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玛乏力,新日掉队,电动两轮车格局分化
上周,电动两轮车领域第二的爱玛公布的首份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收入达153.99亿元。
但爱玛与行业首位的雅迪差距又拉大了。2021年,雅迪收入近270亿元。双方差距从2020年的63亿元,拉大到2021年的116亿元。
行业中的台铃、小牛、九号等企业业绩都实现了增长。行业一超多强的格局逐渐形成。
昔日“电动车A股第一股”新日业绩却出现大幅下滑。预计2021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3万元至1634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同比下降84%至94%。
在业内人士看来,电动车新国标的实施,为电动两轮车企业带来了换购红利。但新国标也是一个筛子,淘去了业内一些“劣币”。在这个过程中,一些品牌掉队实属正常,究其原因多为内部出现动荡,领导层决策失误或执行不到位。
从目前看,电动两轮车行业已经形成雅迪超强,爱玛紧跟的二元领导结构,并且市场集中度会越来越高,多个强势品牌也在寻找自身定位稳定市场。不过,小品牌需要根据自身特点布局,否则换购红利过后难有增量市场。
爱玛紧跟,差距拉大
爱玛发布的业绩显示,2021年营业收入153.99亿元,同比增长19.33%;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6.64亿元,同比增长10.94%。
爱玛增速很快,一直在加速紧跟,但难以赶上雅迪的步伐。
在爱玛收入超过150亿元之际,雅迪的业绩超过了250亿元。业绩显示,2021年雅迪收入规模同比增长39.3%达269.68亿元,本公司拥有人应占利润增加约43%至13.7亿元。
相比之下,爱玛2021年的收入仅为雅迪收入的57.1%。这就意味着雅迪拉大了与爱玛的差距。2020年,爱玛收入129.05亿元,雅迪收入193.6亿元,爱玛当时的收入占雅迪收入的66.66%。
对于业绩增长,雅迪方面称,不断增强的自主创新能力是驱动企业持续增收增利,取得良好业绩表现的源动力,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节约了成本,提升了生产效率,同时,在工艺、技术、产品品质、性能等各层面形成技术溢价。另一方面,基于不断提升的技术创新能力,有助于雅迪优化供应链各环节的协同,快速响应持续变化的市场需求,进一步打开多层次、多样化的市场空间,全面驱动品牌提升市场占有率。
不过,在业内人士看来,电动两轮车领域进入了政策红利期,雅迪作为行业头部企业抓住了风口。“2020年新冠疫情爆发初期,雅迪相关决策并非由最高决策者制定,而是由整个管理体系决定、执行,这已经超出行业一个时代。只要雅迪不犯战略错误,就会向前稳步发展。”
与雅迪稳定截然相反的是爱玛的动荡。正在经历试错期的爱玛,出现了战略反复。其中代表为“美的系”的进出。
2021年7月,爱玛聘任任勇为公司总经理,薪酬超过469万元。资料显示,任勇曾任美的集团生活电器事业部内销总经理、总裁办高级主管、中国区市场建设与协调高级主管。但11月1日,爱玛就公布任勇辞职的消息。
目前,爱玛科技股价为44.88元,相比于上市初期近80元的高位几近腰斩,总市值也仅有184.2亿元。
国标实施,换购风口
其实,电动两轮车行业大多数品牌都实现了增长。
作为美股上市企业小牛电动2021年全年营业收入37.05亿元,同比增长51.6%;净利润为2.26亿元。截至2021年12月31日,小牛电动中国专营店的数量为3108家,比2021年9月30日增长了422。
小米入资的九号公司也进入了两轮车领域。其业绩快报显示,2021年该公司营业总收入91.2亿元,同比增长52.04%;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利润4.14亿元,同比增长464.68%。对于电动两轮车的业绩,九号公司称:“智能电动两轮车、智能电动摩托车和全地形车产品投入市场取得较好业绩,拓展了新的利润增长点。”
从上半年5.13亿元的收入看,九号公司全年两轮车收入在10亿元以上。
就整体行业而言,中国自行车协会数据显示,1-10月,自行车、电动两轮车规模以上企业营收和利润实现两位数双增长,同比增长分别为22.4%和36.8%。
对于行业的增长,里斯战略定位咨询中国区合伙人何松松认为,电动两轮车行业标准树立,良币驱逐劣币,助涨消费信心。“电动车新国标(《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自2019年4月15日实施以来,电动自行车行业进入洗牌和整合期,行业国标的出台也进一步推动了行业的规范化和标准化,改变了过去大量低质低价产品充斥市场的状况,消费者对电动两轮车产品的消费信心更加十足,实现了良币驱逐劣币的目的。
电摩公社创始人闫永涛对蓝鲸财经记者表示:“行业在近年来的高速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得益于标准更迭推动的换购市场爆发。自2019年开始,全国各地纷纷结合各自的非标车管理政策积极推动换购展开。”
数据显示,国标实施之前,我国电动两轮车的市场保有量近3亿辆,而目前年销量为3000万辆。
“从全国各地的非标车过渡截至时间表来看,估计整个国标车换购红利期长达4-5,而2022年则是其中极为关键的一年,浙江、广东、山东等将成为主要的换购市场。”闫永涛表示。
除了换购外,疫情是重要的因素之一。
