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关提速、成本减负 服务外资外贸企业再出实招
通关提速、成本减负、享惠增效——
服务外资外贸企业再出实招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外贸保稳提质的意见》,明确提出促进外贸货物运输保通保畅等13条政策措施。
此前,海关总署出台了十项举措,从保障重点区域产业链供应链循环畅通、支持中小微企业开展市场采购贸易、加快企业急需货物通关、提高进出境物流效率等方面,部署做好稳外贸工作。
“全国海关将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在毫不动摇做好口岸疫情防控的同时,推动外贸保稳提质一系列举措落地见效,全力保障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确保通关提速、成本减负、享惠增效。”海关总署有关负责人说。
确保通关安全畅通
5月27日,一架罗氏进口包机在上海浦东机场顺利完成通关。这是5月份以来,罗氏诊断有限公司第四架医疗物资进口包机。1个月来,罗氏已累计完成货物通关4164件,总重327.5吨。
“在了解企业进口计划及通关诉求后,我们24小时专人跟进专窗服务,提供‘一机一策’量身监管保障方案,随到随查、随查随放,同时根据生物医药制品的特点提供入冷库查验等便利措施,力促生物医药产业复工达产。”上海浦东机场海关物控查检一处副科长徐喆说。
今年1月至2月,上海口岸进出口总值为1.76万亿元,占全国的28.4%。但受疫情影响,4月份上海口岸进出口总值在全国的占比骤降至16.3%。
“上海口岸安全通畅对上海复工复产、长三角经济健康稳定意义重大。”上海海关关长高融昆介绍,上海海关以问卷调查、视频会议等形式,对集成电路、生物医药、汽车制造等重点产业的400多家企业进行调研,梳理形成了物流、人力、供应链、政策诉求4大类37项问题和建议,并与相关重点企业逐一对接,逐条拿出可操作的解决措施,切实为企业群众办实事、解难题。
4月30日,在上海疫情最胶着的关键时期,上海海关联合南京、杭州、宁波、合肥等地海关发布联合通告,强化跨关区通关疑难问题、应急事件的快速响应和协同处置,统筹保障疫情期间长三角重点企业经上海口岸进出境货物实现快速通关,全力支持复工复产。
“我们统筹长三角地区产业链供应链重点企业名单,实现白名单企业五关互认,确保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对于航空、船舶、集成电路、汽车制造等重点产业,建立通关全程可视化的绿色通道。”高融昆说。
随着上海进入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阶段,上海口岸外贸进一步企稳,外贸企业复工复产步伐显著加快。最新统计显示,5月份,上海浦东机场海关共监管进出境货机4436架次,比4月同期大幅增加74.85%;监管进出境货物16.5万吨,比4月同期大幅增加84.6%。
拓展出口新通道
5月28日,在南京海关所属徐州海关监管下,搭载着市场采购货物的徐州中欧班列从海关监管场所驶出。这是江苏省首批以市场采购贸易方式申报后搭乘中欧班列出口的货物。
这批发往乌兹别克斯坦的LED面板灯,是由江苏常熟市莫城街道初昱智日用百货经营部采购,通过市场采购贸易方式向当地海关申报出口。商户张桂荣介绍,在“中欧班列+市场采购贸易”模式下,自己不仅能享受到市场采购贸易的政策优惠,还能方便地搭上中欧班列快速出口,较以往节省了物流成本30%以上。
“我们指导企业在常熟报关后在组货地就近出口,企业在确定出口物流通道时有了更多选择。”常熟海关副关长李信军说,通过优化转关和通关一体化出口机制,积极支持开辟中欧班列、中老铁路等物流新通道,助力中小微企业走出国门。据统计,今年以来,常熟市场采购贸易出口总货值已超46亿元。
徐州中欧班列运营方、徐州淮海国际陆港运营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宋斌坦言,受疫情影响,班列集疏运压力较大,“海关与我们保持实时沟通,探索采用‘中欧班列+市场采购贸易’模式,既充分发挥了申报简便、通关速度快等优势及班列保通保畅功能,也为广大中小企业搭建起一种共享式、低成本的对外贸易平台”。
据统计,今年一季度,我国中欧班列开行3630列、运送35万标箱,同比分别增长7%、9%,综合重箱率97.7%。特别是进入4月以来,中欧班列通道畅通、运行平稳,全月开行1170列,较3月份增加36列,环比增长3%。自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欧班列已连续24个月单月开行千列以上,有效保障了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
据悉,在徐州中欧班列试点的基础上,南京海关还将进一步推动苏州、连云港等地试点铁路口岸“快速通关”出口模式,提升中欧班列跨境运输便利化水平;同时,持续简化优化市场采购贸易小额小批量监管适用条件,扩大小额小批量出口检验检疫自动审单、快速签发电子底账范围,全力支持打造市场采购贸易的新模式,为中小微企业保订单、拓出口开启新通道。
助力企业减负增效
日前,在浙江安吉上港集装箱码头,4个装载黄麻纱的集装箱,首次通过“船边直提”模式完成从卸装至离港等手续,整个过程耗时不到20分钟,实现了货物抵港、卸船到装车的“零延时”。
据悉,这是杭州海关在嘉兴、台州、舟山、温州4个海港实施进口“船边直提”、出口“抵港直装”业务模式后,首次将上述模式拓展到内河港口,实现了对辖区内所有海港、内河港口的全覆盖。
“受疫情影响,大量企业选择通过水路运输方式进出口货物,港口集装箱作业量持续走高。海关大力推广‘直装’‘直提’模式,可有效提高码头运行效率,加速长三角地区进出境货物流转。”杭州海关口岸监管处处长汪茂表示,新模式叠加了双重优势,有利于用活用好省内各海港、内河港的运力资源,保障物流供应链稳定。
针对部分外贸企业存在的物流不畅、产业链供应链受阻、综合成本上升等问题,广州海关从加快企业急需货物通关、提高进出境物流效率、积极落实减税降费措施等方面入手,帮助外贸企业降低生产经营成本,扶持外贸企业保订单、稳预期。在贸易便利化方面,全面实施提前申报、简化申报、跨关区一体化通关模式等措施,让“企业少跑腿,数据多跑腿”,助力企业减负增效。
