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日起正式实施!农田建设有了更高国家标准
人民网北京4月16日电(记者李楠桦)据市场监管总局网站消息,近日,市场监管总局(标准委)批准发布《高标准农田建设通则》(GB/T30600-2022)(以下简称《通则》),并将于2022年10月1日起正式实施。
据介绍,该标准自2014年发布后第一次修订,是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后农业农村部牵头起草的第一个高标准农田建设相关国家标准。
市场监管总局标准技术司相关负责同志表示,《通则》标准修订工作以全面提升农田质量、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为目标,以体现区域特色为重点,面向农业机械化、规模化、产业化,统筹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和地力提升,优化完善内容与技术规范,提高了标准的科学性、适用性、可操作性。
一是综合考虑区域自然资源条件、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农业生产基础,明确分区域建设重点和具体指标,便于各地按照“什么急需先建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组织开展高标准农田建设,减轻或消除影响农田综合生产能力的主要限制性因素。
二是将高标准农田建设成效与粮食产能相衔接,分省分作物设置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标准参考值,确保高标准农田建设各项措施主要服务于粮食生产。
三是将绿色发展理念贯穿于高标准农田建设全过程,在优化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内容的基础上,合理设置地力提升内容,切实加强水土资源集约节约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
新修订的《通则》弥补了原版在实际应用中部分指标设置不合理等不足,是新时期统一高标准农田建设标准,实现农田建设项目科学规范管理的客观需要,对进一步规范高标准农田建设行为,提升高标准农田建设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通则》的突出亮点是分区域设置建设标准。充分考虑与《全国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2021年—2030年)》的有效衔接,区分不同建设目标、重点、能力和条件,将全国划分为东北区、黄淮海区、长江中下游区、东南区、西南区、西北区和青藏区七个区域,因地制宜制定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和农田地力标准参考值。
该负责人指出,《通则》突出因地制宜,划定了不同建设区域。将全国划分为七个区域,分区域制定高标准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标准、农田地力标准参考值,充分凸显了因地制宜的建设原则。同时,突出目标导向,明确了分省粮食产能指标,《通则》分别规定了各省粮食综合生产能力指标,确保到2030年建成12亿亩高标准农田后,加上改造提升已建的高标准农田,能够稳定保障1.3万亿斤以上粮食产能,守住国家粮食安全底线。
《通则》具有统筹设施建设与地力提升、突出科学适用性、提升标准可操作性的鲜明特征。在修订设施建设指标的同时,着重补充完善了地力提升相关指标,按建设内容详细划分具体工程类别,每一类别详细制定建设标准,既确保地方开展各类工程建设都能有所参照,也为各地开展耕地质量提升建设提供有效技术参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交通运输部:未发生本土疫情的地区客运服务全面正常运行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为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日前,交通运输部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新型冠状病...
工信部: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3万亿元逐渐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据测算,2021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3万亿元,逐渐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今日,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新闻发布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
两部门印发通知: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县域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县域统筹推进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拉动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动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重要工作...
ETF纳入互联互通资本市场跨境开放持续深化
4日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正式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53只沪股通ETF、30只深股通ETF及4只港股通ETF首批“尝鲜...
内地与香港货币互换升级 规模扩至8000亿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签署人民币/港币常备互换协议,将双方自2009年起建立的货币互换安排升级为常备互换安排,互换规模由原来的5000亿元...
国家发改委: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
记者4日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适时采取储备调节、供需调节等有效措施,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惩处捏造散布涨...
香港与内地利率互联互通 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人民银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金融管理局4日发布联合公告,开展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互换通”),进一步推...
胰岛素集采全国落地 中选产品平均降价近五成
7月4日,上海医药阳光采购网发布《关于本市做好第六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胰岛素专项)有关工作的通知》,宣布上海自即日起执行第六批国家集采(...
农户种地更有信心 金融服务为春耕备耕提供助力
人勤春来早,田间农事忙。迎着扑面而来的春风,大江南北春季农业生产渐次展开。春耕生产关键时期,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工作人员积极走村入户,为各...
藏粮于地,藏粮于技:中国力保端牢粮食“饭碗”
粮稳天下安。中国粮食生产已实现18连丰,保障粮食安全问题的弦却从未松懈。近两年,受疫情、灾情叠加影响,中国人对“手中有粮、心中不慌”这句话有...
加大政策支持确保粮食稳产保供 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将确保粮食能源安全放在突出位置,要求加强粮食等重要农产品稳产保供,提出各方面要共同努力,装满“米袋子”、充实“菜篮子”,把...
联合国粮农组织:全球食品价格小幅回落 粮食安全依旧令人担忧
当地时间周五(5月6日),联合国粮农组织(FAO)表示,全球粮食价格在3月创下历史新高后,4月小幅回落,但由于市场状况艰难,全球粮食安全仍令...
三夏时节看麦收:全国已收获小麦面积6518万亩
最新小麦机收进度显示,截6月1日,全国已收获小麦面积6518万亩,投入小麦联合收割机17.4万台,各地抢抓晴好天气,有序推进小麦机收。...
专家警告:粮食短缺是下一个全球健康危机 威胁等同于新冠
受新冠疫情,极端天气以及俄乌冲突持续等因素影响,近期全球粮食供应紧张愈演愈烈,粮食贸易保护主义盛行。一位全球知名卫生专家日前警告称,日益严重...
专家:粮食稳产和能源保供是保供稳价的重中之重
今年以来,国际形势发生许多变化,国际大宗商品价格再创新高。在国际大宗商品市场供求关系偏紧、不确定性增大的背景下,如何积极有效应对国际大宗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