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回购潮!超400家公司出手266亿,中国平安狂砸39亿
4月12日,A股市场迎来一场大反攻,超3800只个股飘红,97只个股涨停。不过,A股反攻未能持续,4月13日,三大指数震荡走低。
此前,证监会、国务院国资委、全国工商联三部门联合发布“关于进一步支持上市公司健康发展的通知”(下称“通知”),提出12条务实举措支持上市公司发展,维护资本市场稳定。通知特别提出,鼓励大股东、董监高长期持有上市公司股份,在本公司股票出现大幅下跌时积极通过增持股票的方式稳定股价。
当晚,公牛集团(603195.SH)、金晶科技(600586.SH)、承德露露(000848.SZ)、翔宇医疗(688626.SH)、中望软件(688083.SH)、伟思医疗(688580.SH)、百润股份(002568.SZ)、罗普特(688619.SH)、立讯精密(002475.SZ)等多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公告。
A股回购热潮袭来。Wind数据显示,2022年1月截至4月12日,超过400家上市公司已实施回购,合计回购数超23亿股,合计回购金额达266亿元。60家上市公司的回购总金额超过1亿元。颇有重演2018年A股上市公司“回购潮”的迹象。
申万宏源首席市场专家桂浩明对时代周报记者表示,证监会等三部门在当前特殊节点发布该通知,释放了两个信号:一是希望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上市公司质量提高,市场才有良好运行基础;二是希望稳定市场,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以提振市场信心。
“多方面原因导致股市下跌,要采取多方面措施,最根本是要上市公司改善业绩。”桂浩明说,当前市场处在磨底阶段,“政策底有了,市场底位不一定会马上到。”
力挺A股
三大部门联合发布通知指出,鼓励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用于股权激励及员工持股计划;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为稳定股价进行回购;依法支持上市公司通过发行优先股、债券等多种渠道筹集资金实施股份回购等。
这一幕可比2018年。当年,监管部门出台多项利好政策力挺。2018年10月26日回购新规落地;11月9日,证监会、财政部、国务院国资委三大部委联合发布《关于支持上市公司回购股份的意见》,进一步细化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的监管要求,基本明确“护盘式”回购标准,对金融类上市公司回购“松绑”,给回购后实施再融资开出“优惠”。
新规发布后两个月,A股发布回购预案的上市公司数量激增,催生回购潮。
数据显示,2018年共有785家A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占上市公司总数22%,回购总额达534.25亿元,同比增加575%。美的集团(000333.SZ)成为2018年回购王,实施回购金额约40亿元。共有639家民营控股上市公司实施回购,占比超八成。
此次通知亦强调,对各类市场主体一视同仁,不设置任何附加条件和隐形门槛,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支持民营企业依法上市融资、并购重组,完善民营企业债券融资支持机制,激发民营企业的活力和创造力,促进民营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
通知还要求,国资委按便利企业原则,对于国有控股上市公司股份回购、现金分红给予积极指导支持,引导国有控股上市公司成为推动资本市场稳定发展的表率。上市公司的国有股东要做积极的、负责任的股东,积极增持价值低估的上市公司股票,支持上市公司实施股份回购、现金分红。
中国企业研究院首席研究员李锦认为,国资委给予进一步支持后,预计国企上市公司会很快拿出实际行动。股份回购、现金分红和兼并重组是国企上市公司稳定资本市场的三大主要举措,本次国资委明确引导支持方向后,预计上述举措将在后续得到更充分运用。
上市公司“花式”大手笔回购
时隔4年,A股回购潮重演。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2日,年内已有超过400家上市公司实施回购计划,合计回购金额达到266亿元。回购热潮还在持续。在通知发布的4月11日,便有9家上市公司发布回购公告。
4月12日至4月13日,三安光电(600703.SH)、小熊电器(002959.SZ)、大名城(600094.SH)、星期六(002291.SZ)、海尔智家(600690.SH)、创世纪(300083.SZ)、法本信息(300925.SZ)等多家上市公司相继发布回购公告。三安光电拟5亿-8亿元回购股份,星期六拟斥资1.5亿至3亿元回购股份,大多公司回购的股份将计划用于员工持股计划或股权激励。
美的集团此轮拟回购金额25亿元-50亿元,目前已耗资5.79亿元回购,但无缘回购王。中国平安(601318.SH)此前公告,拟使用不低于50亿元且不超过100亿元回购,截至今年3月底,已耗资38.99亿元回购。
