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白名单”为北京新药创研带来哪些红利

2022年10月12日 08:19 来源:北京商报
分享: 微信

为解决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通关便利化问题,由北京市药监局牵头,会同市科委、中关村管委会、市经信局、市商务局、北京海关共同研究制定出台了《北京市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试点方案》(以下简称“白名单”制度)。

眼下,“白名单”制度落地已有三个多月,执行情况如何?药企是否享受到了政策红利?未来将为产业带来怎样的影响?10月11日,北京商报记者带着问题采访相关企业寻找答案。

“进口过程非常顺利”

“在‘白名单’制度的助力下,我们研究需要用到的物品进口过程非常顺利,我们下一批名单已经在酝酿中。今后,我们也更有信心承接更多、更复杂、更前沿的药物临床前研究。”北京昭衍新药研究中心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昭衍新药”)负责人张素才表示。

据介绍,“白名单”制度是依托北京市已经形成的“南北两翼”生物医药产业集聚效应,为便利化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机构)进口研发用物品而建立起的制度。研发用物品则指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机构)在研发过程中,作为临床前研究、过程物料或者辅料的物品。

对于纳入“白名单”的物品进口,在北京海关办理通关手续时,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机构)不需提交《进口药品通关单》,从而进一步提升进口便利化。

据悉,第一批“白名单”已于今年6月发布。8月,载有生物医药研发用进口物品的“左布比卡因混悬液”“聚乙二醇300溶液”航班抵京,首都机场海关给予查验通关放行。昭衍新药进口的研发用物品在首都机场通关,成为“白名单”制度实施后的第一批通关物品。

目前试点企业范围涵盖北京市海淀区、昌平区、大兴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北京经开区”)内注册的生物医药企业(研发机构)。以北京经开区为例,截至目前,已有昭衍新药、康龙化成两家企业成为“白名单”制度试点企业。

破解研发之“痛”

长期以来,部分研发用物品在海关办理通关手续时,因商品编号列入《进口药品目录》,需要向海关提交《进口药品通关单》,但按照现行国家政策不属于开具《进口药品通关单》情形,导致无法在海关通关,成为制约新药研究的“瓶颈”难题。

我国新药研究和评价分为两个阶段,即临床研究和临床试验,前者主要在体外或动物身上进行。进口难、进口慢则直接影响了药品研发。

以昭衍新药为例,其是一家以从事动物试验为主的药物临床前研究机构。但长期以来,研发用物品进口问题给企业在项目设计、研发方向、材料选择等方面带来了困扰。

“在建立‘白名单’制度前,部分用于新药临床前研究、过程物料或者辅料的物品,在进口时因无法满足海关‘Q证’的监管条件而无法通关放行。”张素才介绍说。

“白名单”制度则解决了上述问题,对保障我国生物医药研发起到重要作用。海南博鳌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邓之东对北京商报记者分析:“用于生物医药研发的重要材料,在企业药物研发中起着关键作用。很多生物医药企业为了加快研发进度,对通关速度要求很高。”

“部分研发用物品进口受限,已经制约医药研发进展。‘白名单’制度则打通了研发环节的一个关键堵点,直击创新之‘痛’,助推了新药创研进程。”北京市药监局副局长屈浩鹏表示。

有望引至细分领域

“全球生物医药科研都在拼效率、拼速度,提升进口便利化,研发用物品快速通关,节约了通关成本,极大提高了研发效率。”邓之东认为,“白名单”制度为整个医药行业营造了创新氛围。

“对药企来说,这也是给企业减负。”北京社科院研究员、中国人民大学智能社会治理中心研究员王鹏表示,相关药品进口流程更加优化、时间缩短,有利于药品正常试验、上市,更有利于企业经营、真正实现降本增效,提升整体的运转效能,从而促进整个营商环境的提升。

从研发角度来看,“白名单”制度将激励更多药企、研发机构进行创新,产出原研药,对医药创新市场大有裨益。审核审批、通关流程优化,不仅效率随之提升,降低药品研发周期,同时,伴随流程更顺畅,品类也会更多,药企研发空间将有望进一步扩大。

据北京经开区“两区”办相关负责人透露,此次“白名单”制度的创新模式为生物医药企业的进出口管理提供全新思路和方法。未来,经过持续探索、实践,可以将这种创新模式引用到生物医药和医疗器械等众多细分领域,促进生物医药进出口方面的卡点问题得到有效解决,进而达到激发整个生物医药产业创新活力,促进生物医药领域研发能力持续提升的效果。

北京商报记者注意到,目前,包括“白名单”制度在内,北京市在“两区”建设中已推出17项共50条具体发展措施,覆盖北京生物医药产业从研发到临床应用等各环节。

屈浩鹏表示,下一步,生物医药专班将协调各部门、各单位,深入园区、深入企业,送政策、送服务,提高政策、标准、规范的清晰度。以一批“小切口、见效快”的改革举措,以期用短平快、稳准狠的方式,迅速打通生物医药产业堵点,解决企业痛点。

北京商报记者方彬楠实习记者郝彦

(责任编辑:CF013)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核磁共振仪器: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开始量产

医疗检查费用正在逐步降低...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半年40起融资,中美VC为何都在追捧“心理健康”

2021-2023年,总投资额已超过百亿美元。...

