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保监会:强化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 更好服务实体经济
近日,银保监会公告对《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办法》(简称《办法》)公开征求意见,《办法》明确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内涵和业务范围;确立负债质量管理体系,包括组织架构、公司治理、内部控制、业务创新管理等十多个方面;提出负债质量管理的“六性”要素,要求商业银行合规开展负债业务、加强负债质量持续监测和分析;强化负债质量相关监督检查和监管措施,明确商业银行向监管部门报告负债质量管理情况的要求,以及负债质量监管评价结果运用的范围等。
实现商业银行高质量发展,让商业银行更好服务实体经济,需要从系统论角度出发,统筹做好资产负债管理,努力实现资产负债总量适度增长、结构不断优化、量价协调发展。在各界对商业银行资产业务管理有较多关注,并且资产业务管理也取得较好成效的情况下,面对商业银行负债业务管理的新形势,需要总结提炼负债业务的管理评价标准,构建全面、系统的负债业务管理和风险控制体系,持续推动商业银行强化负债业务管理。
近年来,商业银行负债发生较大变化。受金融脱媒等因素影响,在结构上的一个突出表现是存款占比明显下降。同时,商业银行的同业负债等占比在提高。
商业银行负债结构变化的背后是风险的变化。最明显的是,存款作为商业银行的核心负债,也是最主要的负债来源,其占比下降增大了银行流动性风险管理的难度。面对吸储难度加大,部分商业银行采用违规返利吸存、通过第三方中介吸存、延迟支付吸存、以贷转存吸存、提前支取靠档计息等违规手段吸收存款,增加了商业银行自身负债成本的同时也扰乱了市场秩序,还埋下了风险隐患。另一方面,同业负债本身单笔规模较大、易于导致集中度较高,其占比增加意味着商业银行之间的关联更加密切,风险容易在银行业金融机构之间形成链式传导,加大系统性金融风险压力。面对因为负债结构变化而导致的风险变化,银行自然需要强化其负债质量管理。
不仅如此,强化商业银行负债质量管理也是深化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让银行业更好服务实体经济的应有之义。在金融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深化利率市场化改革是一项重要内容。就存款而言,利率完全市场化之后,不仅商业银行自身有应对竞争提高利率以吸收存款的内在动力,各类资管产品快速发展也将倒逼商业银行不得不提高存款利率。这意味着,随着利率市场化的深化,存款利率上升是大概率事件,也势必增加商业银行的负债成本。然而,商业银行负债端成本增加的同时,资产端又要通过降低贷款利率等方式降低实体经济融资成本,同样凸显了商业银行强化负债质量管理的必要性。
《办法》目前是公开征求意见,商业银行有必要认真研究,及早着手,及时推动落实方案工作。在这其中,围绕中央提出的构建多层次银行机构体系的要求,商业银行既要符合监管要求,也要考虑自身情况,在合规的前提下寻求差异化策略。如相比之下,大型商业银行更要突出以存款性负债为主的负债发展格局,充分发挥其产品、服务、渠道、科技等综合性金融服务优势,以更优质的产品服务,推动存款继续保持稳定增长,将付息成本维持在合理适度水平;中小型商业银行对同业负债依赖性相对较强,可以在这方面有更多的思考并采取相应举措。(记者娄飞鹏)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央行、银保监会:支持个人住房贷款合理需求
支持各地在全国政策基础上,因城施策实施好差别化住房信贷政策,合理确定当地个人住房贷款首付比例和贷款利率政策下限,支持刚性和改善性住房需求。鼓...
银保监会:1-10月银行业投放房地产开发贷款2.64万亿元
银保监会相关部门负责人表示,2022年1-10月,银行业投放房地产开发贷款2.64万亿元,发放按揭贷款4.84万亿元,为稳定房地产市场提供了...
银保监会:明年起在10个省(市)开展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
近日,中国银保监会发布了《中国银保监会办公厅关于开展养老保险公司商业养老金业务试点的通知》,决定自2023年1月1日起开展养老保险公司商业养...
银保监会制定发布《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办法》
为进一步加强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适应新形势下商业银行表外业务发展出现的新变化和新趋势,中国银保监会对《商业银行表外业务风险管理指引》(...
银保监会: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基础金融服务需求
中国银保监会14日对外发布通知,要求银行业保险业全面贯彻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积极稳妥做好线下金融服务,大力推广使用线上金融服务,全力满足人...
银保监会王朝弟:严防银行保险资金被用于盲目“加杠杆”
12月20日,银保监会首席检查官王朝弟在第十七届21世纪亚洲金融年会上表示,防范风险是金融工作的永恒主题。金融发展要坚决打击各类伪创新,防止...
银保监会发布外国银行分行综合监管评级办法
中国银保监会12月27日对外发布《外国银行分行综合监管评级办法(试行)》,对外国银行分行监管评级的主要原则、评级要素、基本程序、评级结果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