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医疗改革背后,医疗、医药、医保要如何更好为百姓服务?

2022年03月09日 10:56 来源:新京报
分享: 微信

3月5日,2022政府工作报告正式发布,报告提到:推进药品和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确保生产供应。强化药品疫苗质量安全监管。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加强医保基金监管。完善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办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我国基层医疗服务如何提升?如何从产业端解决百姓用药需求?健全全民医保,还要做哪些努力?医疗改革步入深水期,政策挑战和红利在哪里?

围绕这些问题,3月7日,新京报贝壳财经举办“2022全国两会经济策论坛——医疗改革背后的产业思考”,连线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史录文,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贺滨展开讨论。

耿福能:借助互联网工具赋能乡村诊疗

近年来,国家政策大力推动产业发展,如在公立医院实施医疗改革,促进医疗器械在医院端的释放;国家颁布分级诊疗政策,实现基层首诊、大病不出县,带动二级及以下的地方医院对医疗设备的升级换代。

随着政策春风推动,基层医疗也进入快速扩张阶段。企业如何发力基层医疗市场?

全国人大代表、好医生集团董事长耿福能表示,城市和乡村有不同的解决办法。

对于乡村而言,可以借助互联网工具赋能基层诊所。当前,一些偏远地区卫生室、诊所还面临一些问题,比如基础硬件条件不足、乡村医生队伍人才结构老化、专业技能配置还不能满足临床所需等。耿福能提议,“在诊所背后建立后台,一个专家可以带几十个徒弟,遇到问题乡村医生在平台上一键求助,就可以对接到三级医院专家。这种互联网工具的赋能,可以极大地提升基层乡村的医疗服务能力”。

今年两会,耿福能提出了“用现代科学技术阐明中医药理论”,“科技创新助力乡村振兴”,“中医药行业传承创新高质量发展”等多份关于中医药发展的建议。耿福能认为,要加大科技投入力度,建立特色中药材现代产业园区,引领和带动广大农民发展中药材,也有利于推动乡村振兴。

谈到如何更好地衔接脱贫攻坚实现乡村振兴,耿福能介绍,“现在我的体会是我们乡村振兴和过去脱贫攻坚有所不同。”耿福能表示,比如我们跟村民的关系,原来是帮扶一家一户,现在是希望有合作社,从产业上带动整体,通过流转农民的土地,农民在产业公司上班,这样有两份收入。

提及医疗改革背后的集采与医保,耿福能说,“单独谈医保或者单独谈集采,减轻老百姓负担的问题就会显得很尖锐,企业也可能会找不到生存之道,我们要综合地来看待和解决这个问题。”他认为,“单靠医保是不行的,一方面老百姓要自己爱惜身体,另外也需要商业保险、慈善机构的介入”。

史录文:加强医疗新技术向基层下沉

在谈及分级诊疗机制在基层医疗有哪些实施难点和痛点时,北京大学医药管理国际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史录文认为目前主要有三低:分别是专业人员整体综合素质低、医疗服务能力低、新技术新产品应用水平低。“这三低导致了我们老百姓对基层医疗的不信任,害怕在基层耽误自己看病。一般来说,综合性大医院是以研究性地解决疑难杂症为主,结果(目前)大医院的医务人员干的80%的事,都本应该在基层得到解决。”

史录文认为,想要解决这个痛点和难点,一是国家要承担起加强基层医务人员素质提升的工作,由国家强化综合性大医院“传帮带”责任。二是加强现代信息技术提升基层规范性服务的能力,让百姓少走弯路,让信息多跑路。三是要加快(发展)新技术、新产品,让临床诊疗规范、临床路径等快速下沉。“如果老百姓都觉得基层看病不规范,必须去大医院,那么可能会让百姓花更多的钱和时间,专家们也没有体现出引领创新解决疑难杂症的作用,导致整体的‘双输’。”

史录文认为,提升基层能力,必须释放专业人员的积极性,“要从政策角度想办法,十四五公共服务规划也提及,要全方位推进对专业人员的激励机制。”

此外,史录文还提到,从医疗服务人员结构上来看,目前缺少专业的药师队伍,“即使有了健康产品,但没有正确用药,最终的结果都为零。”史录文建议,要强化高校教育和终身培训机制,国家要制定医务人员培训规范,“标准统一了才能快速提升医疗队伍的能力”。

贺滨:药企要抛弃销售主导的路径依赖

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公共政策研究中心副主任贺滨指出,过去国内大部分药企是以销售主导,这在上市公司的财报中也有体现,销售费用居高不下。“这并不是一个正常的现象,集采以后极大压缩了这种不合理的营销费用,企业应抛弃过去的路径依赖。”

