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内蒙古产能核增 5364万吨保供任务下的“乌金之地”

2021年10月14日 10:54 来源:新京报
分享: 微信

鄂尔多斯东胜区东北方位,纵贯109国道与214省道,依附两条主干道的无数条分岔道路如毛细血管般纵深开去,串起这一带星罗棋布的煤矿产区。10月10日,贝壳财经记者在当地走访中见到,挂着各地车牌的满载运煤车络绎而过,将自矿区产出的煤炭运往周边的包头、银川甚至更远。“这里都是黄金。”路过的司机指着车窗外绵延的丘陵,煤炭即藏于其下。

内蒙古是世界最大的露天煤矿之乡,我国重要的能源保障基地,内蒙古全区之内,鄂尔多斯为煤炭产能的支柱,原煤产量占比超过六成。这块乌金之地,正因煤炭产能核增吸引高度关注。

9月下旬,限电潮席卷全国多地。煤炭作为目前能源供给的主力价格涨势显著,供应陷入紧缺。主要产煤省份山西与内蒙古10月初先后发布增产通知,山西近期连遭暴雨,内蒙古的煤炭供应重要性凸显。“现在如果内蒙古都没有煤了,全国还有哪里有煤?”鄂尔多斯市一位从事煤炭运输的商人如是表示。

内蒙古能源局向贝壳财经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当地此轮煤炭增产始于8月末,应国家要求先后三批核增89处煤矿共计1.38亿吨/年的产能。保障发电供热用煤特别是东北地区冬季用煤用电是内蒙古此次增产的核心任务。内蒙古已超额完成18个省区市的保供任务,实际签订合同量5364万吨。

10月9日-10日,贝壳财经记者在鄂尔多斯地区走访了解到,多家位于增产名单上的煤矿已收到相应的新增产能指标。10月12日,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向贝壳财经记者确认,鄂尔多斯单日煤炭产量创年内新高,产能超过6.5亿吨/年。

政策层面开绿灯之外,内蒙古此轮煤炭增产仍面临产能落地、能耗双控等方面的复杂挑战。

核增产能来自哪里?

多家煤矿对产能核增一事予以确认

10月7日晚,一份名为《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关于加快释放部分煤矿产能的紧急通知》在网络流传。该文件显示,相关部门通知列入国家具备核增潜力名单的72处煤矿,可临时按照拟核增后的产能组织生产。该文件的真实性随后得到内蒙古能源局方面确认。

10月9日-10日,贝壳财经记者走访了鄂尔多斯市数处位于前述核增产能名单上的煤矿,从多家煤矿确认了产能核增一事,另有两家煤矿表示暂未获得增产消息。其中一家表示暂未收到增产消息的煤矿为井工煤矿,销售人员称,该矿受限于煤层结构难以扩大产量,目前仍按每月20万吨左右商品煤的正常产量生产。

金信期货黑色研究员林敬炜告诉贝壳财经记者,调研信息显示,二十余家位于增产名单上的内蒙古煤矿企业中,约九成已开始执行增产任务。

贝壳财经记者了解到,所谓核增产能指的是对于生产煤矿项目,根据《煤矿生产能力管理办法》《煤矿生产能力核定标准》,由有资质的单位对煤矿各系统环节能力进行评估,综合得到其最大的实际产能数值,高于其证载能力的情形时,将证载即批准的合法登记产能调高至其系统最大产能的过程,叫作生产能力核增。

作为控制煤矿产量限度的核定产能与煤矿实际具备的生产能力往往存在一定差距。有分析人士告诉贝壳财经记者,煤矿至少可具备其核定产能120%至130%的生产能力,但在超产入刑等强监管措施下,煤矿自身增产动力有限。

“生产能力核增后,煤矿的超能力生产产能相当于合法化了,逐步进入统计口径。”北京能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焦敬平接受采访时就煤矿产能核增表示,此前煤矿超产的产能并没有纳入统计口径中,会出现实际具备的产量多于核定产能的情况,多的这部分产能即成为表外产能。2017年以来,已有大量表外产能得到核准。

10月10日,一接近内蒙古地区能源系统的人士对贝壳财经记者称,此次当地核增的产能主要来自地方煤矿本身已具备的生产能力,此前因为上层产能规划而未投入生产,“核增相关手续肯定没有这么快,但是国家同意列入增产名单的煤矿在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先按照预计核增的产能进行生产”。

内蒙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光军告诉贝壳财经记者,据其了解,当地在获得国家指令允许下重新启动了近两年因各种原因暂停生产及压减的煤炭产能,以在短期内实现产量保障。

产能释放几何?

