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分析:19条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硬举措透露哪些新信号?
新华社北京3月13日电 题:新闻分析:19条促进消费扩容提质硬举措透露哪些新信号?
新华社记者安蓓、王雨萧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等23个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加快形成强大国内市场的实施意见》,从市场供给、消费升级、消费网络、消费生态、消费能力、消费环境等六方面提出19条硬举措,为对冲疫情影响、助力形成强大国内市场勾勒出一条清晰的路线图。
精准对冲疫情影响促进形成经济发展持久动力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不可避免对我国经济社会造成较大冲击,其中消费领域受影响明显。扩大消费成为对冲疫情影响的重要着力点之一。
国家发改委就业收入分配和消费司副司长常铁威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今后一段时间,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同时,着力促进消费扩容提质,对于把被抑制、被冻结的消费释放出来,把在疫情防控中催生的新型消费、升级消费培育壮大起来,使实物消费和服务消费得到回补,意义重大。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经济增长的持久动力。中国宏观经济研究院研究员王蕴说,意见涉及消费链条上下游,着眼于破除制约消费领域的体制机制障碍。在当前疫情防控出现积极向好态势、经济社会发展加快恢复的背景下,能有效提振消费信心和增强消费意愿,释放鼓励和促进消费的积极信号;能够为尽快恢复“生产-流通-消费”的社会大生产循环营造良好政策环境;也有利于培育“智能+”消费等新型消费和消费新增长点。
意见提出,大力优化国内市场供给,全面提升国产商品和服务竞争力,加强自主品牌建设,改善进口商品供给,进一步完善免税业政策;重点推进文旅休闲消费提质升级。
“强大国内市场的竞争力不仅在于庞大的国内需求,也在于与之相匹配的优质的国内供给,这样才能形成高质量的供需良性循环。”王蕴说。
在消费类型方面更加注重服务消费,在消费时间方面突出假日和夜间消费,在消费模式方面加快培育线上线下融合等新模式,在消费区域方面重点发动县域消费引擎,在消费群体方面着重增强中低收入群体消费能力……
常铁威说,意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紧紧抓住最具潜力的消费领域着力提升供给,不断完善消费政策、优化消费环境、稳定消费预期,将有力促进广大城乡居民能消费、愿消费、敢消费。
打通城乡消费“任督二脉”加速释放新型消费潜力
过去一年,“小镇青年”在中国消费图谱中强势崛起,显示出旺盛的购买力。据商务部监测,去年“双11”期间,新增网购用户约70%来自以三四线城市、县城、乡镇为代表的新兴市场。阿里巴巴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表示,对下沉市场的加速渗透,正在成为阿里核心电商业务增长的重要引擎。
“下沉市场尤其是农村消费市场增长潜力大、速度快,能与城镇构成互补的消费市场结构,形成梯次消费升级格局。但很多地区农村商业网点布局不完善,消费基础设施建设滞后,不仅制约消费潜力的释放,也阻碍了具有农村特色消费业态的发展。”王蕴说。
为打通城乡消费“任督二脉”,更好释放乡村消费潜力,意见提出,着力建设城乡融合消费网络,充分发挥邮政系统、供销合作社系统现有农村网点布局优势,实施“邮政在乡”、升级“快递下乡”。同时加强农产品供应链体系建设,扩大电商进农村覆盖面,促进工业品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流通。
王蕴认为,建设城乡融合消费网络,不仅能有效激发农村市场消费潜力,更有助于提升强大国内市场发展的持续性,有力支撑高标准市场体系建设。
意见提出,结合区域发展布局打造消费中心。常铁威说,未来的区域消费中心建设,将着眼于适应网络消费全球兴起的态势,区域消费中心的产品能够走向全球,区域消费中心的老百姓也能够买到全球质优价廉的产品。
今年春节期间,受疫情影响,全国人民开启“宅家”模式。独特的“宅”生活,催生了各类“云消费”新场景:以线上影院、短视频平台、主流手游等为代表的“屏幕经济”如火如荼;主打“最后一公里”的社区小店、生鲜电商迎来发展新契机;线上教育、线上办公、线上问诊等消费新业态发展势头强劲……
“意见提出构建‘智能+’消费生态体系,正是适应现阶段智能、在线消费的发展趋势。在推动消费扩容提质的同时,更好地引领产业向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促进产业和消费双升级。”王蕴说。
消费新业态、新模式也催生了新一代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意见提出,加快5G网络等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和商用步伐。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副教授王强认为,5G网络、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将成为经济动能转换的重要推动力,是未来投资的重要方向。
持续提升消费能力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居民收入水平直接影响居民消费能力,消费能力又影响消费预期和消费信心,备受社会关注。
意见聚焦重点群体,提出通过完善职业教育制度体系和专业技术人员分配政策、挖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增收潜力、着力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等措施,提升农民工、高校毕业生、退役军人、农业转移人口等重点群体的消费能力。
在收入结构方面,意见围绕稳定和增加居民财产性收入,提出通过丰富和规范居民投资理财产品、稳定资本市场财产性收入预期、深化农村土地和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等政策举措。
“意见突出了抓重点、抓弱项的思路。”王蕴认为,提升居民消费能力应重视以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收入能力和增强基本保障为重点推进收入分配体制改革。畅通低收入群体向上流动渠道,稳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努力缩小居民收入差距,促进居民实际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加快健全面向知识型、技能型和创新型劳动者的收入激励机制;同时有效减轻中等收入群体负担,缓解焦虑和提高消费意愿。
安全便捷的消费环境是提升消费体验、有效释放消费潜力和促进消费稳定增长的必然要求。
常铁威说,当前我国居民消费环境存在服务行业标准体系滞后、消费后评价制度不健全、诚信维权体系建设滞后等问题。
针对这些问题,意见从强化市场秩序监管、积极推进消费领域信用体系建设、畅通消费者维权渠道等领域全面营造放心消费环境。
“全面营造放心消费环境,要放管结合,一方面不断提升政府监管能力和水平,另一方面也要鼓励创新,营造更加有利于消费新业态、新模式充分发展的良好环境。”王强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降0.2%,其中4月下降11.1%
1—4月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8142亿元,同比下降0.2%。其中,除汽车以外的消费品零售额124807亿元,增长0.8%。4月份,社会...
统计局:随着疫情得到控制,前期被压抑的消费会逐步得到释放
总的来看,4月份消费下降主要是受到疫情短期冲击影响。随着疫情得到控制,生产生活秩序恢复到正常的状态,前期被压抑的消费会逐步得到释放。...
消博会观察:消费升级、消费回流推动我国免税行业增长
“消博会不仅是中国也是海南自贸港的年度消费盛宴。”近日,海南省商务厅厅长、海南国际经济发展局局长韩圣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6月28日,...
消费复苏“加速度”:多样举措激活消费动能
北京推出27条促消费措施,发放1亿元餐饮消费券;上海年内新增4万个非营业性客车牌照额度,并对置换纯电动车的消费者给予每辆车1万元财政补贴;天...
透视消费升级“密码”:激活消费市场 促进经济复苏
消费是最终需求,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关键环节和重要引擎,对经济具有持久拉动力。今年上半年,受疫情多发频发等因素影响,我国消费市场受到较大冲击。...
近九成消费股下跌,184只消费主题基金全线告负
数据显示,截至10月28日,市场上总共184只消费主题基金,净值集体回撤,表现最好的前海开源沪港深大消费主题混合A(002662.OF)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