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大首富不再兼任总经理,京东下大棋!德邦上半年净利暴涨5倍
8月24日晚间,德邦股份(603056.SH)发布半年报。2022年上半年,德邦股份实现营收148.01亿元,同比下降0.59%;归母净利润0.94亿元,同比大涨501.63%。
德邦股份称,公司专注大件运输市场,客户主要是中小型制造企业与批发企业,业务发展与宏观经济景气度协同度高,受外部环境影响,导致公司一季度收入同比出现下滑。
德邦股份主要业务为快运和大件快递,两大业务收入占总营收的97.12%。其中,快递业务营收97.65亿元,同比增长6.51%,而快运业务营收46.11亿元,同比下降12.67%。
2022年3月,京东宣布将以89.76亿元收购昔日“零担之王”德邦股份,创下快递业最大并购案。据此前公告,通过受让控股股东德邦控股的部分股份及接受部分股东委托获得表决权的方式,京东集团(JD.NASDAQ,09618.HK)旗下公司宿迁京东卓风企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京东卓风”)已间接控制德邦控股所持上市公司66.4965%股份,并因此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
德邦高管团队也迎来大范围调整。同日,德邦股份公告,创始人崔维星因个人原因辞去总经理职务,但仍保留董事长职务。总经理一职由德邦“老将”黄华波接任。汤先保因工作职责调整辞去财务负责人职务,但继续担任副总经理。财务负责人由曾任京东集团财务部负责人的丁永晟接任。
德邦股份相关负责人表示,下半年随着疫情影响减弱,国内生产制造业景气恢复,加之京东物流对德邦的资源赋能,德邦股份的收入增长有较强的确定性。德邦在成本、费用端的持续有效管控,也有望带来盈利水平的持续改善。
8月24日,德邦股份报收13.12元/股,总市值134.74亿元。
发力零担和大件快递业务
崔维星生于1970年,与顺丰控股(002352.SZ)创始人王卫、申通快递(002468.SZ)创始人陈德军、中通快递(ZTO.NYSE)创始人赖梅松同龄。与王卫等人出身草根、从底层打拼不同,崔维星毕业于厦门大学会计系,被称为“厦大首富”。
1996年,崔维星下海创业,在珠三角地区创建“崔氏货运”,即德邦股份前身。1998年,崔维星首创“空运合大票”模式,引发行业轰动。
公路运输行业,运输方式可根据重量的不同分为快递、零担和整车三种模式。其中,零担是指当运输的货物不满整车时,与其他批次货物共同拼车的运输模式,货物重量一般在在30千克至3吨之间。
德邦以零担模式为基本盘,经过10余年积累,2017年营收超过200亿元,拿下“零担之王”宝座。2018年,德邦股份敲钟上市,成为“中国零担物流第一股”,一时风头无两。
上市后,崔维星决定向快递业务转型,把原本零担业务与快递相结合,推出大件商品快递服务。但竞争激烈的快递业务拖慢了德邦股份的发展速度,公司现金流吃紧,一时苦不堪言。这也导致德邦股份由盛转衰,投入京东怀抱。
但德邦股份在零担市场的竞争优势依然明显。在2022年半年报中,德邦股份表示,公司以快运业务起家,报告期内该业务收入占比31.15%。德邦股份表示,快运业务经过多年深耕细作,拥有行业领先的网络布局、市场渠道、服务体验、运营管理模式。
大件快递是增速最快的板块。德邦股份披露,公司在2022年二季度的公斤单价同比增长1.85%,总票数3.49亿票,同比增长12.35%。单票价格的提高与快递业由价格战转向价值竞争的整体环境息息相关。
德邦股份指出,目前,大件快递市场规模效益弱于传统小件快递业务。对大件快递市场,当前的经营方向仍是在精准定位客户类型的前提下,不断提高业务量,摊薄单个包裹成本。
德邦股份表示,在公司更加精准定位客户类型的策略下,公司二季度内的活跃合同客户数由去年同期的27.3万减少至26.3万,但在交付质量稳步提升的基础上,合同客户收入占比由去年上半年的65.90%提升至70.45%。直营模式下稳定的网络布局、相对分散的客户结构、不断提升的服务品质及品牌知名度,共同保障公司大件业务收入稳定、可持续增长。
京东收购德邦补短板
德邦股份是否会因京东的收购而退市?
