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财税改革:经济活力持续激发 减税降费显效
5月17日,中共中央宣传部举行“中国这十年”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财税改革与发展有关情况。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不断完善财政宏观调控,积极发挥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和“先行军”作用,推动经济运行保持在合理区间,增进高质量发展的成色。这十年,财税改革稳步推进,逐步激发我国经济发展活力。
财政“蛋糕”越做越大
“十年来,中国财政实力不断增强,随着经济平稳健康发展,国家财政收入保持较快增速,财政‘蛋糕’越做越大。”财政部副部长许宏才指出。
据悉,在收入方面,2012-2021年,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163.05万亿元,年均增长6.9%,为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提供了坚实财力保障。在支出方面,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累计193.64万亿元,年均增长8.5%,规模呈现出逐年扩大的趋势。在今年前4月,全国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累计74293亿元,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4.8%,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5%。
从税收角度看,全国税收部门组织税收收入(已扣减出口退税,不含关税、海关进口环节税收)依旧稳步增长,从2013年的9.5万亿元增加到2021年的15.5万亿元,累计完成112万亿元,年均增长6.8%。今年前4月,全国税收收入62319亿元,按自然口径计算下降7.6%,扣除留抵退税因素后增长3.7%。
从涉税市场上看,十年来,全国新办涉税市场主体累计达到9315万户,年均增加逾千万户;增值税一般纳税人户数由2015年底的544万户增长至2021年底的1238万户,全社会创新创业活力持续激发。“‘放水养鱼’效果持续显现。”国家税务总局副局长王道树表示。
北京工商大学商业经济研究所所长、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现代经济管理研究院首席专家洪涛教授认为,经济表现也能体现财政实力。“这十年里,我国经济表现不俗,例如网络零售连续九年世界第一,2021年达到13.1万亿元。”洪涛表示,中国财政实力连续增长,有助于助力恢复疫情冲击下的世界经济。
“推进党的事业必须要有充足的财力做支撑。”许宏才说,十年来,财政部始终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强化资金保障,集中财力办大事,支持科技自立自强,加强基本民生保障,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支持打赢脱贫攻坚战、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等,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动构建新发展格局和实现高质量发展。
减税降费持续显效
2018年9月,国家税务总局印发《关于进一步落实好简政减税降负措施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有关工作的通知》,提出优化营商环境和简政减税降负的系列部署,充分发挥税收职能作用,更好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此后,我国连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适时适度预调微调。
在税收方面,十年间我国多次推出减税降费政策,政策涵盖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物流企业大宗商品仓储设施用地城镇土地使用税等领域,至今已取得瞩目成就。据悉,十年来我国税务部门办理新增减税降费累计8.8万亿元,同时,2016-2021年,减轻企业负担超8.6万亿元。
王道树介绍,党的十八大以来,减税降费规模力度之大前所未有,惠及范围之广前所未有,对减轻市场主体负担、激发市场主体活力发挥了重要作用。
此外,我国支持扩大有效投资,科学安排政府债务规模,2015-2021年,安排新增地方政府专项债券额度12.2万亿元。
“十年来,全面落实过‘紧日子’要求,从严控制一般性支出,腾出更多财政资源保重点、补短板。创新建立并常态化实施财政资金直达机制,推动财力下沉,支持经济社会发展行稳致远。”许宏才总结道。
这十年连续实施的财政政策,有效降低了经济周期波动影响,有力支持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未来又会如何做?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5月16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面对经济下行压力,有关方面在抓紧谋划增量政策工具,加大调控力度,将进一步稳定宏观经济大盘。
财税改革纵深推进
十年来,我国围绕建立现代财政制度,加快推进重点领域改革。
