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马上市一波三折:招股书已失效,被传或借壳登陆港股
近日,APOLLO出行(HK.00860)发布公告称,集团目前拟收购一间从事智能电动车的公司。目标公司的业务涵盖一系列配备先进技术的智能电动车,目标客户为中国年轻且精通技术的用户(特别是家庭),鉴于此侧重点,车辆设计尤其关注后座的舒适与安全以及智能用户体验。
图片来源:APOLLO出行官方公告
APOLLO出行方面认为,通过潜在收购,公司可收购并立即利用目标公司在中国的成熟业务,包括制造设施、分销网络以及技术专业人员。但截至公告日,潜在收购仍在磋商中,尚未订立最终协议。
虽然APOLLO出行并未在公告中指明这家智能电动车公司的具体名称,但市场上有不少声音认为,这家公司正是与APOLLO出行有着密切关联的威马汽车。
蓝鲸汽车记者分别与APOLLO出行和威马取得联系询问此事进展,对此双方均不予置评。
自10月以来,市场上关于威马汽车的负面消息颇多,包括降薪、裁员、闭店。11月21日,沈晖内部信显示,为应对资金压力,公司管理层带头主动降薪一半,同时公司将通过一系列财务措施降低运营成本。11月底,威马被传出上海总部已启动裁员,同时外包公司人员也在大规模离开,上海多家门店关闭,在售车辆基本都是库存车。
另一方面,威马港股IPO迟迟没有进展。然而到2022年12月1日,威马汽车在港股递交的招股书已经处于失效状态,且并未更新。如果威马汽车想要继续此轮IPO进程,需要在3个月内完成财务数据的更新,并重新递交招股说明书。
图片来源:港交所官网
这或许也成为威马借壳上市的一个旁证。
值得一提的是,在APOLLO出行的股东信息中,威马汽车控股有限公司的持股比例为28.51%,是Apollo出行的最大股东。
作为造车新势力的老牌劲旅,在成立之初的表现可谓行业表率,推出第一款产品威马EX5的时候,“蔚小理”均为上市。2019年,威马以1.69万辆(蔚来交付2.06万辆,小鹏交付1.67万辆)的交付成绩斩获新势力车企当年的交付亚军。
好景不长,2022年1-10月威马仅交付2.92万辆,不仅被同期的新势力品牌甩开身位,后来者也将其轻松超越,销量令人堪忧。
更严重的是,数据显示,2019年至2021年,威马汽车亏损分别为41.45亿元、50.84亿元以及82.06亿元,连年的亏损不仅让其上市之路充满变数,也在产品端出现了断档。
或许,上市尚且能够让威马获得喘息的机会,但在新能源市场内卷愈发严重的当下,留给威马的难题或许不仅仅只是资金问题这么简单。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合成生物明星公司主动终止IPO 弘晖基金、淡马锡是股东
据上交所官网,因弈柯莱生物科技(上海)股份有限公司(简称“弈柯莱”)撤回发行上市申请和保荐人撤销保荐,上交所终止其发行上市审核。...
“辣条第一股”卫龙上市估值已缩水六成 休闲食品投资的春天远吗
上市之前,卫龙在一级市场上风光无限,最新一轮融资时,估值达600亿元,是资本眼中的宠儿。上市后,卫龙市值变为244亿港元出头。与此同时,市场...
美妆电商代运营难讲商业故事:拉拉米冲刺IPO,头部品牌依赖症严重
代理“雅漾”“娜丽丝”的美妆代运营商,也加入冲击上市的队列。近日,美妆代运营商广州拉拉米信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简称“拉拉米”)披露招股书,拟...
萤石网络即将登陆科创板,海康威视“长子”的成长性如何?
“中签率0.0503%”,萤石网络在12月20日公布网上发行中签结果。此举意味着,距公司登陆科创板仅一步之遥。2021年1月,海康威视公告拟...
4家公司IPO齐终止 创12月以来单日新高
12月29日晚间,杭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苏州好博医疗器械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公司IPO状态变更为终止,这一撤单数量达到了12月以来的单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