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监管亮剑!吓退投机炒作,大宗商品“退烧”

2021年06月23日 10:20 来源:新京报
分享: 微信

大宗商品“高烧”频频成为焦点后,严监管正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

近几个月,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涨幅明显偏离供需基本面,超出了恢复性上涨的合理范围。其中,5月上旬,国内商品期货部分黑色系品种创出历史新高价格。针对这一现象,监管几度公开发声,剑指哄抬价格等行为。仅5月,国务院常务会议就三次关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此后国家发改委等部门也通过保供、稳价等多种措施遏制大宗商品价格的不合理上涨。

5月中旬起,铁矿石、螺纹钢、沪铜等前期上涨较快的期货品种价格开始回落。新京报记者梳理看到,5月13日-6月22日,沪铜主力合约CU2107累计下跌12.63%,6月22日收盘价格基本回到本轮涨价前的水平。

监管频出手,市场开始降温?

自3月下旬开始,国内部分大宗商品期货品种价格不断上涨,其中,以能源化工、基本金属相关黑色系期货品种涨幅最为明显,包括螺纹钢、热卷、铁矿石、铜、动力煤、焦煤、焦炭、玻璃等。到了5月上旬,部分期货品种价格创历史新高。铁矿石期货主力合约一度涨至1300元/吨以上,螺纹钢主力合约最高突破6200元/吨,沪铜主力合约最高达到78000元/吨以上。

6月22日,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公告称,国家物资储备调节中心决定近期开始投放2021年第一批铝、锌、铜国家储备。

此前一天,国家发展改革委价格司与市场监管总局价监竞争局赴北京铁矿石交易中心开展调研,详细了解今年以来铁矿石交易及价格变化情况,并召开专题座谈会,研究做好铁矿石等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会议指出,国家支持铁矿石现货交易平台健康发展,鼓励相关市场主体依法合规交易,同时将密切关注现货交易价格变化,及时排查异常交易和恶意炒作行为,对达成实施垄断协议、散播涨价信息、哄抬价格、囤积居奇等行为将依法予以严厉处罚并公开曝光,维护良好市场秩序。

新京报记者梳理看到,一个月时间内,发改委已经数度提及大宗商品。5月23日,国家发改委、证监会等五个部门联合约谈了铁矿石、钢材、铜、铝等行业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重点企业。5月25日,国家发改委出台“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提出做好铁矿石、铜、玉米等大宗商品价格异动应对。

值得一提的是,5月12日、19日、26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三次关注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问题,并强调保供稳价,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

一系列举措之下,市场投机炒作开始降温,部分大宗商品,比如铁矿石、钢材、铜等商品价格出现了不同程度回落。

5月13日-6月22日共计28个交易日内,沪铜主力合约CU2107累计下跌12.63%,跌超9000元/吨,6月22日收盘价格已经回落至67350元/吨,基本回到本轮涨价前的水平。

同期内,铁矿石主力合约I2109跌14.81%,从1300元/吨以上回落至1100元/吨左右水平。螺纹钢主力合约RB2110跌超20%,从6200元/吨以上回落至4885元/吨,跌超1300元/吨,其间一度跌至4600元/吨左右,回到今年3月份的水平。热轧卷板主力合约从6700元/吨降至5153元/吨,跌超1500元/吨,累计跌幅近23%。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6月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中国大宗商品指数(CBMI)为100.2%,较上月回落3.1个百分点,指数在连续三个月上升后出现明显回落,且跌至近五个月内的最低点。各分项指数中,销售指数跌幅较大,其中一个原因是近期商品价格波动较大,引起部分终端需求进入观望阶段。

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严监管产生“立竿见影”的效果,这表明,前期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既有供需错位原因,也确实存在市场跟风炒作、甚至哄抬价格等背离基本面的现象。

PPI持续冲高,会否传导至CPI?

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已经影响到PPI(工业品出厂价格)。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5月份,我国PPI同比上涨9.0%,比上月同比涨幅进一步扩大2.2个百分点,创下13年来新高。

王青指出,5月PPI加速上行,仍主要受国际大宗商品涨价影响,同时,外围价格上涨叠加内需稳定恢复,对国内工业品价格也有较强拉动。前期大宗商品价格过快上涨,引发监管层高度重视。在保供、打击炒作等举措压制下,5月中下旬“黑色系”商品价格大幅下挫。但因前期冲得太高,加之原油、铜等国际定价大宗商品价格回落有限,所以5月国际大宗商品和国内工业品价格环比维持上涨,加之基数下沉,同比涨幅均有所扩大。

钢、煤等工业原材料价格急升,是否会导致国内出现普遍高通胀?从5月数据来看,当月全国CPI同比上涨1.3%,涨幅比上月扩大0.4个百分点,主要是去年价格变动的翘尾影响扩大所致,环比则出现回落。

