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隔离即躺赚?隔离险理赔难,背后文字游戏不少

2022年01月19日 11:15 来源:光明网
分享: 微信

为防控新冠肺炎疫情,各地不时会采取临时管控举措。

于是,“新冠隔离险”在社交平台上火了。

根据相关保险说明,投保人若在保险期内因为新冠肺炎疫情被隔离,可在隔离期内享受津贴补助,金额在每天上百元到上千元不等。

而“隔离险”的投保费用大多不超过百元,甚至有网友分享心得称:“只要9.9元,隔离一天发150元”“隔离一天补贴1000,躺赚上千元”。

隔离即躺赚?隔离险理赔难,背后文字游戏不少

“隔离险”靠谱吗?若遇到隔离,真能“躺赚”?记者调查发现,恐怕没有广告宣传得那么好。

“防疫险”“隔离险”“疫情津贴”到底是什么?

其实,网上宣传的“新冠隔离险”“防疫险”等,大都属于意外险,是短期保险,保险期限在一年及以下,可以通过互联网销售。

赔付内容主要是:隔离、确诊和身故,是给付型(对应的是报销型)保险。

目前在售的“隔离险”包括:

蚂蚁保和众安保险联合推出的“新冠隔离津贴险”、蚂蚁保和太平财险联合推出的“新冠肺炎·隔离津贴版”、众惠财产相互保险社推出的“众惠相互防疫绿码通”、复星联合健康保险推出的“复星联合爱无忧意外险”、众安保险推出的“众安在线爱无忧意外伤害保险”、平安保险推出的“平安安心抗疫险”等。

这些险种均价都在百元以内,最低的不到10元,隔离期每日赔付津贴在150元到上千元,参保门槛不高。

但记者查阅这些保险条款发现,理赔限制条件不少,“坑”也很多。

比如,有产品明确规定:

“被保险人被要求居家隔离的”

“被保险人虽然被集中隔离但未自费支付的隔离费用”

等情形,不承担给付保险金的责任。

隔离即躺赚?隔离险理赔难,背后文字游戏不少

可见,“隔离险”所称的“隔离”,不一定是公众所理解的“隔离”。若选购这类保险,务必看清理赔条款。

“内部销售”“月底停售”真的那么火?

在多个社交平台上,有博主宣称其介绍的“隔离险”仅通过内部渠道销售,想要购买的网友得通过私信。

但记者调查发现,并没有所谓的“内部销售”一说。

如果是正规的保险产品,须提前在中国银保监会备案,由保险公司公开销售。“内部销售”的说法,或是人为制造稀缺性、诱导用户尽快下单;或是销售并非合法合规的产品。

目前,“隔离险”的主要购买渠道有三种:

一是通过保险代理人。

代理人是保险公司员工,保险公司派出代理人与客户对接,代理人只销售本公司的产品。

二是通过经纪人。

经纪人是经纪公司员工,不隶属于保险公司,相当于保险公司和客户之间的中介,可以销售多家保险公司的产品。

三是通过第三方平台。

比如,支付宝、飞猪等平台定期推出的相应保险产品,这是保险公司与第三方平台合作的渠道。

调查中,记者还发现有保险代理人通过朋友圈等宣称:“产品月底停售,再不抢就来不及了”。可经查看相关产品的发售情况,不难发现这是代理人的饥饿营销。

其实,保险市场竞争充分,即便有某个产品下架,也会有新产品上架。对用户而言,看清条款,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更加重要。

“隔离险”理赔真能“躺赚”?