单日煤炭产量创年内新高,有企业称核增后产能将翻倍

在9月下旬以来多地限电背景下,内蒙古的一则增产通知引发广泛关注。贝壳财经记者获悉,实际上这并非内蒙古今年首度开展产能核增。

据内蒙古能源局工作人员介绍,今年以来依据国家矿山局要求已先后三批核增共89处煤矿产能,第一批17处增产煤矿的名单于8月底公布,第二批14处煤矿与第三批58处煤矿的名单均在国庆假期期间下发。除这89处煤矿外,区内其他煤矿仍按此前规划的产能生产。10月7日文件名单中所列的72处煤矿即为第二批与第三批的合计。

内蒙古此轮释放的煤炭产能规模几何?

内蒙古能源局向贝壳财经记者提供的资料显示,前述三批共89处煤矿新增产能分别为4000万吨/年、3370万吨/年、6465万吨/年,合计新增产能达1.38亿吨/年,已全部按照核增后产能组织生产。进入9月份以来,自治区全区煤炭产量显著增加,日均产量超过280万吨,比前两月日均增加30万吨左右。10月初全区煤炭产量进一步增加,达到日产300万吨,10月5日达到325万吨,为今年最高水平。

据内蒙古自治区政府消息,2020年内蒙古煤炭生产创历史新高,全区煤炭产量10.06亿吨、同比增长1.3%,占全国煤炭总产量的四分之一多,与2019年相比基本持平。

10月12日,鄂尔多斯市委宣传部向贝壳财经记者确认,10月份以来,鄂尔多斯日均产量219万吨,环比增加11万吨/日,较9月份日均增加25万吨。随着供暖季临近,保供力度不断加码,截至10月10日,鄂尔多斯全市正常生产煤矿229座,产能超过6.5亿吨/年。单日最高产量达到234.2万吨,创年内新高。

资料显示,内蒙古自治区2021年煤炭产量预计将达到10.5亿吨以上,比去年增加2500万吨以上,意味着今年内蒙古煤炭生产或再创纪录。

在贝壳财经记者走访中,一家位于鄂尔多斯的煤矿告诉记者,“我们目前产能在每月25万吨到30万吨左右,加上新增的保供核增产能后整体产能将达到每年600万吨。”另一家煤矿称,企业新增产能与现已具备的产能相当,即核增后产能将翻倍。

于光军告诉记者,内蒙古地区的煤炭生产结构与同为产煤大省的山西有所区别。相较于山西煤炭民企林立,内蒙古当地煤炭产业结构以大型集团化企业、央企国企为主,这类企业普遍机械化与回采率等指标能够达到行业“顶流”水平,因此仍有产能释放空间。

“煤矿的生产能力不是一成不变的。”信达证券煤炭行业分析师周杰提出,煤矿产能有一部分随着地质条件改善、工艺技术与管理水平的提升,具备一定的生产能力提升空间;当然也存在因资源枯竭而生产能力衰减的情况。

厦门大学中国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长林伯强相对乐观。他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预计内蒙古将释放较大产能,内蒙古煤产能近年相对滞后,今年后有望超越山西成为全国最大产煤省。

有从事露天煤矿开采的煤企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露天煤矿的产能可以说是“无限的”,但须在规划的产能下生产。在内蒙古、山西等主要产煤区,煤炭须凭借煤炭行业专用销售票据进行经营销售,即“煤管票”。多家煤矿均表示“政府有票定产量”,如无票据则难以扩产。

林伯强另外提醒到,在其看来目前煤炭供需之外,更须关注煤炭运输问题,内蒙古煤炭增加的产量如何顺畅外运,需要得到政府部门的保障。

多名分析人士亦提及了目前煤炭运力紧张问题的存在。金信期货黑色研究员林敬炜表示,我国近年大力发展以高铁为代表的客运,对货运的投资相对不足,货运能力的增速实际较为缓慢,内蒙古地区此前与产能匹配的运输能力是够用的,但在目前的突发情况下运输需求增加,交通调度面临一定压力。

保供任务怎么分配?