王青认为,5月CPI同比涨幅仍属明显偏低水平,5月核心CPI环比涨幅回落至0.1%,显著低于同期PPI变化。这些都意味着近期PPI冲高对CPI的传导效应很弱。这背后是国内产能修复充分、民生商品供应充足以及居民消费需求恢复相对较缓。王青预计,短期内PPI和CPI走势分化格局将会延续,CPI低增速将为货币政策留下较大灵活操作空间,尤其考虑到6月之后PPI涨幅也将见顶回落。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提出,PPI向CPI传导不畅,与CPI结构具有一定关系。我国CPI构成中食品价格占较大比重,而食品价格又受猪肉影响较大。由于去年猪肉价格涨价较快,带动食品价格上涨,而今年猪肉价格回落,食品价格处于回落或小幅增长态势,对CPI形成拖累。

从下一阶段来看,温彬认为,随着全球疫情整体向好,大宗商品供给有望得到修复,但经济复苏加快导致的需求也会相应增加,我国已经采取大宗商品保供稳价措施,部分大宗商品价格已有回落,预计PPI涨幅接近顶端。非食品价格或有所上涨,但食品价格会对CPI继续形成拖累,PPI向CPI的传导阻滞仍会存在。

未来供需变化如何影响市场?

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分析称,进入6月份,传统淡季来临,供需基本面又将迎来新的变化。一方面,随着天气变化,全国各地需求强度季节性减弱,尤其南方地区将迎来雨季,终端需求会受到明显抑制。另一方面,近期价格逐步回归理性,企业生产利润被大幅压缩,停产、减产意愿增强,叠加区域电力吃紧,环保施压,商品产量很难持续增长,后期供给端压力也将继续有所减轻。整体来看,6月份供需两端存在进一步转弱的迹象,市场将会迎来全面考验,商品价格或将进入涨跌两难的境地,震荡反复为主。不过,随着价格回归合理,前期被积压的需求或有一定释放,短期内市场仍具备支撑基础。

王青预计,考虑到监管趋严将对大宗商品价格非理性波动形成较强的抑制作用,短期内再现前期快速上冲局面的可能性不大。6月以来,受全球经济复苏态势明朗以及发达国家夏季出行高峰来临推升需求预期影响,国际原油价格高位上行,已冲破70美元/桶。后续OPEC+和美国页岩油产量增长前景,以及美欧经济修复进度这一对供需关系,将是主导国际油价的决定性因素,短期看国际油价仍有进一步上行空间,但突破80美元/桶的支撑不足。此外,前期上游涨价通过成本压力向中下游传导的过程还将继续,但若终端需求配合不力,传导过程仍将缓慢。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付凌晖6月16日曾表示,今年以来,随着疫苗接种的扩大,国际疫情形势总体改善,加上部分发达经济体财政金融强刺激政策,美欧等部分发达经济体通胀上升。5月份,美国CPI同比上涨5%,其中核心CPI上涨3.8%;欧元区CPI同比上涨了2%,均创近期新高。受到经济周期、经济结构和宏观政策等因素影响,各国的价格变化并不完全同步,从我国的情况看,价格保持稳定还是有较好的条件。当然也要看到,近期由于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带来PPI涨幅明显扩大,对原材料部分领域的价格较快上涨要引起重视,要加强市场调节,缓解企业的成本压力,促进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监管剑指大宗商品涨价

5月10日

三家交易所出手,调整涨跌停板或交易手续费。

5月14日

唐山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改委、工信局就钢铁价格联合约谈全市钢铁生产企业。约谈要求各钢铁生产企业严格执行相关价格法律、法规,加强自律,守法经营,不得相互串通,不得捏造、散布涨价信息,自觉维护钢材市场价格秩序和公众利益。

5月12日、19日、26日

国务院常务会议三次关注大宗商品价格快速上涨问题,其中

5月26日的国常会强调保供稳价,打击囤积居奇、哄抬价格等行为。

5月23日

国家发改委、证监会等五个部门联合约谈了铁矿石、钢材、铜、铝等行业具有较强市场影响力的重点企业。

5月25日

国家发改委出台

“十四五”时期深化价格机制改革行动方案,提出做好铁矿石、铜、玉米等大宗商品价格异动应对。

6月17日

国家发改委政研室副主任、新闻发言人孟玮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对大宗商家价格快速上涨现象,国家发改委会同有关部门推出多种举措,包括加强供需双向调节,开展大宗商品市场监管,纾解市场主体生产经营困难。

6月22日

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发布公告称,国家物资储备调节中心决定近期开始投放

2021年第一批铝、锌、铜国家储备。其中第一批锌销售总量为3万吨,第一批铝销售总量为5万吨,第一批铜销售总量为2万吨。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顾志娟

(责任编辑:CF00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2023年油价还要涨!高盛:现在说通胀见顶为时过早

高盛全球首席股票策略师Peter Oppenheimer周四表示,市场认为通胀已经见顶的乐观情绪是错误的,因为2023年能源成本可能飙升,可...

来源:财联社

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美尔雅期货被罚款47万元

日前,中国人民银行武汉分行发布一则行政处罚信息公示表显示,美尔雅期货有限公司(“美尔雅期货”)因“未按规定履行客户身份识别义务;未按规定报送...

来源:蓝鲸财经

布油料将升至110美元!摩根士丹利:明年油市面临七大不确定性

摩根士丹利在上周五在一份报告中表示,2023年全球石油市场将面临七大不确定性。该公司的基准情境预计在明年一季度末之前,石油市场的供应将略微过...

