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眼花缭乱的双十一之后,这届的双十二“静悄悄”

2021年12月14日 10:15 来源:财联社
分享: 微信

财联社|新消费日报(研究员 梁又匀)讯,作为今年最后一场大促,这届双十二遭遇了“寒潮”。

与长达一个月的双十一购物节相比,不论是天猫淘宝、京东、苏宁、拼多多、抖音、快手等新老电商平台,还是线下的商超,双十二的营销力度、品牌促销力度甚至是消费者热情,都显得有些“后劲不足”。

不但各大电商没有公布相关数据,双十二狂欢节的“赛场外”状况也越来越多。

无论是双十一头部主播销售额引起各方热议、欧莱雅折扣差异事件,还是雪梨淘宝店铺在双十二当天遭到封禁,同时还有更为深远的腾讯阿里平台互联互通,都为今年的双十二以及未来增添了几分不确定性。

随着消费者对电商营销越来越疲劳,消费观念越来越理性,双十二的意义,也变得鸡肋。

冷淡的双十二

此前的双十一,各大平台早在10月20日就开启了预售,提前了21天。

商家们早已习惯在10月中旬提前备货,为即将到来的双十一做准备。而真正让人明显感到不同的是,电商主播将双十一的宣传重点放在了10月20日的全平台预售上。而这个日期,相较于2020年11月1日的预售日期,还要早了11天。

伴随着主播们专门准备的宣传“小课堂”还有SKU多达几十页的excel购物清单,以及挖空了心思投入自播大潮的各大品牌,这届双十一的期待值已被提前拉满。预售开卖前,有大批消费者熬夜研究购物清单。

10月20日晚,李佳琦在直播间敲响小锣,一夜之间,其直播间的销售额突破百亿元。有数据显示,薇娅的销售额也超80亿元。当晚,全平台单品累计销售额上亿的商品多达几十款。

直到11月11日收官,“狂欢”的气氛始终围绕着商家和消费者们。

但相较于今年双十一提前一个月的“亢奋”营销,这届双十二似乎并没有翻出什么水花。

尽管京东、淘宝在11月25、26日分别放出了今年双十二大促的折扣安排以及活动持续时间。京东促销活动预热稍早,但也直到12月4日才上架“满300减40”优惠活动。拼多多从12月6日起,才开始派发针对农产品的大额补贴。

淘宝商家则等到12月7日,才终于挂出“满199减25”的折扣标签,天猫更是拖到12月10日才挂出“满200减20”的优惠,距离双十二开售仅剩3天。

据媒体报道,在重庆、扬州等地的线下商场,尽管正值周末,但比起双十一的火爆,双十二不论从人流量、整体折扣力度都“低调”了不少。有商场店主甚至直言,双十二折扣力度比双十一差,现在线上交易已经达到了全渠道1/3的额度。

不过也有部分线下门店通过折扣带动了销售额的增长。在上海,盒马生鲜、苏宁易购等线下门店都做了较大的促销活动,有不少门店还叠加了周年庆优惠,但总体来看并没有出现大排长龙的景象。

双十二当晚,李佳琦、薇娅直播间的观看人数平均仅为2000万左右,仅比日常直播人气高500万左右。而此前双十一预售当天,两位头部主播的平均播放量甚至突破2亿次。

相比于双十一预售“淘宝崩了”冲上微博热搜榜首,纵观整个双十二活动期间,仅有“双十二退货”这一个话题曾登上热搜榜,落差明显。

消费者趋于理性,双十二已成鸡肋?

往年双十一与双十二相辅相成,电商平台们为了双十一的热度维持到年底,最终选择在12月12日再造一个购物狂欢节。

相比起往年,今年的双十一拥有更多“花样”,但并没能将热度维持到双十二。

由于销售周期更长、营销攻势猛烈,2021年双十一天猫累计成交金额5403亿元,同比增长8.45%;京东累计成交金额3491亿元,同比增长28.58%。

当热度退去,复盘时,不少商家都感到电商数据表现并不如想象中的高。

双十一第一波预售结束后,一位消费品电商负责人就表示,销量大头会在第一波消化,整体的量级很一般。对于不少品牌而言,双十一连轴转的投入成本,已无法带来翻倍或是50%以上的增长。品牌们连续“赔本赚吆喝”的事今年似乎变得更加普遍。

显然,以往电商平台宣传的双十一、双十二的双倍快乐在今年未能实现。

“流量效应见顶,各种花样都没办法带来明显增长。”一位阿里人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也坦言深感压力。

据申万宏源研究数据显示,2019年阿里巴巴获客成本约800元/人,到了2020年获客成本猛增至近1500元/人,2021年上半年获客成本进一步攀升至1600元/人。尽管京东、拼多多获客成本依旧较低,2021年上半年维持在每人400元左右,但也在以较快的速度逐年攀升。

