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大代表刘汉元:非技术成本制约光伏发展 建议减轻税费
财联社(成都,记者张海霞)讯,今年全国两会,“双碳”目标成为关注热点,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以光伏、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无疑是其中的主力军。本次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针对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减轻光伏企业税费负担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刘汉元谈到:“作为全球光伏制造和应用第一大国,我国本应具备绝对的成本优势。但在技术成本不断降低的同时,一些非技术成本仍在制约着产业发展。由于国外的税费、财务费用、土地租金和其他相关费用较国内更低,光伏发电较国内更具成本优势。其中,光伏发电环节税费负担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客观上阻碍了产业发展,延缓了能源转型和双碳战略落地的步伐。”
刘汉元表示,一直以来,光伏发电项目用地的税收政策各地掌握不一,影响了项目建设。部分省、市、区对架设在荒滩、荒漠、戈壁、荒山等未利用地上的光伏发电项目也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部分省、市、区将光伏发电项目划到工矿区,比照工矿区企业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部分省、市、区扩大征收区域范围,将处在乡、村的光伏电站也纳入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部分省、市、区对光伏用地按照远超实际占用面积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同时,对于光伏发电企业的变电站、生活区等按照建设用地管理的区域,如果占用了耕地、林地、滩涂、养殖水面、园地等,依法征收耕地占用税,如果在建制镇、工矿区范围,依法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这都无可厚非。但对光伏发电项目组件架设区域征收耕地占用税或城镇土地使用税,缺乏明显的法律和事实依据。无论耕地占用税还是城镇土地使用税,均强调实际占用才构成纳税的必要条件。但无论是《耕地占用税法》还是《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均未对“占用”予以明确,才导致各地税务机关执行时存在偏差,随意扩大税法解释,扩大“占用”范围。
此外,光伏发电环节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投入,资金占用量大、占用时间久、投资回收期长,加上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因此利息成本占据了项目成本的很大比例。据测算,财务费用占到电站发电成本的大约一半。近年来,光伏行业受益于国家减税降费、降成本等系列优惠政策,但与利息成本对应的增值税却始终无法抵扣,无疑加重了企业的税费负担。如允许利息成本进项税可抵扣,银行业的增值税税负基本不会受到影响,企业的税费负担能够进一步减轻,有助于推动产业加速发展。
对此,刘汉元代表有以下两点建议:一是建议由国家税务总局明确,对光伏发电项目中光伏组件铺设区域一律免征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二是建议实现企业利息成本进项税额可计算抵扣。建议持续深化增值税改革,解决抵扣难点问题,参考购进农产品进项税额计算抵扣的方式,允许企业依据实际支出的利息费用,按贷款服务6%的税率比例,计算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刘汉元表示,双碳目标的提出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转型的内在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庄严承诺。在此背景下,国家的财税政策应当同步快速跟上,配套支撑国家意志和战略的实施。这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税降费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主管部门在出台普适性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也应出台更具针对性的减税政策,以达到政策乘数效应,因此,明确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增值税扣除或者全部减免,有利于光伏发电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有利于进一步减轻光伏企业税费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从而加快推动能源转型步伐,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据刘汉元介绍,当前,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已经具备了快速发展、实现能源根本转型的总体条件。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光伏发电已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成本最低、最经济的发电方式。与此同时,从碳减排来看,制造光伏系统每产生1吨碳排放,其产品发出的电力将每年减少33吨碳排放,这可能是人类历史和碳中和道路上,到目前为止规模最大、投入产出最高、节能减碳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近年来,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迭代升级不断加快,智能制造迅速推广,我国光伏发电成本也有了大幅降低,2020年平均上网电价已降至0.35元/千瓦时。“十四五”期间还将降到0.25元/千瓦时以下,届时光伏发电成本将低于绝大部分煤电。如进一步考虑生态环境成本,光伏发电的优势将更加明显。但由于其受天气影响的不稳定性、昼夜更替的特点,需要储能、智能电网建设等跟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15日,工信部发文表示,2021年全国光伏行业立足碳达峰碳中和,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克服全球疫情反复、经济形势严峻、国际贸易壁垒等不利影响,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创新升级,行业运行整体向好,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随着全球加快应对气候变化,光伏市场需求持续增加,数据显示,我国光伏行业在2021年继续高歌猛进,制造端产值突破7500亿元,光伏产品出口额创历史新高,超过280亿美元。2021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创历史新高,达到54.88GW。财联社(成都,记者张海霞)讯,今年全国两会,“双碳”目标成为关注热点,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进程中,以光伏、风能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无疑是其中的主力军。本次两会,全国人大代表、通威集团董事局主席刘汉元针对推动可再生能源持续健康发展、减轻光伏企业税费负担等方面提出相关建议。