对回购原因,多家上市公司认为当前股价已不能体现公司价值。承德露露表示,鉴于近期二级市场出现较大波动,基于对公司未来持续稳定发展的信心及对公司价值的认可,拟采用回购股份注销减少注册资本的形式,推动公司股票市场价格向公司内在价值的合理回归。
金晶科技则直言,鉴于公司当前股价未能体现出公司的长期价值和良好的资产质量,影响公司市场形象。多家上市公司称,回购股份是基于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和对公司价值的高度认可。
武汉大学金融证券研究所所长董登新向时代周报记者表示,上市公司一般选择在在三种情况进行回购股份,一是公司有大量的闲置资金,二是计划要做股权激励计划或员工持股计划,三是公司认为目前的股价严重偏低,进行回购有利于提升股价。
从回购资金来源来看,除了用自有资金之外,使用超募资金回购、“发债式”回购,成为今年A股上市公司回购潮的一大特点。
洛阳钼业和华创阳安采取了发行公司债的方式回购,山鹰国际、南方传媒则采取“自有资金+发行公司债”方式实施回购。当虹科技、圣湘生物、光峰科技、震有科技、中望软件等科创板上市公司,则使用超募资金回购公司股份。
此外,不少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管也出手增持。3月以来,共有56家公司披露股东或董监高增持计划公告。10多家上市公司增持金额上限达1亿元。
其中,果链龙头立讯精密实际控制人之一、副董事长王来胜拟增持金额不低于2亿元、不超过4亿元;金花股份(600080.SH)实际控制人邢博越,拟增持不低于865万股且不超过1730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32%-4.63%;易成新能(300080.SZ)控股股东中国平煤神马集团,拟增持金额不低于1亿元、不超过3亿元;翔宇医疗(688626.SH)实际控制人、董事长、总经理何永正,拟合计增持金额不低于1000万元、不超过2000万元。
“大股东和董监管增持意在向市场传递信心,释放长期看好公司发展的信号。”桂浩明说。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拟斥资5亿至10亿元 协鑫能科开启上市以来首度回购
12月28日晚间,协鑫能科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或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
证监会:切实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突出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这个本质,放管结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紧紧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
72岁神秘富婆的钞能力:定增“牛散”豪掷5000万投芯片,曾4个亿押注力量钻石
周雪钦是定增市场的神秘“牛散”,手握数十亿资金,在定增市场活跃超过十年。仅2022年,她就已经参与数十单定增项目,其中不乏赛力斯(60112...
再度踩雷信托 恒银科技1.7亿打水漂?
12月20日晚间,恒银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1年7月13日购买国民信托有限公司的“国民信托·慧金87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已于12月20...
2022股民众生相:十年老股民浮亏近百万,“小白”直言回本了就跑
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数据,2019年3月,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数量突破1.5亿人,至2022年2月25日,数量已突破2亿人关口。不过...
年内超80家上市公司被立案!多家涉及董事长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初至2022年12月15日,A股市场共有82家上市公司相关方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中11月份有23家,占比达28%。...
前三季度沪市主板257家次公司实施回购 已回购546亿元
2022年前三季度,沪市主板新增披露回购计划139家次,拟回购金额上限合计逾565亿元,合计257家次公司实施股份回购,已回购金额达546亿...
A股入摩“三步走”三周年:主题基金规模翻倍
自2019年11月8日,美国明晟公司(又称摩根士丹利资本国际公司,MorganStanleyCapitalInternational,以下简...
大摩再次看多中国股市 新目标价提升10%以上
摩根士丹利时隔近两年再次看多中国股市,该投行将中国市场从2021年1月以来一直持有的持平提升至增持,新目标价提升10%以上。将MSCI中国指...
大摩再度唱多中国股票:多项利好推动 预计跑赢全球股票
美东时间周四,摩根士丹利策略师再度唱多中国股票。摩根士丹利称,中国股市的表现将跑赢广大新兴市场,甚至跑赢全球同行,因为中国政府优化防疫政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