一方面,深化预算管理制度改革,建立全方位、全过程、全覆盖的预算绩效管理体系。另一方面,出台了主要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如2019年6月国务院办公厅印发《教育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2019年7月又进一步明确了在交通运输领域的责任划分。各个领域的责任划分方案逐步出台,财政治理水平稳步提高。
值得注意的是,党的十八大以来,财政部门按照“税种科学、结构优化、法律健全、规范公平”的要求,不断深化税制改革,持续深化增值税和企业所得税改革,初步建立综合与分类相结合的个人所得税制度,稳步推进健全地方税体系。通过扩大进项税的抵扣范围、建立期末留抵退税制度等方式,目前,已实现所有行业税负“只减不增”。
许宏才表示,这十年,税制改革除了坚持完善税制与减税并重、注重税制的规范化和法制化建设之外,还有与经济全球化的外部环境相适应的特点。
据悉,十年来,我国税收协定网络已覆盖112个国家和地区,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发起建立首个税收领域多边国际税收平台——“一带一路”税收征管合作机制,这个机制被全球国际税收界权威杂志《国际税收评论》评为2021-2022年度全球最具影响力合作机制。
洪涛认为,下一步,还需综合考虑为企业提供现金流支持、促进消费投资、大力改进增值税留抵退税制度,对留抵税额实行大规模退税。
对此,许宏才指出,今年将实施新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预计全年退税减税降费约2.5万亿元。财政部会同国家税务总局等相关部门,加快留抵退税政策的实施进度,直接为企业增加现金流,真金白银帮助企业减负纾困。
北京商报记者陶凤实习记者冉黎黎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数字化赋能“智能建造” 产业新职业打开就业新空间
“现在工地年轻人越来越少了,他们可能会选择其他行业,比如互联网行业等。但很多年轻人不知道,现在工地上也有新职业了。”1997年出生的刘志炎已...
经合组织地区CPI上涨9.6% 为1988年来最高
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5日发布的数据显示,受食品和能源价格驱动,经合组织地区5月消费者价格指数(CPI)同比上涨9.6%,为1988年8月以来最...
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不断拓展 消费者好评不断
数字人民币应用场景不断拓展、加速落地,持续融入百姓日常生活。全国多地以发放数字人民币红包的形式拉动消费,“尝鲜”的消费者纷纷表示“好用”。...
深圳拟调整住房公积金贷款共同申请人的范围
深圳住建局发布关于向社会公开征求《深圳市住房公积金贷款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意见的通告,修订的主要内容包括精简公积金贷款的定义,调整共同申...
交通运输部:未发生本土疫情的地区客运服务全面正常运行
据交通运输部消息,为全面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总策略和“动态清零”总方针,日前,交通运输部根据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的《新型冠状病...
工信部: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3万亿元逐渐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
“据测算,2021年我国大数据产业规模达1.3万亿元,逐渐步入高质量发展阶段。”今日,第五届数字中国建设峰会新闻发布举行。工业和信息化部信息...
两部门印发通知:推进开发性金融支持县域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
县域统筹推进生活垃圾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是提升城乡基础设施建设水平、拉动有效投资的重要举措,是改善城乡人居环境、推动县城绿色低碳建设的重要工作...
ETF纳入互联互通资本市场跨境开放持续深化
4日交易型开放式基金(ETF)正式纳入内地与香港股票市场交易互联互通机制,53只沪股通ETF、30只深股通ETF及4只港股通ETF首批“尝鲜...
内地与香港货币互换升级 规模扩至8000亿人民币
中国人民银行与香港金管局签署人民币/港币常备互换协议,将双方自2009年起建立的货币互换安排升级为常备互换安排,互换规模由原来的5000亿元...
国家发改委:采取有效措施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
记者4日了解到,国家发展改革委将适时采取储备调节、供需调节等有效措施,防范生猪价格过快上涨,并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市场监管,严厉惩处捏造散布涨...
香港与内地利率互联互通 进一步推动人民币国际化
中国人民银行、香港证券及期货事务监察委员会、香港金融管理局4日发布联合公告,开展香港与内地利率互换市场互联互通合作(“互换通”),进一步推...
胰岛素集采全国落地 中选产品平均降价近五成
7月4日,上海医药阳光采购网发布《关于本市做好第六批国家组织药品集中采购(胰岛素专项)有关工作的通知》,宣布上海自即日起执行第六批国家集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