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银行拨备计提压力缓解不良贷款出现双降,理财产品成竞客关键
原标题:上半年银行业发展几何?拨备计提压力缓解,理财产品成竞客关键
2021上半年,在新冠疫情防控向好,经济增长有序复苏的过程中,银行业发展呈现哪些趋势?哪些行业的风险或有所警示?哪些业务成为银行业竞客的直接利器?
9月23日,德勤发布《百年风华笃行不怠中国银行业2021年上半年发展回顾与展望》报告,分析了10家境内商业银行(以下简称“境内银行”)以及6家境外重要银行(以下简称“境外银行”)上半年的财务状况,包括盈利能力、资产质量、负债情况和资本情况四大方面。
报告显示,上半年中国银行业整体经营呈现稳步向好态势,资产规模合理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盈利能力持续增强,资产质量趋于改善,资本整体保持充足水平,经营业绩显著优于境外银行。
拨备计提压力有所缓解
利息净收入仍是境内银行主要收入来源
报告指出,鉴于国内疫情控制得力,经济复苏回稳,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拨备计提压力有所降低。其中,减值准备计提或转回是造成银行业盈利能力大幅波动的主要因素,尤其境外银行波动更为剧烈。
具体来看,10家境内银行营业收入增速有所回升,整体增幅为6.83%,超过上年同期增幅;而6家境外重要银行受新冠疫情冲击严重,营收降幅明显,其中5家境外银行上半年营收均低于2020年同期。
拨备前利润增速持续分化,境内银行上半年拨备前利润总额整体增幅为6.31%;而境外银行拨备前利润整体降幅逾10%;境内外银行归母净利润均实现增长,前者同比增幅为13.79%,后者同比增幅为348.03%,较上年同期存在较大幅度上升。
报告显示,境内银行业绩的进一步增长主要因为中国疫情控制最为得力,经济逐步复苏回稳,资产质量持续改善,拨备计提压力有所降低以及上年同期基数较低等多种因素影响。而境外银行主要是因为拨备转回带来的利润释放。
值得注意的是,上半年境内银行人均盈利能力差异较为显著。具体来看,境内银行人均净利润平均值为45万元,较上年同期增幅15.81%;其中,招商银行,兴业银行人均净利润明显高于同业,达到68万元。
从收入结构来看,利息净收入是境内银行最为主要的收入来源,其中邮储银行、农业银行利息净收入占比最高,分别达到84%、78%。交通银行和招商银行这一收入占比相对较少,均为59%。而境外银行利息净收入平均占比接近45%,远低于境内银行。
就非利息净收入而言,股份制银行得益于零售业务发展,财富管理类收入增长带动中间业务收入整体增加;国有银行中,邮储银行代销业务尤其是代销保险业务收入实现快速增长。从手续费及佣金净收入占比来看,境内银行中仅招商超过境外银行的平均水平,达到30.97%。
德勤中国银行业及资本市场主管合伙人郭新华表示:“上半年中国银行业资产规模合理增长,信贷结构进一步优化,盈利能力持续增强,资产质量趋于改善,资本整体保持充足水平,经营业绩稳定,为‘十四五’时期高质量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境内银行贷款规模持续增长
不良贷款出现双降
就不良贷款领域来看,截至6月末,境内银行不良贷款余额较年初有所增长,但各银行的不良贷款余额变动较为分化。
其中,工商银行、建设银行、农业银行、邮储银行、交通银行、招商银行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中国银行、中信银行、兴业银行、平安银行不良贷款余额则呈现下降趋势,下降也主要是因为次级类贷款余额下降或损失类贷款余额下降。
受上半年贷款投放量高于不良贷款生成影响,不良贷款率小幅回落。6月末境内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为1.30%,较年初减少9个基点。其中,中国银行不良贷款率下降最快,较年初减少16个基点;邮储银行不良贷款率最低,为0.85%。
从具体分布来看,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以及房地产业是贷款不良集中暴露的前五大行业。其中,制造业、批发和零售业纷纷回暖,不良贷款出现“双降”。
值得关注的是,虽然部分境内银行的制造业不良率有所下降,但不良贷款余额仍有增长。报告显示,各境内银行在增加对制造业贷款信贷支持的同时,也应关注由于投放量上升后持续的贷后管理和风险管控压力。
就市场关注的房地产业不良贷款来看,今年是房地产贷款集中度管理政策实施的第一年,部分银行信贷结构调整承压。截至6月末,六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房地产贷款占比均符合监管要求,部分银行个人住房贷款占比仍超过监管红线,不过相比年初有所回落。
财富管理业务竞争加大
理财产品成为银行竞客的直接利器
伴随着近年来居民收入的稳健提升、中产阶级的快速崛起,中国居民财富保值增值服务需求日益增加,各家银行纷纷将财富管理作为一项重要的业务挑战,着力打通财富管理价值链。上半年境内外银行中间业务收入均实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
2021年上半年末,10家境内银行管理资产规模合计141.07万亿元,较年初相比增加7.7万亿元,增幅5.81%。其中存款规模合计124.83万亿元,增幅为6.71%,表外理财规模合计16.24万亿元,受理财业务过渡转型的影响,表外理财规模较年初略有下降。
德勤中国金融服务业审计及鉴证副主管合伙人曾浩表示,“目前,财富管理已成为银行竞争客户的主要手段。就存款和理财产品的相对结构而言,国有大型商业银行的理财业务规模占比明显偏低,而所有股份制银行的理财业务规模占比均超过了20%。在实际经营中,股份制银行在存款和财富管理业务平衡方面往往会面临较小的压力,在大财富管理的经营理念下,理财产品已成为股份制银行在资金端竞争的有效利器。此外,理财子公司已成为财富管理市场的重要新生力量。”
根据银行业理财登记托管中心披露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全国理财产品存续规模达25.8万亿元,理财子公司存续产品为10.01万亿元,占比38.8%。其中国有大型银行理财子公司和股份制银行理财子公司产品规模分别为5.42万亿元和3.52万亿元,合计占比为34.65%。
报告显示,虽然理财子公司尚处于早期发展阶段,但受益于理财业务的快速增长,理财子公司2021年上半年已经实现全面盈利。其中兴银理财、招银理财实现净利润超过10亿元。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绿色发展,华夏担当——《华夏银行2022年环境信息披露报告》在京发布
《华夏银行2022环境信息披露报告》的正式发布,是继2021年报告后,更加公开、全面、全景式地向行业及社会公众展示其绿色金融发展成绩及环境社...
