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外商投资迎来多重政策利好 重大外资项目加速落地

2020年08月17日 09:36 来源:经济参考报
分享: 微信

原标题:

新基建领跑 重大外资项目加速落地

外商投资正在迎来多重政策利好。近期我国一系列稳外资举措密集出台,并接连推出重大外资项目,其中新基建成为重点支持领域之一。《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获悉,随着系列利好信号持续释放,以及用地、融资等支持力度加大,很多跨国企业将进一步推进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布局,重大外资项目正迎来落地高潮。值得注意的是,支持举措还在加码,重点鼓励外资投向高科技产业、研发环节,补齐产业链短板,激活更多创新动能。

下半年伊始,乌鲁木齐与西门子工业软件(上海)有限公司签署合作协议,共建中欧数字化工业新基建创新基地。创新基地将依托西门子智能制造、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资源,打造面向智能制造、新能源、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技术创新、智造服务、人才培育与创新加速等平台。

6月30日,欧洲最大软件公司思爱普与山东莱芜高新区签约,思爱普智能制造创新赋能产业园项目落地。该项目计划投资2亿元,成立数字化创新赋能中心、数字化产业和服务平台、双招双引平台及数字化人才平台。此前数日,英特尔宣布携手南京共建“未来科技智慧中心”,双方将逐步建设智慧园区,推广智能楼宇、智慧办公、智能制造、智慧交通、智能机器人等应用。

记者还了解到,高通公司、施耐德电气等一批跨国公司也都看好中国加速新基建所释放的巨大市场潜力,将加速这一领域布局。

近期,高通创投对3家中国公司进行风险投资,覆盖物联网、人工智能和5G应用等领域。高通公司中国区董事长孟樸对《经济参考报》记者表示,5G、人工智能等领先技术将促进各生产要素间的高效协同,为社会发展释放“乘数效应”。高通公司正积极抓住新基建下融合基础设施建设的更多机遇,与更广泛的行业伙伴进行合作,通过技术和创新为工业互联网、智慧交通、智能制造、智慧城市等产业赋能。

施耐德电气与宁德时代也刚刚通过“云签约”,达成战略合作伙伴关系。根据协议,双方将在绿色智能工厂、新能源发电、安全用电、能源存储等领域展开合作。施耐德电气全球执行副总裁、中国区总裁尹正对记者表示,看好中国的数字经济前景,这也非常契合施耐德电气在中国推动数字化转型的愿景。此前,施耐德电气在厦门增加了投资,计划未来3到5年扩大研发和增加生产线,生产新一代数字化绿色电气产品。

思爱普全球副总裁、中国区总经理李强表示,非常期待中国市场新基建创造的机遇。李强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思爱普已推出覆盖25个行业的数字化转型解决方案,将利用公司的产品、技术及服务,支持客户加快数字化转型,助力政府和企业建设面向未来的新型基础设施。

外商跑步进场,也促成了地方批量外资项目的签约落地。7月22日,54个外资项目在上海集中签约,其中15个项目涉及新基建,涵盖网络科技、人工智能、生物医药、集成电路等产业。在此之前,昆山迎来重大项目集中落地,涉及高端装备制造、光通信、总部经济、新材料等多个领域33个重大项目,其中外资项目16个。

国家层面,国家发展改革委在推进前三批重大外资项目的基础上,近期推出了第四批重大外资项目,涉及电子信息、新材料等领域。“这些重大外资项目的陆续落地,显示了外资企业对我国发展的强劲信心。”国家发展改革委政策研究室主任兼新闻发言人袁达说。

最新的全国吸收外资数据再次印证了这一向好趋势。商务部统计显示,7月当月,全国实际使用外资金额634.7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15.8%,连续第4个月实现单月吸收外资正增长。商务部外国投资管理司司长宗长青介绍,今年1至7月,外商在华新设企业18838家。期间,外资大项目持续落地,1亿美元以上外资大项目到资占比68%,埃克森美孚、宝马、丰田、英威达等不少跨国公司不断加大在华投资,加快在华布局。

国研新经济研究院执行院长朱克力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采访时指出,中国新基建正成为疫情发生以来世界经济衰退背景下外资企业在华投资的新机遇,上万亿规模的新基建大盘子和巨额市场势必吸引外资企业。鼓励外资企业加大新基建领域投资,对于我国稳外资以及进一步提高产业竞争力、打通双循环具有可预期的正向作用。

值得注意的是,政策还在持续加码,外商投资将在财税金融支持,以及用地、能耗等要素保障方面收获更多利好。8月12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进一步做好稳外贸稳外资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明确加大重点外资项目支持服务力度。对全国范围内投资额1亿美元以上的重点外资项目,梳理形成清单,在前期、在建和投产等环节,内外资一视同仁加大用海、用地、能耗、环保等方面服务保障力度。同时鼓励外资更多投向高新技术产业。在随后的国新办政策吹风会上,商务部部长助理任鸿斌指出,《意见》鼓励外资投向高科技产业、研发环节,补齐产业链短板。

