宏观 华财讯 证券 产经 消费 科技 房产 酒业 银行 保险 智慧家

不同手机订同一客房价差近一倍 消除“大数据杀熟”需多管齐下

2022年10月11日 09:19 来源:新京报
分享: 微信

“大数据杀熟”是当下消费者关注的热门话题,尤其是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不少平台经济掌握了庞大的用户、商户及技术资源,一旦滥用大数据等技术,对用户价格歧视,就可能严重损害消费者利益。近期网络接连曝出“大数据杀熟”问题,先是有媒体报道在平台上订酒店,5部手机5种价格,差价近40元。近日又有消费者晒图称,用手机订酒店民宿,三个使用不同手机的人所获得的同一房间价格都不一样,分别是556元、870元和1088元。

从消费者的爆料来看,使用不同的手机预订同一客房,价差最高近一倍,这显然让消费者无法接受。此前有关预订酒店疑似“大数据杀熟”事件中,平台客服曾回应称,同房型价格会因会员权益、优惠折扣等出现变化,不存在因手机型号而对大数据杀熟的现象。

但是,这一回应似乎不足以解释频繁出现的同类现象:为何三部手机订同一个房间,价差如此悬殊?如果说优惠幅度根据用户在平台会员权益、优惠折扣而享受差异化待遇,那么企业最好能够举证三个不同手机用户享受的会员(非会员)权益以及平台相应优惠幅度的标准等详细信息,从而更好回应公众对价格相差近一倍的质疑。

“大数据杀熟”之所以如此引人关注,在于相比于传统经济,大数据时代下的网络平台如果采取价格分析,可以获得更多的不对称博弈优势。平台通过收集消费者的年龄、身份以及消费记录等大数据,对消费者的消费偏好、收入水平、价格敏感度进行分析以及收集,然后将某一件商品用不同的价格售卖给不同的消费者。

就消费者订酒店而言,众所周知,酒店价格确实会随季节、市场需求、供应量等进行房价的动态调整,平台与酒店合作后,会从酒店拿到相应的价格折扣,再加上平台自身成本对外销售。但平台经济如果滥用大数据,则会利用信息不对称,对收入较高、价格敏感度更低的消费者推送酒店折扣较低或者不打折的价格,实现更高套利。

从连续几起爆料来看,消费者显然对“大数据杀熟”有更多警惕,采取用不同手机订同一客房的方式预防此类消费陷阱,而所呈现的结果似乎又验证了其担忧,这也印证了近期北京市消费者协会网站发布的“大数据杀熟”问题调查报告,七成多受访者认为仍然存在“大数据杀熟”现象,六成多受访者表示有过被”大数据杀熟”经历,而这是发生在《个人信息保护法》颁布已经一年有余的情况下。

《个人信息保护法》第二十四条明确规定:个人信息处理者利用个人信息进行自动化决策,应当保证决策的透明度和结果公平、公正,不得对个人在交易价格等交易条件上实行不合理的差别待遇。如果违反本法规定的,最高可处以“上一年度营业额百分之五以下”的罚款上限,但似乎仍挡不住部分平台经济“大数据杀熟”的牟利冲动。

由于“大数据杀熟”的隐蔽性,消费者往往难以充分举证,这就需要政府监管多管齐下。首先,探索举证倒置模式,一旦消费者对此投诉,有关部门应要求平台经济予以充分举证,提交相关数据信息进行审查,减少消费者维权成本。

其次,进一步加大对于平台经济采集消费者数据的约束力度,正如去年消费者因被收取高于市场价2倍的酒店房费而起诉某平台的“大数据杀熟”第一案,法院判决该平台赔偿消费者未完全赔付的差价243.37元及订房差价1511.37元的三倍支付赔偿金,且应在其运营的APP中为原告增加不同意其现有“服务协议”和“隐私政策”仍可继续使用的选项,这其实就是赋予了消费者禁止平台过度索取个人信息数据的选择权。

最后,司法机关应为消费者集体诉讼提供更多激励举措。2022年4月25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释放消费潜力促进消费持续恢复的意见》,明确提出探索建立消费者集体诉讼制度,全面推行消费争议先行赔付,集体诉讼制度能够显著降低消费者诉讼成本、高效公平解决群体性消费纠纷,促使经营者不断强化自律意识,尤其适合用于“小额多数”的“大数据杀熟”案件。

对“大数据杀熟”现象,需要执法层面的不断完善,消费者维权成本的切实降低,对违法成本的持续提升,如此方能倒逼平台用好大数据技术为消费者提供更好的服务,而不是反过来侵蚀消费者权益。

财经评论人毕舸

编辑徐超校对李铭

(责任编辑:CF013)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阿里不参与蚂蚁集团回购,新增两位合伙人

菜鸟集团CEO万霖、国际数字商业集团CEO蒋凡,成为新晋阿里合伙人...

来源:中华网财经

AI独角兽CEO被告上法庭了

钱在哪儿,官司就在哪儿。...

来源:投中网

国家网信办等七部门联合公布《生成式人工智能服务管理暂行办法》

国家网信办有关负责人并就《办法》相关问题回答了记者提问。...

