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眸十三五: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互利合作不断深化
新华社北京10月22日电 题:开放大门越开越大 互利合作不断深化——回眸“十三五”系列述评之开放发展篇
新华社记者郑明达、成欣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繁荣也需要中国。
“十三五”期间,面对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国坚定不移奉行互利共赢开放战略,积极利用国际国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推动更大范围、更高水平的对外开放,在世界经济的汪洋大海中乘风破浪。
坚定不移全面扩大开放
9月,2020年中国国际服务贸易交易会成功举办;
10月,第128届广交会在“云端”火热进行;
11月,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又将如期而至……
在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蔓延背景下,中国克服困难、搭建平台,展现开放新高度,推动世界经济尽快复苏。
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过去五年间,中国始终致力于推动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全面开放新格局。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
多措并举,开放的进程不断深化——
从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扩容自贸试验区,到发布《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总体方案》;从两次举办以进口为主题的国家级展会,到“蹄疾步稳”开放金融市场、多次削减关税……一系列重大举措,彰显中国进一步扩大开放的气魄和决心,也展现了中国同世界共享机遇的满满诚意。
根据世界银行《2020年全球营商环境报告》,中国的营商环境全球排名从2017年的第78位上升到2019年的第31位。
“磁力”大增,外国企业加快在华布局——
特斯拉来华建厂,巴斯夫、宝马、大众集团等众多企业持续扩大在华投资……看好中国发展前景,外商纷纷投下“信心票”;第一家外资控股证券公司,第一家外资全资控股公募基金……伴随中国开放大门越开越大,一个个“第一”接踵而至。
中国欧盟商会6月发布的调查报告显示,超过六成受访者表示中国仍然是其前三大投资目的地之一。根据中国美国商会调查,大部分美国企业认为中国市场需求和盈利更加稳定,无意撤离中国市场。
同各方合作共赢共享发展
9月30日,云南省勐腊至勐满口岸高速公路正式通车运营。通车后,腊满高速同老挝国道17号公路相连,助力老挝变“陆锁国”为“陆联国”的梦想迈出坚实一步。
五年来,中国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和抓手,积极构建对外开放新格局,同各方合作共赢、共享发展。
最新数据显示,中国已同138个国家和30个国际组织签署200份共建“一带一路”合作文件,共同开展了超过2000个合作项目;中国与沿线国家货物贸易累计总额超过了7.8万亿美元,对沿线国家直接投资超过了1100亿美元。
通过共建“一带一路”,斯里兰卡改写71年未新建铁路的历史,克罗地亚修建跨海大桥的梦想变为现实,内陆国哈萨克斯坦有了出海口……五年间,“一带一路”从愿景转化为现实,成为全球最大的国际合作平台。
今年前6个月,中欧班列运输进出口货物同比增长30.9%,成为稳定国际供应链的“钢铁驼队”;前8个月,中国企业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非金融类直接投资同比增长31.5%;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一带一路”基建项目成功实现抗疫复工两不误……
“包容性发展、共享科学创新和社会发展红利,让‘一带一路’倡议真正成为国际共识。”意大利洛伦佐·梅迪奇国际关系研究所专家帕伦蒂说。
面对疫情挑战,中国正同各方一道努力,把“一带一路”打造成团结应对挑战的合作之路、维护人民健康安全的健康之路、促进经济社会恢复的复苏之路、释放发展潜力的增长之路。
推动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
同柬埔寨正式签署自由贸易协定;同欧方签署《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确认加快中欧投资协定谈判,实现年内完成谈判的目标;努力推动年内签署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疫情阻断不了中国同世界携手共进、合作共赢的信心和行动。
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贡献力量,五年来中国行动一以贯之,世界看到了一个负责任大国的历史担当。
在二十国集团领导人杭州峰会上倡导建设创新型、开放型、联动型、包容型世界经济;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上指出,让世界经济的大海退回到一个一个孤立的小湖泊、小河流,是不可能的,也是不符合历史潮流的;在第七十五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旗帜鲜明反对单边主义、保护主义,维护全球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畅通……
五年间,中国胸怀世界,围绕全球经济治理困局把脉开方。
中国正式成为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三大股东,努力提升新兴经济体和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和发言权;由中方倡议成立的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员增至103个,已为24个成员提供总额近200亿美元的基础设施项目投资;从落实中非“十大合作计划”到落实中非“八大行动”……
五年间,中国创造机遇和条件,积极推动包容性发展,让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不再是“被遗忘的角落”。
当今世界正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站在新的起点上,中国正以更开放的姿态、更坚定的步伐,同世界分享发展机遇,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谱写更加精彩壮丽的时代篇章。
推荐阅读 相关文章
商务部:五方面做好“两节”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商务部将从加强市场运行监测、加大货源组织协调、做好政府储备调节、强化便民服务保障、组织开展促消费活动等五方面做好节日市场保供和消费促进工作。...
前11个月我国与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同比增长7.9%
今年1至11月,我国与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RCEP)其他成员进出口总额11.8万亿元,同比增长7.9%,占我国外贸进出口总额的30.7...
明年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下调进口税率
12月29日,国务院关税税则委员会发布公告称,为增强国内国际两个市场两种资源联动效应,2023年1月1日起,我国将对1020项商品实施低于最...
经济日报:新时代中国对外开放的国际影响与贡献
开放带来进步,封闭必然落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快速发展、包容发展、开放发展,与世界经济深度融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不仅成为...
金融业对外开放进入全面阶段!这些领域开放也将加快
《指导意见》称,要稳步扩大金融业开放,加快电信、教育、医疗、文化等领域开放进程,赋予自贸试验区更大改革自主权。积极引进全球优质服务资源,增强...
走向改革深水区的中国资本市场 扩大更高水平双向开放
6月17日,沪伦通下中国太保全球存托凭证(GDR)在伦敦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6月18日,证监会公布依法核准摩根大通期货为我国首家外资全资控股...
新华社评论员: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
“中国愿同各国一道,在开放中创造机遇,在合作中破解难题”。在第三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上,习近平主席发表主旨演讲,回顾进博会走过的不平凡...
江小涓:双循环相互促进不是刻意追求的 是很前瞻性的部署
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社会建设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国行政管理学会会长、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院长、教授江小涓在“2020凤凰网财经峰会”上表示...
健全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制度 为更高水平对外开放保驾护航
经国务院批准,2020年12月19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商务部发布《外商投资安全审查办法》,自公布之日起三十日后施行。为了解安审办法出台有关情...
高水平对外开放是如何实现的?这三点不容忽视
全年货物进出口32.2万亿元,总量规模和国际市场份额双双创历史新高……2020年,我国成功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带来的严重冲击,第一贸易大国地位继...
多领域准入门槛有望降低 多双边和区域合作将持续深化
资本市场制度型对外开放有序推进 外资加速布局
4月1日,“全国范围内基金管理公司外资股比限制取消”政策落地满一年。一年来,外资基金、券商等资管机构对中国市场布局持续加快。同时,随着富时罗...
资本市场制度型开放迈入新征程 更多开放举措将出
2021年,我国资本市场对外开放举措不断,多项制度改革持续推进,外资持续稳健流入,国际化进程稳步提升。展望未来,从交易所互联互通到境外上市...