北京银行连续六年支持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成功举办
5月28日,中关村国际前沿科技创新大赛总决赛在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展示中心会议中心举办,北京银行党委副书记、行长杨书剑受邀出席并参加第七...
守护绿水青山,奔赴美好未来 ——华夏银行2023密云生态马拉松开跑
初夏五月,千山浓绿。5月21日清晨,斜射的霞光在平整的道路上洒下金辉,万名跑者齐聚密云。7点30分一声枪鸣,华夏银行2023密云生态马拉松正...
团结奋斗启新程 守正创新著新章 ——北京银行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
4月7日,北京银行发布2022年年度报告。2022年,北京银行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全面...
贷款利率比存款利率低:土耳其银行开始"送钱"了?
“众人加息我独降”——近两年来,在通胀高达逾80%背景下依然坚定大幅降息的土耳其央行,一直是全球货币政策领域最为独特的一道“风景线”。而如今...
房贷转经营贷可以“转贷降息”?银保监会提示风险
据银保监会官网消息,近期一些不法中介发掘“商机”,向消费者推介房贷转经营贷,宣称可以“转贷降息”,诱导消费者使用中介过桥资金结清房贷,再到银...
理财单周抛售债券超1000亿 银行加速进场
债市持续多日的理财抛售潮上周仍在继续,不过,相较于之前,抛盘已经完成从高流动性品种到低流动性品种的切换。此外,保险、银行也在积极入场,主配政...
银保监会:全力满足人民群众基础金融服务需求
中国银保监会14日对外发布通知,要求银行业保险业全面贯彻落实疫情防控优化措施,积极稳妥做好线下金融服务,大力推广使用线上金融服务,全力满足人...
汇丰银行更新能源政策 将停止为新的油气项目融资
汇丰银行周三表示,将不再为新的油气田或相关基础设施提供融资,这是其更新能源政策的一部分。气候活动人士表示,此举使汇丰在应对全球变暖方面领先于...
抢滩个人养老金万亿蓝海:银行定“抢人计划”
在业内人士看来,个人养老金资金账户具有唯一性,且开户后客户黏性相对较高,率先抓住客户也就抓住了未来养老金发展的机遇。如今,银行作为渠道端正是...
辞去北大职位后,陈春花辞去中国银行独董等职务
8月30日,中国银行公告,本行董事会收到陈春花女士的辞呈。因个人工作原因,陈春花女士辞去本行独立非执行董事、董事会企业文化与消费者权益保护委...
7家A股上市银行不良率上升的同时拨备覆盖率下降
随着中报季结束,42家A股上市银行均已披露年中业绩。整理发现,截至今年6月末,上述42家银行不良贷款率均在0.7%至1.8%之间,其中31家...
新冠留下时代烙印:欧洲、北美国家集体为“消失的打工人”头疼
随着2022年步入尾声,多个西方国家央行顶着“衰退将至”的风险进一步加大加息幅度,而支持他们甩开膀子加息的一个重要理由是“失业率仍处于低位”...
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原副行长高海生被“双开”
据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重庆市纪委监委消息:日前,中央纪委国家监委驻中国银行纪检监察组、重庆市监委对中国银行甘肃省分行原党委...
中行“老将”王志恒已任光大集团党委委员,或出任光大银行行长
12月6日,光大集团官网集团领导一栏显示,王志恒已出任中国光大集团股份公司党委委员,兼任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党委委员、副书记。根据惯例...
珠海宣布退热药拆零、限购 各地加大供应投放 “用药难”有望缓解
珠海市市场监管局决定自12月20日起,市内有约500多家零售药店持续供应拆零销售的退热药品。这些药品在销售上将按照“定点、限量、拆零、限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