来源:网信中国微信公众号

“Chat”并不是全部,中国AI发展要走深向实

华为有两个着力点:第一,打造强有力的算力底座,来支撑中国人工智能产业的发展。第二,真正让人工智能服务好千行百业,服务好科研创新。...

来源:观察者网

苹果何以3万亿

如果说iPhone是苹果起飞的原点,那在如今“AI的iPhone时刻”,市场也在等待着下一个3万亿。...

来源:北京商报

七牛云赴港IPO,云计算“价格战”打响,何以破局

差异化成为创新创业云计算企业突围的法宝,七牛云能找到这样一条不同寻常的路?...

来源:蓝鲸

人工智能将如何重塑未来教育?

人工智能技术与教育数字化领域深度融合将为教育的未来带来更多可能性,...

来源:人民网

环球市场:背靠华尔街巨头的新交易所上线 比特币重新站上2.8万美元

①拜登之子的刑事案件被轻松解决,引发特朗普公开抨击; ②美国国会两党共同提议设立国家AI委员会; ③全球围观中东国资“买买买”,24小时...

来源:财联社

“ChatGPT+”生态渐近?OpenAI或将推出AI模型商店

①这一商店,让开发者可以上架他们基于OpenAI技术搭建的产品; ②企业AI平台公司Aquant、在线教育服务商可汗学院都有兴趣加入这个商...

来源:财联社

苹果股价3万亿美元,瑞银则下调评级:iPhone销量将走下坡路

①在周二的报告中,瑞银分析师David Vogt及其团队将苹果股票评级从“买入”下调至“中性”; ②Vogt认为,iPhone需求将出现疲...

来源:财联社

达里奥:AI“美妙又危险” 唯一风险在于……

①达里奥表示,AI是一项令人难以置信的技术,它将创造巨大的力量; ②唯一的风险在于使用它的人。...

来源:财联社

拿下“问界”商标!华为到底造不造车?

华为不单独造车,意欲与车企一起造好车。...

来源:时代周报

苹果发布首款头显,概念全线大跌

6日早盘,A股小幅震荡,主要股指涨跌互现,白马蓝筹股相对强势,上证50指数盘中一度直线拉升涨逾1%,创业板指则再创1年多来新低。...

来源:凤凰网财经

望尘科技敲开上市大门:产品阵营单薄、仅靠三款游戏盈利,《足球大师》运营接近尾声

2022年底,手机游戏开发商、发行商及运营商望尘科技通过港交所主板上市聆讯。这是望尘科技第三次冲击上市,此前其曾于2021年6月及2022年...

来源:蓝鲸财经

国美电器收到破产清算呈请,国美零售称债权债务尚未确认

国美零售日前发布公告称,其附属公司国美电器近日收到法院破产清算申请,申请人主张追讨货款470.6万元,但这些债权债务并未有生效法律文书予以确...

来源:蓝鲸财经

禁止大数据“杀熟”!国庆出行前,这些新规要知道

“十一”小长假即将开始,全国也将迎来一波出行高峰。随着国庆假期开启,一大批新的政策法规也要开始实施。例如,大数据“杀熟”被明令禁止、农药包装...

来源:新华网

女孩被“网曝”背后的隐私之问:大数据是不是私有财产?

大数据安全问题再度成为焦点。大数据时代的治理命题,贯穿采集、应用、流通、保护、处罚等各个环节。与曾经愿意“用隐私来交换便捷性或者效率”不同,...

来源:中华网财经

吊销许可证件、责令关闭 深圳公开征求意见针对大数据“杀熟”

在经过两次审议后,《深圳经济特区数据条例(征求意见稿)》6月2日起在深圳市人大常委会网站上公开征求意见,为本月底的“三审”做准备。...

来源:DoNews

大数据产业年均增长超30% “算力”如何增长?

5G应用,万物互联,海量数据涌现。随之而来,各类计算中心“百花齐放”,纷纷进入快速建设期。...

来源:新华社

大数据产业年均增长超30% 给“算力”算一算账

5G应用,万物互联,海量数据涌现。随之而来,各类计算中心“百花齐放”,纷纷进入快速建设期。怎么把数据“算”好,是创新发展的先手棋。这些“算力...

来源:新华社

工信部:2025年我国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超3万亿元

工信部日前发布《“十四五”大数据产业发展规划》,提出到2025年,我国大数据产业测算规模突破3万亿元,年均复合增长率保持25%左右,创新力强...

来源:新华社

告别不当操纵 互联网算法推荐“戴紧箍”

影响网络舆论、大数据“杀熟”、诱导沉迷……伴随着科技的发展,互联网算法的阴暗面开始暴露。...

来源:北京商报

面对大数据“杀熟” 你是沉默的大多数么?

3月1日,国家网信办等四部门联合发布的《互联网信息服务算法推荐管理规定》(下称《规定》)正式施行。...

来源:新华网

施工图来了!政务大数据将全国一体化

10月28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全国一体化政务大数据体系建设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要求各地区各部门按照《指南》要求,加强数据汇聚融合、...

来源:北京商报

大数据疫情峰值预测靠谱吗

“互联网+医疗”大数据可以为防疫提供参考吗?...

来源:北京商报

联系方式

中华网新媒体 财经频道
互动/投稿邮箱:
finance@zhixun.china.com
网上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10-56177181
财经频道联系电话:(010)56176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