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7月社零总额增速回落 后市怎么走?

2022年08月16日 08:32 来源:新京报
分享: 微信 微博

8月15日,国家统计局公布数据显示,7月份,我国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以下简称:社零总额)达35870亿元,同比增长2.7%,比6月回落0.4个百分点。整体来看,今年前7个月,社零总额约为24.63万亿元,同比下降0.2%。

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国民经济综合统计司司长付凌晖在今日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7月份,受多地疫情散发、汽车销售有所放缓等因素影响,社零总额增速比6月有所放缓。

居住类商品销售低迷7月社零总额增速回落

具体来看,受汽车促消费政策效果边际减弱,叠加市场淡季和石油价格下调等影响,7月份限额以上单位汽车类、石油及制品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增长9.7%和14.2%,分别比6月回落了4.2和0.5个百分点,这两类合计拉低社零总额增速0.4个百分点,影响比较大。

其次,部分居住类商品销售比较低迷。7月份,限额以上单位家具类、建筑装潢材料类商品零售额同比分别下降6.3%和7.8%。

中泰证券研报则分析称,出行类和居住类的商品销售对7月社零总额构成主要拖累。具体来看,必需消费品增速多数下行,除烟酒和饮料增速有所回升以外,其余必需品消费均有转弱。其中,中西药品和日用品的回落幅度较大;可选消费品增速同样涨少跌多;而金银珠宝消费大幅改善,增速回升14个百分点。此外,家电音响和办公用品消费双双改善,而化妆品和汽车消费明显回落,在油价下调的带动下,石油制品消费也有下行。

消费恢复态势未变疫情拖累旅游地暑期消费

不过,付凌晖表示,尽管社零总额增速有所放缓,但总的看消费恢复态势没有改变。

从商品类别看,限额以上单位18类商品中,有15类保持增长,其中7类商品零售额增速比上月加快。

其中,疫情精准防控背景下,促消费政策利好持续释放,居民暑期外出和就餐活动增加,相关消费有所改善,7月份,餐饮收入同比下降1.5%,降幅比上月收窄2.5个百分点。

“此外,一些地方通过发放消费券拉动消费,效果也逐步显现。这些情况表明,一旦疫情得到有效控制,经济持续恢复、居民压抑的消费潜力就会释放,消费意愿会增强,生活中的烟火气也会逐步回归。”付凌晖表示。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对贝壳财经记者表示,预计后续消费进一步回暖,原因包括国内疫情防控形势向好,生活秩序持续恢复,城镇失业率逐步降低,居民整体就业和收入在改善,以及我国出台措施促进汽车、绿色家电等大宗商品消费,有助于带动消费需求逐步回暖等。

不过,后续疫情依然是影响消费复苏的重要不确定性因素。西部证券研报就指出,8月以来,海南、新疆、西藏等旅游热门地区遭受疫情冲击,可能会继续拖累暑期旅游消费。

新京报贝壳财经记者潘亦纯

编辑白华兵校对陈荻雁

(责任编辑:CF013)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三亚元旦假期旅游持续回温

1日截至17时,三亚景区景点、乡村旅游点共接待游客7.07万人次。...

来源:新华社

元旦假期全国5271.34万人次出游

经文化和旅游部数据中心测算,2023年元旦假期,全国国内旅游出游5271.34万人次,同比增长0.44%。...

来源:新华社

发改委喊话 民企参与重大战略提速

国家发改委副主任赵辰昕日前在接受央视新闻采访时表示,2023年,我国将继续打破各种形式的市场准入不合理限制和隐性壁垒,推动民营企业参与国家重...

来源:北京商报

全面恢复通关在即 香港准备好了吗

1月1日,香港特区政府政务司司长陈国基表示,努力争取最早在1月8日实施香港与内地首阶段“通关”。...

来源:北京商报

提速复苏 北京消费迎来开门红

2022年12月31日-2023年1月2日,北京,疫情政策优化后的第一个小长假,也是历经感染高峰后的第一个小长假。...

来源:北京商报

人民币汇率的2023年展望

人民币汇率三大指数在2022年最后一个交易日均以升值收尾后,2023年的走势备受关注:双向波动、温和回升、逐步趋近长期合理区间或将成为今年人...

来源:北京商报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来源:新华社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来源:新华社

从减税降费到加速扩产——北京多措并举助企纾困

近2000亿元——这是北京今年累计为企业减税降费的“真金白银”。...

来源:新华社

惠民生、谋创新、促开放——解读2023年我国关税调整方案

关税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项重要手段。...

来源:新华社

4年支出14.88万亿元 财政助力织密织牢社会保障网

国务院关于财政社会保障资金分配和使用情况的报告28日提请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八次会议审议。...

来源:新华社

白鹤滩“西电东送”大动脉全部竣工投产

白鹤滩—浙江±800千伏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下称白浙工程)30日竣工投产,标志着白鹤滩水电站电力外送通道工程全部竣工投产。...

来源:新华社

2022危中寻机与时代转折

2022年,世界人口突破80亿。...

来源:北京商报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来源:北京商报

十三部门出手治理非学科类校外培训

面向中小学生的非学科校外培训有望进一步规范。...

来源:北京商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