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固壮大实体经济,如何出招发力?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巩固壮大实体经济,如何出招发力?
新华社记者
确保退税减税这项关键性举措落实到位、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政府工作报告5日提请审议,巩固壮大实体经济的一系列举措引人关注。
实体经济是经济发展的“压舱石”,也是确保经济运行“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要义所在。2022年,面对新的下行压力,将从哪些方面扶持实体经济?一线企业怎么干?全国两会上,代表委员围绕报告进行深入讨论、建言献策。
降成本,助企“轻装上阵”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重在稳企业,当前要雪中送炭降成本。
“报告提出了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税与退税并举,精准度更高,靶向性更强。”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省财政厅厅长刘兴云说,减税降费聚焦经济发展的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在支持制造业高质量发展上加力提效。
报告明确延续实施扶持制造业、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的减税降费政策,并提高减免幅度、扩大适用范围。
“这些举措与以往的系列政策具有良好的延续性和协同叠加效应,对工业企业进行精准支持,不仅有效降低中小企业成本,也意味着行业龙头企业的供应链会得到进一步稳固。”全国人大代表、齐鲁制药集团总裁李燕说。
记者从多个部门了解到,2022年,将加强前瞻性预判,做好跨周期调节,打好政策“组合拳”。
在落实好一系列降成本政策同时,工信部将着力加强能源、物流、用工等要素保障协调,优先保障基础工业产品等重点企业稳定运行。财政部将综合运用融资担保、贷款贴息、奖励补助等方式,引导撬动金融资源流向中小微企业。
稳产业链,夯实实体经济基础
产业链贯通,企业生产就会畅通,行业运行也就更有保障。增强产业链韧性是巩固壮大实体经济的重要举措。
报告明确加强原材料、关键零部件等供给保障,针对实体经济运行面临的实际困难提出了解决办法。
全国政协委员、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毓群说,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十余年来,通过技术改善,锂电池成本下降超80%。原材料价格快速上涨,冲淡了产业链在技术降本投入的资金和努力,对产业发展带来不小影响。“希望加快国内锂资源勘探开发,加强自主创新和科技攻关,提升资源循环高效利用水平。”
报告中,“实施龙头企业保链稳链工程”与“着力培育‘专精特新’企业”相结合,构建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格局。
“大企业在加快提升供应链建设的同时,在培育中小企业方面也应有更多作为。”全国人大代表、海尔集团公司党委书记周云杰说,海尔将与更多中小企业合作,推动产业生态数字化升级。
工信部等多部门表示,瞄准薄弱环节推进强链补链,支持更多中小企业成长为“单项冠军”和“配套专家”。财政部启动“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奖补政策,支持实行“揭榜挂帅”机制等,激发企业创新创造活力。
锚定创新,增强制造业核心竞争力
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核心是创新。报告提出,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持续推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
“要依靠创新把产业链拉长、做强。”全国人大代表、广西柳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曾光安说,柳工持续推进自主创新,装载机约80%的零部件实现自主研发制造。“这是我们抗击风险的有力保障,也是布局长远的关键支撑。”
“加大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政策实施力度”让李燕对企业发展更有信心。她说,过去一年,齐鲁制药集团将税收优惠等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创新,加速推进研发。“今年,将把节省下来的资金用于加强技术平台建设和重点创新药物项目研发。”
继续开展国家技术创新示范企业认定工作,通过“赛马”机制,在电子信息、高端装备、新材料等领域培育一批国家先进制造业集群……多部门近期列出鼓励创新的“任务单”。
“要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好资源、能源等要素比价关系,完善促进工业发展的良好环境。”全国人大代表、山东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张卫国建议。(记者张辛欣、邹多为、严赋憬、陈刚、邵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阔步新征程 释放新能量——2022年中国全国两会吸引全球目光
多国专家学者认为,中国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促进世界经济复苏、释放发展红利、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发展经...
14亿人的追求——从两会看“中国梦”新征程
国务院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详解政府工作报告92处修改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11日上午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共补充修改92处。这些修改内容覆盖哪些方面?有何重点亮点?...
搭建金融“水利工程” 护稳经济大盘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多位代表委员、产学研代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我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的情况下,金融行业应继续精准施策向市场主体让利,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
人工智能下一站:从两会焦点走向产业化的野望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再次被“点名”。与此同时,包括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内的多位两会代表委员也纷纷畅谈人工智能...
两部门出台23条金融举措 支持实体经济力度再加强
18日,中国人民银行、国家外汇管理局出台23条政策举措,从支持受困主体纾困、畅通国民经济循环、促进外贸出口发展三个方面加强金融服务、加大支持...
多部门部署下一步金融工作 稳实体稳预期成重中之重
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国家外汇管理局日前均召开相关会议,落实近期国务院金融委工作部署,分析研判当前经济金融形势,研究部署下一步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