来源:财联社

加拿大进口菜籽到港延迟 食用油成本压力又来袭?

近期加拿大进口菜籽陆续到港,但到港时间略晚于市场预期,当下菜油供需压力暂未得到缓解,菜油现货价格再次攀升,部分地区菜油价格突破1.4万元/吨...

来源:财联社

全球铜库存将只够用2.7天!大宗巨头警告库存告急 铜价有望重拾涨势?

全球最大大宗商品交易商之一托克集团警告称,全球铜库存已降至危险的极低水平:可能只够全球消费2.7天。...

来源:财联社

小摩:明年国际油价或升至150美元 投资不足恐致未来10年供应吃紧

摩根大通全球能源策略主管Chrisstyan Malek周三警告称,石油价格明年可能飙升至每桶150美元,该行业投资不足或意味着未来十年供应...

来源:财联社

大热过后大难临头 大宗商品市场正遭遇一场流动性危机?

在今年上半年,一路疯狂上涨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令不少商品交易员们坚信,今年将是一个大宗商品市场的“大年”。然而,随着时光逐渐步入三季度尾声,...

来源:财联社

信任危机仍未解除 伦金所7月镍交易量下滑超40%

对伦敦金属交易所(LME)而言,3月“妖镍”风波的冲击影响深远,该交易所的镍交易量7月下跌了40%以上。...

来源:财联社

巴克莱下调布伦特油价预期 预计近期原油供应可能出现过剩

巴克莱周二(16日)将其对2022年和2023年布伦特原油价格的预测下调了8美元至每桶103美元。该行预计,由于俄罗斯供应存在“弹性”,近期...

来源:财联社

跌至90美元,对经济前景担忧致国际油价震荡下跌

国际油价缘何持续下行?国际能源署日前发布的8月月度石油市场报告显示,原油供应增加和市场担忧世界经济前景是国际油价从今年6月峰值显著回调的主要...

来源:新华社

绝地逆袭!WTI原油创4月来最大单周涨幅 后市有望续涨?

在国际原油价格上周一度跌至近六个月低点后,本周强势反弹,料创下四个月来最大单周涨幅。...

来源:财联社

2023年油价稳居100美元上方?美银:这两种情况才能扭转高油价

在近期回调的背景下,美银分析师预计,国际油价将在2023年继续保持在100美元上方,除非经济衰退加剧或俄乌冲突得到解决。...

来源:财联社

高盛:大宗商品市场“超级飙升”条件已经具备

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眼下或许正处于15年来从未如此紧张的阶段。高盛(Goldman Sachs)大宗商品研究主管Jeffrey Currie周三...

来源:财联社

国家发展改革委:保持大宗商品市场监管高压态势

紧盯重点大宗商品市场供需和价格走势,加强监测分析研判。保持市场监管高压态势,加大期现货市场联动监管力度,严厉打击捏造散布涨价信息、囤积居奇、...

来源:新华社

大宗商品暴涨引发滞胀忧虑,全球证券类风险资产压力倍增

当前市场的交易逻辑已经发生变化,从一开始的避险到担心通胀甚至增长趋弱的滞胀。...

来源:蓝鲸财经

“鹰王”讲话叠加大宗商品涨价潮:股债平静行情下暗流涌动?

由于大多数西方市场周一依然处于复活节假期,隔夜欧美时段全球市场的交投整体较为清淡,美债和美股全天的波动均有限。...

来源:财联社

发改委:下一步将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

发改委表示,下一步将全力做好大宗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密切跟踪大宗商品市场和价格走势,持续加强监测分析,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及时研判形势、及早应对...

来源:财联社

原油、金属、农产品连续下跌 大宗商品牛市终结?还能配置吗

今年前五个月在各类资产中一枝独秀的大宗商品,6月中旬开始经历了集体回调。...

来源:新京报

从能源到金属再到农产品:大宗商品市场将迎“动荡之夏”!

今年,全球大宗商品市场毫无疑问度过了一个异常动荡的上半年。而随着时光步入7月,从能源到金属再到农产品,更多的“风暴”料将在今夏进一步酝酿……...

来源:财联社

下半年首场市场“风暴”杀至:美债收益率倒挂、大宗商品暴跌

昨夜汇市和商品上演的凄惨景象,令许多市场人士深感窒息;而关键美债收益率曲线的再度倒挂,更是令经济衰退的刺耳警报被彻底拉响…… ...

来源:财联社

矿业“两拓”双双警告:需求逆风下 大宗商品市场将更加动荡

继矿业巨头力拓(Rio Tinto Group)上周五发出“逆风警告”之后,其竞争对手必和必拓集团(BHP Group)周二指出,因成本飙升...

来源:财联社

大热过后大难临头 大宗商品市场正遭遇一场流动性危机?

在今年上半年,一路疯狂上涨的全球大宗商品价格,令不少商品交易员们坚信,今年将是一个大宗商品市场的“大年”。然而,随着时光逐渐步入三季度尾声,...

来源:财联社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