按照部分“隔离险”销售人员的介绍,“隔离险”理赔并不复杂,似乎是“被隔离了就能躺赚津贴”。

但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在部分网络投诉平台上发现,涉及“隔离险”的投诉不少。

多位投保人表示,申请理赔时遇到很多限制条件,最终理赔失败。

此外,通过第三方平台订购车票、机票,却被搭售“隔离险”的投诉也较突出。

案例一

投保时未发现“免费隔离不赔”“居家隔离不赔”

消费者张女士购买了众安保险推出的“新冠隔离疫情津贴险”。该保险在页面上标明,对因交通工具与新冠患者接触而被集中隔离的可获得1000元/天的高额补贴。

但她在隔离之后申请理赔时发现,保险条款将“免费隔离”列为免赔责任。

该保险公司客服也回复表示,保险合同第四部分第七条规定7种情况不赔,其中包括:被保险人被要求居家隔离不赔;被保险人虽然集中隔离但未自费支付的隔离费用不赔。

隔离即躺赚?隔离险理赔难,背后文字游戏不少

实际上,在不少地区的防疫政策中,有些情况的集中隔离为免费隔离或居家隔离。

案例二

从高风险地区返回被隔离,却因居住地不是高风险地区被拒赔

网友小勋称,旅行前购买了“复星联合爱无忧意外险”,保费1年43元。

该产品介绍称,被保险人因途经地被确认为中、高风险地区、自身确诊或成为疑似患者密接者而被当地防疫部门要求强制隔离即可赔付。

小勋旅行回来后,其旅行目的地出现疫情升级为高风险地区,小勋在居住地被隔离。但他申请保险理赔时却被告知,自己不在理赔范围。

保险公司解释,小勋的居住地并未升级为高风险地区,其按照居住地要求被隔离,不在理赔范围。小勋这才发现,该保险保的是当事人在旅行目的地被隔离,才有资格理赔。

案例三

被搭售“隔离险”,退保无门

还有不少网友投诉第三方平台强行搭售隔离险。

有网友投诉,在飞猪平台购买火车票时被搭售保额40元的“疫情津贴隔离险”。发现自己“被保险”后,该网友很生气,但找不到退保按钮。

隔离即躺赚?隔离险理赔难,背后文字游戏不少

还有网友表示,购买机票时被搭售一份120元的“疫情津贴隔离险”,并非本人自愿购买要求退款,却发现退保无门。

隔离即躺赚?隔离险理赔难,背后文字游戏不少

另外,还有网友反映,购买“隔离险”后想退保并不容易。不少“隔离险”设有退保门槛,包括收取30%的手续费等。

隔离即躺赚?隔离险理赔难,背后文字游戏不少

如果用户没有看清而直接付款,那么最后只能自己承担损失。

有投保人直言:“飞机(买机票被搭售)的防疫险太坑,不推荐”。

从记者的梳理看,“隔离险”常见的拒赔情形包括:

次密接人员(如不是和确诊病例乘坐同一种交通工具)被隔离;

非自费隔离;

居家隔离、健康监测;

全域管控/封城;

根据当地政府要求,非中高风险地区人员的返乡/探亲人员的集中/居家隔离等。

隔离即躺赚?隔离险理赔难,背后文字游戏不少

不少投保人抱怨:“理赔太麻烦,一生气就放弃了”。

而“被保险公司的文字游戏忽悠了”是大家的共识。

为什么“隔离险”理赔难?

从调查看,“投保门槛低,理赔限制多”是“隔离险”类产品的“通病”。

某保险经纪公司经纪人透露,真正“躺赚”的恐怕是保险公司:

“不少人担心疫情扩散导致被隔离或确诊,‘隔离险’价格不高,再加上各种‘理赔成功帖’刷屏,于是很多用户没有看清保险条款,就冲动下单投保。要知道,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投保门槛低、赔偿金额高’的另一面,必然是理赔限制多。当然,保险公司不会轻易告诉你这些。”

在具体理赔中,很多客户会因为理赔流程繁琐而放弃,甚至有客户即使达到理赔标准,也会忘记理赔。

他提醒,网上所谓的理赔经验分享不过是博主吸引流量的方法,卖保险才是他们真正的目的。

对公众来说,购买保险产品务必要仔细查看保险条款。

不过,在互联网平台销售的保险中,有相当一部分并不直接呈现各种条款,特别是“免责条款”,而是将它们列入“更多请查看”部分下的《保险条款及告知》,若不细心查看,很容易被忽视。

上海汉盛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李旻律师指出:

根据《保险法》第十七条第二款,对保险合同中免除保险人责任的条款,保险人在订立合同时应当在投保单、保险单或者其他保险凭证上作出足以引起投保人注意的提示,并对该条款的内容以书面或者口头形式向投保人作出明确说明;若对免责条款未进行特别提示或重点说明,则该条款不产生合同效力,消费者仍可按照保险合同要求理赔。

但李旻律师也表示,大部分保险合同包括相关条款,只是不太起眼,投保人在签订合同时,没有得到专业人士的特别提示和告知,最终导致拒赔。

买“隔离险”怎么避“坑”?