有煤矿对口保供数家煤电供热企业,核定完成42万吨保供任务

内蒙古此次煤炭产能核增,核心任务为能源保供,即保障冬季发电与供暖企业的煤炭供应。

今年的冬季供热已开展在即。如在内蒙古当地,能源局煤炭运行处工作人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供热将于10月15日开始,供热期按时按需供热是其重要任务。

10月10日,鄂尔多斯市40家煤炭企业与对口保供的黑龙江省、吉林省、辽宁省、天津市等18个省区市、63家煤炭企业与呼和浩特市、包头市等6个区内盟市分别签订了四季度煤炭中长期保供合同,15家煤炭企业与鄂尔多斯市5个旗区分别签订了冬季取暖用煤保供协议。

内蒙古能源局提供给贝壳财经记者的文件显示,已超额完成国家要求内蒙古自治区承担的18个省区市5300万吨保供任务,实际签订合同量5364万吨。除了自治区外的对口保供任务,自治区内自身供应能力不足的6个盟市的1565万吨煤炭保供任务亦由鄂尔多斯市承担,10月10日的合同签订总共涉及了7706万吨的煤炭保供任务。

多家内蒙古地区煤企均表示,目前煤矿产能主要用于保供。一家位于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的煤矿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其对口保供范围为鄂托克前旗上海庙地区的数家煤电供热企业,应能源局的调剂要求,需要完成42万吨的保供任务,该煤矿将42万吨煤炭销售给规定的任一保供对象均可。

“现阶段其实是用存量的煤炭产能补保供,而非用新增产能保供。”林敬炜表示,煤炭企业的产能,一部分用于保障长协合同,一部分向市场外销。保供压力下,煤炭企业将更多原定外销的产量挪给了长协,造成煤炭市场下游供应量减少,除了电厂,煤化工、水泥等煤炭需求端面临供应短缺,不得不高价抢煤,市场上目前抢煤的资金更多来自电厂外的其他需求端。

增产何时落地?

“通常走完产能核增手续需两三个月,尤以征地环节难度最大”

在煤炭供应紧缺的局面下,虽然根据地方文件产能核增已开绿灯,但对于煤企而言,核增产能的全面落地仍需时间。

10月10日,鄂尔多斯市一家大型煤矿销售负责人告诉记者,其虽然获得了新增的产能指标,但暂未投入生产,因为“增产手续没有办下来”。该名负责人称,通常走完产能核增手续需耗时两三个月,露天煤矿手续更为繁琐,其中尤以征地环节难度最大。

煤矿增产漫长的审批流程长期为外界所关注,也被认为是造成煤炭产能供应瓶颈的因素之一,这与煤炭生产牵涉到多个政府职能部门的监管相关。

周杰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他认为此次内蒙古加快释放72座煤矿核增产能的落地仍取决于各部门的通力配合——文件是由内蒙古能源局下发的,但煤炭的生产不止受能源局监管。“煤矿增产保供一方面要响应发改委、能源局的号召,另一方面亦受安全与环保部门监管,三方面的监管部门协力配合有望较快实现产能的落地。”据周杰估计,正常情况下不需要进行改建的核增煤矿,有望在半年内逐步释放产量。

审批流程外,煤矿生产过程中的前期建设、用人用工等环节亦会影响增产落地。有煤炭行业从业者告诉贝壳财经记者,井工煤矿井下作业人员的工资为每天400余元,增加工时意味着更高的成本支出,且对于已在三班倒进行生产的煤企而言,增产空间有限。

多种因素影响下,部分分析人士对于煤炭产能增长持相对保守意见。

北京能研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技术总监焦敬平告诉记者,“煤矿不是想增产就能增产的,比如井工煤矿要结合六大生产系统的实际能力情况去决定,取决于能力最小的系统。而且生产强度增加对安全生产管理的压力也会加大。大部分优质产能一般在10月底到11月中下旬完成全年的生产指标,提出增产的节点正好处于完成任务的末期。目前看按照部分省区市的要求,核增的产能也是临时的,且需要分摊到12个月,实际增量并不是很多,加之受安全生产管理、系统能力等因素制约。”焦敬平预计,短期内煤炭产能将有一定增量,但11月下旬以后,在原有基础上较大幅度的增产很难。

金信期货黑色研究员林敬炜向贝壳财经记者提供的数据显示,10月初整体社会煤炭库存相较去年同期出现了6100万吨的缺口,今年仅剩最后两个多月的生产时间,山西与内蒙古提出的年度产能增量最终分摊在四季度大概是2500万吨,距离填补社库缺口仍有一定距离。

增产与能耗双控如何博弈?

