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送上降息“大礼包” LPR有望同步下调
新年第一碗“麻辣粉”上桌,同时市场也在2022年初迎来了降息“大礼包”。1月17日,央行在官网公布了中期借贷便利(MLF)和公开市场逆回购两项操作细则,同时宣布两项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MLF利率下调后,业内普遍认为,本月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大概率同步下调,与居民月供房贷挂钩的5年期及以上品种可能同步下调10个基点。有分析人士指出,央行将继续运用逆回购、MLF等常规性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
下调10个基点
降准一个月后,央行再次宣布降息。据央行官网,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1月17日央行开展7000亿元MLF操作和1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由于同日有5000亿元MLF和100亿元逆回购到期,整体实现单日公开市场净投放2900亿元。
同时,央行还在公告中提到,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其中,MLF中标利率为2.85%,前值为2.95%,期限为1年;1000亿元逆回购中标利率为2.1%,前值为2.2%,期限为7天。
这也是央行自2020年3月调降7天逆回购利率和4月调降1年期MLF利率后,首次降低政策利率。就在2021年12月,央行还实施了年内的第二次降准,并下调了1年期LPR,市场对于降息一事呼声较高,但超额续做MLF和逆回购,并降息10个基点仍略超市场预期。
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分析指出,央行在本月实施降息,是货币政策支持稳增长的系列举措之一。本次降息可看作是央行货币政策工具箱中,另一项重要的支持稳增长的工具,其政策信号和实际影响将比2021年12月1年期LPR报价下降更强。
温彬表示,从过去看,在1年期LPR下降后的下个月,再进行降息继续引导LPR下降的情况并不多见。本次降息一方面是由于我国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政策需求较为急迫,在1月即降息体现了货币政策落实发力靠前的要求;另一方面,降息10个基点力度不小,是加大逆周期调节的体现,表明了政策发力适当靠前、跨周期和逆周期政策有机结合的要求。
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看来,美联储在高通胀压力下将加快政策收紧步伐,最快3月就可能启动加息。为避免国内降息与美联储加息“撞车”,进而给人民币汇率带来较大下行压力,央行1月降息落地,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货币政策操作的前瞻性。
LPR大概率同步下调
央行下调MLF利率后,本月LPR走势受到广泛关注。此前,央行在连续19个月保持LPR利率不变且未下调MLF利率的情况下,于2021年12月将1年期LPR报价下调至3.8%,下调5个基点。影响居民房贷月供的5年期以上LPR报价则继续保持不变,为4.65%。
而LPR是由报价银行按照MLF利率加点形成的报价,在本月MLF中标利率下调后,基于MLF的锚定作用,LPR本月能否连续下调?5年期以上LPR报价是否会发生变化?
交通银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唐建伟指出,由于2021年12月的一次LPR报价调降的幅度较小,且为非对称调降,1年期下调,5年期不变。此次MLF操作利率下调10个基点,将大概率引导本月LPR报价同步下调。
“其中,1年期LPR可能下调5-10个基点,5年期LPR可能同步下调10个基点。”唐建伟表示,宽信用将有利于带动银行降低企业贷款定价,减少实体经济融资成本,提振融资需求;中长端利率下行也有利于托底房地产市场,减轻市场观望情绪。
温彬预计,预计1月20日披露的1年期和5年期LPR报价,大概率同步下降10个基点,有助于促进实体经济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不排除后续降准可能
2021年以来,央行在保持货币信贷总量合理充裕的基础上,创造性地运用了结构性的货币政策工具以及其他金融服务措施,包括降准、降低支农支小再贷款利率、推出碳减排支持工具、支持煤炭清洁高效利用专项再贷款等。
在2021年12月30日央行举行的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和绿色金融新闻发布会上,央行货币政策司司长孙国峰指出,2022年央行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把握好三个“稳”,进一步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力。
孙国峰谈到,一是货币信贷总量稳定增长,综合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保持货币供应量和社会融资规模增速同名义经济增速基本匹配。二是金融结构稳步优化,发挥好货币政策工具的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精准发力,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实体经济特别是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绿色发展的支持。三是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健全市场化利率形成和传导机制,发挥贷款市场报价利率改革效能,促进企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
对于本次降息后下一阶段的货币政策走势,唐建伟表示,不排除后续仍有降准的可能性,降准可以起到缓释经济下行压力、平滑跨年经济波动的作用,提供的宽松流动性环境也能产生配合信用松绑的效果。
温彬则认为,已经出台的政策有望持续发挥效果,预计央行将继续运用逆回购、MLF等常规性操作,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同时更多以结构性政策为主,精准支持实体经济重要领域和薄弱环节,并应对好美联储货币政策转向等各种内外部风险。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美元升势停不下来?美联储的抗通胀法宝 正成新兴市场的潘多拉魔盒
虽然年内迄今美国经济也面临着一系列的挑战,例如通胀飙升、美股大跌、消费者信心动摇,但有一个重要指标却时时刻刻依然在彰显着美国金融霸权的强势:...
美联储戴利:经济足以承受2次50基点加息
旧金山联邦储备银行(Federal Reserve Bank of San Francisco)行长戴利(Mary Daly)周四表示,她支...
券商业差距急剧拉大 前十名净利合计超1300万占比七成
随着年报季的落幕,百余家券商的成绩单也随之浮出水面。整体来看,2021年A股市场呈现结构性行情突出,市场交投活跃度显著提升,叠加多重政策利好...
无惧抛售潮!小摩坚持看多:“鹰派峰值”已至 是时候抢购风险资产了
即使在经历了这几天的“疯狂抛售”后,摩根大通首席股票策略师Marco Kolanovic仍然坚持看涨立场,并称各国央行的鹰派立场已达到“顶峰...
投资者777.7万购买信托产品亏损390多万,中信信托被判全额赔偿
一投资者先后两次向中信信托汇款共计777.7万元购买信托产品。后因证券市场大幅下跌,该信托产品被全部平仓清算,投资者分得信托财产利益383万...
年内迎首次“降息” 货币政策发力稳增长
最新一期贷款市场报价利率(LPR)出炉。中国人民银行授权全国银行间同业拆借中心公布,1年期LPR为3.8%,相较此前的3.85%下降5个基点...
货币逆周期调控加力 央行超预期降息10个基点
人民银行开展700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和10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MLF操作和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的中标利率均下降10个基点...
央行增量平价续作MLF 后续还有降息窗口吗?
新一期“麻辣粉”如期上桌。2月15日,央行官网发布消息称,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2022年2月15日人民银行开展3000亿元中期借贷...
1月数据“爆表”后,2月信贷偏弱,降准降息概率加大?
在1月金融数据创下历史单月新高后,2月数据相比低迷了不少。据央行3月11日公布的最新数据,2月社融规模增量为1.19万亿元,人民币贷款增加1...
没降息,3月“麻辣粉”量增价稳,释放什么信号?
上周五疲弱的2月金融数据出炉后,降准降息预期升温。不过“靴子”没落地,3月15日央行开展1年期MLF(中期借贷便利,业内也称“麻辣粉”)操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