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检察机关提前介入“问题猪肉”等系列涉疫案件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20日宣布,对“梅陇镇问题猪肉”等一批涉疫犯罪案件依法提前介入,加强侦查引导,提高办案效率,从快严查涉疫犯罪。这些案件包括:
——张某等人销售伪劣保供产品案。疫情防控期间,犯罪嫌疑人张某经与上海某公司商定后,利用该公司名义与闵行区梅陇镇政府签订保供协议并提供相应产品。经犯罪嫌疑人张某某介绍,张某采购11万份生猪产品运至梅陇镇集中保供点。在物资发放过程中,居民陆续反映该批猪肉存在诸多严重质量问题。镇政府随即叫停该批物资的发放。公安机关日前已立案侦查,并对张某等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闵行区检察院、上海铁路运输检察院已依法提前介入,引导侦查。
——龚某某假借社区团购之名诈骗他人财物案。4月7日,龚某某从他人处获悉某超市社区团购信息,在未获得货源保证的情况下,故意隐瞒未达到团购条件的事实,采用伪造居委会证明、虚构货源信息等方式,在两个小区微信群内组织团购,骗取团购费用共计4.6万余元,后多次将上述部分钱款用于虚拟货币交易。嘉定区检察院审查后认为,被告人龚某某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利用电信网络诈骗他人财物,数额较大,应当以诈骗罪追究其刑事责任。
——高某哄抬物价非法经营案。疫情防控期间,犯罪嫌疑人高某使用他人食品经营营业执照在网络平台开店,大量囤积青菜、鸡蛋、鸡、鸭等食品,并大幅抬高价格对外销售,部分食品进销差价率最高达437%,累计销售175万余元,非法获利150余万元。公安机关日前已立案侦查,并对高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静安区检察院已依法提前介入。
——李某等人伪造防疫车辆通行证案。疫情防控期间,犯罪嫌疑人李某伙同其弟弟李某某使用修图软件,伪造数份印有本市相关行政机关公章的防疫车辆通行证以及防疫生活物资保障企业证明,用于运输、贩卖蔬果牟利,并提供给他人在本市运输、销售物资。公安机关日前已立案侦查,并对李某等人采取刑事强制措施。青浦区检察院已依法提前介入。
——凌某销售假冒品牌口罩案。疫情防控期间,犯罪嫌疑人凌某网购假冒品牌口罩后转手销售牟利,销售金额总计38万余元,案发后被查扣假冒品牌口罩2.9万余个。公安机关日前已立案侦查,并对凌某采取刑事强制措施。奉贤区检察院已依法提前介入。
上海市人民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检察机关将会同有关部门,持续加大涉疫刑事犯罪打击力度,坚决维护市民群众切身权益,保障市场经济秩序安全稳定。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国家发改委下达70亿元中央预算内投资要求“一钱多用”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官网消息,为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加快补齐城镇环境基础设施短板弱项,国家发展改革委近日下达污染治理和节能...
今年全国已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约2.58万亿元
截至6月25日,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累计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税缓费约2.58万亿元,预计上半年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将新增退税减税降费及缓...
粤港贸易规模年均增长6.1%攀升至2021年1.17万亿
记者从海关总署广东分署获悉,广东省与香港特别行政区贸易规模从1997年的2798.5亿元(人民币,下同),大幅攀升至2021年的1.17万...
对违法违规“零容忍”:七部门解读涉企违规收费
近期,经国务院同意,国家发展改革委、工业和信息化部、财政部、市场监管总局等部门联合印发《涉企违规收费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的通知,在全国集中开展...
北京朝阳:对承租国有房屋的服务业中小微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减免6个月租金
目前北京朝阳区对区域内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相关服务行业采取居家办公、暂停营业、点对点闭环管理等方式分类实施,最大限度减少人员流动和聚集。...
科技赋能政策帮扶 防疫企业彰显抗疫“硬实力”
在疫情防控的关键阶段,防疫物资生产企业一方面开足马力稳产保供,一方面聚焦主业创新技术,为夺取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双胜利”贡献力量。...
“网点排队长”、“取现压力大”如何解? 央行上海总部:“应开尽开”服务窗口 加大现金投放力度
针对上海市全面复工复产后集中爆发的金融服务需求,财联社记者从人民银行上海总部了解到,已及时开展窗口指导,切实解决银行网点“排队长”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