11月底,有媒体爆出,某品牌方支付了6万元的“坑位费”,实际销售额却只有397.2元。而此前直播间虚假下单,事后退货,导致品牌损失惨重的案例也有不少。

有限的流量引发了品牌们的内卷,不论是争抢头部电商主播推销资格的“坑位费”,还是活动期间的渠道推广费用,成本都在持续攀升。有的品牌已着手开拓私域流量。

在品牌、平台围绕流量展开博弈的同时,顾客显然有些“消费疲劳”,消费习惯也越来越趋于理性。

双十二当天,从微博调查问卷来看,在消费态度上选择“不需要,双十一买够了”的网友占比更大。

更有消费者直接向新消费日报表示,这次双十二并没有下单,一方面是因为双十一已经把预算花完了,另一方面也因为这届双十二的满减力度并不是很优惠。

在双十一买了不少化妆品和衣服的小吴对新消费日报表示,尽管双十一买过了,但是双十二还得“查漏补缺”,这次买得更多的是刚需用品,例如卷纸和牛奶。但是,自己并不会像双十一那样长期蹲守直播间下单。

李佳琦薇娅联手卖出200亿元的双十一,似乎已是今年电商圈最后的狂欢。

(责任编辑:CF00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中炬高新与宝能争端再升级发生“严重的群体性治安事件”

本月以来,宝能与中炬高新的争议在持续升级中。...

来源:中华网财经

印度拒绝比亚迪10亿美元建厂提议

比亚迪曾于2007年进入印度市场,为手机制造商生产电池和零部件。...

来源:中华网财经

顺丰扭亏为盈 完成H股全流通备案

有望成为独立第三方即时物流盈利第一股。...

来源:中华网财经

四川长虹换帅 柳江接替30年老将赵勇

柳江去年10月调任长虹集团...

来源:中华网财经

顺丰同城上半年扭亏为盈,嘉里物流营运水平重返疫情前

顺丰控股中期业绩预告显示,新业务逐步贡献利润。...

来源:蓝鲸

菜鸟直扑顺丰京东搅动快递江湖

明面“抄作业”。...

来源:北京商报

世界杯开赛在即,双十一彩电市场迎来消费热潮

随着双十一进入高潮期,家电市场换新热度持续高涨。在消费补贴、场景升级、直播带货的带动下,海信全品类产品在苏宁易购渠道迎来热销。恰逢世界杯开赛...

来源:中华网财经

“双十一”来了,市场监管总局发布六类产品消费提示

​大风天气时需谨慎使用燃气热水器,电热水器注意防止空烧;在使用带有金属镀层的美容仪时,应先在手上试用,无不适感后再用于面部……“双十一”前夕...

来源:新京报

2022年双11观察:消费复苏活力显现 实体经济韧性增强

线上线下消费增长活跃,“数”“智”赋能亿万商家,全球跨国企业仍为中国大市场“着迷”……透过“双11”这扇窗,可以窥见中国经济的韧性和活力。...

来源:新华社

国家邮政局:双11当天全国快递处理量达5.52亿件

国家邮政局监测数据显示,11月1日至11日,全国邮政快递企业共处理快递包裹42.72亿件,日均处理量是日常业务量的1.3倍。其中11月11日...

来源:新华社

1元买一间房,最高送10年物业费,双11成买房节,有楼盘直接打骨折

疫情影响下,线上营销逐渐成为众多房企的日常营销手段。2020年天猫好房成立后,房产也登上电商平台、参与双十一的狂欢,抽锦鲤、送物业费、送车位...

来源:时代财经

双11平台数据隐身,商家仍为销售额拼命:通宵直播卖货

​双11的战报再次缺席零点的狂欢时刻。同时退出双11气氛组的,还有连续举办7年的双11天猫晚会。10月24日,天猫和京东两大平台默契地表示,...

来源:时代财经

双十一期间,门店5万元以上高端家电销售环比增长139%

近年来,套系化、高端化、智能化家电受到关注。...

来源:新京报

双十一用户搜索热度前三品类分别是冰箱、洗衣机、空气炸锅

​近年来,空气炸锅、咖啡机、洗地机等品质家电热度居高不下。...

来源:新京报

“真假”双十一:“先涨后降”的促销套路

今年双十一期间,波司登羽绒服“假打折”风波再度引发公众对“虚假促销”话题的讨论。近期,多名消费者反映,多家电商平台的商家存在“先涨后降”的套...

来源:新京报

中消协:“双11”快递服务、直播销售乱象等被吐槽

监测数据显示,以往电商大促“套路渐欲迷人眼”“规则难倒尾款人”的乱象有所改善,舆情对今年“双11”电商平台简化促销规则、提升消费体验的营销向...

来源:新京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