从调查看,“隔离险”有限制,不适合冲动选购。不过,该产品确实能满足部分人群的保险需求。

如果真的需要购买“隔离险”,应当注意什么?

1. 找正规保险公司和有资质的经纪人或代理人。

一般来说,同一款保险产品的市场价基本一致。购买相关产品时,可以通过不同平台比价,若价格差距较大,应谨慎购买。

2. 投保前务必仔细查看投保条件和免责条款。

各家保险公司免责条款都不一样,而且比较复杂,但有三个条件基本相同:

一是需要隔离前购买;

二是需要是“不可预知”的隔离(例如,临时管控隔离满足该条件,而境外回国隔离就不符合);

三是投保人没有主动前往涉疫风险地区。

3.若看不懂保险条款,可以向保险公司询问免责范围,保险公司有义务告知投保人产品的保障范围与免责范围。

投保人尤其应关注所谓“隔离”的定义。

很多人觉得,“集中隔离”“居家隔离”“健康监测”等都属于“隔离”,但不同保险公司对上述概念的定义不同。例如:

“若集中隔离14天可赔,那么‘14+7’‘2+12’‘2+14’等情形能赔吗?”

“出发地和抵达地不是风险地区,但途径风险地区导致隔离能理赔吗?”

“被认定为确诊患者的密接可获赔,那么次密接能理赔吗?”

……

换句话说,拟投保人不仅要弄清楚相关产品“保什么”,更要弄清楚“不保什么”。

4. 保存好理赔材料。

“隔离险”的理赔材料通常包括:

理赔申请书;

保险单或其他保险凭证;

保险金申请人的有效身份证件;

法定隔离机构(各级政府、卫健委等)提供的隔离通知(通常,物业公司或小区开具的证明不能成为理赔依据);

证明自费支付隔离费用的材料等。

若需要理赔,可及时寻求经纪人/代理人帮助。

来源:上海网络辟谣微信公号

(责任编辑:CF00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横琴人寿20亿元投资资产违约,中植集团所持部分股权被冻结

公司称已计提必要减值。...

来源:蓝鲸

中汇人寿登场“国家队”接盘问题险企

有“保险最后一道防线”之称的保险保障基金两度发挥了兜底作用。...

来源:北京商报

中国寿险&财险科技应用高峰论坛2023 将于7月在北京召开

2023年,是社会环境全面恢复,“拼经济”成为主旋律的一年,保险企业会更加关注业务的可持续发展。2023年,是保险公司通过数字化提升服务和效...

来源:中国寿险

一年罚没2.3亿元 保险业缘何一再“跑偏”

2022年,监管部门持续对保险业各类乱象重拳出击。...

来源:北京商报

谁来挽回流失的惠民保用户

“如果出险了,惠民保能赔的其他保险也能赔。”“惠民保仅是临时‘踏板’,来年我打算配置百万医疗险。”一度成为顶流的惠民保,开始被“用脚投票”。...

来源:北京商报

新能源车险周年记:保费涨、高赔付难题待解

12月27日,新能源专属商业车险落地满一周年。...

来源:北京商报

频踩雷陷亏损 北部湾财险又遇国企股东出走

在经历了保费下滑、转盈为亏、增资“搁浅”等困境之后,北部湾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又面临国企股东拟出售股权离场的情况。...

