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红“隔离险”真能一天赚两百?理赔存在诸多限制
“隔离能躺赚”“只要9.9块”“新冠隔离一天发200元”……随着疫情防控形势严峻,部分保险公司推出的隔离险因方便买、价格低在社交平台上收获了一大波流量。但现实远不如想象的美好,不少消费者吐槽,隔离险赔付条件难触发,甚至直呼:不要看广告,要看疗效。
月均保费六至十几元
所谓隔离险,是指投保人若在保障期内因为新冠疫情而被隔离,则可在隔离期内享受津贴补助的新型特色保险产品。
当前,市面上常见的隔离险往往是一年期以内的意外险。目前,包括复星联合健康险、华泰财险、现代财险、众安保险、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太平财险等保险公司在内的多家保险公司都推出了相关产品。
北京商报记者梳理发现,这些产品月均保费六至十几元不等,隔离津贴从150元/天到1000元/天不等。保费不到一杯奶茶的价格,隔离在家就能日赚百元,不免让人心动。虽然各家产品的保险责任、保障范围、保障期限各不相同,但是大部分社交平台均出现以“隔离赔付、隔离躺赚”等词汇作为吸睛点。
银保监会副主席梁涛曾表示,为防止侵害消费者权益,银保监会禁止保险公司开发专属新冠肺炎保险此类单一责任产品,防止出现以疫情为营销噱头炒作保险产品。
但这些产品并不是仅仅针对隔离和感染新冠肺炎的产品,而是以意外险为主险产品,将隔离、感染新冠肺炎等责任包含其中。不过营销人员在推介产品时,往往将“隔离获赔”作为卖点来宣传。
理赔存在诸多限制
北京商报记者发现,保险公司的隔离险在售界面中,“最高赔付500元/天”以较为醒目的字体吸引着消费者,让消费者感到“买到即赚到”。
不过,北京商报记者仔细阅读各家产品条款发现,各家产品在理赔方面设置了一定门槛,需要达到一定条件才能获赔,关于隔离险的理赔纠纷也频频发生。
如一位用户在某社交平台发帖表示,他在2021年10月26日投保了复星联合健康险的“爱无忧意外伤害保险”,10月27日出发去重庆,11月2日回来后被社区要求至酒店隔离,在隔离结束后上报理赔,却收到了拒赔通知书,被告知因主动前往中高风险地区拒绝理赔。
也有投保了某保险公司隔离险的投保人吐槽道,“隔离险是智商税,投保了隔离险,必须整个区或者全市变成中高风险,抑或是成为密接才可以理赔,而现在的防疫政策下,很少有全市或者全区变成中高风险的情况了”。
为弄清楚市面上隔离险产品的保险责任和除外责任,北京商报记者逐一拨打了承保公司客服电话进行详细咨询。发现目前市面上的产品可以分为两大类。
一类是仅针对交通工具密切接触导致隔离的产品,如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的“全民疫保通意外险(互联网专属)”、华泰财险推出的“华泰抗疫保”。这两款产品理赔条件是,当被保险人必须在乘坐交通工具(如火车、轮船、飞机、公交车等)时,同行乘客有新冠核酸检测为阳性的,投保人被相关部门要求进行集中隔离的,可获得一定赔偿。
另一类则是不限制是否乘坐交通工具,只要被保险人与确诊病例发生密切接触,被要求集中隔离可获赔的产品,目前市面上在售的产品有现代财险推出的“现代财险爱无忧意外险”、众安保险推出的“众安爱无忧意外险”、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的“防疫绿码通意外险”、太平财险的“太平畅无忧”、众安保险的“新冠隔离津贴险”。
据客服介绍,北京商报记者发现这些产品赔付责任主要为:同新冠肺炎确诊病例密切接触,被政府或防疫部门要求进行强制集中隔离的,可获赔150-1000元不等的隔离津贴。并且,所有产品的赔付责任都不包含“次密接”情况。
对于居家隔离的情况,只有众安保险推出的“众安爱无忧意外险”,当被保险人处于中高风险地区,被要求居家隔离且有政府或防疫部门出具的证明材料时,可获赔隔离津贴。其余产品均没有将居家隔离纳入保障范围。
上述保险经纪销售总监分析指出,有的公司可以做到集中隔离或者居家隔离都能够赔付,但有的公司只能赔集中隔离,这是一个公司对于产品经营风险的不同考量。毕竟保险公司作为商业公司,一个基本的前提逻辑就是不能赔本。
应再三确认条款
对于消费者吐槽隔离险理赔条件难触发,甚至出现理赔纠纷,在上述保险经纪销售总监看来,一般消费者在选择产品上可能还是有专业的隔阂,单纯看到标题或者粗略地浏览之后就下单,在投保的时候就会埋下一些隐患;此外,有的公司在赔付的时候,也会有一些单证上的要求,比如隔离文件的开具,比如需要明确隔离者的名字和身份证号等,这些手续上的繁琐,可能也会带来一些客户的不理解。
那么,消费者在购买隔离险产品时要注意什么?资深精算师徐昱琛表示,一是要注意触发理赔的条件和购买的要件,比如投保人所在地不能已经是中高风险地区,也不能是投保人主动去已经公布的中高风险地区。二是要准备理赔流程需要提供的文件。北京商报记者了解到,隔离险理赔申请材料包括当地有关部门出具的强制隔离日数和地点的证明文件等。
由于“隔离险”属于创新型保险,为了使投保到理赔的流程顺利进行,徐昱琛建议,对于保险公司来说,一是触发理赔的条件要更明确,比如针对密接人群,根据我国现行管控中的“次密接”,会要求进行14天左右的隔离或者管控。那么,这类被保险人能不能理赔,是需要保险公司来进行明确的。二是隔离险理赔的流程或者文件要尽可能方便于投保人,尤其是隔离证明文件,相关部门能够指导消费者简单、方便地获取相关文件,使得理赔更顺畅。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人保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苏新发接受监察调查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人民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纪检监察组、河北省纪委监委消息:人保投资控股有限公司原党委委员苏新发涉嫌严重违法,目前正在接...
