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物价保持稳定有较多有利条件
5月16日,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回应下阶段物价走势问题时指出,我国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供给能力比较充足,保持价格稳定有较多有利条件。
付凌晖表示,和世界主要国家相比,我国市场供应总体是充足的,价格涨幅明显较低,4月CPI同比上涨2.1%,扣除食品和能源的核心CPI只有0.9%。在输入性通胀压力较大的情况下,我国价格保持稳定温和上涨相当不容易。从4月当月情况看,我国居民消费价格同比涨幅有所扩大,主要是食品价格由降转涨的影响。受到疫情影响物流成本上升,加之一些囤货需求增加,食品价格由上月的下降1.5%转为上涨1.9%,影响CPI上涨0.35个百分点。同时,受国际因素影响,部分能源价格涨幅较高,也助推了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扩大。
今年以来,在全球疫情和俄乌冲突持续影响下,全球能源和粮食价格供求关系紧张。供应链、产业链面临较大压力,初级产品价格高位运行,各国通胀压力显著上升。
谈及我国物价前景,付凌晖认为,尽管近期居民消费价格涨幅有所扩大,但总的看,我国商品和服务的市场供给能力比较充足,保持价格稳定有较多有利条件。
一是食品价格稳定有基础。我国粮食生产连续7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库存较为充足。稻谷、小麦两个口粮品种连续多年产大于需,有少量进口主要是品种调剂。玉米和大豆有一定进口量,会受到国际市场一定程度影响,但影响有限。今年以来,我国粮食生产形势持续转好,粮食价格保持稳定有较好基础。目前生猪产能比较充足,猪肉价格同比仍在下降,后期受生猪产能逐步调整影响,猪肉价格会有所回升,但是幅度有限。
二是能源供给稳定有保障。我国能源主体是煤炭,煤炭储量比较丰富,同时生产能力较强。随着煤炭先进产能逐步释放,有利于抑制能源价格上涨。
三是多数工业消费品供给能力充足。我国产业体系齐全、配套能力强,主要工业产品产量位于世界前列,为产品价格稳定奠定了扎实基础。
“此外,服务消费仍处在恢复之中,价格涨幅比较低,加之市场保供稳价力度在加大,总的看我国价格保持稳定有较好基础。”付凌晖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交通运输部:未发生本土疫情的地区客运服务全面正常运行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为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日前,交通运输部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新型冠状病...
工信部: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3万亿元逐渐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据测算,2021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3万亿元,逐渐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今日,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新闻发布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
两部门印发通知: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县域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县域统筹推进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拉动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动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重要工作...
ETF纳入互联互通资本市场跨境开放持续深化
4日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正式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53只沪股通ETF、30只深股通ETF及4只港股通ETF首批“尝鲜...
内地与香港货币互换升级 规模扩至8000亿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签署人民币/港币常备互换协议,将双方自2009年起建立的货币互换安排升级为常备互换安排,互换规模由原来的5000亿元...
国家发改委: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
记者4日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适时采取储备调节、供需调节等有效措施,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惩处捏造散布涨...
香港与内地利率互联互通 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人民银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金融管理局4日发布联合公告,开展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互换通”),进一步推...
胰岛素集采全国落地 中选产品平均降价近五成
7月4日,上海医药阳光采购网发布《关于本市做好第六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胰岛素专项)有关工作的通知》,宣布上海自即日起执行第六批国家集采(...
保供稳价政策效果显现 PPI同比涨幅回落
国家统计局1月12日发布的PPI(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指数)数据显示,2021年12月份,PPI同比上涨10.3%,环比下降1.2%。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