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线清晰步伐稳健 为“稳中求进”注入强大信心
编者按:“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越要真抓实干。”两会期间,围绕“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的全年目标,代表委员聚焦社会热点,回应民生关切,凸显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完成目标任务的信心和迎难而上的决心。即日起,人民网推出“2022两会观察·踔厉奋发建新功”系列报道。
3月的北京,冰雪融化,草木萌发,一派生机盎然。全国两会作为我国经济开年的重要风向标之一,被社会各界高度关注。
面对全球疫情仍在持续、世界经济复苏动力不足等多重复杂环境,3月5日的政府工作报告明确提出了经济增速的预期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增长5.5%左右。
“中国经济一定能顶住下行压力,必将行稳致远。”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话语掷地有声,人民大会堂内代表委员掌声雷动,中国经济“稳字当头、稳中求进”完成目标任务信心十足。
高屋建瓴,信心来自科学合理的预期目标
过去一年,我国在有效做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推动国内生产总值(GDP)达到114万亿元,增速达到8.1%,成绩得来殊为不易。在此基础上,今年的经济增长目标设定为“5.5%”。
为什么是“5.5%”?
“把今年经济增长预期目标设定为5.5%左右,是较为科学合理的。”在解读政府工作报告时,国务院研究室副主任向东表示,这主要是考虑稳就业保民生防风险的需要,实现这个增速目标,扩大就业、增加收入就有基础,经济运行就能保持在合理区间。
同时,这也与“十四五”规划目标要求相衔接。“十四五”规划虽然没有设定具体的经济增长预期目标,但要求保持在合理区间。向东表示,虽然2021年我国GDP增速达到8.1%,但近两年经济平均增速为5.1%,比2019年6%的增速有所回落,主要是受到疫情持续等因素影响。
“消费和投资恢复迟缓,稳出口难度增大,能源原材料供应仍然偏紧。”“必须爬坡过坎。”“今年经济社会发展任务重、挑战多”……政府工作报告对今年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充分预估,并指出达成目标“需要付出艰苦努力”。
在外界看来,这是一个“充满挑战性的目标”。向东解释,去年我国GDP达到114万亿元,在这个基础上实现5.5%的增长目标,相当于5年前增长7%左右、10年前增长10.5%,对应的经济增量与世界上排第11、12位的经济体一年的经济总量接近。他指出,“这种高基数上的中高速增长,体现了主动作为。”
稳扎稳打,信心来自中国经济的强大韧性
“过去一年,国家各项重大政策掷地有声、落地见效,坚定推进更大力度的改革,持续激发市场主体活力,促进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提起过去一年取得的成绩,全国人大代表、上海黄浦区委书记杲云心潮澎湃。
经济规模突破110万亿元,人均GDP突破8万元,货物贸易额、外汇储备均居世界首位,这说明中国经济有着坚实支撑、巨大韧性。过去的一年,我们面临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迎难而上,沉着应对,在逆境中推动经济实力、社会生产力和综合国力稳步提高,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这韧性来自于长期的积累。100万亿,110万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经济总量连续突破大关,增长的势头昂扬向上;外贸数字的不断增长,提醒人们这里不仅是“世界工厂”,还是“世界市场”;粮食产量连年增长,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上;人们收入的增速与经济增长同频共振;随着碳达峰碳中和的逐步推进,全中国以更低的能源消耗支撑起更高质量的发展。
全国政协常委、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原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副主任杨伟民表示,制造业、出口、民营经济和数字经济,都是中国经济强大韧性的来源。在制造业方面,2021年,我国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9.6%,快于8.1%的GDP增长,制造业的GDP占比也有所提高;在出口方面,2021年进出口规模首次突破6万亿美元;在民营经济方面,2021年私营工业企业的增长速度为10.2%,快于国有企业和其他类型的企业;在数字经济方面,两大主要类别的数字产业正在蓬勃发展,分别是信息技术服务业和计算机通信和设备制造业。
“中国经济有信心顶住下行压力,完成预期目标。”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刘世锦委员表示,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下,中国经济展现出强大韧性后劲,以及市场主体的活力和抗风险能力,这正是努力实现全年目标任务的信心和基础所在。