因诱导代理人违背诚信义务等,太平人寿保险被罚13万
银保监会双鸭山银保监分局消息,太平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因诱导保险代理人进行违背诚信义务的活动等,连收两张罚单共被罚人民币13万元。...
连收七张罚单!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因理赔资料不真实等被罚265万
银保监会双鸭山银保监分局消息,阳光农业相互保险公司因未严格审核下辖保险社投保资料真实性,导致承保、理赔资料不真实等,连收七张罚单共计被罚人民...
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办法发布,明确委托投资适用主体和投资范围
为进一步规范保险资金委托投资行为,强化保险机构主体责任,防范委托投资风险,中国银保监会对《保险资金委托投资管理暂行办法》进行修订完善,形成...
银保监会:拓宽保险资金可投资金融产品范围,落实主体责任
为进一步优化保险资产配置结构,提升保险资金服务实体经济质效,防范投资风险,近日中国银保监会修订发布了《关于保险资金投资有关金融产品的通知》。...
银保监会:保险资金投资金融产品上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120%
保险集团(控股)公司和保险公司投资金融产品的,应当符合以下条件:(一)上季度末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不得低于120%。(二)经公司董事会或者董事...
2021年互联网财产保险保费收入862亿元,同比增长8%
保险业协会以2021年全行业70余家公司的互联网财产保险月度监测数据为基础,组织多家保险公司骨干力量,深入分析2021年互联网财产保险发展的...
银保监会:截至3月末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累计支付赔款7037万元
据银保监会官网消息,近年来,银保监会指导保险业积极作为,加快推进巨灾保险工作。截至2022年3月31日,地震巨灾保险共同体累计为全国1674...
拒绝公众使用现金购买车险,长安责任保险沭阳支公司被警告并罚款
5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拒收人民币现金处罚情况,其中,长安责任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沭阳支公司拒绝公众使用现金购买车险,对单...
拒绝公众使用现金购买保险,平安人寿宁乡支公司遭处罚
5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拒收人民币现金处罚情况,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宁乡支公司拒绝公众使用现金购买保险,对单位...
人保财险孝昌支公司拒绝公众使用现金支付保费被警告并罚款
5月13日,中国人民银行披露2022年第一季度拒收人民币现金处罚情况,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孝昌支公司拒绝公众使用现金支付保费,对单位...
因虚构中介业务套取费用等,浙商财险连收两张罚单共被罚22万
据银保监会消息,浙商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因虚构中介业务方式套取费用等连收两张罚单,共计被罚人民币22万元,涉两处支公司。...
虚列会议费等套取费用,平安人寿邢台支公司被罚30万
银保监会邢台银保监分局消息,中国平安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邢台中心支公司因虚列会议费、招待费套取费用,被处罚款人民币30万元。...
因使用未经批准的保险费率,亚太财险邢台支公司被罚25万
银保监会邢台银保监分局消息,亚太财产保险有限公司邢台中心支公司因未按规定使用经批准或备案的保险费率,被处罚款人民币35万元。...
受投资拖累渤海人寿一季度亏损5.16亿元,偿付能力不达标风险评级4连C
业内人士认为,渤海人寿风险项目层出不穷,不仅涉及项目筛选能力,还与公司内部的风险管理制度、资金运用策略有密切关系,公司资金运用略显激进,分散...
因利用销售交强险时搭售商业险,人保财险兴义支公司被罚12万
银保监会黔西南银保监分局消息,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兴义支公司因利用销售摩托车、电动车交强险业务搭售商业险,被处罚款人民币12万元。...
因欺骗投保人等,上海中安融合保险被罚5.5万
银保监会常州银保监分局消息,上海中安融合保险经纪有限公司常州分公司因欺骗投保人、委托未通过本机构进行执业登记的个人从事保险经纪业务,被处罚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