广州海关副关长陈针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政策宣传解读力度,深入跟进调研促进外贸保稳提质政策实施情况,不断扩大政策惠企覆盖面;建立服务企业长效机制,用好“问题清零”机制,助力供应链行业连通重点产业上下游,服务企业减负增效,千方百计保市场主体、保市场份额、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全力以赴稳住外贸外资基本盘,促进外贸保稳提质。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北京9月1日起医保个人账户定向使用 参保人员不可自由支取
8月19日,北京市医保局下发《关于调整本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有关政策的通知》,进一步完善职工医保制度,提高个人账户资金使用效率,减轻职工...
2021年社保基金投资收益1131.8亿元 收益率4.27%
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18日正式发布2021年社保基金年度报告。报告显示,2021年社保基金实现投资收益额1131.80亿元,投资收益率4....
前7个月实际使用外资7983.3亿元 同比增长17.3%
记者18日从商务部获悉,2022年1至7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983.3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3%(下同),折合1239....
过度处罚等执法问题怎么解决?司法部作出解读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定和管理工作的意见》,这是我国首次从国家层面对建立健全行政裁量权基准制度作出全面、系统...
商务部回应美出台《芯片和科学法案》:必要时采取有力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针对美方近日出台《芯片和科学法案》,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18日表示,中方对此坚决反对。中方将继续关注法案的实施情况,必要时采取有力措施维护...
美联储戴利:宣布战胜通胀为时过早 明年不会很快降息
当地时间周四(8月18日),旧金山联储主席戴利表示,现在就宣布战胜通胀还为时过早,美联储应在今年年底前将利率提升至略高于3%,以遏制通胀。她...
商务部:今年前7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同比增长17.3%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今天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1至7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7983.3亿元人民币,按可比口径同比增长17.3%(下...
商务部:前7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4.4%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今日召开的例行新闻发布会上介绍,今年1至7月,我国对外非金融类直接投资4242.8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4.4%(折合...
两部门部署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
记者17日从工信部获悉,工信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通知,部署开展财政支持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工作,提出从2022年到2025年,中央财政计...
二手车将进一步实现全国自由流通 消费潜力加速释放
商务部相关负责人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全面取消限迁政策以后,二手车将进一步实现全国自由流通,各地汽车产品供给更加丰富,提升供需适配性,更...
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如何落到实处?权威回应关切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在教育、住房、就业等生育支...
前7个月财政收入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2%
财政部17日发布数据显示,今年前7个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24981亿元,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2%,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9.2%。...
稳增长效果显现,外贸企业转暖 苦日子熬出头了
外贸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对于稳经济、促发展具有重要作用。随着国内疫情防控形势总体向好,稳增长的政策措施效果逐步显现,今年二季度...
外贸连续八个季度同比正增长,保稳提质势头好
今年上半年,尽管受到国内疫情多点散发、全球经济复苏艰难等多重挑战,但我国外贸外资依然展现较强韧性,在去年新高的基础上双双延续稳定增长态势。...
海关总署:前7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3.6万亿元 同比增长10.4%
今年前7个月,我国外贸进出口总值23.6万亿元,同比增长10.4%。其中,出口13.37万亿元,同比增长14.7%;进口10.23万亿元,同...
中国前7个月外贸实现较快增长,传递积极信号
23.6万亿元——7日,我国货物贸易进出口交出前7个月“成绩单”。从累计增速看,前7个月同比增长10.4%;从月度看,7月份同比增长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