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农商行IPO:公司总资产近万亿 个人经营性贷款不良率相对较高
中华网财经《IPO观察》栏目出品
11月26日,中国证监会发布上海农村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称为“上海农商行”)沪市主板申请过会消息,海通证券、国泰君安证券和中信证券为主承销商。企业及其承销商将分别与上海证券交易所协商确定发行日程。
主要由上海国资控股、总部设在上海,是全国首家在农信基础上改制成立的省级股份制商业银行。
据上海农商行招股书显示,本次拟发行即不低于964,444,445股,且不超过2,893,333,333股。募集资金6.3849亿元,主要用于补充本行核心一级资本,提高本行资本充足水平。
从资产规模来看,上海农商行是全国规模第三大农商银行,仅次于渝农商行和北京农商行。截至2019年末,该行资产总额为9302.87亿元。截至2019年末,该行有438家分支机构及营业网点;94.13%的贷款投放于上海地区的客户,且大部分分支机构分布在上海地区。
从财报披露数据来看,相比同业,上海农商行过去三年呈现了较快的规模扩张速度,尤其是去年资产规模同比大增11.58%逼近万亿元,但是营收增速却有所放缓,去年该行营业收入212.71亿元、同比增长5.59%;归母净利润88.46亿元、同比增长21.04%。
据招股书披露,本行不存在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本行股东总数为24,626户。
据招股书披露,公司营业收入由公司银行业务、个人银行业务、金融市场业务和其他业务四方面组成,其中公司银行业务增幅有限,个人业务和其他业务成为近三年主要爆发点。
2017年末、2018年末、2019年末,该行的不良率贷款分别为1.3%、1.13%、0.9%,实现了连续三年下降。2019年,该行对公贷款、个人贷款不良率均有所下降,但是个人经营性贷款、信用卡不良率分别为2.77%和1.33%,都相对较高。但该行过去三年均维持了较高的拨备水平,2019年末该数据高达431%,风险抵补能力强。
从11月26日晚间发审委的公告内容来看,上海农商行的个人消费贷增幅过快、不良率波动及减值计提问题、村镇银行不良率以及表外业务规模等被重点关注。
具体来看,发审委要求说明该行2019年个人消费贷款大幅增长的原因,是否存在平台贷款;以公允价值计量且其变动计入其他综合收益的拆出资金增长较快的原因及合理性;房地产、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等不良贷款率存在一定程度波动的原因及合理性等。此外,对于该行表外业务,底层项目是否存在兜底约定、理财产品是否满足有关嵌套、结构化安排等方面的最新监管要求以及资管新规发布后是否进行“新老划断”,是否存在新产品承接老产品资产情况等。
另外,从招股书显示来看,目前上海农商行IPO存在这几大风险影响公司业绩:
一、信用方面,与贷款业务相关的风险、与债券投资业务相关的风险、与非标资产投资业务相关的风险、衍生工具交易风险、与表外业务相关的风险。
二、市场方面,利率风险、汇率风险等。
三、与中国银行业相关的,中国经济环境变化的风险、上海地区经济环境变化的风险、商业银行竞争加剧的风险、监管政策变化的风险、利率市场化的风险、货币政策调整的风险、互联网金融竞争加剧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