另外,何松松还认为,电动车作为疫情期间的“主力”出行工具,与私家车相比,电动车使用过程空气流通性更强,能有效避免交叉感染。成为大众出行的重要方式。所以可以大幅度的增长。
新日掉队,共享惹祸
在行业高速发展大背景下,竟然有企业掉队了,利润出现了大幅下滑,或是被驱逐的“劣币”。
新日电动车预计2021年年度实现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为613万元至1634万元,与上年同期相比,将减少8577万元至9598万元,同比下降84%至94%。甚至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为亏损1467万元至亏损446万元。
对于净利润预减主要原因,新日称受共享出行投放节奏变化影响,公司直销业务规模与去年同期相比,出现较大缺口。
新日曾号称是“A股唯一的共享电动车上市公司。”2017年,新日通过锂享出行进行共享电动两轮车运营业务。
但是,共享电动两轮车并未能全国开花。因为当前市场上投放的互联网租赁电动两轮车普遍超标、容易发生交通事故、火灾隐患突出、车辆运行安全风险高、电池污染问题严重,国家相关部门建议各地审慎对待,从严掌握。其中,京沪等多地明确表示,不发展共享电动两轮车。
新日的锂享出行也只在无锡和赣州成立了相关业务的分公司。数据显示。2020年,锂享出行总资产仅为875.54万元,净资产为-827.25万元,净利润为亏损1689.31万元。
据了解,其实雅迪等企业都或多或少受到了共享电单车的影响,但新日是受到影响最大的。而在传统电动两轮车市场方面,新日对比主要竞争对手呈现出相对保守的态势,在销量增长方面并未达到自己之前公布的年度目标,同时也与第一集团渐行渐远,其“已经掉队”已经成为业界共识。
另外,新日称,2021年市场竞争环境越发激烈,在生产能力、供应能力未发生重大变化的情况下,为了扩大传统经销渠道的销量,新日在市场宣传、新品投放、技术研发、渠道拓展等方面加大了资源投入,导致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净利润同比下降。
2021年前三季度,新日的销售费用为2.71亿元,同比增长36.87%。
不仅如此,新日品牌受到不小的打击。包括2022年被央视3·15晚会点名。另外,天眼查数据显示,由于熊某购买的新日电动车,晚上将锂电池拿回充电,早晨拔掉电源不久后锂电池突然起火、爆炸,导致原告客厅着火,造成财产及精神损失。
新日被法院判罚向原告熊谋赔偿损失共计9万元。
决策失误、产品问题频发,作为“电动车A股第一股”的新日有些举步维艰。截至4月8日收盘,新日股价为13.15元,跌幅为3.31%,总市值只有26.83亿元。
马太效应,一超多强
主流品牌快速发展,一些品牌掉队。何松松认为,中国电动两轮车行业集中度会越来越高,会形成雅迪和爱玛“两匹马”领跑的竞争格局。
电动两轮车领域“马太效应”已经显现,“一超多强”的格局正在形成:雅迪远超其他品牌,爱玛等品牌多强竞逐。有业内人士对表示:“品牌集中度越来越高在意料之中,但集中的速度如此之快,在意料之外。几年前,电动两轮车行业还有上千个品牌,但2021年仅有200余家规模企业,随着原材料成本以及运营成本的提高,预计2022年末能够正常运营的品牌估计只剩100多家。”
雅迪2021年销量突破1386万辆,连续5年实现全球销量第一。爱玛销量达900万辆、台铃销量800万辆,这三个品牌就几乎占据了中国市场2/3的市场份额。
闫永涛认为:“头部品牌的增量在一定程度上也源自于对中小品牌原有存量市场的抢占。而格林豪泰、金箭等品牌年销也达百万辆,但属于传统的营销驱动,利用原有的经销商体系维系,未能形成职业化的运营体系,在原材料和运营成本飙升的情况下,产品利润少,运营压力很大,厂商关系脆弱。”
新兴品牌也不得不依靠价格维持自身的市场。以具有互联网基因的“小牛”为例,虽然仍以高价著称,但不得不持续下探传统渠道,并持续降价。
蓝鲸财经记者调查显示,雅迪主流车型冠能一次充电跑动的距离约在80-100公里,价格4799元,低于小牛的类似的产品价格超过6000元。对此,小牛的店面负责人表示,“主要是小牛电池是松下的,更换一块电池超过3000元。”
但小牛财报显示,小牛单车平均价格为3569元,较2020年的4062元已经下滑了12.1%。国内方面,小牛2021单车均价为2959元,同比下降8.8%,而海外市场的降幅则更加明显,从2020年的均价9694元降到了2021年的6597元,降幅达到了31.9%。
在业内人士看来,小牛在标准更迭和疫情等带来的经营压力之下,不得不于2020年开始俯身下探低端市场,并推出了千元级的子品牌GOVA系列产品,虽然换来了销量的迅速增长,但对其品牌的定位影响极大,在用户层面的高端标签逐渐被撕去,高端议价能力逐渐削弱。
值得注意的是,新日与小牛、台铃等多家企业被央视3·15晚会点名。专卖店销售人员介绍可以将电动车限速25公里解码。企业形象受到一定的冲击。
针对未来的行业格局,何松松认为,品类创新是新品牌实现颠覆行业领导者唯一战略路径。针对不一样的顾客,提供不一样的产品、不一样的销售模式,去发现老品类的痛点,从而构建起新品类的优势,去满足消费者的新需求。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全国政协委员孟丽红:大力推动养老产业发展
养老产业发展的主要问题有:养老产业相关政策法规不健全;养老机构和服务人员专业化程度低,服务水平不高;养老产品种类和内容相对匮乏等。应完善政策...
美政府宣布将设定新标准 以推进电动车充电网络建设
当地时间周四(6月9日),美国白宫在官网宣布,拜登政府提议对电动汽车充电网络设定新标准,实现在2030年前由50万座充电站组成的全国网络,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