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小心!骗子盯上你的保单,这样操作有非法集资风险

2021年12月23日 10:01 来源:北京商报
分享: 微信

继退保理财、退旧投新之后,保单贷款又被不法分子玩出了新花样。12月21日,山西省保险行业协会发布的风险提示信息显示,有保险代理公司业务人员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以办理“保单分红补偿”名义,诱导保险消费者办理保单贷款业务。

业内人士指出,保单贷款频频被不法分子利用,一方面是因为寿险保单价值高,另一方面,部分消费者分不清退保和保单贷款,容易被高收益投资诱导,也让不法分子钻了空子。防范保单贷款诈骗,不仅需要消费者自身修炼“火眼金睛”,保险公司也应通过一些技术手段,加强退保和办理保单贷款的风险提示。

退保理财、贷款分红,保单贷款诈骗花招频频

所谓保单质押贷款,又被称为“保单贷款”,是指人身险公司按照保险合同的约定,以投保人持有的保单现金价值为质押,向投保人提供的一种短期资金支持。

保单质押贷款是基于保险主业的一项附属业务,保险公司开设保单贷款,本意是便利投保人,为投保人开展保单增值服务。

但保单贷款给投保人提供资金支持的同时,也被不法分子盯上,“退保理财”“保单贷款分红”等保单贷款诈骗手段套路层出不穷。

12月21日,山西省保险行业协会发布“关于警惕‘保险分红’骗局的风险提示”指出,有未取得“经营保险代理业务许可证”的某保险代理公司业务人员冒充保险公司工作人员,以办理“保单分红补偿”的名义,诱导保险消费者办理保单贷款业务。消费者贷款到账后,该代理公司业务人员将贷款本金划转至其指定账户,与消费者签订《分红服务协议》,提供资金托管服务,并承诺按期分红。目前,该代理公司因涉嫌非法集资,已被公安经侦支队联合相关部门予以取缔。

不法分子具体是如何操作的?此前北京银保监局公布的典型案例显示,保险消费者张女士被自称某保险公司工作人员邀约参加老客户回馈活动。见面后,该不法分子以按照保单回馈现金为由,骗取张女士身份证、银行卡和手机号码等信息。此后,张女士仅在前4个月收到相关机构小额转账,后续便无法再与该不法机构及其工作人员取得联系。之后,张女士被保险公司提示偿还保单借款,才发现上述机构并非保险公司,不法分子为张女士办理了保单贷款,而张女士配合做了短信验证、人脸识别等验证操作,造成了资金损失2.9万元。

除了“保单贷款分红”,不法分子诈骗的手段还有“退保理财”。今年3月,北京银保监局发布的风险提示显示,一些不法分子名义上为消费者办理退保,实际是抵押保单办理贷款,再诱骗消费者以贷款资金购买所谓高收益理财产品后“跑路”,给消费者造成经济损失。

为何利用保单贷款诈骗的行为层出不穷?一资深保险从业人士指出,无利不起早,一些年金险、终身寿险等产品保单价值高达几万元、十几万元,被骗子盯上是不难理解的。

消费者为什么容易上当受骗?首都经贸大学保险系副主任李文中认为,一方面是因为部分消费者不清楚退保和保单贷款的区别,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点以帮助退保的名义实际在保险公司平台上操作申请保单贷款。二是消费者对金融市场不熟悉,希望获取高的投资收益。不法分子利用这一点,许诺高收益,让消费者办理保单贷款进行投资,最后卷款潜逃。

保单贷款规范管理已在路上,消费者也需加强金融知识储备

察觉到保单贷款的风险,银保监会对于保单贷款的规范管理已在路上,2020年10月,银保监会发布《人身保险公司保单质押贷款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并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

《管理办法》强调,保单质押贷款金额不得高于申请贷款时保单现金价值的80%。保险公司在签订贷款协议时,应要求投保人如实告知贷款用途,并进行记录。投保人不得违反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规定,将所借款项用于房地产和股票投资,不得用于购买非法金融产品或参与非法集资,不得用于未上市股权投资。

对于不法人员以“分红补偿”名义诱导保险消费者办理保单贷款,山西省保险行业协会提醒广大保险消费者,对此类行为应保持高度警惕,一是要注意保护个人信息,切勿将身份证、银行卡、保险合同等信息告知他人,更不能轻易将保险合同转交他人。二是树立正确的保险意识,及时核实相关机构经营资质,切勿轻信不明身份的非法机构或个人。三是理性认识保单贷款业务,警惕非法集资风险。

消费者该如何防范花招频出的保单贷款诈骗?李文中认为,消费者应加强学习,让自己具备基本的经济金融知识,明白退保与保单贷款之间的区别,收益与风险之间的关系。金融投资只追求合理收益,不追求明显高于市场正常水平的收益;只能闲钱理财,不能贷款投资,借鸡下蛋。

同时,李文中指出,保险公司也要加强消费者教育引导,让消费者对保险和金融投资的差异有基本认识,树立健康的投保与投资观念。还可以采用技术手段,加强退保和办理保单贷款的风险提示,例如在消费者于互联网平台自助办理相关业务时增加醒目的风险提示,并强制停留时间。

北京商报记者 陈婷婷 实习记者 李秀梅

(责任编辑:CF00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横琴人寿20亿元投资资产违约,中植集团所持部分股权被冻结

公司称已计提必要减值。...