“在更长周期的实现双碳目标的路径上,去煤是内蒙古必经的转型”

产能落地问题之外,今年煤炭紧急增产措施的临时性,与节能减排目标长期性之间的博弈,意味着从地方政府到煤炭企业或许都会在此番增产中面临抉择。

目前核增的这部分产能在度过煤炭供应紧缺期后往何处去,是之后需要面对的问题。内蒙古能源局工作人员告诉贝壳财经记者,关于核增产能的后续目前国家层面暂未有明确的相关程序性政策性文件,今年煤炭的供应情况是外界都未提前预料到的,导致很多工作是应急性的,下一步的工作也并非自治区一级的部门所能决定,仍需等待具体政策。

作为高碳大省,内蒙古自治区的能耗双控压力长期存在。“十三五”时期,内蒙古能耗总量、单位GDP能耗强度均未完成控制目标。2020年,因节能工作存在严重问题,内蒙古相关部门被国家发改委环资司约谈。约谈指出,内蒙古经济总量仅占全国的1.7%,却消耗了全国5.2%的能源。

今年2月,内蒙古当地政府召开自治区能耗双控工作新闻发布会。自治区发改委副主任何杰在会上表示,自治区已于2020年12月提前下达各盟市2021年能耗双控目标任务,先行确定了2021年全区单位地区生产总值能耗降低3%,能耗增量控制在500万吨标准煤以内的目标任务。

在当地的大力管控下,内蒙古今年上半年交出了表现优异的成绩单。国家发改委8月公布的《2021年上半年各地区能耗双控目标完成情况晴雨表》显示,内蒙古在能耗强度降低与能源消费总量控制方面均为三级预警,意味着能耗双控工作进展总体顺利,除内蒙古外,全国另有九个地区在此行列。

“(完成今年上半年能耗双控工作)你不知道我们下了多大功夫。”内蒙古社科院经济研究所所长于光军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内蒙古近一年不断压减煤炭产量。在社会一般认识中,内蒙古作为产煤大省而非煤炭消费大省,即使煤炭增产,相应增加的能耗也有限。于光军表示,能耗计算单位为标煤,在实际统计中,内蒙古地区外销的煤炭产量仍然算在当地能源消耗总量里,因此内蒙古目前在增产保供的同时面临着较大的双控压力。

不过亦有能源领域专家向贝壳财经记者表示,煤炭开采相较于煤化工等高耗能行业能源消耗较低,且在目前的高煤价下能带来更高的产值,即有望大幅降低能耗强度,反而有助于内蒙古完成能耗双控目标。

在能耗控制压力下,企业的增产与投资意愿亦会回落,因新增的产能可能在投资回本之前就被限制生产。于光军称,在目前紧急增产保供的情况下,如果双控指标能得到适度放宽,将是当地乐见的局面,“内蒙古这里煤炭较低的成本在每吨600元左右,现在能卖到1000多,地方煤炭企业肯定有强烈意愿大力生产销售,企业可以赚钱,地方财政收入也能大幅增加。煤炭供应增长后,价格也将逐渐下降”。

而在更长周期的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路径上,去煤是内蒙古必将经历的转型。内蒙古在其“十四五”规划中提出,要大力发展新能源,推进风光等可再生能源高比例发展,稳步推动煤层气、页岩气、地热能、生物质能等开发利用,保护性开发利用稀土资源。

林伯强称,内蒙古需要另找产业增长点,尤其不应顺着煤炭产业链涉入下游高排放的煤加工等产业。随着清洁能源比重在未来逐步提高,从长期来看对煤炭的需求将是持续下降的,今后煤炭生产带来的收入将可能会不断减少。

(责任编辑:CF016)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比亚迪起诉微博用户索赔500万

同时,比亚迪“悬赏”5万元至500万元,面向社会征集侵权线索。...

来源:中华网财经

解禁致青岛啤酒股价闪崩背后:“沉默”的高端产品销量数据

当前,消费升级的大趋势没有改变,此时更需要与品质匹配的价格,在品质和价格上找到平衡点。...

来源:鳌头财经theSankei

核磁共振仪器:突破国外技术封锁,开始量产

医疗检查费用正在逐步降低...

来源:央视新闻微信公众号

中炬高新与宝能争端再升级发生“严重的群体性治安事件”

本月以来,宝能与中炬高新的争议在持续升级中。...