2022年7月,德邦股份公告称,随着第一期转让完成、MVA第一期转让完成及少数权益卖方协议完成,德邦控股相关方向京东方面合共转让德邦控股超过50%股本权益。
因此,京东卓风将触发全面要约收购义务并向除德邦控股之外的其他上市公司股东就其所持有的上市公司已上市无限售条件流通普通股发出全面要约。
据德邦股份于2022年7月发布的要约收购报告书,本次要约收购股份数量为2.77亿股,占发行股份的26.98%,要约价格为13.15元/股。
截至8月31日收盘,若德邦股份社会公众持股数量占总股本的比例高于10%,则德邦股份将继续维持上市地位,若该比例低于10%,德邦股份将进行私有化退市。
A股少有私有化退市案例。据报道,目前市场惜售情绪较重。截至8月23日,已接受要约的股份数量占总股本比仅不到0.00449%,还有一千多万股接受要约的股票撤回了要约。有业内人士指出,投资者对京东入主抱有极大期待,德邦私有化退市可能性不大。
经由对德邦股份的收购,京东集团也补齐了自身在零担业务的“短板”。它与跨越速运、京东快运共同组成了京东系物流版图的“三驾马车”。
目前,零担运输已进入存量竞争时代,市场集中度不断提升,马太效应愈加明显。头部零担快运企业具备明显优势,它们运输网络覆盖范围广、数字化程度高、规模优势明显、资金实力雄厚,更有利于抢占存量市场。
前述人士表示,在德邦与京东双方协同效应最大化的基础上,德邦也将聚焦大件快递、快运市场,围绕大件快递和快运业务进行资源投入,提升资源使用效率。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拟斥资5亿至10亿元 协鑫能科开启上市以来首度回购
12月28日晚间,协鑫能科公告称,公司拟使用自有资金通过集中竞价方式回购公司股份,拟用于股权激励、员工持股计划,或用于转换上市公司发行的可转...
证监会:切实维护资本市场平稳运行 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
深入推进股票发行注册制改革,突出把选择权交给市场这个本质,放管结合,提升资源配置效率。紧紧围绕制造业重点产业链、科技创新、民营企业等重点领域...
72岁神秘富婆的钞能力:定增“牛散”豪掷5000万投芯片,曾4个亿押注力量钻石
周雪钦是定增市场的神秘“牛散”,手握数十亿资金,在定增市场活跃超过十年。仅2022年,她就已经参与数十单定增项目,其中不乏赛力斯(60112...
再度踩雷信托 恒银科技1.7亿打水漂?
12月20日晚间,恒银科技发布公告称,公司于2021年7月13日购买国民信托有限公司的“国民信托·慧金87号集合资金信托计划”已于12月20...
2022股民众生相:十年老股民浮亏近百万,“小白”直言回本了就跑
据中国证券登记结算有限责任公司数据,2019年3月,我国证券市场投资者数量突破1.5亿人,至2022年2月25日,数量已突破2亿人关口。不过...
年内超80家上市公司被立案!多家涉及董事长
据不完全统计,自2022年初至2022年12月15日,A股市场共有82家上市公司相关方被证监会立案调查。其中11月份有23家,占比达28%。...
网红从京东购买大白鲨?京东回应:为其他网购平台售卖
近日,“网红疑用濒危大白鲨做美食”引发关注。此前有消息称,视频中的“大白鲨”是从京东上购买的,对此,京东回应称,该“大白鲨”为其他网购平台售...
京东系接棒董事会主席达达抱紧“大腿”
达达与京东不但藕断丝连,还越发离不开彼此。8月23日,达达集团宣布,京东零售CEO辛利军将担任达达集团董事会主席,达达集团副总裁何辉剑升任达...
京东卓风要约收购德邦股份完成过户,持股71.93%
9月7日,德邦股份公告,截至9月6日,京东卓风要约收购清算过户手续已经办理完毕,京东卓风合计控制公司股份7.39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