运筹帷幄,信心来自扎实推进的发展路径
“越是困难越要坚定信心、越要真抓实干。”政府工作报告中的这句话,打动了无数人。“坚定信心”“真抓实干”简单的八个字却字字千钧,为我们指明了未来的奋斗方向。
翻开政府工作报告,着力稳定宏观经济大盘、着力稳市场主体保就业、坚定不移深化改革、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九方面的工作部署环环相扣,完成全年目标任务的“施工图”脉络清晰,一系列政策组合正在形成有利于稳增长的良好环境。
在财政方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财政支出规模比去年扩大2万亿元以上,拟安排地方政府专项债券3.65万亿元,预计全年退税减税约2.5万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安排6400亿元……从中央到地方,从政府到企业,一项项“硬核”举措汇聚成稳增长的强大支撑。
全国人大代表、厦门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潘越表示,今年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共同指向稳经济的目标。
“财政政策上延续实施减税降费政策,旨在改善企业现金流、增强企业发展后劲;货币政策上引导金融机构有力扩大贷款投放,加大对小微企业、科技创新等的支持力度,旨在缓解企业融资约束、降低企业融资成本。”潘越表示,财政、货币政策积极联动、协同发力,为企业发展赋能,从而进一步巩固经济恢复基础,为经济发展积蓄力量。
在杨伟民看来,对民营企业的重点关注成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一大亮点,无论是增长的目标的设定、还是财政,货币等各项政策出台,都在服务市场主体,保障就业。“在这些政策真正地的落地落实以后,我们一定能实现平稳健康发展。”杨伟民说。
昂首奋进新征程。2022年伊始,大江南北,田间地头、工厂园区已经开始投入了新一年的繁忙生产。前两个月货物贸易进出口同比增长13.3%,发电量增幅在6.7%左右,铁路装车货运量快速增长……一个接一个的好消息传来,不断激发出经济发展的蓬勃动力。
凝心聚力,砥砺前行。实现经济发展目标,我们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有决心,全国上下拧成一股绳,劲往一处使,用一如既往的勇气、智慧与力量,不畏挑战,破浪前行。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两会世界眼丨特稿:中国创新成果 世界发展红利
如何带动新一轮发展?向科技创新要答案。近年来,中国科研创新持续取得成果和进展,为自身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中国科技发展成果向其他国家传播,...
全国人大代表王艳:打通快递服务最后一米,加强对快递驿站管理
快递公司应该对备注“送货上门”的包裹,必须送货上门,加强重视程度,保障老年人等特需人群购物。快递公司要将送货上门、投放驿站或者快递柜区分开来...
刚刚,李克强总理回答了这13个问题!
3月11日上午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闭幕后,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人民大会堂三楼金色大厅出席记者会并回答中外记者提问。为有效防控疫情,共同维护公...
把握主动 赢得未来——代表委员谈贯彻新发展理念
参加全国两会的代表委员们在审议讨论中纷纷表示,经济发展面对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必须继续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因地...
阔步新征程 释放新能量——2022年中国全国两会吸引全球目光
多国专家学者认为,中国通过实际行动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在促进世界经济复苏、释放发展红利、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作出重要贡献,中国发展经...
14亿人的追求——从两会看“中国梦”新征程
国务院研究室有关负责人详解政府工作报告92处修改
十三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11日上午表决通过了关于政府工作报告的决议。今年政府工作报告共补充修改92处。这些修改内容覆盖哪些方面?有何重点亮点?...
搭建金融“水利工程” 护稳经济大盘赋能实体经济发展
多位代表委员、产学研代表在接受采访时表示,在我国经济面临三重压力的情况下,金融行业应继续精准施策向市场主体让利,不断增强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能...
人工智能下一站:从两会焦点走向产业化的野望
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人工智能再次被“点名”。与此同时,包括百度董事长李彦宏、科大讯飞董事长刘庆峰在内的多位两会代表委员也纷纷畅谈人工智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