另外,2020年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也已经开始公开征求意见,从领域来看,将进一步鼓励外资参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并鼓励外资投向生产性服务业,其中研发设计、现代物流、信息服务等领域成为目录扩展重点。

“外资企业积极参与新基建有望产生鲶鱼效应,通过竞争与合作能够促进中资企业在内的各类市场主体经营水平共同提升。”朱克力表示,在各部门密集推出的政策支持之下,外资企业布局新基建的信心获得进一步提振,进而放大了新基建尤其是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等领域的竞争格局和发展潜力。

孟樸表示,各领域企业下一步应将投资及发展的有效性和质量摆在首位,将领先科技融入全球价值链。尤其面对“新基建”的重大机遇,全球产业链应该更加关注如何加深合作、协同发展。(记者王文博郭倩)


(责任编辑:CF001)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三亚元旦假期旅游持续回温

1日截至17时,三亚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7.07万人次。...

来源:新华社

元旦假期全国5271.34万人次出游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

来源:新华社

发改委喊话 民企参与重大战略提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日前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2023年,我国将继续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

来源:北京商报

全面恢复通关在即 香港准备好了吗

1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努力争取最早在1月8日实施香港与内地首阶段“通关”。...

来源:北京商报

提速复苏 北京消费迎来开门红

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2日,北京,疫情政策优化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也是历经感染高峰后的第一个小长假。...

来源:北京商报

人民币汇率的2023年展望

人民币汇率三大指数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均以升值收尾后,2023年的走势备受关注:双向波动、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或将成为今年人...

来源:北京商报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来源:新华社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来源:新华社

从减税降费到加速扩产——北京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近2000亿元——这是北京今年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

来源:新华社

惠民生、谋创新、促开放——解读2023年我国关税调整方案

关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

来源:新华社

4年支出14.88万亿元 财政助力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

国务院关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2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

来源:新华社

白鹤滩“西电东送”大动脉全部竣工投产

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白浙工程)30日竣工投产,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电力外送通道工程全部竣工投产。...

来源:新华社

2022危中寻机与时代转折

2022年,世界人口突破80亿。...

来源:北京商报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来源:北京商报

十三部门出手治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校外培训有望进一步规范。...

来源:北京商报

实现非禁即入!外商投资民航业相关规定废止

“由‘法无授权不可为’的正面清单管理模式调整为‘法无禁止即可为’的负面清单模式,是民航外资准入政策的一次重大调整,实现了‘非禁即入’的制度型...

来源:新华社

20余省市重点项目清单发布 总规模逾25万亿元

今年春节假期结束之后,全国各地密集启动重大项目的集中开工仪式,稳投资火热开局,迎来牛年首季“开门红”。与此同时,在“十四五”开局之年,目前全...

来源:经济参考报

多方加码布局“新基建” 5G建设加快县城覆盖

多方正加紧绘制新一轮“新基建”规划图。包括工信部、国家发改委等多部门明确将适度超前部署5G、数据中心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

来源:新华网

​加快部署新基建项目建设紧锣密鼓 激发投资积极性

按照“适度超前”的节奏,从中央到地方正加快部署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并降低投资门槛,激发市场主体投资积极性。...

来源:新华网

国家发改委:加大信贷支持,为民企参与新基建创造有利条件

今年一季度,国内新建5G基站8.1万个。...

来源:时代周报

重大项目建设热潮再起 新基建成经济复苏“压舱石”

走进江苏省无锡市蠡园经济开发区的国家超级计算无锡中心,“神威·太湖之光”超级计算机正在忙碌工作着,一组组黑色的机箱里星光闪烁。...

来源:新华网

中央企业发力布局新基建 2021年投资超4000亿元

近年来,已有近70家中央企业超过700户的子企业在新型基础设施领域加大布局,2021年投资超过4000亿元,“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项目130...

来源:新华网

中央企业发力布局新基建 2021年投资超4000亿元

近年来,已有近70家中央企业超过700户的子企业在新型基础设施领域加大布局,2021年投资超过4000亿元,“十四五”期间规划投资项目130...

来源:新华网

未来我国如何深耕新基建

新基建,一头连着扩大内需和改善民生,一头连着技术创新和产业发展,对于优化投资结构、以高质量供给创造新的需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来源:北京商报

新版《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有哪些变化?国家发改委答问来了

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于2022年10月28日公开发布第52号令,全文发布《鼓励外商投资产业目录(2022年版)》,自2023...

来源:财联社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