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会时评|稳中求进三连评之一:稳得住、进得好、行得远
新华社北京3月6日电 题:稳得住、进得好、行得远
新华社记者徐博、陈灏
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今年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要把稳增长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稳”的要求明确,覆盖宏观政策、市场主体、物价水平、就业培训、供应链安全、粮食播种等诸多方面,稳住这些国计民生的“四梁八柱”,就能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中国经济就能行稳致远。
2021年,我国GDP达到114万亿元;今年1月地方发行新增专项债4844亿元,政策适当靠前发力;2月份,中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为50.2%,保持在扩张区间……这些硬核表现和措施为“稳得住”创造了有利条件。
“进”的目标务实,“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城镇新增就业1100万人以上”“居民收入增长与经济增长基本同步”……必须指出的是,这些今年发展预期目标是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同样需要付出艰苦努力才能实现。
报告提出,“中央对地方转移支付增加约1.5万亿元”“设立金融稳定保障基金”“退税资金全部直达企业”等,这些“精准滴灌”的政策措施是“进得好”的重要支撑,各方要抓紧落实,稳扎稳打,确保“稳中求进”顺利实现。
稳为进创造条件,进为稳夯实基础,两者共同发力,为的是让“中国号”巨轮“行得远”。中国经济有持续快速发展积累的坚实基础,经济体量大、回旋余地广,又有超大规模市场,长期向好的基本面不会改变,这是我们“行得远”的底气所在。
尽管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不定、世界局势波谲云诡,但只要我们保持“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战略定力,积极作为、压实责任,就一定能够稳得住、进得好、行得远。
中国经济的发展从来都是在应对挑战中前进的,我们有“稳”的基础,有“进”的力量,还有“行”的决心,必将为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搭建金融“水利工程” 护稳经济大盘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多位代表委员、产学研代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我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的情况下,金融行业应继续精准施策向市场主体让利,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
人工智能下一站:从两会焦点走向产业化的野望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再次被“点名”。与此同时,包括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内的多位两会代表委员也纷纷畅谈人工智能...
中证协:多措并举落实稳经济稳就业要求,夯实行业发展人才之基
中证协发布消息,5月27日,第七届中国证券业协会人才发展专业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会议传达学习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做好高校毕业生等...
国务院发文稳经济 中小企业迎多项政策利好
日前,国务院发布《关于印发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的通知》,包括六个方面共33项措施。其中提出“鼓励政府性融资担保”“加大政府采购支持力度...
稳经济一揽子政策出台 缓缴公积金等措施助企纾困
近日,国务院印发《扎实稳住经济的一揽子政策措施》,包括财政、货币金融、稳投资促消费、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本民生六个方面3...
北京稳经济“大礼包”,听听企业怎么说
作为海淀区一家初创期的高新技术企业技术部经理,王涛提到,公司已经享受到近期出台的一些缓缴职工养老金和住房公积金、退税以及高新技术企业层面的优...
积极财政加力加码 “真金白银”稳经济护民生
财政政策是宏观调控的重要工具。日前,国务院印发《关于扎实稳住经济一揽子政策措施》,在稳住经济大盘6方面33项一揽子政策措施中,有24项直接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