来源:中华网财经

阿里不参与蚂蚁集团回购,新增两位合伙人

菜鸟集团CEO万霖、国际数字商业集团CEO蒋凡,成为新晋阿里合伙人...

来源:中华网财经

拼多多跨境业务TEMU 在美国市场“缠斗”升温

竞争升级的一个缩影。...

来源:中华网财经

印度拒绝比亚迪10亿美元建厂提议

比亚迪曾于2007年进入印度市场,为手机制造商生产电池和零部件。...

来源:中华网财经

半年40起融资,中美VC为何都在追捧“心理健康”

2021-2023年,总投资额已超过百亿美元。...

来源:动脉网

年销30亿却陷入餐饮泥潭,华与华转不动大窑的命运齿轮?

大窑或难成为下一个王老吉。...

来源:快消

华西村1元转让80%股权 地方国企助其抒困

华西集团主要从事涤纶化纤的研发、生产和销售,石化仓储物流服务。...

来源:中华网财经

景区经营权转让频现,大熊猫基地及碧峰峡80%股权拟5亿成交

景区经营权拍卖也已发生多起。...

来源:中华网财经

AI独角兽CEO被告上法庭了

钱在哪儿,官司就在哪儿。...

来源:投中网

菲仕兰上半年业绩抢眼 中国市场业务贡献突出

围绕不同功能性、不同的年龄段以及乳品多样化,加速新品研发和落地。...

来源:中华网财经

李彦宏辞任携程集团董事

目前百度控股有限公司仍为携程最大股东。...

来源:中华网财经

顺丰扭亏为盈 完成H股全流通备案

有望成为独立第三方即时物流盈利第一股。...

来源:中华网财经

港股煤炭板块集体大涨 全球能源市场波动加剧

国际能源署表示,2022年的全球煤炭消费仍将上升,预计将回到近十年创纪录水平,且明年的煤炭需求很可能进一步增加,达到历史新高。 ...

来源:财联社

何苦来哉?抢在煤炭禁令生效前 欧盟大幅增加对俄煤炭进口

从当地时间周四(8月11日)开始,欧盟对俄罗斯煤炭禁运正式生效。虽然煤炭禁令才刚刚开始,但不出意外,这又将是欧盟的一起“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

来源:财联社

前7月生产原煤增长11.5%,进口煤炭下降18.2%

7月份,生产原煤3.7亿吨,同比增长16.1%,增速比上月加快0.8个百分点,日均产量1202万吨。1—7月份,生产原煤25.6亿吨,同比增...

来源:统计局网站

不止是天然气 德国政府发现煤炭和石油供应也将面临问题

德国政府担心,由于罕见的干旱和热浪,导致莱茵河水位降低,秋冬两季发电厂的煤炭供应可能会出现问题,并对该国东部地区的石油供应感到担忧。...

来源:财联社

煤炭“归来”救场,资本市场表现抢眼

受极端天气影响,“水电大户”四川开启了需要其他地区反哺的模式,而反哺的关键点就聚焦在了煤电上面,一时间,煤炭“归来”救急的讨论也越来越多。...

来源:北京商报

欧洲供需缺口难以缓解 煤炭价格不断冲击历史高位

多家媒体援引欧盟内部消息称,欧盟即将公布一份提议草案,以应对可能在今年冬天进一步恶化的能源危机。...

来源:财联社

多地发改委对港口煤企开展专项调查和政策提醒:严禁以“阴阳合同”等方式额外加价

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部署要求,近日天津市,河北省秦皇岛市、唐山市、沧州市,辽宁省锦州市等多地发展改革委对港口煤炭企业开展专项调查,了解相关企业...

来源:财联社

南非主要港口持续罢工 铁矿和煤炭出口或受严重影响

在南非主要港口工人罢工活动持续数日后,工会工人与港口运营商Transnet的加薪谈判再次受挫。...

来源:财联社

煤炭禁令效果不佳?欧盟放宽运输限制后 俄罗斯煤炭出口明显回升

随着欧盟放宽煤炭运输限制,俄罗斯海运煤炭出口恢复至接近历史最高水平,该国得以更容易将煤炭出口转向亚洲。...

来源:财联社

鄂尔多斯电音之夜,打造城市“有声名片”

激情四射的音乐演出,热闹嗨翻的观演氛围、凉爽舒适的户外体验......音乐节如何从小众文化走向大众视野,对年轻人有着怎样的吸引力,音乐和音乐...

来源: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