刘汉元谈到:“作为全球光伏制造和应用第一大国,我国本应具备绝对的成本优势。但在技术成本不断降低的同时,一些非技术成本仍在制约着产业发展。由于国外的税费、财务费用、土地租金和其他相关费用较国内更低,光伏发电较国内更具成本优势。其中,光伏发电环节税费负担是最主要的制约因素之一,客观上阻碍了产业发展,延缓了能源转型和双碳战略落地的步伐。”
刘汉元表示,一直以来,光伏发电项目用地的税收政策各地掌握不一,影响了项目建设。部分省、市、区对架设在荒滩、荒漠、戈壁、荒山等未利用地上的光伏发电项目也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部分省、市、区将光伏发电项目划到工矿区,比照工矿区企业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部分省、市、区扩大征收区域范围,将处在乡、村的光伏电站也纳入城镇土地使用税征收范围;部分省、市、区对光伏用地按照远超实际占用面积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
同时,对于光伏发电企业的变电站、生活区等按照建设用地管理的区域,如果占用了耕地、林地、滩涂、养殖水面、园地等,依法征收耕地占用税,如果在建制镇、工矿区范围,依法征收城镇土地使用税,这都无可厚非。但对光伏发电项目组件架设区域征收耕地占用税或城镇土地使用税,缺乏明显的法律和事实依据。无论耕地占用税还是城镇土地使用税,均强调实际占用才构成纳税的必要条件。但无论是《耕地占用税法》还是《城镇土地使用税暂行条例》均未对“占用”予以明确,才导致各地税务机关执行时存在偏差,随意扩大税法解释,扩大“占用”范围。
此外,光伏发电环节需要大量固定资产投入,资金占用量大、占用时间久、投资回收期长,加上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因此利息成本占据了项目成本的很大比例。据测算,财务费用占到电站发电成本的大约一半。近年来,光伏行业受益于国家减税降费、降成本等系列优惠政策,但与利息成本对应的增值税却始终无法抵扣,无疑加重了企业的税费负担。如允许利息成本进项税可抵扣,银行业的增值税税负基本不会受到影响,企业的税费负担能够进一步减轻,有助于推动产业加速发展。
对此,刘汉元代表有以下两点建议:一是建议由国家税务总局明确,对光伏发电项目中光伏组件铺设区域一律免征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二是建议实现企业利息成本进项税额可计算抵扣。建议持续深化增值税改革,解决抵扣难点问题,参考购进农产品进项税额计算抵扣的方式,允许企业依据实际支出的利息费用,按贷款服务6%的税率比例,计算可以抵扣的进项税额。
刘汉元表示,双碳目标的提出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方式、能源生产和消费方式转型的内在必然要求,也是我国对全球应对气候变化做出的庄严承诺。在此背景下,国家的财税政策应当同步快速跟上,配套支撑国家意志和战略的实施。这也是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减税降费决策部署的具体体现。主管部门在出台普适性减税降费政策的同时,也应出台更具针对性的减税政策,以达到政策乘数效应,因此,明确耕地占用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减免,增值税扣除或者全部减免,有利于光伏发电成本的进一步降低,有利于进一步减轻光伏企业税费负担,让企业轻装上阵,从而加快推动能源转型步伐,助力双碳目标实现。
据刘汉元介绍,当前,以光伏为代表的可再生能源,已经具备了快速发展、实现能源根本转型的总体条件。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不断迭代升级,光伏发电已在全球许多国家和地区,成为成本最低、最经济的发电方式。与此同时,从碳减排来看,制造光伏系统每产生1吨碳排放,其产品发出的电力将每年减少33吨碳排放,这可能是人类历史和碳中和道路上,到目前为止规模最大、投入产出最高、节能减碳最有效的方式之一。近年来,随着产业规模不断扩大,技术迭代升级不断加快,智能制造迅速推广,我国光伏发电成本也有了大幅降低,2020年平均上网电价已降至0.35元/千瓦时。“十四五”期间还将降到0.25元/千瓦时以下,届时光伏发电成本将低于绝大部分煤电。如进一步考虑生态环境成本,光伏发电的优势将更加明显。但由于其受天气影响的不稳定性、昼夜更替的特点,需要储能、智能电网建设等跟进。
值得一提的是,今年2月15日,工信部发文表示,2021年全国光伏行业立足碳达峰碳中和,把握行业发展机遇,克服全球疫情反复、经济形势严峻、国际贸易壁垒等不利影响,持续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推进产业智能创新升级,行业运行整体向好,实现“十四五”良好开局。随着全球加快应对气候变化,光伏市场需求持续增加,数据显示,我国光伏行业在2021年继续高歌猛进,制造端产值突破7500亿元,光伏产品出口额创历史新高,超过280亿美元。2021年,我国光伏新增装机创历史新高,达到54.88GW。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全国政协委员江浩然:建议用数字化、智能化手段解决企业融资问题
如何破解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恒银金融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江浩然在一份提案中指出,在帮助中小微...
全国政协委员杨玉成:加快农科成果转化 为乡村振兴提供科技支撑
如何实现乡村振兴?今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主任杨玉成在一份提案中指出,每年我国约有6000项农业科技成果面...
全国人大代表黄细花:每周在家办公1~2天可减轻年轻人压力
多措并举推广混合办公 全国两会召开之际,全国人大代表、惠州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黄细花提出《关于推广“3+2”混合办公模式的建议》。 “3+2...
全国政协委员胡卫:建议让职教毕业生享有与普通毕业生同等的待遇
以能力和实操为导向、建立职教高考制度,使其成为职业本科、职业专科招生的主渠道,普通高校甚至一些名校的技术技能类专业也可通过职教高考遴选学生。...
对话全国政协委员夏飞:应对大学生就业压力,要加码调整专业结构
第一是要加大专业结构的调整力度,把不太适应市场、不太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一些专业,尽快调下来,大力发展适应市场、适应新经济需求的专业,让学生能...
全国人大代表秦英林:建议建立产销区补贴长效机制,稳定生猪生产
建立销区补偿产区的长效机制不仅能够保证销区生猪供给,还能激发生猪产区政府的积极性,重点支持生猪产业发展。产区政府通过支持生猪养殖企业大力发展...
奇瑞董事长尹同跃:芯片不应成为长期困扰中国汽车工业的拦路虎
我国是制造大国、汽车大国,更应该是汽车强国。新能源为智能汽车带来了机会,网联汽车、云端汽车、自动驾驶汽车都是未来我国实现弯道超车的发展机会所...
全国政协委员赵延庆:建议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助力实现双碳目标
在国家层面,从加强网源协同规划、拓展需求侧响应、电力市场化改革、抽蓄储能等电价疏导方面入手,加强顶层政策机制设计,构建适应新能源快速发展,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