来源:动脉网

强生上半年营收503亿美元!Stelara超52亿美元,Darzalex增长22%

基于此,强生上调了2023年业绩预期,由原计划的979-989亿美元提高至993–1003亿美元。...

来源:医药魔方

同比下滑85%!2023年上半年我国流感疫苗批签发情况总览

其中,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批签发2批次,三价亚单位疫苗无批签发,四价流感病毒裂解疫苗获批签发15批次。...

来源:生物制品圈

斯微生物新冠疫苗工厂停产

公司回应称,将把主要精力回归到研发上。...

来源:中华网财经

AI制药第一股来了

2年入账超3400万美元。...

来源:投中网

阿斯利康终止IL-4Rα拮抗剂后,Pieris裁员70%

对于临床项目处于早期阶段亟需资金的Pieris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

来源:医药魔方

总金额达70亿美元!辉瑞与全球顶级风投Flagship达成合作

在内科、肿瘤、免疫及传染病领域开发多达10种新的潜在药物。...

来源:医药魔方

鱼跃医疗:二季度盈利能力快速提升

在呼吸制氧、血糖及POCT、消毒感控三大核心赛道具有潜力。...

来源:搜狐

三年斩获6个IPO,中国药大悄悄跑出一个5千亿上市天团

对于生物医药这个特殊的行业,以及当前医药行业所面临的市场环境,不善于追逐热点但又执著且在不断沉淀的药大人来说,可能会在未来走得更远。...

来源:动脉网

创新药License in,还有价值吗?

创新药License in模式在现实中确实遭遇了挑战。...

来源:医药魔方

药明生物计划分拆子公司药明合联(WuXi XDC)上市,打造ADC和广泛的偶联药物全球领先CRDMO平台

当前的分拆上市,将成为药明合联未来独立融资和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来源:中华网财经

国内三地检出XBB 蒙脱石散要囤吗

继布洛芬、抗原之后,“止泻药”蒙脱石散成为了新的囤积目标。...

来源:北京商报

价格炒至万元、网友购买受骗:渠道乱象下,进口新冠口服药物Paxlovid是否被“神”化?

谈及Paxlovid的适用人群,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药学部主任药师崔向丽表示,不是所有新冠阳性患者都需要这个药。...

来源:蓝鲸财经

RSV,下一个百亿级疫苗赛道?

作为三大呼吸道疾病之一,冬季和早春是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的主要流行季节。...

来源:北京商报

囤药清单走红,谁最炙手可热

在优化疫情防控二十条发布后,包括连花清瘟胶囊在内的许多非处方药感冒药成了公众囤积的目标药品。...

来源:北京商报

第三批抗癌药品和罕见病药品可享增值税优惠

为鼓励制药产业发展,降低患者用药成本,财政部、海关总署、国家税务总局、国家药监局日前发布公告,发布第三批适用增值税政策的抗癌药品和罕见病药品...

来源:新华社

一针350万美元!全球最贵药上新

随着美国FDA周二签发一纸批文,全球最贵药物的纪录又一次被打破,最新的价码已经达到350万美元。...

来源:北京商报

500亿医药巨头再出手!华润三九入主昆药集团,股价两月涨70%

本次收购完成后,“华润系”旗下医药上市公司有望再落一子。...

来源:时代财经

以岭扩产,药房补单“四类药”备货进行时

11月下旬,叮当快药上布洛芬、双黄连等周订单量增长超3倍,感冒灵、玉屏风口服液、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周订单量增长超2倍。...

来源:北京商报

我国正以解热镇痛药为重点加大市场供给 努力缓解“买药难”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者增多,部分地方解热镇痛等相关药品出现紧缺。...

来源:新华社

多地药企马力全开 药品流转加快

连日来,各地新冠病毒感染后治疗药物的需求明显增长。...

来源:新华社

国家药监局:加快新冠肺炎临床诊疗急需药品的审评审批

国家药监局副局长黄果20日在市场监管总局召开的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格保质量专题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为了给疫情防控提供更多更好的“武器”,国家...

来源:新华社

市场监管部门全力做好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保质

市场监管总局20日召开涉疫药品和医疗用品稳价格保质量专题新闻发布会,有关负责人表示,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在产企业都在逐步释放产能,严厉打击涉...

来源:新华社

囤药潮下,医药电商的红与黑

近期,随着疫情防控政策的进一步优化,居民对于看病问诊、防疫物资、相关药品等的需求出现井喷,部分人在寻医用药焦虑下开启了囤药潮,进一步加剧了买...

来源:蓝鲸财经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