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通胀能否回到2%?大摩CEO、世行行长:通胀仍将是难题!
财联社12月2日讯(编辑周子意)面对全球通胀冲击,各国央行正逐步加大应对力度。它们通过升息和需求管理,在降低通胀方面取得一些进展。
10月美国CPI同比增长7.7%,核心CPI同比增长6.3%,美国通胀率自6月以来一直在缓慢下降,或已经见顶。
最新数据显示,11月欧洲通胀率按年率计算为10%,为17个月以来首次出现放缓。而英国的通胀率在10月创新高,达到11.1%。
随着通胀率的回落,政策制定者们的焦点正从“何时能打赢这场仗”,转向“在供应受限的世界中,高物价是否还会持续”。
各国央行的高级官员纷纷预感,或许一个高通胀时代即将到来。
随之引发了一场关于“当前通胀目标(2%)是否过于严格”的辩论。不少人质疑,让通胀回落至目标水平可能需要付出严重代价,这是否值得各国致力做到这一点。
回到目标水平很难
摩根士丹利首席执行官James Gorman周四在一场活动上表示,尽管各国央行在降低通胀方面取得了一些进展,但在供应链、人口结构和其他挑战共同推高价格的情况下,要想回到2%的目标水平可能很难。
Gorman称,“通胀(形势)仍将高于人们的预期。”
Gorman指出,各国央行通过利率管理需求,很可能将通胀率降低到4%左右。但要让通胀从4%降到2%会变得更加困难,因为供应方面存在限制。
这也是全球领导人和央行政策制定者们正在考虑的问题:在全球经济放缓、欧洲关键地区可能出现衰退的背景下,各国央行的政策在控制物价方面效果如何、以及还需要做些什么。
从供给上解决物价问题
世界银行行长马尔帕斯(David Malpass)周四接受采访时亦表示,通胀仍然非常令人担忧。
“我们从今年4月开始时就认为全球会出现滞胀,而现在这种情况正在发生。”
马尔帕斯指出,“我们经济增长缓慢,我们的通货膨胀居高不下,而且许多国家都有衰退的风险。”
他认为,有必要从供给方面解决价格上涨问题。“人们应该努力生产更多产品,以对抗正在发生的通胀趋势。”
美国财政部副部长Wally Adeyemo周四也表示,“物价仍然太高。”
Adeyemo称,美国正在供应方面尽一切努力,包括从战略储备中释放石油、鼓励对芯片生产设施的投资、以及旨在提高合格工人数量的培训项目。
跳出货币政策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本周证实,美联储或将在12月放慢加息步伐。芝商所的“美联储观察”工具显示,该行12月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达到74.7%。
然而越来越多官员认为,若是央行通过稳步提高利率来达成2%的目标,势必会冒着经济衰退的风险。他们指出,对于物价的解决方案需要跳出货币政策。
随着新事态的出现,已经有一些人开始质疑,用经济放缓风险来换取通胀回落至目标水平是否值得。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前首席经济学家Olivier Blanchard长期以来支持设定一个更高的通胀目标。他认为,较高的通胀率,能让央行拥有更多政策空间来管理经济。
他近期在《金融时报》撰文称,在目前的环境下,要将通胀率降至2%的最后几步太痛苦了。
他写道,“到2023年或2024年,当通胀回落到3%后,如果要让通胀进一步降至目标2%,其代价是经济进一步大幅放缓,是否还值得这么做。我怀疑到时将会引发激烈的辩论。”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俄央行3000亿欧元储备被冻 欧盟提议可将冻结资产用于投资
当地时间周三,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发表声明称,已冻结俄罗斯中央银行3000亿欧元的储备金以及部分俄罗斯寡头的资金,并建议利用这些被冻结资产...
美联储褐皮书:加息令美国经济承压 悲观情绪加剧
美东时间周三,美联储发布年内最后一次经济活动褐皮书。褐皮书显示,截至11月底,美国经济仅略有增长,企业报告称高通胀和不断上升的利率令他们对经...
美银:美国通胀已至最后阶段 但代价是经济温和衰退
一年多来,高通货膨胀率一直是美联储和拜登政府的眼中钉。据媒体周三报道,美国银行首席美国经济学家Michael Gapen表示,物价上涨最糟糕...
俄央行:愿放宽对外国投资者的限制 以换取海外资产解冻
当地时间周二(11月29日),俄罗斯央行表示,俄罗斯愿意放宽对来自不友好国家的非居民的交易限制,以换取俄罗斯在海外的资产解冻。...
美联储“三把手”:仍须进一步加息以抑制通胀 失业率将明显上升
当地时间周一(11月28日),纽约联储主席威廉姆斯表示,美联储在降低通胀方面还有更多工作要做,预计这一政策路径将导致失业率明显上升。...
WTO:全球贸易需求正在降温 唯独汽车一枝独秀
根据世界贸易组织(WTO)周一发布的最新货物贸易晴雨表,由于全球经济继续受到冲击,全球贸易货物贸易需求正在降温,货物贸易增速可能在202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