医保目录药品纳入集采范围,对药企的研发的影响具有双面性。对于药企来说,集采有很多积极意义,公司只需要通过集中式采购,全力投入生产,繁杂事务减少。但同时,集采可能也会存在药品价格极易被压到“地板价”,对研发成本产生影响。

贺滨进一步提到,药企的研发成本和政策环境是密切相关的,“从国家政策层面,要考虑到不同的监管政策如何能够形成合力,而不是冲突。另一边,药企想要生存与发展需要主动适应大的政策环境,寻求新的发展路径。从企业的角度来看,不仅要考虑到研发的重要性,加大投入,也要从商业化的角度适应政策,能够把好药卖出去,这样我们的企业才能够可持续发展。”

那么,如何破解医疗资源分配不均衡的问题?贺滨表示,目前我国民营医院的机构数量已超过公立医院,但关键指标均远远落后于公立。“这不全是因为经营者能力不足,也因为没有能力吸引更多的人才,公立医院享受了很多民营医院享受不到的政策,国家应该改善宏观政策引入更多的市场竞争。”

(责任编辑:CF00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三亚元旦假期旅游持续回温

1日截至17时,三亚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7.07万人次。...

来源:新华社

元旦假期全国5271.34万人次出游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

来源:新华社

发改委喊话 民企参与重大战略提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日前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2023年,我国将继续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

来源:北京商报

全面恢复通关在即 香港准备好了吗

1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努力争取最早在1月8日实施香港与内地首阶段“通关”。...

来源:北京商报

提速复苏 北京消费迎来开门红

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2日,北京,疫情政策优化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也是历经感染高峰后的第一个小长假。...

来源:北京商报

人民币汇率的2023年展望

人民币汇率三大指数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均以升值收尾后,2023年的走势备受关注:双向波动、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或将成为今年人...

来源:北京商报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来源:新华社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来源:新华社

从减税降费到加速扩产——北京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近2000亿元——这是北京今年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

来源:新华社

惠民生、谋创新、促开放——解读2023年我国关税调整方案

关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

来源:新华社

4年支出14.88万亿元 财政助力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

国务院关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2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

来源:新华社

白鹤滩“西电东送”大动脉全部竣工投产

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白浙工程)30日竣工投产,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电力外送通道工程全部竣工投产。...

来源:新华社

2022危中寻机与时代转折

2022年,世界人口突破80亿。...

来源:北京商报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来源:北京商报

十三部门出手治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校外培训有望进一步规范。...

来源:北京商报

医保局:2022年底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国家医保局医药服务管理司相关负责人23日介绍,到2022年底,全国所有省份将完成地方增补药品“消化”工作,实现全国医保用药范围基本统一。...

来源:新华社

“医保基金不够用了”?医保目录“换药”背后的平衡术

近日,有媒体发布“部分药品年底将调出地方医保目录”等新闻,引发一定社会关注。...

来源:北京商报

民生直通车丨跨省异地就医新规出台 这些细则事关你我

国家医保局、财政部7月26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基本医疗保险跨省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的通知》,统一规范参保人外地就医备案、基金支付、协同业务...

来源:新华社

医保可为辅助生殖买单?商业保险再挖“掘金点”

商业保险公司可立足不孕患者的实际需求,与辅助生殖上下游产业链结合,为不孕患者提供从检查检验、药品供应、不孕诊疗到后期辅助生殖和孕产相关服务。...

来源:蓝鲸财经

北京9月1日起医保个人账户定向使用 参保人员不可自由支取

​8月19日,北京市医保局下发《关于调整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进一步完善职工医保制度,提高个人账户资金使用效率,减轻职工...

来源:北青网

北京明年起不再设置职工医保门诊最高支付限额

目前,北京市职工医保参保人员一个年度内发生的符合基本医保支付规定的门(急)诊费用最高支付限额为2万元,超出部分由个人负担。自2023年1月1...

来源:新华社

9月1日起定向使用 北京医保账户余额都能用来干吗

​9月1日起,北京医保个人账户资金将实现定向使用,同时在今年12月1日起,家庭成员(必须参加北京医保者)医保可共济使用。医保个人账户资金都可...

来源:新京报

国产首款新型抗癌靶向药上市 明年有望进医保

北京经开区企业神州细胞自主研发的国产首款新型抗CD20单抗——“安平希”瑞帕妥单抗获批上市。...

来源:北京商报

2023年起北京医保报销上不封顶

为进一步加强民生兜底保障水平,政策层面正不断优化医保报销的相关政策。...

来源:北京商报

新冠药“动态”进医保 未来还能报销吗

12月28日,据国家医保局消息,2022年1-10月,全国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稳定在95%以上,兜住兜牢了民生保障底线。...

来源:北京商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