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从生得起到养得起 三孩政策如何配套

2021年06月02日 10:22 来源:北京商报
分享: 微信

“近年来,由于政策调整原因全国累计多出生二孩1000多万人。”6月1日,国家卫健委就“三孩”生育政策答记者问时表示。与此同时,国家卫健委也指出,我国出生人口仍在下降,生育意愿依旧有待释放。降低住房成本、就业负担,让大家生得起;发展普惠教育,提高幼儿托育比例,让大家养得起,才是“三孩”政策的题中之义。

生得起:降低女性住房等负担

国家卫健委数据显示,目前,我国“90后”平均打算生育子女数仅为1.66个,比“80后”低10%。“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相当比例的家庭想生不敢生。”国家卫健委相关负责人指出。具体来看,排名前三的原因是经济负担重、婴幼儿无人照料和女性难以平衡家庭与工作的关系。

对于很多年轻人来说,住房已经成为了生育上的一大经济关。“把地税部分返回给多孩家庭,我觉得是一个很好的房地产改革政策。”携程联合创始人、董事局主席、人口学者梁建章分析称。

对此,国家卫健委也表示,教育、住房、就业等相关经济社会政策已经成为影响家庭生育抉择的关键,要求完善生育休假与生育保险制度,加强税收、住房等支持政策,保障女性就业合法权益。

清华大学医院管理研究院教授杨燕绥认为,育儿假是一个值得考虑的方向。具体来看,可以考虑将育儿假延长至一年半甚至两年。与此同时,考虑到女性上班的需求,父亲、母亲都可以拥有休育儿假的权益。“而且生多个孩子的话,育儿假可以放得更长一些。”杨燕绥说。

低生育率并不罕见,发达国家以及较富裕的发展中国家都会出现此问题。其他国家是如何解决的呢?2006年,俄罗斯颁布实施了“母亲基金”法案,对两个以及更多孩子的家庭提供补贴。孩子的父母在孩子未满1.5周岁期间可以享受的最低生活补贴一胎每月1500卢布,二胎或二胎以上补贴3000卢布;瑞典则是世界上第一个立法对男性休产假做出规定的国家。在休够法定的60天产假后,父母每多休30天产假,就可多领取3000克朗奖金。

养得起:发展普惠教育

生育之外,教育是三孩的另一个焦点。对于相关配套措施,国家卫健委指出,要发展普惠托育服务体系,推进教育公平与优质教育资源供给,降低家庭教育开支。

“教育是一个非常复杂的、可能是所有鼓励生育政策里面最难的一个政策,因为牵涉面太广。”梁建章也表示,离高考很远的零到三岁的成长阶段,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阶段,就是普惠托育的政策。

梁建章认为,未来很大一个方向是托儿所,建议大力提供零到三岁的托育比例。“也就意味着要建非常多的托儿所,或者提高现有幼儿园的托育比例,让它们也能够接受更小的小孩。这对提升生育率还是挺有帮助的。”梁建章说。

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所社会政策室主任张本波在接受央视采访时也表示,在养育方面,国家还可能要提出进一步发展普惠托育服务,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家庭养育的成本。实际上,“十四五”规划就提出了发展普惠教育的相关项目——在150个城市通过发展普惠的综合中心和社区中心提供50万个普惠托位。

数据显示,近年来中国幼儿园数量快速增长,2020年中国幼儿园数量达29.17万所,同比增长3.7%。与此同时,幼儿数量快速攀升,2020年中国普惠性幼儿园在园幼儿数量达4083万人,同比增长高达14%。

带娃难、入园贵已经变成了普惠教育的重点难题。“要让不同的社会力量能加入到兴办托幼事业的行业当中来。”中国人口学会副会长原新建议,在“十三五”时期,国家出台了很多文件,制定了关于托幼服务发展的指导性意见规范、标准等,“十四五”期间应抓紧落地,而民间资本等社会力量就是其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同时,政策也在加大对民办幼儿园的扶持。去年4月,教育部发文鼓励具备条件且有意愿的民办园转普,转普后将享受房租、税费等各项补助,保教费也将按照普惠园价格收取。

北京商报记者陶凤常蕾

(责任编辑:CF013)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三亚元旦假期旅游持续回温

1日截至17时,三亚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7.07万人次。...