来源:蓝鲸

中汇人寿登场“国家队”接盘问题险企

有“保险最后一道防线”之称的保险保障基金两度发挥了兜底作用。...

来源:北京商报

中国寿险&财险科技应用高峰论坛2023 将于7月在北京召开

2023年,是社会环境全面恢复,“拼经济”成为主旋律的一年,保险企业会更加关注业务的可持续发展。2023年,是保险公司通过数字化提升服务和效...

来源:中国寿险

一年罚没2.3亿元 保险业缘何一再“跑偏”

2022年,监管部门持续对保险业各类乱象重拳出击。...

来源:北京商报

谁来挽回流失的惠民保用户

“如果出险了,惠民保能赔的其他保险也能赔。”“惠民保仅是临时‘踏板’,来年我打算配置百万医疗险。”一度成为顶流的惠民保,开始被“用脚投票”。...

来源:北京商报

新能源车险周年记:保费涨、高赔付难题待解

12月27日,新能源专属商业车险落地满一周年。...

来源:北京商报

频踩雷陷亏损 北部湾财险又遇国企股东出走

在经历了保费下滑、转盈为亏、增资“搁浅”等困境之后,北部湾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又面临国企股东拟出售股权离场的情况。...

来源:北京商报

中水渔业再次出让华农保险11%股权,多险企股权转让“遇冷”、保险牌照“不香了”

曾经大热的保险牌照一朝遇冷,但却并非意味着价值缩水,伴随着市场环境优化,以及转型成效浮现等多重因素,据行业预计,止跌回升将是未来趋势。...

来源:蓝鲸财经

富贵“险”中求?理财型保险并非“万金油”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大面积亏损,对于选择基金的理财用户而言,“跌跌不休”成了常态,昔日的热门产品如今却成了“烫手山芋”。...

来源:北京商报

“持牌”蔚来再收购一家保险经纪公司,造车新势力提速”涉险”聚焦服务生态

新能源汽车电子化技术的覆盖率相对更高,其在数据的集中度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如针对驾驶员的驾驶习惯等,更易进行风险指标的收集与建模,布局车险,正...

来源:蓝鲸财经

工银安盛人寿“转型功臣”辞任董事长,前三季度出现亏损

近日,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工银安盛人寿”)公告称,因工作变动原因,马健已向董事会递交书面辞呈,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职务。截至...

来源:时代在线

五大上市险企前11月揽收保费2.4万亿元

当前,上市险企“开门-收官”策略明显分化,预计侧重备战开门红的险企短期利好NBV边际改善。 ...

来源:蓝鲸财经

北京普惠健康保将赔付新冠重症2万元

北京普惠健康保项目组共同研究决定,将向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参保人赠送新冠病毒保障责任。...

来源:北京商报

多家保险公司股权遭拍卖,股权交易遇“寒潮”

​不同于几年前资本对于保险牌照的狂热,如今,一家保险公司的股权转让项目,要经历更长时间才能得寻找到合适的“接盘方”。...

来源:蓝鲸财经

感染风险骤增,多款新冠险下架,业内:保司理赔压力大

​近日,此前一度“走红”的防疫保险产品遭多家保险公司下架。此外,最近也有不少曾经购买过防疫险产品的消费者开始咨询如何理赔。不过,理赔的过程较...

来源:时代财经

2020年查处非法集资7500余起 涉案金额3800余亿元

记者从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办公室获悉,2020年全国共查处非法集资案件7500余起,处置非法集资存量案件三年攻坚战办结存量案件1.1万起...

来源:新华社

​非法集资案细节曝光:中兴通讯原工会主席诈骗21亿元获刑28年

日前,裁判文书网公布的一份刑事裁定书,让何雪梅再度进入公众视野。...

来源:时代财经

老龄办联合三部门发布养老领域非法集资风险提示

近期,一些机构和企业以“养老服务”“健康养老”等名义,以“高利息、高回报”为诱饵实施非法集资活动吸收老年人资金,给老年人造成严重财产损失和精...

来源:新华社

联璧金融案顾国平被判无期徒刑,0元购骗局致110万人损失120多亿

8日上午,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依法公开宣判被告人顾国平、侬锦、陈雨、朱军、王晶晶、张冀敏集资诈骗一案,对顾国平以集资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

来源:中华网财经

涉案金额157亿余元 “联宝”非法集资案一审宣判

2021年12月27日,扬州市中级人民法院公开宣判“联宝”非法集资案,对被告人欧年宝以集资诈骗罪判处无期徒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

来源:新京报

新修改非法集资刑事司法解释发布:涉网贷、虚假广告等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已于2021年12月30日由最高人民法院审判...

来源:最高法网站

新增虚拟币、网络借贷 非法集资行为方式扩围

2月24日,最高人民法院发布《关于修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非法集资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的决定》(简称《解释》)...

来源:北京商报

银保监会:紧盯养老、投融资等重点领域稳妥有序出清风险

4月21日据银保监会官网消息,近日,2022年处置非法集资部际联席会议以电视电话形式召开。...

来源:人民网

银行“直存”的生意陷阱:存非法集资、诈骗风险隐患

央企国企贴息、银行“直存”、100万元存一年最高能拿9万元利息……这样的赚钱方式你信吗?...

来源:北京商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