来源:北京商报

中水渔业再次出让华农保险11%股权,多险企股权转让“遇冷”、保险牌照“不香了”

曾经大热的保险牌照一朝遇冷,但却并非意味着价值缩水,伴随着市场环境优化,以及转型成效浮现等多重因素,据行业预计,止跌回升将是未来趋势。...

来源:蓝鲸财经

富贵“险”中求?理财型保险并非“万金油”

今年以来,银行理财大面积亏损,对于选择基金的理财用户而言,“跌跌不休”成了常态,昔日的热门产品如今却成了“烫手山芋”。...

来源:北京商报

“持牌”蔚来再收购一家保险经纪公司,造车新势力提速”涉险”聚焦服务生态

新能源汽车电子化技术的覆盖率相对更高,其在数据的集中度方面具有先天优势,如针对驾驶员的驾驶习惯等,更易进行风险指标的收集与建模,布局车险,正...

来源:蓝鲸财经

工银安盛人寿“转型功臣”辞任董事长,前三季度出现亏损

近日,工银安盛人寿保险有限公司(“工银安盛人寿”)公告称,因工作变动原因,马健已向董事会递交书面辞呈,不再担任公司董事长、执行董事职务。截至...

来源:时代在线

五大上市险企前11月揽收保费2.4万亿元

当前,上市险企“开门-收官”策略明显分化,预计侧重备战开门红的险企短期利好NBV边际改善。 ...

来源:蓝鲸财经

北京普惠健康保将赔付新冠重症2万元

北京普惠健康保项目组共同研究决定,将向2023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参保人赠送新冠病毒保障责任。...

来源:北京商报

多家保险公司股权遭拍卖,股权交易遇“寒潮”

​不同于几年前资本对于保险牌照的狂热,如今,一家保险公司的股权转让项目,要经历更长时间才能得寻找到合适的“接盘方”。...

来源:蓝鲸财经

感染风险骤增,多款新冠险下架,业内:保司理赔压力大

​近日,此前一度“走红”的防疫保险产品遭多家保险公司下架。此外,最近也有不少曾经购买过防疫险产品的消费者开始咨询如何理赔。不过,理赔的过程较...

来源:时代财经

下架?拒投保?风波不断的新冠保险是否必要买?阳过影响投保吗

分析认为,在当前阳性患者增多的情况下,保险公司若把绝大部分客户排除在外,是自断后路。...

来源:新京报

2023年起北京医保报销上不封顶

为进一步加强民生兜底保障水平,政策层面正不断优化医保报销的相关政策。...

来源:北京商报

新冠阳性拒保?重疾险花样营销

“如果得了新冠,重疾险直接拒保,连加费承保的机会都没有。”...

来源:北京商报

退保黑产屡禁不止?监管重拳出击直指谋取不当利益

今日上海银保监局联合五部门发布了《关于依法打击保险领域代理投诉举报黑产优化营商环境的通告》,指出已建立完善相关协作机制,联合整治打击借“代理...

来源:财联社

工银安盛人寿董事长马健因工作变动辞任,前三季度净亏4.65亿元

​近日,工银安盛人寿在官网披露公告,称近日接到股东方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的通知,马健先生因工作变动原因,不再担任工银安盛人寿董事长、执行...

来源:蓝鲸财经

年结算利率可达6%,个人养老金上线保险产品

​个人养老金制度启动实施后,个人养老金、养老储蓄、养老保险……金融机构们都在纷纷加快推出产品。...

来源:时代财经

中国再保险(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原业务总监陈勇被决定逮捕

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指定管辖,由遵义市人民检察院审查起诉。日前,遵义市人民检察院依法以涉嫌贪污罪、受贿罪对陈勇作出逮捕决定。该案正在进一步办理中...

来源:财联社

保险开门红降温,险企股价却在涨!中国人寿单月涨超30%

岁末年初,保险行业一年一度的“开门红”如期而至。...

来源:时代财经

财信吉祥人寿增资扩股,多款保险产品退保率近八成

近期,财信吉祥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简称“财信吉祥人寿”)迎来新一轮股权结构调整,而该公司董事长任职资格尚未获监管批复,总经理辞任后仍未觅得...

来源:时代在线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