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白楼市

雅生活服务2022中期业绩增收不增利:收入同比增22%净利润减少10.3%

2022年08月18日 10:36 来源:中华网财经
分享: 微信

中华网财经8月18日讯:雅生活服务(3319.HK)发布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雅生活营业额为人民币76.199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22.0%;对应毛利20.53亿元,同比增长9.5%;毛利率26.9%,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净利润11.5亿元,同比减少10.3%;净利润率为15.1%,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股东应占利润为10.579亿元,同比下降7.4%。每股基本盈利为0.75元。

雅生活服务2022中期业绩增收不增利:收入同比增22%净利润减少10.3%

物业管理收入占比超六成

城市服务收入同比增长302.4%

具体业务收入方面看,其中,四大业务所贡献的收入分别为:物业管理服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23.3%至49.041亿元;业主增值服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34.3%至10.841亿元;城市服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302.4%至6.417亿元;及外延增值服务收入较去年同期下降24.0%至9.90亿元。

具体从雅生活服务分类业务收入占比看,物业管理收入占比64.4%,其中住宅物业项目收入占27.1%,非住宅物业项目收入占37.3%;业主增值服务收入占比14.2%;城市服务收入占比8.4%;外延增值服务收入占比13%同比下降24.0%

雅生活服务2022中期业绩增收不增利:收入同比增22%净利润减少10.3%

毛利率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

计提减值同比增长

此外,雅生活中期录得毛利为20.526亿元,同比增加9.5%,毛利率为26.9%,同比下降3.1个百分点;剔除收并购带来无形资产摊销影响的核心毛利率为28.3%。

具体分业务来看毛利率,期内,物业管理服务毛利率21.3%,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业主增值服务毛利率48.2%,同比下降6.2个百分点;城市服务毛利率为20.2%,同比下降1.9个百分点;外延增值服务毛利率35.9%,同比下降4.1个百分点。

雅生活服务2022中期业绩增收不增利:收入同比增22%净利润减少10.3%

应收款计提减值增长。值得一提的是,中华网财经翻阅雅生活服务中期业绩报告获悉,于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六个月,该公司分别就贸易应收款项总额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计提减值拨备人民币249,929,000元及人民币24,585,000元(截至2021年6月30日止六个月:分别就贸易应收款项总额及其他应收款项总额计提减值拨备人民币20,201,000元及人民币20,195,000元)。

同时,净利润为11.495亿元,同比下降10.3%,净利润率为15.1%,同比下降5.4个百分点。剔除收并购带来无形资产摊销及固定资产评估增值的折旧后的净利润率为16.1%。该集团物业管理服务、业主增值服务、城市服务于期内的收入及净利润同比增长34.1%及13.8%。

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同比增加579.5%

另,中期业绩报告披露,雅生活服务金融资产出现减值损失。期内,该集团的金融资产减值损失净额为人民币274.5百万元,(2021年同期:人民币40.4百万元),同比增加579.5%,主要由于若干客户信贷风险增加,及收购按金及向第三方贷款增加,导致贸易及其他应收款项减值拨备的增长。

在管面积规模增长至5.29亿平米

规模方面,中期业绩报告显示,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雅生活在管面积及合约面积分别为5.286亿平方米及7.065亿平方米。其介绍,报告期内,第三方项目通过市场拓展、收购整合等方式迅速扩张,合约面积(含控股成员企业)达5.585亿平方米,新增合约面积超过4320万平方米,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增长8.4%,占总合约面积的79.1%,是集团规模增长的主要来源。

期内,该集团在管项目达到4,383个,覆盖全国31个省,直辖市和自治区,以及223个城市。截至2022年6月30日止,本集团在管项目面积按照区域划分,其中33.4%位于长三角城市群,20.0%位于粤港澳大湾区,9.7%位于山东半岛城市群,7.7%位成渝城市群,其余分布于中国其他区域。

对于经营分析,报告中雅生活董事会指出,尽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期内来自第三方外拓的新增合约面积超过3560万平方米,对应新增年化合同金额超12亿元,项目质量稳中有升,取得了不俗的市场拓展成绩。受到房地产开发周期性影响,住宅新增项目供应市场空间有限,本集团灵活调整拓展模式,聚焦受周期影响较小的非住宅及住宅存量项目。同时,采取“城市分级”策略,围绕既定战略和深耕城市增加存量管理密度、培育及增加长期合作伙伴企业客户黏性。

对于下一步,雅生活董事会表示,下半年,集团将进一步深化“城市分级”及“产品品牌”的拓展策略,锚定重点目标城市,增加战略型城市及深耕型城市的管理密度,进一步提升一二线城市的市场占有率,追赶因疫情延迟的拓展机会。

(责任编辑:CF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