来源:新华社

元旦假期全国5271.34万人次出游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

来源:新华社

发改委喊话 民企参与重大战略提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日前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2023年,我国将继续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

来源:北京商报

全面恢复通关在即 香港准备好了吗

1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努力争取最早在1月8日实施香港与内地首阶段“通关”。...

来源:北京商报

提速复苏 北京消费迎来开门红

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2日,北京,疫情政策优化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也是历经感染高峰后的第一个小长假。...

来源:北京商报

人民币汇率的2023年展望

人民币汇率三大指数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均以升值收尾后,2023年的走势备受关注:双向波动、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或将成为今年人...

来源:北京商报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来源:新华社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来源:新华社

从减税降费到加速扩产——北京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近2000亿元——这是北京今年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

来源:新华社

惠民生、谋创新、促开放——解读2023年我国关税调整方案

关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

来源:新华社

4年支出14.88万亿元 财政助力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

国务院关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2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

来源:新华社

白鹤滩“西电东送”大动脉全部竣工投产

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白浙工程)30日竣工投产,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电力外送通道工程全部竣工投产。...

来源:新华社

2022危中寻机与时代转折

2022年,世界人口突破80亿。...

来源:北京商报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来源:北京商报

十三部门出手治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校外培训有望进一步规范。...

来源:北京商报

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取消社会抚养费等制约措施

生育政策不断调整完善,对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带来怎样的影响?三孩生育政策实施后,如何让育龄人口“孕得优、生得安、育得好”?下一步将推出哪些...

来源:新华社

三孩生育政策如何实施?有关人士回应社会关切

高龄孕产妇安全如何保障?“幼有所育”怎样实现?家庭养育子女成本能否降低?针对公众普遍关心的生育配套支持措施问题,有关部门近日接受记者专访,并...

来源:新华社

实施好三孩生育政策 减轻群众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全国优化生育政策电视电话会议7月27日在京召开。人口问题是关系中华民族发展的基础性、全局性、战略性问题。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是党...

来源:新华社

四川攀枝花出台新政:生育二、三孩家庭每月每孩发500元补贴

7月28日,四川省攀枝花市召开新闻发布会,公布并详细解读了攀枝花市《关于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十六条政策措施》。其中,对按政策生育二、三孩的攀枝...

来源:封面新闻

确保三孩生育政策落地见效 卫健委提出六大重点任务

党中央、国务院近日决定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及配套支持措施,备受各界关注。为确保这一重大决策落地见效,29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发布通知,提出多项...

来源:新华社

攀枝花给二孩三孩每月发500元,这个房价不超7千的城市有底气

7月28日,四川省攀枝花市公布了《关于促进人力资源聚集的十六条政策措施》。其中包括,对按政策生育二、三孩的攀枝花户籍家庭,每月每孩发放500...

来源:时代周报

国办:实施三孩生育政策 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措施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十四五”国民健康规划》。规划提出,优化生育服务与保障。实施三孩生育政策,完善相关配套支持措施。继续做好生育保险对参保女职...

来源:财联社

湖南出台三孩生育政策:产假期满 可请假至婴儿1周岁

近日,湖南省委、省政府印发《关于优化生育政策促进人口长期均衡发展的实施方案》,并下发通知,要求各市州、县市区委,各市州、县市区人民政府,省直...

来源:财联社

温州龙湾区:谋划三孩每月每孩发放千元补贴金 直至3周岁

据浙江省温州市龙湾区政府网站8月8日消息,温州市龙湾区卫生健康局7月6日答复区政协六届一次会议张冬梅委员《关于完善适龄青年生育政策配套措施的...

来源:财联社

积极生育支持措施如何落到实处?权威回应关切

近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7部门联合印发《关于进一步完善和落实积极生育支持措施的指导意见》。指导意见在教育、住房、就业等生育支...

来源:新华社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