经济支持力度持续加大。
数据显示,2021年末,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余额同比增长31.8%,比各项贷款增速高20.2个百分点;普惠小微贷款余额同比增长27.3%,普惠小微贷款授信户数超过4400万户。
人民银行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介绍,金融机构对重点领域中长期资金的支持力度较为稳固。其中,制造业中长期贷款保持快速增长,工业中长期贷款增速提升较多,基础设施业中长期贷款平稳较快增长。
此外,在房地产领域,近期销售、购地、融资等行为已逐步回归常态,市场预期稳步改善。人民银行金融市场司司长邹澜表示,2021年末,全国房地产贷款余额52.2万亿元,同比增长7.9%,增速比9月末提高了0.3个百分点。2021年四季度新增房地产贷款7734亿元,同比多增2020亿元,较三季度多增1578亿元。
人民币汇率双向波动是常态
过去一年,人民币汇率走势引发市场关注。如何看待汇率波动?
“人民币汇率的变化主要由市场决定,既可能升值,也可能贬值。”孙国峰表示,弹性增强、双向波动,是人民币汇率发挥宏观经济和国际收支自动稳定器功能的体现,也有利于促进内部均衡和外部均衡的平衡。
刘国强坦言,短期观察人民币汇率的难度增大。原来人民币和美元汇率的互动比较有规律,经常出现“跷跷板”,美元升一点,人民币就相对贬一点。但2021年出现了多次美元走强、人民币更强的情况。
不过在他看来,这看似难以理解却又在情理之中。去年我国经济增长较快,贸易顺差较大,尤其是前期市场预期较好,支撑了人民币走强,这就导致短期出现了美元强、人民币更强的情况。
刘国强表示,人民币汇率不可能出现持续单边升值或持续单边贬值。我国宏观调控有度,没有“大水漫灌”,保持了人民币汇率在合理均衡水平上的基本稳定。人民币汇率可能在短期偏离均衡水平,但从中长期看,市场因素和政策因素会对偏离进行纠正。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民航局发布2021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通用机场数达370个
中国民航局网站发布2021年民航行业发展统计公报,公报显示,2021年,净增通用机场31个,全国在册管理的通用机场数量达到370个。...
1076万毕业生速看!这些“高”“新”岗位很缺人
又是一年毕业季。数据显示,今年毕业生规模预计1076万人,创下历史新高。这时候的你,投简历的小手是不是犹豫不定?选专业的脑壳是不是又乱成一团...
大型企业存量留抵税额将提前退还 专家:政策红利助力企业焕发生机
5月19日,记者从财政部获悉,为进一步加快释放大规模增值税留抵退税政策红利,财政部同税务总局发布了《关于进一步持续加快增值税期末留抵退税政策...
俄罗斯一季度GDP同比增长3.5% 普京:已成功抵御住了制裁的冲击
自俄乌冲突以来,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对俄罗斯进行了全方位的制裁,打压力度前所未见,给俄罗斯经济带来了巨大的冲击。...
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鼓励央企和地方国企交叉持股
深化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改革,要锁定重点、破除难点,推动国有控股上市公司做深入实施国企改革三年行动、依法依规规范运作和推动资本市场健康稳定发展的...
人保财险孝昌支公司拒绝公众使用现金支付保费被警告并罚款
5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拒收人民币现金处罚情况,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孝昌支公司拒绝公众使用现金支付保费,对单位...
拒绝公众使用现金购买保险,平安人寿宁乡支公司遭处罚
5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拒收人民币现金处罚情况,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乡支公司拒绝公众使用现金购买保险,对单位...
拒绝公众使用现金购买车险,长安责任保险沭阳支公司被警告并罚款
5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拒收人民币现金处罚情况,其中,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沭阳支公司拒绝公众使用现金购买车险,对单...
4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01.66万亿元,同比增长10.9%
4月末,本外币贷款余额207.75万亿元,同比增长10.6%。月末人民币贷款余额201.66万亿元,同比增长10.9%,增速分别比上月末和上...
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6.4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
初步统计,2022年4月末社会融资规模存量为326.46万亿元,同比增长10.2%。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余额为200.21万亿...
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10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9468亿元
初步统计,2022年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为9102亿元,比上年同期少9468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3616亿元,同比少增...
央行:下一步增强信贷总量增长的稳定性,降低融资成本
充分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发挥存款利率市场化调整机制作用,推动降低银行负债成本,进而带动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推动金融机构减少收费,向实...
4月信贷偏弱,央行重申“稳增长”,业内预计数据将逐步改善
在一季度新增人民币贷款、社会融资规模双双创历史新高后,疫情冲击下,4月金融数据不及预期。 据央行5月13日公布的最新统计,4月社会融资规模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